第62章點將
字數:7744 加入書籤
在華夏的曆史上,有一個人人們提起他首先想到的會是忠肝無敵、義蓋雲天,這個人就是武聖關羽!
關羽一生征兆南北,其故事遍傳九州大地,“廟宇盈寰中,姓名走婦孺”——信眾從帝王將相到巷陌婦孺,從政要商賈到平民百姓,群體涵蓋了社會各個階
明朝對關公的崇信之風沿襲,自嘉靖對其官祭升格後,明神宗朱翊鈞更是先後追封關羽為“協天大帝”、“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不僅如此,他還敕賜廟額為“英烈之後”——解州關廟的營建達到了高潮,廟勢亦於當時為最壯,達到鼎盛時
為了供奉關公,不止在其故鄉解州建有關帝廟,整個華夏大地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關帝廟存在,或大或小,不一而同!
西安城作為大明西北地區政治、文化的中心,關帝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坐落於秦王府的西麵,占地麵積極
整座廟宇坐北朝南,格局以山門、忠義牌坊、東西配殿、正殿、東西偏殿、後殿幾大部分組成,各殿雕梁畫棟、構築獨特,顯示著自己的卓爾不
因為關公的信眾廣大,上至達官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無一不對其充滿了敬仰之情,因而這關帝廟平日裏香火不斷、信男善女往來絡繹不
不過今日有些不同,整個關帝廟被一層凝重的氣氛所充斥,看不到一位前來敬香的信
倒不是說沒人來進香,而是他們被攔在關帝廟外不得進入,因為今天是東征大軍誓師的日子地點就在這關帝
關帝廟門前,立著一尊左手持青龍偃月刀、右手撫須的關公塑像,塑像不怒自威,給人一種威嚴的感
在關公塑像的前麵,擺放著一張供桌,桌上放置了豬、牛和羊三牲祭品,足見此次活動的隆重!
在關帝廟門前的廣場上,四周旌旗獵獵、迎風飄揚,近萬全副武裝的士兵整齊地排列著,讓整個廣場上充滿了一股肅殺之氣!
“嗚……嗚……”
倏爾廣場上響起了一聲悠遠綿長的號角
一道、兩道、三道……
低沉有力的號角聲極具穿透力、悠遠綿長!
“咚咚咚……”
號角聲響起,隨之一陣緊湊的鼓聲緊隨其
“咚咚……咚咚……咚……”
先是一麵鼓起,就像身先士卒的將軍衝殺在前,繼而四麵鼓聲齊動,一聲聲穿透力極強的鼓點仿佛敲打在每一個士兵的心上,震顫人
在號鼓齊鳴中,三邊總督孫傳庭步伐穩健地向關公像走去,今日的他一反常態,全身上下著甲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當真是英姿颯爽、威風八麵!
待其走到供桌前,鼓聲與號角聲頓時湮滅,整個廣場上陷入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
來到供桌前,孫傳庭整理了一下完好的甲胄,然後拿起桌上放著的匕首,控製好力道往手上一劃,掌心頓時被血水染
將匕首放到桌子上,抬起手掌挨個在桌上的三個酒樽中滴了幾滴血,然後雙手畢恭畢敬地端起一杯舉過頭
“臣三邊總督孫傳庭敬告蒼天:今有賊人李自成禍神州,以致山河破碎、社稷動搖!”
“臣上承天道、領王師,親率十萬大軍征闖滅賊、廓清環宇,望蒼天護佑,助臣早奏凱旋,臣歃血為誓!”
說罷孫傳庭仰頭將酒樽裏的血酒一飲而
禮畢,廣場再度響起低沉的號角聲與緊扣心弦的鼓
“必勝!”
“必勝!”
“必勝!”
……
此時此刻,廣場上近萬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同時振臂高呼,其聲勢浩蕩、氣衝鬥牛!
良久,鼓聲、號角聲漸停,孫傳庭雙手端起第二杯酒樽,“臣三邊總督孫傳庭敬告地母:闖賊勢眾、荼毒天下,以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臣伏地而拜、依土而生,為萬物之表,取生靈之氣,誓滅李闖,還大地昌榮,臣歃血以拜!”
禮畢,孫傳庭再度將酒樽裏的血酒飲
“必勝!”
