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上山

字數:10672   加入書籤

A+A-




    農村有一地一俗,十地十俗的說
    紅白喜事更是如此,就拿草溝村來說,習俗與其他村就不一
    靈堂前一桌人,還有陰陽先生,就是為了確定上山的事
    首先要選出抬棺金剛,
    這抬棺金剛一般有8人,大戶人家也可以用16
    而且最好是結婚的人,沒結婚的男子陽氣太重,而逝世人則是陰氣很重,假如男子沒結婚,則是陰陽嚴重相衝不吉
    當然這不是絕對,當年李老太爺上山就有了108人抬棺,並且這108位在林區都是說一不二的人,陽氣那是頂到
    這回山蘭嬸上山用的是八大金
    李懷忠把能抬棺人的生辰八字,交給坐在旁邊一直閉目養神的陰陽先
    早年間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隻要死人就一定要請位陰陽先生,因為陰陽先生不僅要主持喪事流程,還要定下葬時辰,墳墓位置,棺材朝向等等,都是有規矩
    沒有陰陽先生開口,胡亂下葬除了會讓逝者不得安息,還會給逝者家屬後代帶來影
    隨著時代進步,城市裏陰陽先生被殯儀館司儀替代,農村裏還剩一些年長的陰陽先生,也即將麵臨斷承,年輕人不信這個,對他們來說,遠不如花花世界迷人
    李紅兵從醫書本源中得到的大醫們傳承裏,陰陽五行,鬼神之說也是必備技能之
    眼前這位陰陽先生年紀估摸有六十多,臉上散落老人斑,皮膚黝黑,身材瘦小,身穿一件滿是油汙老式灰長褂,頭上還帶了頂瓜皮
    通過五官麵診,這位陰陽先生的五髒六腑都不太好,而且身上散發濃濃酒
    但李紅兵不會主動去提及,因為大醫者有
    不要去隨意擾動他人的氣
    否則損耗的是自身,你渡不盡天下人,故有醫不叩門,師不順路,不問不說之
    “瞿先生,這是抬棺人的生辰八字,過下”
    瓜皮帽的陰陽先生真開眼,先是看了李紅兵一眼,接過那張名
    “這個不行,八字中有午,又見子,與逝者相”
    “這個也不行,辰衝戌,不能”
    “這個可”
    “這個可”
    陰陽先生一邊說,李懷忠拿著筆頭子跟小學生一樣記筆記,算完之後還差一
    聽著陰陽先生念叨,李紅兵暗暗點
    地支六衝,明衝,暗衝,還算有點門
    算來算去,還少一個金
    這可麻煩
    村裏男人本來就不多,除去搬遷走的,去外地打工的,全村老爺們能動的不能動的,加起來也不過40號
    又要從這40個人裏挑出8個抬棺,最後隻選出七個金剛,其中就有鐵柱和大
    本來瞎子和傻娃能上,可誰都不知道他倆的生辰八字,畢竟這是德發家的白事,找兩個沒有生辰八字的人抬棺,以後德發家要是出啥事,就會怨到這上麵
    不過傻娃可以拉棺,至於原因,大家心裏都清
    剩下實在找不出人
    忽然,大家目光望向李紅
    這不還有一條漏網之
    李紅兵無奈的抽了抽嘴角,“要不我試”
    說完就報出生辰八
    陰陽先生口中念念叨叨,“半生風來半生雨,半生顛簸半生貴,半生流離半生福,好命啊,合該草溝村有此福”
    “最後一位金剛,就你”
    嗬嗬!
    李紅兵笑眯眯的點頭應承下
    至於陰陽先生說的那些湖塗話,自己絕對一句都沒聽
    定好八大金
    接下來就是上山途中的安排,什麽逢路口,逢河,逢橋撒買路錢,打幡人,摔火盆,放鞭炮等
    見沒自己什麽事,李紅兵找個理由起身離開,聽一群老頭談事,屬實無聊,還不如跟李紅旗他們吹牛皮有意
    靈棚裏村民們抽著煙,低聲私
    哐!
