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抓藥

字數:5491   加入書籤

A+A-




    “什麽人,敢來我店裏鬧事,不知道鎮治安隊長是我外”
    醫館裏屋傳出一聲中氣十足的怒吼,門簾被掀開,走出一位身材瘦小,腰板挺直的七旬老人,麵色白淨,胡髭濃黑,穿著灰布長褂,活像一個古代師
    老人走到麵前,目光從三人臉上掃過,最後落在三泡身
    “三泡,你小子行啊!帶人來我這鬧事,要不要點臉?”
    三泡笑嘻嘻回道,“廣叔,瞧你說的,我們來買藥,我哥說抓錯藥,你家夥計非說沒有,張嘴就說鬧”
    抓錯藥?
    老人眯起眼睛,開門做生意,出點小錯無可厚
    可中醫不一樣,抓錯藥能吃死
    這要是放在古時候,抓錯一味藥,病人就能摘了醫館招
    扭頭看向一臉無辜的孫女,女孩一蹦三丈高,“怎麽可能會抓錯,我在學校中藥學拿的滿分,本草綱目倒背如流,那張方子裏就幾味藥,人家閉著眼睛都能”
    “少說兩”老人瞪了孫女一樣,“客人說那味藥抓”
    女孩忿忿不平的從櫃台上撕開一包藥,指著裏麵其中一味,“喏!不就是幹薑,他非說是生”
    哦!
    看到藥材,老人知道孫女確實抓錯了,意味深長的看向李紅兵,有心考校,“客人是怎麽能分辨出幹薑,生”
    李紅兵清楚老頭的小心思,得到過數十位古代大醫親自傳授,自然對這個問題手拿把掐,捏起藥包中的薑
    “薑有九種,生薑、幹薑、薑片、薑絲、煨薑、烤薑、炮薑、薑炭、純”
    “幹薑為春季種下,冬季采挖的母薑而製,有附子無薑不熱之說,走而不守,專輔佐附子回陽通心脈之”
    “生薑為春季種下,母薑周邊生長的子薑而製,走入人肺和脾胃,走而不守,發汗解表,助陰行陽,除濕開導之”
    “兩薑雖相似,藥性卻不相同,可對?”
    說完,李紅兵含笑而
    “好!”
    廣明拍掌稱讚,別看小小一味幹薑,內有大學問,製方法不同,功用差別懸
    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麽是幹
    正如李紅兵所說,幹薑實際上是母子薑的母薑,母薑裁到土裏,發了芽,等薑芽長大之後,被摘掉了,剩下的母薑塊根也變幹了,這個才是真正的幹薑,而母薑身上長的芽就是生薑,這個生薑烤幹之後也不能被稱為幹
    可急功近利的現在,病人隻想圖快,先有傳統中醫學受到西醫化學藥劑衝擊,後有中藥材種植擺爛,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越衝擊越擺爛,越擺爛越衝
    時間長了,傳承幾千年的中醫成為了騙
    雖說國家也在大力推廣、支持中醫學,結果就是中醫學生越來越多,精通者卻越來越
    以前中醫為什麽高明,就因為肚裏貨多,熟背四大經典,四小經典隻是基本功,現在隨便去一個中醫藥大學,連本科帶研究生都算上,別的不用問,就問問能背下來傷寒論的有幾
    廣明就是因為中醫日漸衰敗而心灰意冷,辭去高職厚祿,來到亡妻的故鄉,開上一間醫館,甘願當一名鄉野郎
    僅憑李紅兵對幹薑的理解,就知他對藥材的理解非常之深,背後定有高人教導,不由的讓廣明目光中透出愛才之
    “好,好一個九薑,想不到在鬆柏鎮,還能碰到對藥材如此通透的年輕俊傑,老夫千金派廣明,不知你是八大派中的那一”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
    從古至今,道有派別,佛有宗門,武有流派,文有學
    中醫界也不例外,同樣分為八派,分別是傷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溫補派、攻邪派、寒涼派、匯通派、火神派,每一個中醫派係都擁有數百乃至千年傳
    廣明老人就出自千金派,師承大師張簡齋一
    千金派祖師為孫思邈,創建與大唐時期,千金派對於高尚醫德追求是最為嚴厲,強調醫生行為規範的重要性,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這也是千金派得名的緣
    李紅兵知道這是同行之間的問口,畢竟同行如仇人,更何況是醫術相爭的中醫同
    “小子沒有學派,家傳醫”
    廣明楞了
    江湖派?
