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勢

字數:4864   加入書籤

A+A-




    第171章大勢

    在燕雲民間,還多次發起聯名書,送到汴京,讓大宋封其為燕王。

    但“燕王”這個稱號,隻有趙宋皇室之嗣王可用,雖然原本也僅僅是郡王稱號因為燕雲之前還未收複),但並不是誰都能用的。

    從趙禎此次僅僅封了尹嶙一個範陽郡王,就可以看出來了。

    幽州,古稱範陽郡,如今稱幽州府。

    和統轄諸州的“燕”自然比不上。

    本來民間是想要尹嶙直接稱帝的,畢竟尹嶙是漢人,自建一個政權有何不可?

    他們才不管什麽大宋大秦的,隻要是漢家政權,對百姓好,那都沒得說。

    但燕雲之地的讀書人,還有那些鄉紳望族,都知道若是這般,那就是汙了尹嶙之名,斷了尹嶙青史,所以他們才勸說那些毫不知情的百姓,如今隻能封王。

    封王也好了,汴京方麵,不會因為一個虛爵的稱號,而讓自己民心盡失。

    畢竟太祖留有遺詔,“複燕雲十六州者當封王”,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若是如今趙禎不尊,趙宗全不奉,失信不說,更是不孝。

    至於郡王……

    郡王也是王嘛。

    尹嶙也沒放在心上,他即便想當皇帝,也不是靠別人來封的。

    “顧二哥,覺得我這如何?”

    宴席之上,尹嶙給顧廷燁倒了一杯酒,然後問道。

    看著眼前斟滿酒的酒杯,還有尹嶙那似笑非笑的樣子,顧廷燁心頭一震。

    他沉默半晌,然後問道:“你想……另起爐灶?”

    聽見尹嶙所問,還有幽州這不同於大宋的模式,他對尹嶙的打算,豈有不知之理?

    卻聽尹嶙搖頭一笑:“我尹嶙,此生都是大宋之臣。”

    顧廷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後憋出三個字:“我不信。”

    是啊,怎麽可能相信?

    若論兵馬,如今尹嶙在燕雲之地坐擁十六個州府,兵力源源不斷,又有十幾萬精銳在麾下,別說大宋了,遼國、西夏,都沒有這種實力。

    若論經濟,尹嶙的燕雲大地,位於西夏、遼國、大宋之間,通商往來極為方便,相當於是老天直接給錢了。

    還有其他的教育、民生什麽的,經過尹嶙的一番改革,大宋都比不上。

    而且民間的呼聲還高。

    尹嶙又是少年有成,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這樣的情況,不稱帝?

    “你信不信都好,另起爐灶,自立門戶的事情,我尹嶙不幹。”

    尹嶙喝了口酒,笑著說道,“你信不信?我現在若是稱帝,汴京那兩位,就有借口聯西縱北,與西夏、遼國一起聯手,要將我滅了?”

    “不可能!燕雲好不容易收回……”顧廷燁反駁道。

    尹嶙擺擺手,然後道:“沒什麽不可能的,這是帝王之術,他寧願燕雲隻收回了五州,也不願意看一個比他更強大的政權出現,尤其是這個人,以前還是他的臣子。”

    顧廷燁聞言,心頭一震。

    尹嶙沒在意顧廷燁此時的出神,繼續說道:“燕雲不是我尹嶙的燕雲,也不是大宋的燕雲,更不是他趙家的燕雲,而是……燕雲人的燕雲,是華夏族的燕雲,他們受了百年的苦,我不願這個局麵再被打破了,隻要我尹嶙一天是大宋之臣,他們就沒有借口來攻訐我。”

    說完這些,尹嶙在心中默默補了一句。

    到我兒子的時候,那就……不好說了嘛。

    除非生不出兒子。

    聽了尹嶙這番話,顧廷燁還久久無法回過神來。

    半晌他才問道:“那伱……還回汴京嗎?”

    這次封王,按照慣例,尹嶙是要回去汴京受封的,正常來說,還要和上次一樣被收歸兵權。

    趙宗全或許會這麽做,但尹嶙知道,老皇帝是不會再犯同一種錯誤兩次了。

    他和尹嶙之間,已經達成了共識,一種君臣默契的共識。

    尹嶙要的,是自主,老皇帝要的,是大宋這數十年的喘息。

    有尹嶙在,他不必擔心西夏,不必擔心遼國,但數十年後,尹嶙的後人該如何做,趙家的後人該如何做,那就……

    各憑本事吧。

    這是一個無解的局,或者說,是尹嶙親自設下的一個無解的局。

    “回啊!為什麽不回?”

    尹嶙笑道,“我還要回去受封呢,不回怎麽受封?”

    顧廷燁嘴角一抽,你說的是人話嗎?

    就不怕這次一回去,就沒辦法再走出汴京了?

    尹嶙自然不怕,他看出顧廷燁的想法,然後說道:“顧二哥是在擔心我?”

    顧廷燁點點頭。

    尹嶙笑道:“我能從汴京走出來第一次,就能走出來第二次,我若想走,沒人攔得住我。”

    顧廷燁一愣,被尹嶙這種莫名的自信給嚇到了。

    這也沒喝幾兩啊。

    在他思慮之時,卻見尹嶙突然問道:“顧二哥,不如來我這,怎麽樣?”

    顧廷燁又是一愣,脫口便道:“你別亂說。”

    “寧遠侯的爵位還未拿回來吧?你過來,我上表朝廷,封你作郡公。”

    尹嶙端起酒杯,又道,“話我說了,你考慮考慮,這杯酒下肚,便不談這些。”

    說罷,尹嶙一飲而盡。

    顧廷燁看著手裏的酒杯,不知該喝還是不該喝。

    ……

    數日後,尹嶙隨顧廷燁一同,返回了汴京。

    這次也是一樣,沒帶大軍,隻是帶了十六個親衛,正是他的影衛,被封為“燕雲十六騎”的昭武校尉。

    此番再回到汴京,境況又有所不同。

    還沒到城門,便有百姓自發到城外排起長隊相迎,這些人中,汴京的居多,但大宋其他州府的也有不少,甚至有很多,都是從南方來的。

    “殿下功德!”

    “利在千秋!”

    “為我漢家!”

    “洗刷恥辱!”

    “請受我等一拜!”

    那聲如洪流,勢如天歌。

    尹嶙一路走向城內,一路便有民眾拜謁,放眼望不到頭。

    這是大勢。

    清流們早在尹嶙回來之前就得到消息,但他們插手阻止,卻無濟於事,這是民心,這是大勢,誰也無法阻擋。

    尹嶙笑得十分真誠,在城外便下了馬,去了盔,一路向民眾打著招呼。

    嘴上還大喊著:“華夏威嚴,不可輕犯!百姓之安,不可動搖!”

    這句話,直接將現場推向了高潮。

    他才不管犯不犯忌諱呢。

    如今,誰能給他忌諱?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