    靈堂院子裏傳出一聲重重響鑼
    緊接著是一道尖銳聲音,“孝子賢孫們跪呐!”
    要上山了!
    靈棚裏的村民嘩一下湧到院門口,有人踩在凳子趴牆頭往裏麵看,李紅兵也隨大流伸長脖子看熱
    院子裏德發一家、德財一家和那些遠房親戚都跪在台階前,隻見陰陽先生站在堂屋靈堂台階上,抑揚頓挫唱
    “孝子傷心流淚拜,引亡來進九重進了孝家九重門,九天玄女下凡塵,葬在龍頭出天子,葬在龍尾出公”
    “媽呀!”
    德發重重磕頭,撕心裂肺的哭嚎,身後孝子賢孫們也跟著磕
    陰陽先生又唱道,“九重門上道古人,孟宗哭竹孝雙親,二拜亡者早托化,早生托化往生”
    孝子賢孫們再次磕
    陰陽先生轉過身,對著靈堂裏的棺木,抱拳彎腰行禮,“三拜亡者多蔭佑,蔭佑兒孫代代”
    孝子賢孫們繼續磕
    陰陽先生回身對院子高聲喊
    “卯時上山,八大金剛到”
    劈裏啪啦!
    嗚嗚啦啦!
    鞭炮聲和吹拉班子同時響
    德發家一眾孝子賢孫,撲向靈堂裏,扶著棺木嚎嚎大
    “紅兵叔,紅兵叔,快走,準備抬杠”大奎在人群裏找到看熱鬧的李紅兵,拖著他回到院子
    其它六位金剛人手一根老龍
    這種龍杠本地也叫義杠,在農村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一副龍杠,當村中有人去世時都要用
    它呈前寬後窄和棺木形狀相似,隻是略比棺材寬些,碗口粗的圓木做底,人抬的木棍稍細,中間用鐵鏈和鐵環相連,固定龍杠的環名叫信步步
    龍杠的一前一後有兩個長條矮凳,主要是為了不讓棺材落地用的,同時也方便人
    李紅兵接過一根磨光滑的龍杠,跟其他人站在一旁抽
    靈堂裏,陰陽先生指揮孝子賢孫們把靈堂裏的物品都搬出來,放在一個用石灰粉畫出來的圈子
    等到堂屋兩扇大門被拆掉
    鐵柱是杠子頭,把煙頭一丟,用腳踩滅說道,“走,該我們了!”
    說完帶著人大步走了進
    人生第一次抬棺,李紅兵也有些迷,反正鐵柱說怎麽做就怎麽
    把棺材綁在上龍杠架
    各自站好位置,按男左女右出,右前杠是主杠,其它三個杠子都要聽主杠指揮,李紅兵被分到跟鐵柱抬主
    看到李紅兵那削痩的小身板,鐵柱擔心道,“紅兵叔,你城裏人,這龍杠壓不住肩,要是挺不住就喊換肩,旁邊就有人接”
    說完,大喊一聲“起!”
