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回京,方源的下場

字數:10427   加入書籤

A+A-




    又是幾天過去。
    待確定荊州世家不敢亂來之後,方源終於踏上回家的道路。
    這是方源在得知武士彠病倒之後第一次見麵,竟然瘦了很多,有種皮包骨的感覺,和之前有很大的差別。
    “武都督,你這情況似乎不是很好啊。”
    方源看著他的樣子擔憂道。
    短短幾天的時間暴瘦成這個樣子,著實有點可怕。
    這一看就知道不是裝的,是真的有什麽病導致,因為裝不可能瘦那麽多。
    “咳咳咳,我的情況已經很不好了,也不用在意這一點了。”
    武士彠倔強笑了笑,卻忍不住連連咳嗽。
    他捂著嘴巴,咳得臉都紅。
    “注意健康!”
    方源心中歎息。
    讓人給他準備一輛馬車。
    武家一家人都跟上,一同回長安城。
    至於荊州的六萬軍隊,則是被方源留下,也不可能帶走。
    荊州的六位將軍現在對方源聽話得不得了,都期待著方源能夠在皇帝麵前美顏他們幾句,好坐上荊州都督的位置。
    離開前,這些將軍送了不少好東西給方源,不過方源都沒有收。
    不是方源清高,而是他們常年在軍中,根本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東西,方源都沒看上眼。
    一連幾天過去。
    方源等人終於回到長安城。
    長安城依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方源一如既往先回方府,然後才帶著武士彠進宮。
    “方源啊方源,你總算回來了,你再不回來朕都要派人催你了。”
    李世民見到方源回來,不由得感歎著說道。
    方源在荊州做的一切,都被群臣鬧到他這裏來,都在彈劾方源。
    麵對鋪天蓋地的彈劾,李世民為方源擋住的同時,也頭痛得很。
    “陛下,臣帶回了武士彠,要先見見嗎?”
    方源猜到一些,但沒有直接回應。
    那雖然是對自己的彈劾,但自己卻是為李世民辦事,他為自己擋住彈劾是理所當然的。
    “那就先見見。”
    李世民眉頭微皺,頷首道。
    他一開始是想和方源聊聊被群臣彈劾的事。
    但既然方源提到武士彠,那就先見見那個讓自己失望的人。
    荊州六萬大軍掌握在他的手中,他最終竟然偏向世家,太讓自己失望了。
    很快,武士彠被叫進來。
    一見到武士彠後,李世民就驚愕住。
    “這”
    李世民很意外,以為自己看錯人。
    他雖然已經有一年沒見過武士彠,但對武士彠還是有印象的。
    畢竟是開國功臣,是跟隨太上皇的那批忠臣。
    “罪臣武士彠,拜見陛下!”
    武士彠恭敬向李世民行禮。
    “你,真是武士彠?”
    “為何瘦得這麽嚴重?”
    李世民眉頭緊皺,沉聲道。
    說著,還看向方源,詢問情況。
    “幾天前突然病倒,然後身體暴瘦。”
    “已經請過大夫查看,但是沒有查看出病因。”
    武士彠搖搖頭,歎息道。
    他做了那麽多不該做的事情,現在的情況也許就是報應。
    所以武士彠並沒有難過,反而有點釋然。
    方源頷首,表示武士彠說的對。
    “帶下去給禦醫檢查!”
    李世民沉吟片刻,沉聲道。
    看著武士彠瘦成這個樣子,李世民動了惻隱之心。
    很快,武士彠被帶下去。
    “他突然暴瘦?”
    李世民依舊是不敢置信。
    幾天前從一個壯漢暴瘦成現在瘦骨如柴的樣子,這麽不現實嗎?
    “我也很疑惑,但幾天前武士彠確實一切正常。”
    方源詳細說了一下情況。
    事情的發生是在武士彠被自己抓到之後的幾天發生的。
    對於這些事情,方源都沒有隱瞞,也沒有隱瞞,李世民隨便問個人都能知道。
    “對於武士彠,你覺得朕應該怎麽處理?”
    李世民沉吟良久,再度開口道。
    武士彠的情況雖然是令他動了惻隱之心,但卻不代表他不懲罰了。
    “此事還是陛下做主吧,但請陛下留他一命。”
    方源沉聲道。
    他對朝廷怎麽處置武士彠不是很在意。
    但武如意幾次請求,甚至不惜夜裏爬上方源的床,方源得保武士彠一個活命的機會。
    “朕倒是想過宰了他!”
