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章尾小記

字數:601   加入書籤

A+A-




    說及羽扇此物,個人首先想到的是央視版《三國演義》中諸葛丞相著名的輕搖羽扇,駕乘素輿,智珠在握的賢士模另有就是蘇東坡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對美周郎““羽扇綸巾”的著裝描述,也是流傳千古的儒將形無論哪種說法,似乎都指向羽扇這種器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成為一種智者的身份代
    羽扇起源,個人看到幾種說法,晉人崔豹《古今注·輿服》“雉尾扇,起於殷高宗時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也就說殷商時期就有羽扇雛漢末流行於江東應是比較可信的,畢竟魏晉時期的詠扇作品中,如吳的閔鴻、以及晉的傅鹹、陸機等多人都有《羽扇賦》流傳,提及相應內容,隻是其中各有說法,難辨真偽,個人認為有可能是魏晉風流影響下,對前人造型的想象加工,給予鶴氅、羽扇等物件特別的文化蘊
    至於羽扇製式,東晉顧愷之的《斫琴圖》中有相應描繪,隻是現存為宋人摹本,不知是否準而唐代大臣張九齡所著《白羽扇賦》,應是最接近個人作品時間線的,其中有言白羽扇為鴻鵠之弱羽,複有修竹,剖析毫提攜密邇,方可搖動馨香,因此可以知曉是白色纖羽配合細竹編排,加工而
    ——以上說明全為個人所查用於創作的資料整理,並非科普,請大家正確理解,若有問題或建議,歡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