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南梁太子

字數:4544   加入書籤

A+A-


    又在醫院待了兩兩天來,每次醒來都看到老頭在練功,耿樂也感覺到身體恢複很想和老頭聊聊,又怕打攪老
    老頭說,有話就於是,耿樂就邊說邊看老頭練老頭說著話也照練不通過和老頭兩天多的聊天,再結合老頭給他看的那些畫麵,終於大致了解了老頭的基本情
    按老頭的說法,他原名蕭統,真是出身帝王之他是梁武帝蕭衍的大兒子,在蕭衍稱帝以後,冊立為太蕭統自幼喜歡佛道之事,十二歲時,就得到道教上清派宗師陶弘景的指導,開始修行道
    二十五歲時,其母丁貴嬪薨丁貴嬪下葬後,一位擅長風水之術的道士告訴蕭統,這塊墓地的風水不利於長若要破除這種不利影響,可以用蠟鵝等物進行厭蠟鵝是用蜜蠟製成的鵝形物那時的人們認為蜜蠟有靈性,可以用於巫祝詛鵝有長脖子,常被用來詛咒年長人
    蕭統是長子,遂派人在母親墓地的長子位埋下蠟鵝等不料,這事很快被人利蕭統的一個太監,原來很受寵,後來卻被蕭統逐漸疏他心懷不忿,就拿此事向皇帝蕭衍告狀,說蕭統私下用蠟鵝詛咒皇
    蕭衍老年,性格逐漸變得多在墓地挖出證據後,蕭衍大怒,欲徹查太子治後被大臣勸阻,僅處死了提出蠟鵝厭禱主意的道士了但,至此父子二人就有了嫌
    政爭激烈,總有人欲借蠟鵝厭禱一事構陷太子,而蕭衍對蕭統的疑慮也日漸加蕭統醉心文學,著作頗豐,又有心修道,對政爭並不感興但樹欲靜而風不止,他發覺自己可能無法擺脫政爭泥潭,難免落下被廢黜入獄,甚至被處死的下因此,憂慮成
    無奈之下蕭統求救於師傅陶弘景,欲舍棄世俗生活,出家修陶弘景知道,他這個徒兒繼承皇位之路已經斷絕,接下來恐有殺身之禍,也有心拯救,遂授其詐死秘
    蕭統詐死入殮後,陶弘景利用早就安置在南梁皇宮的道教信徒,置換出蕭統身體,並助其逃出皇逃出來的蕭統,來到茅山專心修行,並化名蕭
    蕭墨品德敦厚,素行仁義之他不但才智敏銳,悟性也極高,具有利於修行的絕佳資因而,陶弘景非常重視這個弟子,經常當麵教誨,予以鼓
    五年後,也就是蕭墨三十五歲那一年,陶弘景仙逝,享年八十一陶弘景是當時道教極為重要的人物,道家茅山派的創始陶弘景在道家、煉丹和醫學多方麵都有極高的造陶弘景弟子後輩中人才紛紜,對當時社會影響很是故,人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仙逝,前來吊唁的人很多,蕭墨忙於接有一位賓客,看起來平淡無奇,打扮也不像是道士,不與他人結交,也無人認識,也不願留下名號,隻說是宗師舊這位客人吊唁完畢,蕭墨與他送
    那人仔細打量了一下蕭墨,說,“你倒是塊修行的好料子,可惜在這裏給埋沒你我相識一場,也是緣送你些許物事和一套修行功這些東西本是為你師傅準備的,可惜他未修至元嬰境,連金丹圓滿都未到,姑且一試的機會都沒沉迷於俗務,延誤了仙機這套功法還未傳人,能領悟多少,能否憑本事打通修仙道路,就看你的造化”
    說完,那人伸出手指在蕭墨眉心點了一蕭墨就感到腦子裏“嗡”的一聲,湧進了許多東西,一時間頭暈腦脹,紛亂不
    等他手忙腳亂,頭腦清醒下來,那人已不見了蹤影,唯覺掌心中多了一枚戒
    回到住處,理清那人傳輸過來的神發現那是一套修行功法,包括詳細的注解和修煉的心得體會,還有一些鬥戰技法和丹藥丹方之
    創立這套功法並給出詳細注解說明的這個人,叫天涯散之所以說是創立而不是整理或注釋,是因為附錄的大量注解中,詳細說明了修行探索的過程,比如為什麽這樣做而不那樣做,其他途徑產生了什麽問題等,裏麵對比引用了不少其他功法的內與其說是注解,不如說是探索創造這套功法過程中的心得體
    顯然,這是一套糅合百家之長的功雖然沒有明說,但天涯散人應該就是這位前來吊唁的不知名訪客,畢竟他說“這套功法還未傳人
    在大致了解了這套功法概貌之後,蕭墨感到無比激動,甚至是震這套功法居然是一套完整的從凝氣境到真仙境的修煉功法,每個階段怎麽修行都有詳細描說震驚,是因為他之前從沒有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如此清楚的修仙步驟和路
    他十八歲時就築基成功,到師傅仙逝時,已經到了築基後他天資卓絕,修行進度算是很快的了,在當時的茅山首屈一但是,他了解的修行境界也隻到元他所接觸的修道元老,從沒有誰說過元嬰之後的境界是什麽,隻是籠統地說修行的目標是飛什麽情況下能飛升,元嬰到飛升還有多遠,從沒有人提起,包括他師傅陶弘