    “但看他現在的這個樣子,也於心不忍。”
    李世民狠狠說道。
    隨即又不由得歎息一聲,眉頭緊皺。
    得知武士彠叛變後,李世民恨得咬牙切齒,發誓要殺了武士彠。
    因為武士彠叛變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會讓荊州之外的很多很多地方都會效仿,對大唐影響很大。
    但還好,事情沒有造成很大的影響就被方源扼殺在搖籃之中,這才使得李世民淡了殺武士彠的心。
    又看到武士彠暴瘦如柴,李世民又再次動了惻隱之心。
    “陛下睿智。”
    方源拍馬屁道。
    “你在拍馬屁?”
    李世民冷哼一聲,嘲諷道。
    “沒有,很真誠的。”
    方源嗬嗬一笑道。
    “朕問你,荊州是否穩定?”
    李世民神色一正,沉聲道。
    荊州的情況是他最擔心的情況。
    如果荊州亂,那天下響應必定很多。
    而方源平定了荊州,避免了天下的混亂。
    但即便如此,李世民還是有些擔心,想要確定。
    “我離開前他們很安分守紀,不敢有任何過分的行為。”
    “我離開後不敢保證,不過我給荊州軍營的將軍們留下了些安排。”
    “如果陛下能快速更替荊州都督人選,人選還是從荊州軍中誕生,後麵的事應該不用擔心。”
    方源沉聲道。
    荊州世家的膽子都挺大的,方源不敢確定他們會在自己離開之後做什麽幺蛾子。
    哪怕是給郭福保他們留了些安排,但依舊不能保證,畢竟他們不是荊州都督。
    “你有推薦的人選嗎?”
    李世民頷首道。
    “荊州軍的郭福保將軍不錯,陛下可以查查此人。”
    方源將郭福保推出來。
    在荊州期間,如果不是一開始他的支持,方源後續不會那麽簡單。
    “朕知道了。”
    李世民頷首道。
    心中記下了這個人,等會會讓人去調查的。
    如果沒問題,大概率是這個人暫代荊州都督的位置。
    是的,是暫代,而不是立即成為荊州都督。
    畢竟一個軍營的將軍,資格還不夠。
    接下來,李世民和方源交談甚歡。
    李世民甚至都忘記群臣彈劾方源的事。
    但無須他記得,會有人讓他記得的。
    “陛下,秘書監求見。”
    太監進來稟報。
    秘書監即是魏征。
    “傳!”
    李世民眉頭微皺。
    他對魏征沒有好感,但又不得不見。
    那人是噴子來的,要是沒有好理由拒絕,他就會站在門口噴了。
    君臣這麽多年,李世民最想殺的就是魏征了。
    “臣魏征,拜見陛下!”
    很快,長相清瘦的魏征出現。
    “免禮,何事?”
    李世民板著臉說道。
    “臣,要彈劾戶部尚書!”
    魏征先向方源鄭重行個禮,隨即沉聲道。
    方源頓時哭笑不得,有種想要離開的想法。
    李世民也翻了翻白眼,沒有接魏征的話。
    “陛下,戶部尚書在荊州行為惡劣,亂殺世家子弟,對朝廷聲譽造成很大的影響。”
    魏征沉聲道。
    “依秘書監的意思,本官應該怎麽做才行?”
    方源沉聲道。
    早聽說魏征號稱噴子王,今日要見識見識了。
    “應該怎麽做不是下官應該想的,但方尚書沒做對卻是下官該彈劾的。”
    方源頓時無語了,但卻不得不認同魏征所說。
    確實,應該怎麽做不是他該想的,但自己做出他卻能彈劾。
    這就是為什麽大部分的大臣們都與其無功但求無過的原因。
    做好事不一定有好結果,但隻要其中有哪個地方做得不好就會有人彈劾。
    “陛下,臣還要彈劾方尚書濫用職權,軟禁荊州都督,無證據抓拿羅永輝等荊州世家族長。”
    魏征再次開口道。
    “我那是根據現場的情況做出的最合理做法。”
    “秘書監,你這都彈劾,是不是過分了一點?”
    方源十分無語道。
    “方尚書,下官的彈劾都是有理有據,哪裏過分?”
    “你要不要看看其他人的彈劾,那才是真的過分!”
