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衡州神河
字數:3066 加入書籤
衡州是大堯最北的一座堅城,也是通往京城最近的雄
城池高大,依山而兩邊的山峰直插雲霄,衡州城就堵在兩麵山峰的中心
想要繞過衡州城進入大堯腹地,那是絕無可能因為衡州城北麵的群山,幾乎都是陡峭的懸崖,向西三百裏均是如而它的盡頭是四明山,大堯屯兵之所,更是大堯最難攻打的地
如果想要破北山關南下入大堯,那麽就隻能走衡州而衡州城從大堯建國,到現在都沒有被攻破
文帝十九年北蠻聯合北夏攻破北山關,進入神河晉西走強攻衡州三月有餘,卻最終還是止步於此,不得寸
這裏曾經是北蠻的噩夢之地,十五萬大軍攻擊了整整一百二十八天,損失了將近十萬人,竟然都沒有攻破
而守軍,雲康軍和衡州守衛軍隻有一萬三千雖然大堯勝了,守住了衡州城,但是守衛軍也幾乎全軍覆沒,整個衡州城無一處完好的房屋,沒有一處城牆不是千瘡百孔,無一家沒有參與守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僅憑守衛和全城百姓死守衡州一百二十八天不
麵對數十萬大軍,輪番猛攻,日夜襲最後堅持了下來,這個奇跡實為大堯建國以來打的最慘烈,最悲壯的一場戰爭,最終將會寫入史
比起平洲保衛戰,衡州乃是大堯國門的北大門,而看守北大門的督護太守衡州樹先生,乃是戰神一般的人
車隊來到衡州城門前時,早有雲康軍斥候營將泰俞等人的事情呈報給那位樹先而一向不苟言笑的樹叢生親自在衡州城門迎接大堯十三皇子殿
“老臣樹叢生迎接殿下!”
在見到浩浩蕩蕩車隊到來的時候,繞是這位年逾花甲的老太守也是暗暗心聽聞十三皇子還未成年,皇帝竟然委派他前去晉西道救災,這是何等的器
而當他看到車隊的時候,完全收起了輕視之那哪裏是一隊由農夫馬夫莊丁組成的運糧隊?那分明就是整裝待發,決勝千裏的一支奇
整個車隊共分三段,首尾相接旗幟鮮兩輛馬車齊頭並進,前路為二十四名莊丁三色衣著,白青藍各八名組成的開路先鋒前第一段車隊為齊家五十輛大車組成,所有齊家人員身穿白衣,二十五對車輛整齊劃一,車頭廊轅上插著旗幟,上書“支援晉西道,衡州賈家集齊”字全隊無人喧嘩,異常安
而第二段為賈家一百輛大車組成,全隊青色衣著,車頭上旗幟鮮明,上書:“支援晉西道,衡州賈家集賈”字全隊的車夫馬夫更是清一色壯丁,每個車上都有兩人,一個車夫一個莊車前一人駕車趕路,車上左側坐著一個裝卸工
第三隊為一百輛車,乃是劉家莊的旗號,全部人員整體都身穿深藍色服裝,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
晉西道大旱,皇帝的旨意已經下發到各個州府城池,要求各州府支援晉西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人出眾誌成城,共同抗擊災
衡州其實並不繁榮,向東是晉西神河走廊,這區域內幾乎沒什麽往來客商,幾百裏間隔都是幾乎沒有人煙的河套地
這片區域是因為神河,為什麽叫做神河?這條河從大北山最高峰天柱山向南流經北夏南部,大堯全境,從北衡州,途經晉西道西部,晉南道中部,魯南道西部,從魯南道向西過三峽嶺過泛南道,過贛南道,流向泛南國,經由新南國流入大全長三千五百裏,中間卻有七段斷
從北夏三岔河開始,到清水灣一段河道穿梭群山之間,水流踹過了清水灣向南流到衡州附近竟然奇跡般消失向南二百五十裏有在一個叫做黑虎山的地方,神河河水再次出現,流經富山州一段經津平向南一百五十裏,河道非常寬水流很過富山州流入晉西道三十裏,不知道為什麽又斷流了,再向南流經晉南道又再出現,如此全程共有七段斷流的地
而流經能看到河段的地方都是大堯的富庶之地,貧窮的地方竟然全部都沒有水,最早老百姓管這條河叫做:神經
這條河跟神經病一樣,越是缺水越找不到河道裏麵不見一滴水不說,開槽深挖竟然也找不到水源的蹤不知道這條河到底是走的地下去了還是從什麽地方穿過去
最讓人無法理解並不是這種斷流,為何在大堯被稱作神河呢?
文帝十九年,北蠻大軍長驅直入,結果那一天神河衡州段竟然奇跡般出現了江
波濤洶湧的神河,突然就河水洶湧,攔在了晉西走廊和衡州平洲之如果要攻擊大堯的衡州或是平洲就要渡河,而神河百年斷流,唯獨北蠻南下之時,突然出現河水,這讓北蠻大軍措手不
北人不通水性,想要渡過神河就要尋找渡但是衡州地界,神河已經斷流百年,哪裏會有渡船?為此,硬生生拖住北蠻大軍入侵的腳
這簡直就是神跡,昨天還幹涸的河床,轉天已經是水流湍急的大江,這樣的事情真實的發生在文帝十九年那個夏天,不是神跡又是什麽?
故此,衡州乃至大堯的百姓不再叫神經河,把經字去了,稱之為神
有神河保佑大堯,抵禦外敵入
北夏和北蠻想要渡過神河,需要渡而劉季組織了神河軍團,雲康軍團,金州軍團也恰在這時趕到晉西走廊,硬是將入侵大軍拖入戰帶著這支聯軍在晉西道丘陵和沙漠之地兜兜轉轉,殺了個神出鬼沒,把北夏和北蠻人擋在了晉西走廊之
橫州保衛戰又阻擋了北夏和北蠻西進的腳步,平洲也同時攻打不下最後因為四明山支援晉西道,大堯出動京師重兵,想要將北夏和北蠻聯合大軍困死在晉西走
看到這樣的結果,衡州之戰不得不停下聯合大軍最終選擇撤退,在損失將近一半兵力的情況下,北夏和北蠻聯合大軍共計不足十萬人,全部退出大堯境內,北撤而
北山關重新回到大堯懷抱,這一次北山關吸取教訓,修築堅城,城高百米,連貫大山,阻擋了所有來犯之
故而,北夏和北蠻如果再想突破北山關入侵大堯,基本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