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相別歸長安
字數:5488 加入書籤
鄭末雪思憶前戰之際,林欠同樣嘀咕起來,愁的是不知鄭家娘子一番話實為何求?依著自己師門出身,本犯不著混跡鄭家,隻是礙於師命投身淨武衛中,才生出這多般故事,此番隻等宗門消息傳來,各自上路,想來再不會與鄭家牽扯……
久不見回應,鄭家娘子醒過神來,看麵前這青年不做應答,嘴角泛笑,眼中譏嘲不掩,多半是勸說無果了,遂轉念又道“隻需你繼續護衛本姑娘同往河南府,待尋機再回範陽時,我定在伯伯麵前,為你作保,如何……若你不答應,我就立馬將此事告與皇甫將軍,到時候且看他如何處置你……”
聞聽此言,李晟卻首個立起身來出麵維護,嚴詞告誡道“娘子慎言,此事就算上稟,也是我淨武衛便宜行事,獨自處理,還不至於讓鄭家插手。李某好言相勸,切莫以此挾私逼迫……況且衛中各人多有出身駁雜,三教九流也是不少,上將軍多半將之大事化小,不會如你所願的……況且林兄弟還曾多次涉險出手救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望娘子思之慎之……”
“……哼……那……那換個條件!請你家林兄弟這幾日趕製一張易容的麵皮給我,以待後用……如這般做了,本姑娘才饒過他這次,可好?否則本姑娘可管不了那麽多,非去上將軍處問上一問,倒要看淨武衛是怎麽處罰‘家賊’的!”
若按此說法辦,做一張麵具打發她非是難事兒。想著對方胡攪蠻纏上來,林大郎也不服軟,卻是正欲拒絕之時,李晟顧念著大局,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於是搶先答應了下來,隨後主持道“古語有雲‘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林兄弟這一兩日修養好了,自仔細給你做張麵皮用。望娘子守信遵約,莫要汙了鄭家的名聲……至於師弟易容之事,算是應急,我自會親自向上將軍解釋,想來不當大礙。今後非必要,衛中當以真麵目示人,莫要再遮遮掩掩了……”
李晟一番話語,也是給了個占理的說法,雖是讓了一步,可真要麵對皇甫淩霄,林少自己最是沒有底氣,故而不再多做反對,先以安心療傷為上,可算風陵關這一夜熱鬧退去,塵埃暫定……
自此幾日下來,無要事發生,就連林欠易容欺瞞之失,也果如李晟所言,未引起大波瀾,隻被皇甫淩霄指責了一二,就算揭過了。想來也是常理,比之雄武城內的一手情報及各方勢力隨之而來的應對,一個丁衛的遮掩身份的手段,實難引起上將軍重視,反而在進一步了解狀況後,得知幽州動亂,範陽一部短時內算是難再作為,上將軍便眉頭不展,也不知是否在暗怪此次計劃過於托大,小覷了那位開國公隱藏的實力……
“……忠嗣那邊我自會傳信告知詳情,汝等不可再將此事外傳……既然此役未見成效,在未取得實證之前,自不可再對雄武城發難,當須謀定再動,莫要讓人抓到把柄,牽扯到貴人才是……你二人先隨我回京複命,至於鄭家娘子所求,就由翱兒全權安排了……”皇甫淩霄未過多透露隱秘,繼續安排調度眾人如常,待留下部分軍士加強風陵關防衛,重振士氣後,便做好翌日率眾返回長安的準備。
時至分道當日,鄭末雪收拾一早,連朝食也未怎麽細用,就匆匆隨眾人備齊行禮,在前院集合,驅車至風陵渡口。告別在即,雖說素日裏相處不算愉快,但畢竟患難數次,將遇離別之時,女兒家獨自啟程還是多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思,故單獨喚來了一路護送的二人,奉酒以作告別。
“……這一路為末雪之事,多有勞煩李將軍勞心出力了。雖說與將軍算萍水相逢,卻於小女子落難時仗義出手,實為光明正大的男兒,讓末雪甚是欽佩……有感恩深義厚,不知稱將軍一聲‘兄長’可否?小妹出門走得急,沒有貴重禮物相贈,隻能敬一杯薄酒,聊表心意。今後兄長到範陽若有求,可直往鄭家鐵劍堂報小妹名號,定能獲得鄭氏相助……”說著鄭末雪端杯先飲而盡,不知是否情急酒烈而燙喉,急咳了幾聲嗓子,麵色泛紅地忙以微笑掩飾。