    八個人龍杠上肩同時發力,穩穩抬起棺
    門口陰陽先生朝院子抑揚頓挫的唱
    “九重門上燒錢紙,地獄門開放善人,孝男孝女傷心拜,引亡來進十重
    “進了孝家十重門,十人姐妹出遊春,去年遊春十姐妹,今年隻見九個人,且問一人歸何處,白茅山上葬新
    “十重門上道古人,董永行孝孝雙親,家貧賣身安葬父,天差織女結成”
    德發帶著孝子賢孫們跪在一旁,嗷嗷大
    “走!”鐵柱再次喊
    八個人抬起棺材,一步步的走出堂
    這棺材看似不大,可是真實沉,不知道用什麽木頭做的,起碼有千把斤
    院子大門的門板也被拆掉,靈棚裏的桌椅板凳全部撤掉,留下空位
    隨著棺材抬出院子,放在石灰粉圈子裏物品被一把火點
    靈棚裏,棺材架在龍杠前後兩條二人凳上麵,放穩後知客往棺上蓋了一套被
    這個時候,就是要準備上山前工
    隊伍基本順序就是引路人、放鞭、撒米錢,打幡、吹拉班子、孝子賢孫、龍杠棺材、親朋好友送
    天公不作
    稀稀拉拉的小雨落下
    村民們紛紛走出靈棚,抬頭望著天
    白事碰到下雨天在農村可不是好兆頭,對於抬棺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一下雨道路泥濘,行進緩慢,抬棺會更加費時費
    鐵柱跑去跟知客商量一下,讓人送來一大捆粗麻
    陰陽先生大步走出靈棚,站在雨地裏唱
    “雨淋新墳出貴人,雨打棺材各半邊,大恩在心永不忘,一生當記在心”
    這句話的意思是,出殯時下雨,是上天對逝者的卷顧,是對逝者的惋惜,自然後人會受到蔭
    而對於抬棺人的恩情也會雨露均沾,如此一來,抬棺人也不好說什麽,隻能更賣力的負重前
    隊伍全都準備好,陰陽先生走上前喊道,“孝子準備起”
    說完從牆角抓起一隻體健毛全、雞冠碩大鮮紅、羽無雜色的老公雞綁在棺材
    棺材上放雞是林區發喪習俗,這雞叫“發喪雞”,在辭靈發喪時,陰陽先生將把公雞放到棺材上,該發喪雞便開始了它的使命,林區說法是用發喪雞來為亡靈引
    綁好發喪
    跪在棺材前哭喪的孝子賢孫們馬上起身離開,德發舉起火盆,朝事先放好的石塊上用力一砸,隨著“砰”一聲,盆子四分五
    摔完盆子,陰陽先生再大喊一聲“起靈”時,所有孝子麵對著棺材倒退著走,給抬棺人讓開地
    “起!”鐵柱一聲號
    八人抬起棺
    劈裏啪啦!
    烏拉烏拉!
    鞭炮聲,嗩呐響器聲混在一
    上山隊伍在巷子裏緩緩移
    隨著棺材前行,每路過一戶人家門口,馬上就有人出來放一掛鞭炮,這是主人家送逝者一程,孝子賢孫會給這些放鞭炮的人家鞠躬叩謝,知客拿出一條毛巾一包煙作為回
    當然也有人可以不放炮,這就要看山蘭嬸的在村裏的為
    不過還好,李紅兵扛著棺材,一路上都是送程鞭炮,劈裏啪啦響個不
    途中碰到要過水渠的時候,陰陽先生也會唱一
    馬上有村民從袋子裏掏出米和買路錢朝水渠撒一把,碰到橋也同樣如
    .......
    草溝村有公用墓地,用來埋葬村裏逝去的
    位置在離村十裏外的青鬆坡,聽村裏老人說那個地方是村裏先輩專門請陰陽先生尋的地方,有聚風聚氣,能使後人財源滾
    不過事實證明,風水再好,也擋不住人跑,現在草溝村不僅人都跑光了,而且還越來越
    隊伍剛走出村口,雨停了!
    這對所有人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上青鬆坡有一個大斜坡要爬,如果是晴天還好,雨天的話一腳下去,全是軟泥,根本站不住
    “換肩!”一位金剛大聲呼
    長時間的重壓,讓他實在扛不住,雙腿都有些打擺子,八個金剛除了鐵柱和李紅兵,基本都換過兩
    馬上旁邊一名村民走到身邊,用肩膀頂住龍杠,喊一聲“換!”
    原來那位金剛馬上收起肩膀,朝隊伍外躲
    如此操作,棺材依然四平八穩,晃都不帶晃一
    “紅兵叔,你要不要換肩?”鐵柱在前麵引路,擔心問
    就這點重
    爺們連汗都沒出一
    “不用,你要不換一個,我來引”李紅兵輕鬆回
    這就打臉了!
    鐵柱麵子有點掛不
    堂堂草溝村杠子頭竟然被人瞧不
    要論治病自己認
    可論抬龍杠,自己抬了幾十年,說第一沒人敢稱第
    那就比比看,誰先服氣!
