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〇一章齊聚一堂

字數:3297   加入書籤

A+A-


    “你們兩個怎麽潛進來的?”,木生左右兩手各提著一個小他在一塊假石後麵發現了鬼鬼祟祟的二人,正是小赤豆和小骨
    於是木生悄無聲息來到二人身後,一手一個,一把抓住了兩
    上文提到為了救出龍淩,小赤豆和小骨朵決定潛入元一觀,等候時
    且說二人商議已定,小赤豆從葫蘆裏放出兩道幽魂,在半空飄飄蕩蕩,成功將把守後山的道童給引開然後二人便順利潛入山此刻正在四處打探龍淩被關押的地方,恰巧就碰到剛回到山上不久的木
    且說木生在夔勝禹的傳授下學會了萬獸之語,經過好幾天的練習,終於學會了跟小黑狗,也就是句遷,溝通交
    之後一路回到了元一觀中連日來發生了不少事,天權被救走,天櫝天桓下山去了也都沒有回來,天樞正在苦聽說木生回來,當下便召他前來商
    木生將閻王洞戰役經過給天樞說了七天樞聽得是目瞪口
    “句遷變成小黑狗?”
    “天桓被黑風術不知送去哪裏?”
    “閻無光被殺了?還有讀腦術?”
    “天櫝追尋天桓去了,下落不明?”
    “紫硯也奈何不了五龍老祖?”
    這一個個震驚和疑惑,已經讓天樞本來就煩亂的心情更加鬱真是多事之秋!
    天樞也將元一觀近期之事跟木生說了一二,木生也是大為震驚,想不到短短幾個月,竟然如此多波龍淩這個小孩,更是讓人心
    木生坦言此番回來,有事求見元一祖師,希望能夠習得上乘功法,要去逍遙城尋找解救句天師的方
    天樞感概,自己因為一龍和龍淩之事也多次前往元一閣求見祖師,可是祖師並未顯
    木生當下也不能著急,隻能先留下來再等機
    木生也跟天樞提到,自己上山之前遇到了夔門的夔勝禹,學會了聆聽萬獸之語的道還充當了翻譯,在天樞和句遷之間傳
    天樞雖然有所聽聞夔門精通萬獸之語,號稱萬獸之王一事,卻是不曾見也算是開了眼界,大為感
    玄照還沒有回來,玄雲下山去袁素織被關閉起來不給探平日裏要好的朋友如今都見不木生百無聊賴,隻好帶著小黑狗在山上溜這就恰好碰見了小赤豆和小骨朵在一塊大石後麵鬼鬼祟祟,抓了個正
    本來心虛的小赤豆和小骨朵被人從後麵忽然拎起,當下嚇得是丟了魂連忙掙紮呼
    等到兩人回頭一看,發現是木生,才鬆了一口氣,喜出望外!
    小赤豆哇的一聲哭了:“你可終於回來了!”
    木生見二人這般驚嚇,哈哈大笑,這才鬆開二
    二人跟木生哭訴起來近期的經曆,木生之前也聽天樞說了幾分,如今兩邊信息一合,事情也就明了
    這兩個小孩也是不容易,這一路坎坷真木生不由得感概起也把自己這一路經曆給二人講二人那是怔住他們哪裏聽說過畜人術、讀腦術,還有那萬獸之語,簡直不可思議!
    兩人圍著小黑狗一頓琢小黑狗有些生氣,吠了兩聲!把小赤豆和小骨朵嚇得退了兩
    木生哈哈一笑,說道:“句天師罵你們小屁孩!”
    二人一陣悻這才跟句天師道歉起小黑狗才緩和了臉色,趴在地上閉上眼睛,不想理會眼前
    “木生,咱們要怎麽救出龍淩和他媽媽?”,小赤豆轉向木生問
    “你們好大膽子,掌觀師伯都下了令,不給你們上山,已經是網開一麵,你們還想救出龍淩?你們知道這一次惹下多大麻煩麽?”,木生訓斥起二人
    要知道當天為了抓捕天權,以及奪回招魂幡,元一觀可是費了不少如今讓天權逃脫,前功盡
    小赤豆有些吃驚地看著木生,他沒有想到木生會訓斥自說道:“我們又不知道山洞裏關著人!如果那個人那麽重要,為什麽,為什麽洞口沒有人把守?”
    木生被這麽一問,頓時也啞口無是呀,為什麽沒有人把守?
    元一觀的這些道士都習慣了這個山洞因為有祖師爺的陣法,是堅不可破的,萬沒有料到會有如此巧合之
    “而且,龍淩也是為了救我們,”,小骨朵也跟著說了兩句,木生回頭看了他一眼,他有點沒有底氣,不敢繼續往下
    二人所說自然不無道“好吧,這事我不怪你不過,龍淩身上的氣勁非同尋常,天樞師伯將他關閉起來,想必有他的道你們就不要添亂了!”,木生同時否定了小赤豆二人營救龍淩的計
    “玄木師。”,忽然有人叫喚木生的道木生有些不習小赤豆和小骨朵急忙躲進草
    木生站起身來,一位小道童跑了過來,說道:“玄照師兄回來了,天樞掌觀找你過去!”
    原來是觀中弟子前來報木生聽說玄照回來了,心中欣說道:“你先過去,我馬上就到!”
    那報信的道童應是離木生轉身對小赤豆和小骨朵說道:“你們在這裏不要亂跑,切不可再做糊塗事等我稟報師伯,再安排你們留在山”
    小赤豆和小骨朵隻好點頭,也不好再說什
    木生招呼一聲小黑狗,一前一後就往大殿跑
    元一觀山腳下,有個人望著高高的山峰,眼中充滿惆
    “什麽人?”,看守道觀的道童攔住來
    “麻煩通報,紫硯觀弟子燕歸夏前來拜見天樞掌觀!”,來人正是燕歸夏,可是他一臉疲憊,似乎是長途跋涉趕路而背上還背著那把“無路
    這一刻,燕歸夏也已無路可走,才來到了元一觀求
    兩名道童並不認識燕歸夏,但聽說過紫硯觀,也不敢怠“稍候,待我等通”,留下一人看守,另一人迅速上山傳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