    魏征反駁道。
    並沒有因為方源的地位比他高而有所收斂。
    “你!”
    方源看著魏征正義淩然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
    “好了!”
    “方源,你先回去,朕會處理的。”
    李世民擺擺手,插話道。
    確實,如魏征所說,其他人的彈劾更加過分。
    有很多大臣都是撲風抓影,瘋狂地彈劾方源,都不管有沒有證據。
    而魏征確實是很好了,彈劾的都是有理有據,都是方源真做過的。
    為此,李世民都高看魏征一眼,感覺今天的魏征和往日有所不同。
    “臣告退!”
    方源深吸口氣,行禮告退。
    他沒回來之前就知道彈劾是在所難免的。
    所以盡管心中有氣,方源也並沒有太生氣,相對淡然。
    “陛下,臣還要彈劾方尚書”
    魏征再次開口。
    方源一聽,加快腳步走出禦書房,後麵的彈劾直接不聽了。
    “魏征,你直接寫奏折吧,朕很忙,沒時間聽你彈劾。”
    李世民下逐客令。
    彈劾方源的太多了,一個個的把李世民都煩惱。
    所以李世民直接讓所有人都奏折上書,不要來煩自己處理其他公事。
    “臣遵旨!”
    魏征張張嘴,看著李世民案桌前堆積如山的奏折,最終沒有繼續彈劾。
    確實,最近朝廷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特別是物價上漲之後,大家都很忙碌,差點忙不過來。
    “你還有事?”
    李世民抬頭看向魏征,眉頭微挑道。
    “陛下,臣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講?”
    魏征麵帶猶豫道。
    “哼,你魏征還有什麽不能講的?”
    李世民冷笑道。
    從隱太子那裏得到魏征後,魏征就像是個噴子一樣,什麽話都敢說。
    有時候真的氣死自己,恨不得立即讓人將魏征拉下去砍了。
    “陛下,微臣知道您寵信方尚書,也想為方尚書擋住現在的彈劾。”
    “但是,一連之前幾次您都包庇方尚書,會讓群臣不滿的,對群臣和對方尚書都很不利。”
    魏征自嘲一笑,隨即正色道。
    “魏征,既然你說到這個份上,那朕也好好跟你說說。”
    “你捫心自問,方源此行是不是解決了問題,是不是讓天下免於動蕩?”
    李世民眼神一眯,沉聲道。
    他要給方源擋住群臣的彈劾,是因為方源真的做了實事。
    而那些彈劾的大臣們一個個都是什麽都不做,就隻知道張張嘴皮子,動動筆杆子。
    豈不是寒了想要做事的功臣?
    “微臣出身卑微,深知天下百姓不易,方尚書功德巨大。”
    “但天下群臣的心不是這樣想的,天下世家的心也不是這樣想的。”
    “如果陛下一味包庇方尚書,隻會讓群臣和天下世家對朝廷更加不滿,對朝廷更加不利。”
    “臣以為,適當地處置方尚書有利無害,畢竟方尚書年紀輕輕,是該鍛煉鍛煉的。”
    魏征沉聲道。
    朝中大臣中,魏征的出身是最卑微的。
    他不像其他大臣一樣有錯綜複雜的家族關係,他隻有自己。
    所以他更能看到底層百姓們的苦,知道方源對天下確實是付出了很多。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也不是所有看到的人都能理解的。
    “你你說得有理,朕會考慮的,退下吧。”
    李世民眉頭緊皺,擺擺手說道。
    “微臣告退!”
    魏征沒有再說,躬身離開。
    李世民眉頭依舊緊皺,沉思著魏征剛才說的話。
    還沒有想通,又有大臣求見,是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兩舅甥。
    如魏征一般,也是彈劾方源在荊州做得不對,濫用職權等等。
    李世民聽著心煩,將他們打發離開。
    但長孫無忌舅甥剛剛離開,又有其他大臣過來彈劾方源。
    從方源進宮開始,就有一群大臣連綿不斷進宮彈劾方源。
    “好了,都別煩朕了!”
    “方源此行荊州行為惡劣,濫用職權暫停一切職務,待審!”
    李世民被煩得臉都黑了,最後對方源做出處罰。
    消息一出,對方源的彈劾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更多。
    不過都是上書,羅列方源的種種罪證,把方源寫成了十惡不赦。
    同時,消息也傳到方府,傳到方源等人耳邊。
    http://om/wunianxianlingyijinliangzhenlian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