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什麽真相
字數:3574 加入書籤
“怎的,楊都使是嫌奴家說得過分了些?差點忘了,張太尉對楊都使有著知遇之恩,倒是奴家冒昧”
這婆娘說話夾槍帶棒好多次了,楊沂中本來就有些蠢,除了沉默外就是砍人,再沒有其他的本
劉邦就看不過去了,喝到:
“住嘴!再多聒噪便把你送到西湖去!”
還記得他說的要扒自己衣服,這種家姑娘雖然不忿,隻是‘哼’了一聲,不過也當真不再多言
隻是在心中如何怒罵的皇帝,便不得而知
“說吧,楊愛卿,把你知道的一並說來,朕好給張俊斷個官”
楊沂中躬身稱是,隨後便看向這姑娘道:
“小姐兒,某一身功名,均是來自於官家,張太尉對某有知遇之恩,這不假,但在我的心中,我永遠都不會忘記,自己是種家軍的一”
聽了這話,那姑娘雖然還是不屑,神色間卻再沒了那股子欠收拾的勁
“靖康元年的時候,張太尉已經四十歲了,小將便是在他的麾下,種老將軍救太原的那一戰,小將也曾參與”
“這當中多半和小姐兒所說無誤,張太尉確是受了姚家的恩惠,也確是給樞密院發了錯誤的諜”
本以為他想替張俊開脫,卻沒想到,他竟然直接承認
這樣一來,就算是張俊自個兒有心想要狡辯,也沒有辦法
楊沂中並未注意兩人的變化,似陷在了回憶裏一般,自顧自地說道:
“種老將軍到榆次的時候,全軍上下的弟兄都累了個不行,這一路過來,我們一共打了五仗,除了兩仗各有勝負之外,其餘三戰均是啃了下”
“但先有斥候來報,說是金人聚集了大量軍隊朝著我們趕來,後又有黃將軍的消息來說,咱們已經和真定的弟兄斷了聯”
“老將軍最擔憂的,便是孤軍深入到此地步,而且當時,又下起了大雨,弟兄們一個又饑又乏又冷,確實是沒有再向前走的欲望了……即使是那時,太原城就在眼”
“再這樣下去,別說是拿下太原,大夥兒的命都得擱在這,全軍上下都在勸老將軍班師,張太尉雖然承了姚家的恩,但在種家軍中多年,也早已把自己當做了是種家的一”
聽到這兒,種家姑娘正欲開口,卻被皇帝給瞪了一眼,將話給咽回了肚子
“幾番相勸之下,張太尉見老將軍不肯撤軍,便將姚古的安排,悉數相”
嗯?
這下別說是種家姑娘,就連劉邦也愈發的好奇:
“張俊說了?說了怎的還不撤軍?”
輕輕歎了口氣,楊沂中道:
“如果張太尉不說,恐怕念著全軍將士的性命,種老將軍真就把兵給退”
“但他一說……老將軍隻是往太原的方向看了很久,隨後便對著弟兄們道:‘此番我等收到的命令,是解太原之危,但如今勢不在我,除了種家子弟留下外,爾等該退的,便退去’”
“老將軍說出這話,便是已經抱了殉國的心意,但大夥兒又哪裏肯走,連著張太尉在內,大家都做好了死戰的準”
“如此,老將軍便問我們:
‘樞密院遠在汴京,卻不知知兵無常勢,水無常’
‘姚家軍世受皇恩,卻不知輕重,爭功媚’
‘此番我若不退,太原百姓尚且抱著力戰不降之意,大宋各軍尚且知道我等職責所在……若是退了,種家該如何麵對太原百姓、如何麵對大宋官家?’
‘此戰必敗,敗則敗了,世間哪有常勝將軍,即使敗了,有死而’
‘種家子弟自仲平公起,便當做好了馬革裹屍的準備,爾等不同,爾等尚未報得父母養育之恩,不可在此白白送’”
“自宣和七年始,太原百姓在金軍的包圍之下,整整堅持了一年有餘,城中百姓聽到了種老將軍親率大軍前去,已經做好了裏應外合的準”
“老將軍知道,姚古雖然貪功,但解圍太原這事兒是斷然不敢怠慢的,若是那時候種家軍退了,恐怕那太原城也就堅持不到其餘兩支軍隊到”
“所以……”楊沂中似要垂淚,“老將軍逼著我等撤回,自己帶著百餘名種家子弟,和金人戰至最後一”
後麵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楊沂中也住了
那時候的他,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祖父父親皆死在了金人手
若不是張俊硬拉著他,他可能也在當日便送了
種家姑娘頓了好一會兒,才紅著眼道:
“張太尉能有楊都使這樣的好屬下,當真是偌大的福氣!到了這個關頭,還想著為他開脫呢!”
楊沂中被噎了好一會兒,才順過氣來:
“小姐兒,某句句屬實,在官家麵前起誓,若有一字作假,便當死於萬軍從中,馬蹄之下……”
“老將軍抱了死誌,張太尉率著我等突圍之後,便聽見了將軍兵敗身故的消”
“前鋒軍的黃友將軍待我等不薄,他未曾突圍出來,被俘後寧死不降,讓金狗和尼塗滿蠟油,倒掛樹上,活活燒死了……”
“諸般消息傳來,朝野震動,老將軍沒想到的是,姚古是何等的庸才,連金人的半隻部隊都戰勝不得,太原城,終究還是破”
“張太尉最後,便將金人全線壓境的假消息報給了姚古,如此這般,折了隆德、威勝二城,也滅了姚家軍的番”
“這,便是張太尉愧於種家軍,最後所做的努力”
難得聽到楊沂中說這麽多的話,倒也給劉邦解開了很多疑
隻是,這大宋每支部隊的番號,卻都歸屬於私家……
姚家軍和種家軍之爭,如若是沒有這個名頭,這事兒多半是起不來
這刺殺張俊的人來曆弄清楚了,劉邦又給楊沂中說了說思北樓的
辛次膺似乎有很多話想說,但這個時候,劉邦卻並不想
外麵雞已經叫了幾聲,今日的早朝,就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