    蕭墨估計根本沒有人知他師傅仙逝時也才到金丹中當時的道教,據說有修到元嬰境的,但不知道是誰,是否還活著也不清
    蕭墨知道,真正的修仙功法與道教對一般信眾和普通道士傳授的齋醮科儀、吐納運氣、存思坐忘之法是不同的,那些隻是清心轉性,健體長生用的,隻能算是修行的預備功蕭墨也是修了幾年吐納運氣、強身健體之法後,師傅看到他資質優異,才傳授修仙功法
    蕭墨見過金丹境的功法典籍,但完全不清楚元嬰境的功法是什麽樣他猜想茅山藏經閣最保密的地方或許存放有元嬰境的功法,但沒有任何人說起
    陶弘景在藥學和丹道方麵的造詣極高,蕭墨除了修煉功法外,還跟師傅學習這方麵知識和技能,因為藥學和丹道也是提升修行功力的有效手世間靈氣日漸匱乏,不通過丹藥來補充,修行速度是很慢師傅在臨終前一年向蕭墨傳授了金丹境功法,這已經是越級破格之舉大概是師傅覺得時日無多,開始提取布局但也叮囑他金丹境之後才能修煉此
    關於元嬰境,師傅一個字也沒有提過,就如同這個境界壓根不存在一
    而這位天涯散人傳授的功法,是全套的,涉及到許多他完全未知的境界,讓他一下子明白過來,修仙道路是如何的漫長,也讓他知道原來世間風傳的一些東西,完全是一知半解,甚至可以說是捕風捉影
    一般的修士,對於飛升成仙這樣的修行目標,他們知道希望非常渺茫,但是也隻能把修行當作生活來當然,他們大都心存幻想,希望心誠則靈,幸運地得到仙人點化,實現立地飛升的夢
    也就是說,他們不是要通過修行成仙,而是要通過朝拜禱告,感動仙人,由仙人點化而成仙,就像後世傳說中劉海得遇呂洞賓點化而成仙一這就讓修仙成了虛無縹緲的東這種修行,在蕭墨看來,是不靠譜
    但是,他也不清楚修仙應該是什麽樣,也沒有人告訴他該是什麽樣,包括他師因此,他的內心也是有些迷茫但是,這位之前從未見過麵的天涯散人,卻給他清楚地指明了方向,並提供了全套的修行功
    如果確實可行,這該是多麽巨大的恩惠啊!
    但這事又不可能是隻要一看那些繁雜的注解就知道,這種事不可能作假,沒有實際經曆,作假做不到這程
    然而,這位天涯散人卻既不留真實姓名,也沒留聯係方式,更是毫不在意師徒名別說像道教那樣舉行繁瑣的入門儀式,連一聲“師父”都沒讓叫,就無影無蹤
    這個無名師父,肯定是真仙,是他活了三十多年見過的唯一真正的仙蕭墨三十多歲的經曆,朝堂道觀鄉間鬧市的生活都有過,“仙人”也見了不少,但是,那都不過是別人的戲稱或敬稱而已,真正的仙人沒有一個,包括他師
    他師父是當時道教的泰鬥級人物,既是上清宗師,又是茅山派創始者,在各國朝野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不然也不會有“山中宰相”之然而,和師父親身接觸的蕭墨知道,師父是人人尊敬的“仙師”,卻不是真正的仙
    然而他遇到的這個真正的仙人,看起來卻和凡人沒有區但就憑他那一指灌輸神念,然後無聲無息消失的本事,必非仙人莫之前看不破仙人真麵目,隻能怪蕭墨是肉眼凡胎,境界不
    這位無名師父還給了他一枚儲物戒指,這東西他聽說過,但沒見無名師父留言說,“結丹以後可以打”
    無名師傅還叮囑:“此功法名曰《無上靈修飛升密旨修煉此法,需要卓絕天資,一要極品靈根,能輕易感悟天地靈氣,最好是能自悟真氣運行者;二要極佳心性,要求心誌純淨、靈動、圓潤、堅資質不符者,不得輕傳此法,以免褻法誤此法隻得以灌識方式傳授,不得著冊外”
    《無上靈修飛升密旨》,這名字真是夠宏大的,但裏麵的內容確實當得起這個名
    為何要采用灌識這種傳法方式?粗略瀏覽了功法內容後,蕭墨立馬明白了原
    這是因為,許多靈氣運行線路、練功情景、境界提升情景和靈氣傳送情景等,都是無法用文字和書冊描述的,而這套功法的修煉,又要求非常精準,不用這種方式根本無法準確表達其真
    由於這種傳法方式,具有元嬰境以上功力的人才能使用,這也就注定了傳法師父必須到元嬰境之上才能收徒和傳這是相當苛刻的要求,因為世上修道者千千萬,能修到元嬰境者可說是鳳毛麟如果都要到元嬰境才能傳法,修道一門早就絕跡
    高級修仙功法如此高難度的資質要求,結合高難度的傳功要求,或許正是世間很少見到高級修仙功法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