李晟麵對這樣一位豆蔻少女杯酒告謝,也不禁有些緊張。念著對方一番好意,遂抱拳還禮,舉杯飲盡杜康,算是應了方才所言一段“兄妹”情義。待到林欠時,鄭家娘子卻不再言,隻看著那不再掩飾真容的少年郎,依稀想起之前經曆的種種酸甜苦辣,此時都化為了一股幽幽思緒,湧上心來,不知如何開口……
正要講些什麽的時候,林少卻搶先開口笑道“娘子脫災免禍,所求將成,何故作扭捏狀?哈哈哈……莫非因多次得本少爺相助,心生依賴,還舍不得了?先前經曆多是時運也,林欠也算與鄭家再無關聯,最後請娘子一路保重,我二人祝娘子前路再無坎坷,一帆風順……”接著對鄭末雪躬身行了一大禮,以表恭送之意。
鄭家娘子看他如此態度,心下莫名有些不知意味的酸楚。但她本就是個內裏果敢的女子,否則也不敢千裏趕赴新鄭……因而也爽朗一笑,嗔視對方一眼後,不再與之口舌相爭,隻對著李晟道一萬福,緊了緊懷中揣著的易容之物,轉身來到皇甫家父子麵前,拜謝告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隨著上將軍交代完了事項,兩路隊伍各自登上了航船,一順一逆,遙望告別。回返長安的眾人向西直通廣通渠,一路行來無事,林欠就隱在船艙中總結前戰之得失利弊,同時加緊將《伏火元功》融會貫通,以繼續鞏固精深自己的修為……如此不出兩日,禦風到埠,於廣運潭渡口泊船登岸。上將軍率眾過望春樓,換乘車馬,經長樂坡向京城進發,又行了數個時辰,終於來到了西京長安下。
林欠安坐車前,抬眼望去,過了兩年又看到這高近十丈的夯土巨牆,依舊對西京城宏偉雄闊之壯美,法天象地之氣派而歎服,是謂隴西金城布千裏,關中天府禦萬國,久安長治龍興地,改天換日歲蹉跎。
見此象征著大唐政治權威的中樞要地,林大郎不禁聯想起自己四年前隨師父初到此地,經一番安排進入淨武府中學習,通過層層考驗,方成為丁衛。兩年前又遠赴幽燕,此番終以全身而回,算是故地重遊,難免生出了些許感慨,也不知雄武城過後,恩師又在何處……
正回憶往昔間,隨著整隊已來到城東延興門前。此時已近申時,行腳商客基本上都在往回趕路,避免因宵禁而犯事或不得不在城外野宿的情況出現。天邊紅雲映日,黃昏將至,以宣威中郎將的身份,無需等待守門官挨個兒檢查放行,隻不過一個令符通報,就順利進入到城內。
過了城關門樓,李晟探出身來,與自家師弟並坐,不時對他說起這一年所見長安城內的變化。東城多為達官貴人居住之處,所以道旁房舍鮮有不寬敞華美的。剛走不遠,便看到新昌坊門東側的青龍寺,李良器忍不住說道“……此乃長安城四大戲場之一……世人多言大戲看慈恩,小戲看青龍,餘者次選薦福、永壽二寺,每當節假祭祝,遊樂人最盛,其魚龍雜戲精彩紛呈,各色消遣琳琅滿目……可惜李某人多次身懷公事而耽擱,不得嚐西京百姓尋常歡愉,隻聽過幾次布壇講唱,實為可惜……”
“嘿嘿,師弟曾在城西衛所學藝兩年有餘,也是日日苦練,鮮有機會偷得半日空閑。每歲隻在上元才得機,來插空見識過幾場參軍戲,吃上一碗香濃燙嘴的酒米麵團子,也算是一場美事……”說著說著,林欠不覺地舌上生津,恨不得現在就來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吃食。
待見他咽了咽口水,李晟才輕鬆笑道“哈哈,彼時李大哥跟隨王將軍,借光去過青龍、薦福、永壽三個戲院,唯獨那慈恩寺的戲場還未去過……後來王將軍因奸讒構陷,被貶為漢東郡太守,出長安時曾對我說過有機會冤屈昭雪,再返長安時,將同往慈恩寺一遊……也不知何時方能如願……”講到這裏,李良器長歎一聲,看了看緩緩過去的青龍寺街景,見一日繁華入暮,轉頭對林欠許諾道“……近期等辦完了差事,挑個好日子,師兄請你好好吃上一席京城美食,再去慈恩戲場選個上座,看上一場梨園歌舞,也算圓了為兄答謝師弟之心……”