    江湖派獨立八派之外,自成體係,又稱為江湖郎中、草澤醫人、遊醫,建國後改名赤腳醫生,鄉村醫
    他們與八大派傳承有序不同,沒有固定診所四方行醫,背著藥箱,無論刮風下雨,走街竄戶,靠中藥、針灸、刮痧、拔罐、放血等手段,為民眾解決病痛,對於疑難雜症都有一套獨特的治療手段,醫祖扁鵲、神醫華佗、方祖張仲景、藥聖李時珍都曾當江湖郎
    不過,隨著八十年代中期的醫改,赤腳醫生逐漸以科班出身的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生為主體,沒有證的盈利醫療可視為非法行醫,但赤腳醫生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體,學習係統醫療和考證很艱難,漸漸赤腳醫生就消失在民眾視
    現在醫療係統管這麽嚴,誰還敢無證行醫?
    沒聽說鬆柏鎮有什麽知名中醫,好像出過一位老郎中李太爺,去世都快二十年,那會自己還沒來鬆柏
    廣明又問道,“寸口還是三”
    “遍診!”李紅兵淡然說出兩
    頓
    廣明一臉不敢置信的看著李紅兵,神情有些激動,身體微微顫抖,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聽到遍診這兩
    “爺爺,什麽是遍診?”女孩聽著兩人對話,表情茫
    “你沒聽過很正常,遍診法也叫三部九侯遍診法,源於黃帝內經,早已失傳已多年,你師爺臨終前就感歎中醫博大精深,歎息多少精妙醫書絕於世”
    “你不是說在學校新學的分經侯脈法好難,其實分經侯脈法就是遍診法的刪減版,想不到今日能碰到遍診傳人,此生無”
    廣明給孫女講解,也是告訴李紅兵,自己師承有序,同時為以後討教醫術打個基
    李紅兵麵帶笑容,指了指藥包裏的薑片,“重新抓藥,我趕時間,謝”
    “萊萊,幹薑在第四個櫃子,第五排,第二個抽”
    廣明吩咐孫女去重新抓藥,自己繼續探李紅兵的底
    “小兄弟,不知你這遍診法是來自師承還是家”
    此行到鎮上抓藥目的,李紅兵就是要把自己會醫術的事情傳出來,給自然之心套上一層保
    “家傳,我爺爺是李把”
    哎呀!
    廣明臉色大變,連忙拱手,“原來是李太爺高孫,當初我來鬆柏鎮時,十裏八鄉都在傳頌李太爺醫術高超,可惜李太爺仙逝,不能與其煮茶論醫,可惜可惜啊!”
    這
    女孩提著重新抓好的藥走過來,李紅兵接過再次聞了一下,這次沒錯
    付錢時候,廣明死活不收,李紅兵還是用手機掃了
    俗話說的好,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為了兩千多塊錢,以後要還個無法拒絕的人情,劃不
    臨走,廣明又熱情的請吃飯,又被李紅兵以家裏有病人,等著回去熬藥為由推辭,但還是留下手機號碼,邀他有空來草溝村做
    爺孫倆親自送李紅兵走出藥堂,廣明站在門口一臉惋
    女孩不以為然,“爺爺,不就是個江湖郎中,懂點藥材知識,還不知道會不會看病,有必要這麽上心嘛!”
    聽到孫女譏諷,廣明微微歎
    “你不懂,中醫看似人才濟濟,實則行將就木,垂死掙這位小哥熟知藥材本性,得家傳醫術,身懷遍診法卻窩在山野鄉村,珠玉蒙塵啊!”
    ......
    出了廣明醫
    李紅兵馬不停蹄返回草溝
    在醫館耽擱了一段時
    等到回到草溝村,已經是月上枝
    老宅亮起昏黃的燈
    車剛停穩,二黃和三黑搖頭晃腦的從大門衝出來,圍著車頭轉圈,發出嗚嗚叫
    “怎麽你們倆,大花和小白呢?”李紅兵跳下摩
    嗷嗚!嗷嗚!
    二黃昂頭嗚鳴幾
    “你們出來接我,它倆在陪山杏,真棒!”
    李紅兵說話間,大奎、鐵柱和幾位嫂子從院門出
    見傻娃正在卸肉,快步走上去幫忙,桂鳳嫂子邊走邊念
    “又買這麽多肉,家裏夠吃了,把他們嘴養叼,以後誰家還敢找他們幹”
    “吃肉才有力氣幹活,嫂子,明天可要做紅燒肉啊!”李紅兵笑眯眯提著藥走到桂鳳、秀娥嫂子麵前,“這是藥,都分好了,記得按方吃”
    “謝謝叔,謝”兩位嫂子感激涕零的接過藥,這時,桂鳳嫂子悄聲說道,“紅兵叔,山杏醒了,在屋裏等”
    山杏醒了!
    李紅兵平靜的心變的緊張,在嫂子們的調笑下,跨過門檻朝堂屋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