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窩棚
字數:3524 加入書籤
見識到水生的木匠手藝,孫強坐不住了,幾步走到跟前,熱切拉住水生粗糙的手。
“叔,一定要救救急,工程可不能耽擱,就您這手藝,我一天開400塊錢工錢,要是還是有徒弟也可以找來,一天200工錢。”
嘶!
聽到工價,大奎他們不禁嗦起牙花。
400一天,要是幹一個月不得成萬元戶。
周圍工人倒是沒眼紅,在城裏木匠本來就靠手藝吃飯,月入上萬太輕鬆不過。
這!
水生也有些心動,30歲前做木匠,30歲後種田,錢沒掙下多少,地種的也不求行,大女兒在城裏飯館洗盤子,小兒子30郎當連婆娘都沒找到。
但是這活接不接,必須要紅兵叔點頭才行,抬莊的人不開口,坐莊的人不能亂答應。
“水生,這是好事,把以前的師兄弟都叫來,就當給我幫忙了。”李紅兵笑眯眯的接過話,目光看到大奎、鐵柱、老根、福勝一臉羨慕的表情,又對孫強介紹道。
“孫總,別看我們草溝村窮,可手藝人不少。”
“這是鐵柱,以前是石匠,打石凋花水平在十裏八村鼎鼎有名,看到我門前水渠沒,就是他用鑿子鑿出來的。”
“還有這位老根,那也是老泥瓦匠,上房頂跟走平路一樣,瓦刀一抹,砌出來的牆又平又直,是草溝村一把刀。”
孫強對石匠可以不在意,但對泥瓦匠的老根叔卻很尊敬,連忙伸手,“老根叔,你好你好。”
一把刀,在農村是對泥瓦匠的尊稱,意思是泥瓦匠中第一把好手。
不僅在農村,就算城裏施工隊,也有一把刀的說法,就算是項目監理碰到一把刀也得客客氣氣。要不然,樓體牆麵給你做出來,現場檢查沒問題,過幾年就會出現各種意外。
剩下福勝和大奎就沒什麽好介紹,一個養牲口,一個是獵人。
總不成在工地養豬,打獵吧!
而且李紅兵跟福勝訂了兩頭豬,保證老宅改造這段時間,頓頓要有大肉,至於大奎,他婆娘就在工地做飯。
酒喝的差不多,事情也都談妥,大家各自散去,劉大友住在大奎家。
山杏收拾好廚房後,扭扭捏捏的走到房門前,心虛的左右張望,然後推開門趕忙走進去。
此時李紅兵已經躺在被窩裏,剛結束跟女兒的視頻聊天,見山杏像驚慌的小兔子一樣,笑著掀開被子。
“趕緊進來,剛捂暖和。”
別看林區已經進入六月份,氣溫還是很涼,晝夜溫差能相差10度,白天25度左右,到了晚上隻有15度,睡覺還是要蓋被子的。
山杏羞紅著臉,慢慢挪到床邊,呲溜一下鑽進被窩裏,把腦袋埋進被子裏,感受到陣陣暖意和澹澹煙味。
李紅兵拉下燈繩,房間裏頓時漆黑一片。
過程略去十萬八千字。
.......
清晨。
沒有了鸚鵡的打鳴聲,變成木工機床刺耳嘶鳴。
李紅兵兩眼無神的坐起身,眼眶發黑。
這可不是昨晚過度遊戲造成的,而是半夜施工隊就開始幹活了,叮叮哐哐響了一夜。
“不行,必須搬家,再睡一天會瘋的。”
山杏換好衣服下床準備去做早飯,她昨晚也沒睡好,外麵吵一夜,屋裏玩到半夜。
“別做飯了,昨晚跟大奎說了,讓桂鳳嫂做飯的時候,給我們留一份。”
李紅兵也沒了補覺心情,跟著起床。
走出房間,院子裏孫強指揮工人清理推到的房屋廢料,福勝、鐵柱、大奎也在隊伍裏,把原來房子還能用的老青磚和木料也都收到一旁。
“李大夫,醒了,晚上沒吵到你休息吧!”孫強帶著安全帽歉意道。
李紅兵理解的點點頭,“沒事,早飯吃了嗎?”
“吃過了,桂鳳嫂做的豬肉燉粉條,烙的火燒饃,味道真叫一個好。哎,你輕點,別碰到樹了。”
說話間,一位工人推著手推車差點碰到老橡樹,孫強趕忙上去幫忙,還不忘回頭寒暄一聲,“李大夫,我忙去了。”
安詳寧靜的老宅,現在成了亂糟糟的工地。
李紅兵搖搖頭,拉著山杏去隔壁臨時食堂吃早飯。
一大碗香氣撲鼻的豬肉燉粉條,豬肉燉的軟爛鮮香,粉條燉的湖嘴,再配上剛出鍋的火燒饃。
味道絕了!
吃過早飯,李紅兵打算另外找個地方住。
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在草甸搭一間臨時窩棚。
帶著瞎子、傻娃、山杏來到草甸尋找位置,最後選在靠近溪水河邊的一塊緩坡,空氣清新,景色極好,有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超級治愈。
搭窩棚很簡單。
構築時先用木杆做出兩個十字交叉的立柱,然後在立柱中間架一根橫杆,接著在立柱兩側按距離綁一根橫杆,一直綁到地麵,有條件的可以鋪防雨布,條件一般的鋪草席,什麽都沒有就鋪樹枝和草皮。
李紅兵自然屬於有條件的人。
從老宅找來防雨布,鋪在橫杆上,防雨布不僅防風,還防水,防潮,用來做屋頂還是不錯的。
知道李紅兵要搭窩棚,孫強讓大奎三人帶著材料過來幫忙。
眾人合力把框架搭好,外麵鋪上防雨布,裏麵地麵為了防潮特意也鋪了一層。
剩下就是繁瑣活,給防水布上鋪草。
光滑的防雨布表麵坐不住草,隻能先用繩子把草編成草簾,先在窩棚屋頂墊一層草席,然後再把草皮鋪在上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