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金陵玉樹鶯聲曉
字數:4299 加入書籤
聽到沈浪肯定了大明寶鈔的作用,朱元璋的臉色才變得緩和了幾
接著朱元璋再次問道:“難道你說的銀行就能解決這一弊端?”
沈浪搖了搖頭道:“除了設立銀行之外,還需要一係列的製”
“哦?”
朱元璋饒有興趣的看著沈浪:“說來聽”
沈浪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嚨,說道:“第一要大量儲備金銀,第二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貨幣管理製”
“說實話紙幣的發行確實是劃時代的,但也不能爛造,有多少儲備金就發行多少紙幣,這是不可更改的硬道”
聽著沈浪的侃侃而談,朱元璋不自覺的頻頻點
一老一少足足討論了兩個時辰之久,直到老王過來催促才發覺此時已經傍晚時
“你小子不錯!”
朱元璋丟下一句話便離開了醉仙
離開醉仙樓,朱元璋依舊還在思索著沈浪說的
“皇爺,我們是否還要回信國公府?”
這時蔣瓛又上來,小聲說
對於蔣瓛私自詢問自己,朱元璋罕見的並未生氣,倘若換在平時早已暴怒
“不,今日就回應”
沈浪的話令朱元璋深受啟發,已經不想再在此地逗留了,他要迫不及待的回宮與眾臣商議此
畢竟紙幣的發行關係著民生,他仿佛也看到了銀行建立之後所帶來的無盡好
按照沈浪所講述的,銀行不但能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還能解決目前大明財政的赤
再有銀行不但能吸收存款,還能放貸,最為重要的就是可以將民間資金暫時為己所
朱元璋是越想越興奮,也就沒有怪罪蔣
“對了,沈浪的底細可有調查清楚?”
朱元璋坐上馬車,不經意的對趕車的蔣瓛問
聞言,蔣瓛急忙回道:“啟稟皇爺,已經調查清楚”
“沈浪,年方十五,蘇州昆山人士,蘇州童生,父母早亡,之後前來濠州投籃與其有婚約的蔡”
朱元璋點了點頭:“沒想到這小子還真是個苦命之人,能有此等見識,想必四父母也不是普通人才”
“皇爺所言甚是,其祖父可是個能人,而且皇爺也認”
蔣瓛揮了揮馬鞭,不經意的說
“哦?”
“咱也認識?”
朱元璋不解的問
在朱元璋的印象裏,蘇州確實有不少的熟人,隻不過如今都以死了,姓沈的也就那麽幾個,莫非是他?
此時朱元璋腦海裏突然出現一個人的身影,四衣衫襤褸,手裏僅有一個餅還分給了自己,緊接著便是一身華服,揮金如
倘若不是他囂張跋扈,不可一世,自己也不會受了胡惟庸的蒙蔽將其賜
“他就是明元末明初,首富沈萬”
蔣瓛小心翼翼地回
雖然蔣瓛並不認識沈萬三,在他出世時,沈萬三早已被朱元璋賜死,但也從卷宗種了解朱元璋與沈萬三的交
作為錦衣衛的現任指揮使,對朱元璋是無比忠誠的,所有事幾乎都不會隱
如今朱元璋問起,他也是如實回
“什麽?是萬三兄弟?”
聞言,朱元璋陡然一
“原來真的是他,怪不得咱總感覺在哪裏見過”
“能有如此見識之人,除了萬三兄弟的後人,還能是”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
朱元璋暗自感
他與沈萬三確實是患難之
自己當初乞討,幾乎快餓暈了,幸好碰到了做生意失敗的沈萬
那時沈萬三手裏隻有一塊餅,雖然也很餓,但還是分了他一
後來朱元璋加入了紅巾軍,為了籌集軍費,沈萬三更是慷慨相
此分情義,令朱元璋甚是感
當初朱元璋就要拉著沈萬三參軍,但沈萬三卻誌不在此,一心想著賺錢,成為大商
隻是後來沈萬三為人張狂,不懂收斂,被人所嫉,那人便是胡惟
胡惟庸在朱元璋麵前進讒言,令朱元璋暴怒,便將其賜死,家產全部充
後來想起來,朱元璋感覺是自己錯怪了沈萬
這些年朱元璋一直想要找到沈萬三的後人,以彌補當麵的過失,但師兄沒有任何的消
如今竟然在不經意間碰到了沈萬三的後人,如何不令朱元璋欣喜若狂?
而且這沈浪語出驚人,三言兩語竟然幫他解決了困擾他已久的難題,對沈浪更加的滿意起
“派人暗中保護沈浪,不許任何人傷害於他!”
此時的朱元璋心情很好,竟然不自覺的哼出了鳳陽花
左手鑼,右手鼓,手拿著鑼鼓來唱
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隻會唱個鳳陽歌,鳳陽歌來咿喲嘿,得兒鈴咚飄一飄,得兒鈴咚飄一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
飄飄飄一飄
鳳陽花鼓是流傳於安徽民間的一首歌
元朝時期,淮河發大水,沿岸百姓遭難,苦不堪言,被迫身背花鼓,遠走他鄉,沿街賣
當年朱元璋也在乞討行列,因此對此歌記憶尤
元朝時便有了元曲,這鳳陽花鼓也是從元曲種改編而來
朱元璋竟然唱起了他年幼時的鳳陽花鼓,看得出來其心情大好,就連馬兒也聽出了朱元璋的心聲,跑起來是更加歡快
濠州城,仍如往常一般平
在知府與府丞之間的權力交鋒之後,百姓們已經接受了這個事
如今城內有身份,有地位的士紳們都修建改換門庭,或直接,或間接的以各種方式向林漢示
一向冷清的濠州官驛也變得熱鬧起來,車水馬龍,手拿拜帖或擔著禮盒的各家士紳們蜂擁而至,排著隊等待著林漢的接
反觀吳知府的府邸,往日可是熱鬧非凡,如今卻變得異常冷
這就是世態炎涼,你掌握大權,不管是何人都會爭相前來拍馬屁,就算拍不上也要來混個臉
但是一但你失勢,不光無人會理睬你,甚至還要再踩上幾
這便是現實,任誰遇到此種境遇都會莫名的煩躁,暴
尤其是這吳知府,更是在自家府邸不停地發泄著脾
不過他還在等,等著他的靠山黃侍郎前來濠
“林漢,你給本官等著,總有你後悔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