“必勝!”
“必勝!”
……
隨著鼓聲與號角聲漸起,廣場上再度響起聲勢浩大的呐喊,聲浪一浪蓋過一浪,直衝雲霄、振奮人心!
過了一會兒,等身後的呐喊聲停息,孫傳庭伸出雙手端起第三杯酒
“後進末學孫傳庭敬告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逆賊李闖殘害生靈、屠戮百姓,連州千裏、十室九空!”
“傳庭誓滅李闖,取其首級祭於您老人家麵前,使海晏河清、生民安居樂業,望您老人家在天之靈護佑,助我大勝而歸!
言罷,孫傳庭仰頭將酒樽裏的血酒飲
“殺李闖、複我國威!”
“殺李闖,複我國威!”
“殺李闖,複我國威!”
……
禮畢,廣場上的近萬名將士再度振臂高呼,其聲勢浩大、氣勢磅礴!
這一道道富有震撼力的高呼劃破虛空,響徹西安內外,仿若給那些提心吊膽的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
祭拜完畢的孫傳庭在眾人的高呼中轉身,然後將目光看向一旁象征著自己督師身份的督師大
大纛,又稱牙旗,是軍隊行軍中或重要典禮上的大旗,用來標示元帥及大本營所在地,以其上飾有象牙得
在大纛之下,是五名被捆綁著跪在地上的囚犯,俱是李自成叛軍藏於西安的細作,在幾名細作的身邊,各站著一名虎背熊腰、手持環首刀的劊子
“祭旗!”
大手一揮,孫傳庭沒有絲毫感情地說到,不管是誰,都不會心慈手軟,不然如何能震懾那些懷著僥幸心理出賣家國的叛徒!
得到督師的命令,幾名劊子手動作幹脆利落地端起板凳上放著的酒碗喝了一口,而後噴到手裏的刀
“下輩子投個好胎,不要再當細作了……”
說罷一名劊子手將手裏的碗往地上一砸,而後雙手持刀高高舉
“嗚……嗚嗚……”
眼看砍頭的刀即將落下,那被捆住的細作因為嘴裏被布條塞住隻能驚恐地睜著眼睛,喉嚨裏發出不甘的嗚咽
可惜的是他不是主角,沒有人會冒著生命危險大喊著“刀下留人”救他逃出生
隻見劊子手沒有絲毫的拖遝,動作如行雲流水般順暢,手起刀落間便是人頭落地,獻血直噴出了好
其他幾人也不甘示弱,紛紛舉起刀砍向麵前的細作,於是乎滾滾人頭落地,幾個人的生命軌跡戛然而止!
人頭落地、鮮血噴湧,這血腥的場麵瞬間激發了廣場上一眾將士心中潛在的血
“殺!殺!殺!”
此時此刻,這些將士心中都有一團火,讓他們恨不能立刻衝上戰場,將那些為禍人間的叛軍通通誅滅殆盡!
一時間,鼓聲、號角聲與近萬將士的呐喊聲交織在一起,聲勢磅礴、豪氣幹雲!
現場的氣氛在一眾將士的呐喊聲中走向另一個巔峰,見差不多了,孫傳庭伸出雙手向下壓了壓,頓時鼓聲號角聲驟
“諸位將士,賊寇李自成為禍神州大地已有十餘載,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其部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片甲不留,致使無數老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其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人神共憤!”
“當今聖上仁慈,每每想到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老百姓便茶不思飯不想,心心念念的都是早日將李闖等逆賊繩之以法、還天下黎民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常言道‘君憂臣勞、主辱臣死’,本督身為大明臣子,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自當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聖上排憂解難,吾等皆為軍人,乃國之利器!”
“軍人當以保家衛國為己任,以馬革裹屍為殊榮,時值山河動蕩之際,正是我等實現咱們作為軍人的價值的時候!”
