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六佾舞於庭
字數:4046 加入書籤
秦時之血衣侯傳奇第一百五十七章六佾舞於庭
翌日清晨,一夜的細雨剛剛停止,天邊也映出一道明豔的彩虹,一架四駕馬車緩緩駛入桑海城,向著小聖賢莊的方向趕
白亦非自然沒有搞什麽突然襲擊,前往小聖賢莊自然也是提前知會過的,故而此時的小聖賢莊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來迎接這位在越地叱吒風雲的血衣侯!
桑海城的繁華遠非三晉和西秦可比,南蠻楚地更是拍馬也追之不及,城內勾欄、酒肆、客棧、茶樓、布莊、棋館、賭坊、當鋪應有盡有,街上販夫走卒,行商坐賈,絡繹不絕,比之天下中樞的七國鎮,亦無有不如!
小聖賢莊正門前,一眾儒家弟子正有序的站在台階之上,等待著貴客登
站在最前麵的三人便是當代小聖賢莊的三位當家,儒家當代掌門孔鮒、二當家毛亨、三當家張蒼!
這三人都不是易於之輩,比之後來的伏念、顏路和張良卻是隻強不
掌門孔鮒乃是儒家聖人孔夫子的第九世孫,孔鮒有兩位比較出名的弟
其中第一位便是秦朝儒家的朝堂代表叔孫
至於第二位弟子,便是後來起義的陳勝,也就是勝七!
不過陳勝拜孔鮒為師的時間非常的晚,乃是在其起義之後,為了扯一杆大旗,才霸王硬上弓一般拜了孔鮒為
後來在陳勝起義的過程中,孔鮒多次出謀劃策,陳勝都不以為然,隨後兵敗身死,孔鮒也死在了秦國的兵鋒之
再說到二當家毛亨,還和白亦非有些關係,因為此子乃是毛遂之兄的兒子,也即毛遂的本家侄子,其乃學《詩於荀子,曾作《毛詩故訓傳,世人稱之“大毛公”,是當世經學大
後來嬴政焚書坑儒之時,差點被同門師弟李斯迫害至死,後來也是僥幸逃得性
至於三當家張蒼,那更是了不得的大才,甚至也是白亦非此次到訪小聖賢莊的重要目標之一!
張蒼其人也是荀夫子的弟子,李斯韓非未來的師兄之一,說來也是荀夫子為學開明,李斯韓非兩位弟子,在荀夫子門下,學得了一身法家高論,而張蒼則在荀夫子門下學得了一身黃老之學,說來也是奇
此時的張蒼還不過是個十七歲的少年,便能夠在作為天下儒宗的小聖賢莊擔任三當家,可見其學問廣博,難以想象!
不過張蒼這家夥是個能活的,不僅從戰國末年,苟到了秦朝擔任禦史,後秦末天下大亂,張蒼有跟隨沛公劉邦起義,拜常山太
再後來漢朝建立,其擔任計相,又苟過了高祖、呂後,曆經漢惠帝劉盈、漢少帝劉恭、漢少帝劉弘,一直到漢文帝時,再次出任丞相,一任便是十五年,直到漢景帝前元五年才身死道
史書記載,至文帝時,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
說句不客氣的話,此間盛景張蒼居功至偉,不過其好食人乳,以百餘妾室為供養,為世人所詬病,但這些白亦非完全不在意,吸血的都見過了,喝個人乳有什麽了不起
張蒼一生曆經三個時代,十代帝王,活了整整一百零八歲,可說是千古無二
白亦非的車架緩緩停在了小聖賢莊之前,隻見孔鮒、毛亨和張蒼三人,領著小聖賢莊的弟子,上前一步,說到:
“小聖賢莊掌門孔鮒,攜師弟毛亨、張蒼及儒家眾弟子,恭迎血衣侯大駕!”
白亦非走下馬車,當即抬手,對著眾人虛扶,卻見周身真氣運轉於無形,儒家眾人皆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扶了起
“諸位快快請起!
荀夫子乃當世大儒,齊魯三傑名滿天下,小聖賢莊更是天下儒宗!
本侯也是仰慕已久!”
看著站在孔鮒三人身後的伏念,白亦非確實打趣到:
“伏念小兄弟,邯鄲一別,今日才得再相見,倒是長高了不少啊!”
伏念倒是少年老成,頗為規矩的說到:
“小聖賢莊伏念,見過血衣侯!”
就在這時,荀夫子在這個恰到好處的時機出現在了眾人麵前,拱手說到:
“老夫荀況,見過血衣侯!”
卻是把握好了時機,即給足了白亦非諸侯般的禮遇,又保留了小聖賢莊的地
白亦非趕忙拱手說到:
“不敢當!不敢當啊!
亦非乃是晚輩,怎當得荀夫子相迎!
當年與荀夫子邯鄲一別,也是許久了!
荀夫子一切安好?”
荀況頗有些滿意的說到:
“有勞侯爺掛念,老夫一切安好!”
這時,一身紅裝的焰靈姬也走下了馬車,孔鮒高聲喊到:
“禮!”
隻見儒家眾位年輕的弟子們,在小聖賢莊前的台階之上,排排站好,每名弟子都身著禮服,手持一根插著兩根長羽的禮器,緩緩起
焰靈姬見狀,心中好奇寶寶作祟,小聲的問到:
“這是什麽中原舞蹈?”
白亦非言到:
“此乃代表最高禮儀的八俏之舞!”
“既然是八俏之舞,為什麽隻有六列?”
“俏,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
如今天下,七國君王自尊八俏,我乃是徹侯,當用六俏!”
焰靈姬聽聞,有些玩味的小聲說到:
“這樣說來,夫君還要努力才是!”
穿過八俏之舞,白亦非進入了小聖賢莊之中,放眼望去,奇石自有嶙峋骨,碧波也帶脈脈情,亭台樓閣,遠山近水,盡收其中!
直是讓白亦非不覺想到,這萬惡的地主階級就是會享受啊,不過也就是想想,嘴上還是客氣的說到: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
“小聖賢莊不愧是天下儒宗,果然氣象萬千!”
荀夫子頗有些自得的撫著長髯說到:
“侯爺過獎了!請!”
眾人走進小聖賢莊內,便看到了一座高聳入雲的威嚴樓閣,白亦非開口問到:
“這便是小聖賢莊的藏書樓?
果然氣勢恢宏,萬卷藏書,華夏文脈,當是如此啊!
不知本侯有沒有機會進入其中,一窺先賢奧秘啊?”
一旁的儒家掌門孔鮒說到:
“小聖賢莊的藏書樓本就是為天下讀書人所立,待侯爺安頓妥當自然可以入內一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