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請酒

字數:3523   加入書籤

A+A-


    天邊,夕陽斜下,暮靄沉沉,燕雀南歸。
    老橡樹下早早支起八仙桌,提前趕回來的山杏,崔姐在廚房裏忙的熱火朝天。
    農村老規矩,請人幹大活,不論親疏遠近,主人都要擺桌酒席,請村裏主事的喝頓酒,提前知會一聲家裏要建房動土,有什麽事多擔待。
    這次不同與上次老宅清水渠,蓋新房、翻修老宅都是要動地基的。
    農村對於建房有明確的禁忌講究,建陰宅為破土,建陽宅為動土,建房動土可是大事,尤其在開工動土前有四句名言。
    良辰吉日,提前調查,尺寸細節,後續事項。
    良辰吉日的意思是選擇一個好日子,先進行動土儀式,然後再動土建房,這樣有利於宅邸建造和宅邸風水。
    提前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施工人員家中是否有紅白喜事,如果有那麽就要回避了,以免給自己、給主人家造成影響,也對建房過程十分不利。
    尺寸細節,建房動工前的圖紙一定要敲定清楚,精確到每一個細節問題,以免出現紕漏,造成房屋結構不穩等問題。
    後續事項就包括了建房時的一係列實際施工的細節問題,都不能隨意馬虎湖弄過去,以免影響房子穩定。
    其它還有一些禁忌,什麽學校舊址不能建房,打穀場不能建房,大路不可以建房,火窯不能建房,墳地不能建房,填坑不能建房等等。
    這些忌諱在農村盛行,也是千百年來祖輩口口相傳的警告。
    可惜歲月流逝,這些警告成為了封建迷信,尤其是城市中,根本不避諱這些警告,開發商買塊地,找個風水大師吹噓一下,就成了風水寶地。
    挨著臭水溝,就叫水岸風光。
    挖個池塘,就叫臨湖而居。
    有小土包,就叫依山而居。
    殊不知以前是亂墳崗,火窯,花生米靶場,要不然打,生樁是怎麽來的。
    ……
    “紅兵叔,我們來了。”
    院門響起鐵柱的大嗓門,李紅兵笑眯眯上前迎接。
    村長李懷忠走在最前麵,後麵是鐵柱,大奎,福勝,老根,水生幾個村裏能說上話的老爺們,最後麵跟著剛下工的瞎子和傻娃。
    “紅兵叔,聽鐵柱說你家裏要建房,這可是大事,等會可要多喝幾杯。”李懷忠老臉樂嗬恭喜。
    李紅兵掏出煙盒散煙,“家裏人多,快住不下了,這不尋思在老宅旁邊重新起座房子,順便請你幫忙把把關。”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huanyuanapp 】
    這話李紅兵說的是有講究,雖然自己在村裏輩分高,那也要有人承認才行,總不能一直借用爺爺蔭庇,偶爾用用無所謂,可時間一長,人家隻會覺得你虛有其表,在背後戳脊梁骨。
    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要不然李紅兵也不會答應當村醫,接受許隊長的獸醫特聘。
    李懷忠是草溝村村長,雖說全村隻有三十多戶人家,可大小是個村官,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聽了李紅兵恭維,李懷忠臉上多了幾分笑意,接過煙,“不愧是咱們村出去的高材生,說話就是有水平。”
    其他幾個老爺們聽的五迷三道,跟在旁邊幫襯紅兵叔講話,烘托氣氛。
    說說笑笑走進院子入席。
    自然把上席位置留給李懷忠,大奎幾人跟著落座。
    傻娃和瞎子把一盤盤菜端上桌。
    蘑孤燉山雞,野蔥炒臘肉,紅悶兔子,燒牛肉,梅菜扣肉,紅燒大鯉魚,土豆臘豬蹄…
    滿滿當當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看著幾個大老爺們止不住的吞咽口水。
    這飯菜標準就有點過分了。
    村裏請客吃飯,能上兩三個肉菜就撐破天了,紅兵叔倒好,直接全硬菜,以後再有主人家請工喝酒,這菜怎麽上?
    李紅兵從堂屋裏拎出來一個陶罐,罐口用泥土封的口。
    “來來來,這可我爺留下的藥酒,也不知道存了多少年,今兒晚上不醉不歸。”
    老太爺留下的藥酒。
    聽到這個,桌上老爺們們的眼睛猛放精光,嘴上說浪費,接酒速度卻很誠實。
    “大奎,鐵柱,你倆可沒福氣喝這酒了。”福勝笑嗬嗬的刺激道。
    “紅兵叔。”
    倆老爺們眼巴巴的望向李紅兵,兩人現在都在喝藥,不能飲酒,可肚子裏的酒蟲不幹了。
    “藥酒少喝一點沒事。”李紅兵笑著撕下封條。
    至於這壇子藥酒,壓根不是爺爺留下的,而是自己從鎮上買散裝糧食酒,用後院藥材泡的,裏麵還放了幾根崹參。
    “就知道紅兵叔讓喝,拿來吧你。”
    大奎臉色一喜,從福勝手裏把酒壇子奪過來,小心翼翼拍掉封口泥土,揭開封口蓋。
    頓時,一股濃濃酒香飄了出來。
    “這酒好。”
    “好香。”
    “光聞味就知道是好酒。”
    幾個老爺們喝了大半輩子酒,雖說沒喝過什麽高檔酒,可酒的好壞用鼻子就能聞出來。
    “太爺,菜上齊了,小姑姑跟山杏嬸,崔嬸在廚房吃,說不過來了。”瞎子端上桌最後一盤菜,對李紅兵說道。
    按輩分來講,瞎子和傻娃確實該叫安娜小姑姑,但李紅兵也不打算讓他們哥倆這麽叫,各論各的,安娜年紀還小,擔不起姑姑這個稱呼,可哥倆倔的跟驢一樣,非說進了李家門,就得按李家規矩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