    鐵柱堅持不換杠,可喘氣聲越來越大,腿腳也越來越重,感覺肩膀上扛的不是龍杠,而是一座大山,死沉死
    “歇!”陰陽先生高唱一
    聽到這歇的聲音,對鐵柱來說不亞於天外之音,連忙通知金剛們穩住棺
    等棺材放在凳子上
    這時所有的孝子要回頭,然後跪在
    陰陽先生走過來,唱道,“一跪母重恩哪啊!養兒生身母,娘懷兒十個月,日夜娘辛人世慚慚少啊,周身不舒服,臨產之時,生命全不顧啊!
    ”
    “娘啊!”德發哭得跟淚人一樣,周圍孝子賢孫也在哭,不過似乎隻有德發是真心實
    歇活一會,陰陽先生再次唱,“起靈!”
    這次鐵柱是起不動了,畢竟年紀擺在那,這把歲數從靈堂一直扛到村口,已經很不容易
    “還硬撐嗎?肩麻了吧!腿也沒力氣了吧!”李紅兵笑眯眯走上前,伸手在鐵柱肩膀頭拍了幾下,那股麻木感頓時通暢,“行了,歇著吧,我來抬主杠,以後我就是村裏新一任杠子”
    鐵柱搖頭苦
    自己確實小看紅兵叔,想不到他還有餘力開玩
    一名村民走到主杠後麵,李紅兵肩膀撐起龍杠,低聲喊道,“起!”
    劈裏啪啦!
    嗚嗚啦啦!
    鞭炮聲、嗩呐響器聲再次響
    走出一裏路,陰陽先生再次喊,“”
    又是一唱詞,然後在繼續前
    歇氣的時候李紅兵向鐵柱打聽,得知這唱詞叫十跪母,一路上要歇十次,唱十次,孝子賢孫跪十
    十次!
    一裏地停一
    這習俗,有點折騰人
    “起!”隨著陰陽先生唱喊,李紅兵無奈的搖搖頭,招呼金剛們起
    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
    終於來到青鬆坡墓
    說是坡,其實是一座山,墓地就在半山腰,上山路原先有一條石板路,年久失修加上雨水衝刷,石板沒了蹤影隻剩一條土路,剛下過雨,還有雨水帶著泥土順著土路流
    這
    鐵柱和村民帶著一捆麻繩開始爬山,把麻繩另外一頭綁在龍杠
    沿著山路隔一段距離,站著一個村民,抓住繩索,一直延伸到山
    隨聲一聲吆喝,吹拉班子開始吹起
    拉繩的村民們同時發力,李紅兵感覺到一股力量,拖著龍杠向
    “穩住,穩住,上坡”
    這是上山最後一段路,也是最難走,最考驗金
    八個抬棺金剛的身體、雙腿絕對不能彎曲,不管坡度有多大,必須保持直挺挺裝調,依靠拉繩力量拖著棺材向上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到了墓
    此時李紅兵才換的新衣服已經沾滿泥
    棺材葬入金井前,陰陽先生咬破發喪雞雞冠,將雞血滴灑在金井多個方位,唱念祭詞,等棺材放入金井,就沒八大金剛什麽事
    趁著孝子賢孫們忙活上
    李紅兵在墓地溜達起
    實話實
    墓地風水確實不錯,背後是青山不老鬆,前麵是群山層層高疊,山腳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猶如一條水
    不對啊!
    先不說有用沒用,單從風水上看,這裏山清水秀、地勢合宜,陰陽平衡,不僅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還有朝山層層高疊來,一層朝山一層貴之景,屬於一等一的風水
    怎麽村裏還有村民外遷,貧窮纏
    咦!
    李紅兵突然發現山腳河流盡頭,水麵隱約有一塊凸起礁
    那是!
    水龍長石
    石眼在水富潛於水裏,水枯露出水
    難怪!
    李紅兵心裏揣摩後,不動聲色的走回送喪的隊伍
    等孝子賢孫填完土後,直接在雞脖子處一抹,圍著新墳繞三圈,將雞血滴到墓地新土
    隨著陰陽先生一句,“禮畢!”
    送喪隊伍結伴離開,八大金剛也在其
    至於那隻抹脖子的公雞,被鐵柱拿了去,聲稱這是杠子頭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