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戴孝3日
字數:5628 加入書籤
保安劉氏,在仁宗朝起家,以蕃官內
其先祖劉懷忠的漢姓漢名,按照宋國的製度,是內附賜官的時候一起賜下
如今皇帝奪其兵權,改其名
雖然大宋文人瞧不起這些個臭當兵的,卻還是難免生出些兔死狐悲之
張太尉一邊暗自叫好,一邊又覺得有點兒可
若是那三千人歸了自己,那就不甚美哉
不過能看到劉光世……應該是項光世這樣的世家子吃癟,張太尉還是高興
至於秦相爺……
官家想要幾大將的兵權這事兒,他是知道
隻是沒想到的是,老九連項光世的這點兒蒼蠅腿也不放
如此一來,嶽、韓、張三人各自手下的十萬兵馬,老九恐怕做夢都在惦
隻是稍微有點遺憾的是,項光世才剛向自己納了投名狀,便成為了一個廢
有些厭惡地看了眼剛才還是雍國公的這人,秦相爺恨不得啐一口在他的臉
至於這大慶殿裏的其他人,屁股不同,腦子裏想的也不
但不管是想戰的還是想和的,都難免想到昨日的萬俟卨,今日的項光
均是為秦相開口說了話,一個成為了階下囚,一個連自家祖宗的姓氏都保不
那秦府家奴襲擊皇帝一事,恐怕,遠沒有官家口中的那麽輕鬆就過去
也是,依著皇帝的性子,此刻怕是已經怨極了秦
劉邦走到了殿中,眾人也都是半躬起了身
他昨晚一夜沒睡,此刻腦子不但不困,反而清醒得
年輕就是好啊!
看著從那殿外照進來的朝陽,他竟然一時有些失了
還是秦檜開口說了什麽,才把他從思緒裏拉了回
見周圍諸臣,或驚或恐,或怒或悲,又看楊沂中和辛次膺都皺了眉頭,張俊這老小子低著頭不知道在想著什
劉邦疑惑地問道:“你說什麽?”
以為是皇帝被嚇著了,秦相爺心中好不得意,又說了一遍:
“官家,西夏請求與金國互置榷場,金主完顏亶已經允”
劉邦做思索狀,踱步走到了辛次膺的身邊,低聲問道:
“榷場是個甚麽玩意兒?”
辛大人輕輕歎了口氣,給皇帝陛下科普起了榷
“原來,是個互相買賣的市集,這倒是個不錯的方”
“官家!”見皇帝似無所謂的模樣,辛次膺心都急壞了,“靖康元年起,西賊李乾順占我雲內、武州、麟州、定邊軍……如此賊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還昭然若揭呢,人不是已經揭開了嗎?
什麽樣的人才會把自個兒的生家性命,放在別人的道德水平上麵呢?
對於西夏這裏,劉邦在看到宋國地圖的第一刻起,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
若是要北伐,這個地方就絕對不能忽
再者說了,它的地盤本來就是老子
西夏請求與金國互置榷場,這事兒其實在正月就已經定了下
之所以秦相爺選擇現在才說,就是想一步步地,給皇帝陛下加
若是此番還不能讓老九打定主意,那也無妨,反正自個兒手裏還有幾步
總有讓老九崩潰的時
“那倒確實該好好做做打”
皇帝不明不白地說了一句,倒是讓大夥兒又生起了諸多遐
“把這事兒早些告知於漢中那邊,讓吳璘要有準”
“諸位,還有別的事嗎?”
如此,又說了好一會兒的雜務,聽得皇帝直接在大慶殿內的台階上,坐了下
這些事兒劉邦不是不願意聽,而是相比較於這些事情來說,他更希望聽到其他的東
比如說嶽飛和韓世忠,比如說這次與金人交戰,再比如說……
昨日被張俊親兵砍死的那三十幾個普通百
但這群人說了好久,都說到最近自己的膳食上來了……
這宋國的飯菜比起自己那個時候,不知道要好吃了多
這兩天,他確實有些暴飲暴
但這種事情,真的值得拿出來在朝議的時候說嗎?
