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端午
字數:3691 加入書籤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華夏四大傳統節日,草溝村同樣有屬於自己慶祝端午節的方式。
吃粽子、掛艾蒿、淨街、賽龍舟。
吃粽子這個就不用提,除了甜鹹外全國各地都差不多。
掛艾蒿,每到端午節時,都會在家門口掛上兩捆艾蒿,因為端午節在古人眼裏是為不好、不吉利的日子,掛艾草是為辟邪。
並且在端午節前後是疾病多發時期,艾蒿獨特的香味有驅病、防蚊的效果,配合菖蒲有一定防病作用。
淨街就屬於林區特有的慶祝方式了,規定好時間,各家各戶出一個人,一手提水桶一手拿艾蒿,在村裏巷道穿行,再用沾滿水的艾蒿向四周揮灑,表示消災辟邪之意。
最後是賽龍舟。
每年一到端午節,村裏就會組織賽龍舟,說是龍舟,其實就是家裏的洗澡盆,盆沿掛團草就是龍頭,參賽者可以用任何東西作為報名費,最終勝利者可以獲得所有的報名費。
院子裏。
樹蔭下。
老媽、二姐、山杏、崔姐,四人麵前滿滿幾大盆泡好的糯米,估計能有兩三百斤糯米,還有紅棗、紅豆沙,紅豆沙是昨晚就提前煮好紅豆,讓傻娃錘成紅豆沙。
“包這麽多粽子,吃的完啊!”李紅兵被這陣仗嚇了一跳。
“多嗎?包好了,還要分給你大姐,二姐家,你是隻管吃不管包。”
老媽瞪了一眼小兒子,熟練的拿起筍殼葉,窩成漏鬥狀,接著在底部放一些米,放餡料,再放糯米把餡料蓋住,然後將粽子兩邊向裏捏住,將粽葉的另外一頭折過來,蓋住粽子,最後一隻手緊緊的握住粽子,一隻手拿線將粽子綁住,係好,即可。
三兩下,一個一斤重的粽子完成。
沒錯,就是一斤重,足足有碗口那麽大,放在手裏沉甸甸。
城裏賣的粽子都是小巧玲瓏,一口剛好一個。
跟眼前剛包好的粽子一比,連弟弟都算不上。
李紅兵眼角抽抽,很難想象自己小時候一個人是怎麽能吃掉一個粽子的,現在再讓自己吃,撐破肚子也隻能幹掉一半,就了不得了。
“三兒,傻愣著幹嘛,把包好粽子拿到廚房,先放鍋裏泡著,等會一起煮,去把筍殼子拿過來。”老媽撿起一枚紅棗砸醒發呆的李紅兵。
喂完凋鴞幼鳥的安娜顛顛跑到眾人麵前,大眼睛眨呀眨呀,對包粽子說不出的好奇,可就是不說出來,圍著四個女人轉圈圈。
還是山杏了解安娜,故意甩甩手說道,“包粽子好累,要是有人幫忙就好了。”
馬上,安娜湊到身旁,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杏姨,我來幫你吧!”
哈哈!
人精!
幾個女人看破安娜的小把戲,忍不住笑出來。
李紅兵抱著一盆粽子走進廚房。
廚房裏,兩口大鍋裏裝滿了粽子,用木板壓住,在木板上又放一塊壓菜石,使粽子一直浸沒在水中,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夾生的現象。
小鍋裏煮著包粽子用到筍殼子。
李紅兵坐在灶前,不斷把木柴放進灶膛,熊熊大火燃燒,發出劈劈啪啪的炸裂聲。
很快。
鍋裏熱水翻滾起來,飄出一股澹澹竹香、木香。
見水煮沸,李紅兵趕忙把筍殼葉撈出來放進涼水盆裏,再把粽子放進鍋裏,用重物壓住,從灶膛裏撤出柴火,隻保留小火。
因為粽子包的大,小火還要繼續煮3個小時左右。
幹坐著也無聊。
家裏還沒割艾蒿。
李紅兵離開廚房,把筍殼子放下,跟老馬說一聲去割艾蒿。
安娜聽到又有好玩的事情,忙說也要去,不過經曆被蜜蜂蟄的事情,家裏人把她禁足在家。
崔姐眼睛一瞪,小丫頭癟著嘴裝出要哭的表情。
不過,現在誰都不吃這套,尤其是老媽和二姐,安娜從明珠市回來時,多乖巧、聽話的孩子啊,這才回村多久,就跟瘋丫頭一樣,再不管以後還不得上天。
見女兒必殺失效,李紅兵故意火上澆油做出拜拜的手勢。
把安娜氣的張牙舞爪嗷嗷叫。
走出院門。
吹了一聲響亮口哨。
下一刻,伴隨噠噠噠的馬蹄聲響起,黑風縱身飛上草坡,來到李紅兵身旁,蹄子輕刨地上的土,嘴裏“噅噅”地叫著。
李紅兵翻身上馬,拍拍黑風脖頸。
“走,上山割草。”
噅...
黑風興奮的抬起上半身嘶鳴一聲,如同後驅跑車起步加速時的抬頭,落地猛的向前一衝,整個身軀彈射出去。
李紅兵不知道黑風又抽什麽風,隻能被動的夾緊馬背,任由黑風帶著它狂奔。
有鞍和無鞍有明顯區別。
有鞍騎馬能保護騎手安全,但會讓馬不舒服,有束縛感,畢竟馬鞍也有重量,而無鞍對馬來說壓力會小得多,四肢更能舒展開,讓馬更加靈巧,但相對於騎手的騎術要求更高一些。
剛開始李紅兵還不適應,沒有馬鞍保護,顛簸的屁股邦邦疼,後來通過感受馬背肌肉變化調整姿勢。
瀟灑是瀟灑!
就是有點累,黑風背上兩塊坐骨實在是咯屁股。
跑了一會,黑風發泄完精力,減慢了速度,沿著山道小跑。
路邊碰到不少村民,都是割完艾蒿往回走。
簡單寒暄幾句,各自分開。
在村名指路下,李紅兵騎著黑風來到草溝村後山東坡,這裏土壤肥沃,長出來艾蒿又高又粗。
還沒靠近,就能聞到艾蒿散發出濃濃的醇厚香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