頓了頓,看著廣場上那一個個摩拳擦掌、滿臉義憤填膺的年輕麵龐,孫傳庭微微頷首,一股自豪感油然而
這支軍隊從建立到現在才一年時間,可以說初具戰力,雖然還未經曆過實戰,從以往訓練的表現來看已經能夠做到獨當一
不過一想到對手是李自成他便有些憂心忡忡,自去年柿園大敗自己以來,這一年的時間李自成可沒有閑
據前方傳來的情報可以得知其在這一年的時間裏使用強力手段排除異己,牢牢地將各部叛軍掌握在手中,其勢已不容小
不過事在人為,他堅信憑著麾下將士齊心協力與強於對方的兵器裝備,一定能將對方殺得片甲不留、潰不成軍!
以戰養戰,在戰爭中成長,相信經過戰火的洗禮,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們一定會被磨礪成一把鋒芒畢露的利劍,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今上承聖意、下順民心,本督親率爾等東征討賊、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爾等可有信心斬殺逆賊否?”
伸手指了指李自成部叛軍所在的河南方向,孫傳庭高聲問
“有!”
似乎是怕孫督師聽不見,廣場上近萬名將士紛紛扯著嗓門大聲回答
“很好!”
效果達到了,孫傳庭接著說到,“行軍打仗,須令行禁止方能百戰不貽!”
“凡我軍中將士,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帶兵多年,孫傳庭深知紀律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一支軍紀渙散沒有約束的軍隊對於老百姓來說不是救星而是災星!
一旦失去軍紀的約束,他們便會化身洪水猛獸,對那些無辜的老百姓揮起手中的屠刀,其行經比之土匪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以才有了那句臭名昭著的“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因而他不得不著重強調紀律的重要
“都明白了嗎?”
說完軍中的紀律,孫傳庭再次高聲問
“明白!”
孫督師剛剛說的與自己等人息息相關,眾人無不語氣堅決地回答
“授旗!”
講完紀律,接下來便是到為一眾將領分配任務的時候,而聽到孫傳庭喊出授旗後,前排幾名將領的臉上更是露出激動的笑容,等了這麽久,終於輪到他們露臉
“牛成虎何在?”
命人從督師大纛下取過一麵旌旗,孫傳庭朝下麵喊
“末將在!”
聽到孫督師叫自己,前排站著的牛成虎連忙走上前,雙手抱拳跪在地上聽候命
“茲任命你為先鋒官,率領本部人馬作為大軍的前鋒,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大部隊的行進掃清一切障礙!”
說罷,孫傳庭鄭重其事地將象征先鋒的軍旗遞給牛成虎,“接軍旗!”
“末將領命!”
恭恭敬敬地從孫傳庭手裏接過軍旗,然後跪伏於地,高高地將軍旗舉過頭頂,“末將定不負督師厚望,率領本部人馬為大軍殺出一條血路,直搗李闖的老巢!”
說完牛成虎便站起來,一臉自豪地回歸本
“高傑、白廣恩上前聽令!”
再次從士卒手中拿過兩麵軍旗,孫傳庭將目光看向高傑與白廣
“末將聽令!”
見孫督師叫到自己,高傑與白廣恩二人大踏步向前,然後跪在地上等候命
“茲任命高傑為中軍左領軍統領,率領中軍步軍、馬軍,茲任命白廣恩為中軍右領軍統領,負責統領火車”
“你二人為中軍左右統領,望你們!緊密團結在本督左右,勠力同心將闖賊消滅!”
說著孫傳庭一左一右將手裏的兩麵軍旗交給他二
“請督師放心,末將二人一定竭盡全力,將那李自成的頭顱斬下來,將其部下蕩平殆盡,讓他們再無法殘害百姓!”
說完二人起身退下,孫傳庭再次從士卒手裏拿過一麵軍旗,“王定聽令!”
“末將聽令!”
聞言寧夏總兵王定連忙出列上山跪地聽
“茲任命你為後軍統領,負責為大軍運送輜重物與保障糧道的暢通,絕不能有半點的閃失!”
後勤保障給不給力對於一支軍隊能不能打勝仗的影響實在是太過重要,因而孫傳庭不得不對王定著重叮
“請孫督師放心,屬下一定殫精竭慮保證大軍的物資供應,若有閃失屬下提頭來見!”
接過軍旗,王定信誓旦旦地說到,在他看來,後軍身處大軍之後,非特殊情況是很難與敵軍產生正麵接觸,因而出錯的幾率微乎其
隻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他抱著這種僥幸心理沒有全力以赴,導致整場戰爭由勝轉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