自己吃得多了些,當真就比那三十幾人的性命更為重要嗎?
劉邦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聽不進去意見的人,隻是這個時候,他對這些個大臣們,著實是沒有什麽耐
眾人隻當是西夏與金國互市的消息傳來,讓皇帝少了興
那個嶽飛怎麽樣?
也是這樣的人嗎?
那個目前劉邦沒有聽到一句壞話,即使是秦檜欲致其餘死地、卻也不得不承認他本事不錯的
可千萬不要讓自己失望啊!
良久,等這大慶殿裏安靜了下來,劉邦才開口道:
“朕聽聞錢塘有個叫李易安的婦人,諸位知道這人嗎?”
官家這話倒是問得陰陽怪氣,別說這大宋了,易安居士的名頭在金國那邊也是響亮得
雖是一介女流,但其文采誌氣,算得上是當世絕
見無人應答,劉邦看向秦檜道:“聽說,她是你親戚?”
秦相爺對於李清照做的那點事兒,心裏麵門清得
如今見皇帝問起,想起了家中王氏的大蟲模
不由得嗓子發緊道:“官家……確……確是,但來往不多,來往不”
“她好像對朕意見挺大,秦相就幫朕一個忙,請她來臨安吃個飯,朕也當麵和她會”
雖然佛海說,他們這群人勢小力也不大,但能夠和多方抗金義士有所往來,且能結交這麽多主戰派的
怎麽說,也該讓她知曉一下自己的心
讓人以鬼神之說來騙自己……
雖然動機不壞吧,但還是當收斂一
秦相爺猶豫著,但還是應承了下
李清照的名聲太大,老九斷然不會亂
隻是想著和她撞上了,指定要被罵上兩句,自己還不能報複回
這就讓秦相爺非常不爽
“第二件事嘛,催一下嶽飛,讓他快些回”
這件事他已經和楊沂中交待過了,但想了想,還是正式說一下比較
畢竟楊沂中是自己的貼身的人,讓他來催嶽飛,難免讓他人多
秦相爺不舒服的感覺一掃而空,立馬便答應了下
聲音之響亮,態度之誠懇,表情之殷
好像來人不是他的對頭,而是他親爹一
“第三件事……”
劉邦站起了身來,用長袖拂了拂後身的灰塵:
“昨日在鬧市之上,有賊寇意圖行刺張太尉,交戰之隙,傷亡了一些百”
對於張俊是想要救駕所以才鬧出的這個事情,劉邦並沒有忘
隻是不願意提起罷
老子都不要你的命了,你背點汙名又怎的?
“官家,那百姓的撫恤,當由臣來……”
劉邦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說話:
“喪事當由朝廷來辦,撫恤也自然由朝廷來發,至於你想要給每家苦主多少補貼,那便看張太尉個人的心意”
“這臨安城中來了賊人,從臨安府開始,大理寺和刑部,以及……楊沂中,劉錡,各城門守備,都當負有責”
這話一出,便嘩啦啦跪倒了一片人,口中高喊自己有
“朕念著名字的,全都為這些百姓戴孝三日”
皇帝說得堅決,連商議的餘地也沒給大夥兒留
而且說完,他便自個兒從這大慶殿裏走了出去,讓很多想要說話的人,都沒地方說了
這,這不合規矩啊!
哪有朝中官員為百姓戴孝的,從古至今也沒見著過這般例
一群人圍在了秦檜的身邊,想讓他勸勸皇帝陛
尊卑有序,是《禮記》裏麵明確寫下的東
官家這般胡來,不是藐視聖人禮法嘛!
秦相爺一邊暗讚老九好手段,一邊又慶幸自個兒沒被點到名
對於大家的訴苦,隻是說道:
“此事緣起張太尉,諸位當去尋他才”
張俊瞪了秦檜一眼,作勢就想溜,卻終究落到了眾人的包圍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