林欠聞言,念著經曆良多,這個掛虛名的師兄算是少有對自己真誠以待的人,心下感激,不自覺地笑著打趣道“李大哥是實誠君子,小弟先行笑納好意了……我們當小兵的,雖不懂欣賞歌舞,但到時看看美貌舞女的風姿還是不需什麽文才雅量的。隻是……隻是不知李大哥可願多破費些,帶兄弟再去平康坊開開眼界,風流一夜,那就更不枉此行了,嘿嘿……”
這平康坊乃長安最大風月酒肆聚集之地,時人謂此坊風流藪澤,更雜京都俠少,旅居的趕考才子,各路尋歡作樂之人,萃集於此……故而林大郎此番話語之隱意,不言自明。雖說李晟未曾有機會光顧,也久聞平康坊大名,隻是那一擲千金之地,自己不算多的月奉恐不經起這小子折騰,所以聽後隻得忙搬出一些正經規矩說教,一路對著滿嘴跑舌頭的師弟笑罵不已……
拉閑扯散,邊走邊聊,徑直橫通城東萬年縣地界,過朱雀大街後,來到長安縣管轄西城,民居小戶漸成多數,雖說不如東城雅致,可多了幾分熟悉的煙火之氣,讓淨武衛諸人倍感親切。自延福坊路口處左轉,便可通向永安坊,眼見將要抵達總府所在,皇甫淩霄著兩名早就等候接應的差人,去光德坊京兆府處給辦理報備登記等公文雜事,隊伍方穿過坊門,來到永安坊內。
行至大概坊間中樞,明眼可見一座占地不小的府邸坐落於此,正門上牌匾書“淨武司”三個大字,兩邊更是少見的各掛楹聯,左寫“淨澄世濁昭日月”,右書“武定天罡鎮黑白”,共一十四字金漆陽刻。相傳前為名列“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所書,後為上代統領將軍皇甫惟明所合,以此勉勵淨武衛中各人,也可算是對每個入門投師者都會教知的宗門首規……
正門兩旁各立一名帶刀守衛的差吏,另有幾位小廝已在此等候,一看到上將軍歸來,馬上上前行禮,隨後接過箱篋,打理車馬。後有一管事模樣的老仆出了門來,隻領著上將軍和林、李二人進入正門,林欠看了大半會兒,方認出這是當年教過一批年輕後生規矩的老管事順伯,聽其邊走邊道“夫人早已在廳內等候多時,就盼著將軍平安回來……”借著又吆喝著路過的下人進去稟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正穿過校院操場的時候,皇甫淩霄止步,看著眼前正在晚習操練的新進兵丁,忽地對空感歎道“自兩月前李相上言,奏停折衝府上下魚書後,這招募來的新丁素質更加不堪,要麽是些市井潑皮,要麽瘦弱無力……這是要我堂堂淨武衛一眾好手,也要行那不良人之風了?”這邊埋怨幾句,回頭鼓勵緊隨在後的一對師兄弟,希望二人勤勉上進,有朝一日能成為皇甫翱的左膀右臂……
李晟聞言自是帶頭謙虛一諾,借著又跟上皇甫淩霄,往前走去。待到進入正堂後,先不見堂中布局裝飾如何,就看一約莫年近四十的女子端坐於廳堂中,正喝著香茗。見她玉飾白衣,絳袍翠帶,映出一番華貴之氣,更兼出身書香之明媚秀麗,尤其是深眸大眼,顧盼神飛,隻瞧得她一下,就給人一種此女聰慧過人,幹練精細的感覺。這等女中英豪,正是天下聞名的都畿道府衛長官,六品昭武副尉兼理衛中軍事調度——賈伯慧。
眾人一番相見行禮,分正副上下坐了,主母當著兩名下屬也不多贅言,直接問到近來情況。待聽稟前事經過大概,賈伯慧隻沉思片刻便說道“……火蓮教的恩怨他日再算,屆時告知那軒轅家的白道盟主,合該出來管管事情,想來激他一激,自有人先去和那邪門歪道理論……眼下北方又來了新消息,幽燕之地時移勢易,各家恐大有潮起潮落之變動,我等晚些商議後再定奪此事兒……”
稍頓了一會兒,這女軍師側眼打量了麵前兩人,尤其是對林欠多細細審視了幾眼後,續說道“……此次二位曆經艱難困苦,有功於社稷,當行重賞……妾身眼拙,沒想到丁衛中還有如此人才,算是有辱那什麽‘淨武軍師,女中孔明’的雅號了。如此該請上將軍立馬將之擢升調回京師,好好培養,先當個隊衛長做事兒可好?”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喜歡英雄無悔之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英雄無悔之大唐風雲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