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郵編

字數:5755   加入書籤

A+A-




    第74章 郵編
    秦始皇麵色嚴肅,言語認真道:
    “趙卿,汝非妄言乎?”
    一月一萬貫,秦始皇心中仍是震驚不已。
    趙高聞言拱手道:
    “臣怎敢欺君?”
    對於郵寄書信的收益,他確實已是保守估計。
    大秦人口總共才兩千多萬。
    基數本就不多,識字率就更低了。
    而有能力郵寄書信者,則更少。
    郵寄書信也是要錢的,而底層百姓連吃飯都成問題。
    又怎麽可能去花錢寫信呢?
    更別提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一定會遠離家鄉。
    壓根也用不到書信。
    因此,需要郵寄書信且有能力郵寄書信者,無非就幾類人。
    商人、官員、權貴、士兵戍卒、服徭役等。
    商人自是不必說。
    有錢,而且常年各地奔走。
    幾個月不回家都是常態。
    這時候若可以寫一封書信回家報平安。
    無論對於商人,還是對於商人之家屬,都是不小的慰藉。
    官員也無需多說。
    舉個例子,比如趙佗回到南方後想給趙高寫信拉近關係。
    這肯定不能走官方通道。
    因為,官方的驛站郵局,不是傳遞行政文書,就是穿越軍情急報。
    你寫一封“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的信寄回鹹陽,算是個怎麽回事?
    若真想送信,怕是隻能派專人送回了。
    權貴與官員同理。
    士兵戍卒常年鎮守邊疆,遠離家鄉,若有書信傳語報平安,自可以緩解思鄉之情。
    至於服徭役者,亦是如此。
    服徭役之人,有半年甚至一年不能回家,自然也有家書的需求。
    有需求,並且有能力。
    大秦服徭役是有工錢的。
    一日八錢。
    若是包食宿則六錢。
    之前也說了,秦半兩的購買力可是很強。
    六錢已經不少了。
    畢竟,蕭何給劉邦五錢,劉邦就已感恩戴德。
    在趙高看來,郵寄書信的市場需求很大,百姓意願也極強。
    一月一萬貫,不成問題。
    要知道,在古代“家書抵萬金”,可不是隻在“烽火連三月”之時。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足見家人之羈絆,家書之重要。
    隻不過,那些代寫、代讀書信之人,恐怕要大賺一筆了。
    據說,大秦的識字率不足百分之一。
    大多數人都不識字。
    所以大部分人真想郵寄家書,隻能請人代筆。
    也是,古代靠代寫書寫謀生者,也不在少數。
    如此說來,有能力寄書信者,應該再加上一類人——
    諸子百家之人。
    諸子百家大都識字。
    趙高不覺感慨,孔子首開“私塾”先河,打破“官學”壟斷。
    讓平民有了學習的機會,確實可稱“萬世師表”。
    他算是又發現了一個“獨尊儒術”的小優點。
    除了儒家為兩大“顯學”之一,儒生者眾,學儒者廣。
    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推廣儒家,有事半功倍之效。
    還有便是學儒,自然要學習那些儒家經典。
    儒家,可以說是天生的老師。
    後世僵化的儒家,真是的玷汙了先秦儒家精華。
    趙高覺得有必要將“教書育人”也寫進“新法家”之中。
    不過,“教育”一事,非一時之功,需緩之。
    聽趙高如此說,秦始皇點點頭後,又開口道:
    “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趙高大致說了一下:
    “在各地建立郵局驛站,以馳道運輸。”
    “官方文書用快馬,民間書信用牛車,加以區分。”
    “書信的費用不宜太貴,一錢即可,並且根據距離遠近予以增加。”
    “用紙來作為信紙和信封,舍棄竹簡。”
    趙高說到這,心道:好在造紙術已發明出來。
    否則若是用竹簡當做書信,一個信使能帶多少書信?
    換作紙張的話,一個信使隨身攜帶幾百封書信根本就是輕飄飄。
    趙高正欲繼續說,李斯忽然問道:
    “一錢,是否過於便宜了些?”
    趙高心想:太貴了就每人寄了呀。
    若寄一封信要三四錢,有這錢那我買鬥粟不香嗎?
    服徭役者,一天才六錢,花一半錢來寄信,腦子有霧嗎?
    思鄉之情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有情飲水飽,你試試真飲水,看看會不會飽。
    想是這般想,但趙高嘴上卻說道:
    “單次運費雖然少了些,但架不住人口基數大,算下來其實並不少。”
    大秦有兩千萬人口。
    假設隻有一百萬人寫信。
    來回就是兩百萬錢。
    每五天一次,一個月近六次,也有一千二百萬錢。
    也許戍卒和服徭役者不會這般頻繁寫信。
    但那些商人、權貴寫信的頻率肯定會高一些。
    特別是商人,他們不差錢,而且寫信溝通也方便。
    要知道,寫信又不隻是寫家書。
    在古代,溝通可是很麻煩的。
    李斯想了想,又問道:
    “用牛車運送書信是否太慢了?”
    其實,之前李斯也覺得官方驛站運送民間書信,有些尊卑不分。
    現在聽到郵寄書信能賺這麽多錢後,他又感覺用牛車太慢。
    趙高笑著道:
    “這些百姓寄信,速度真是一項重要因素嗎?”
    商人也許會在意送信的速度,但那又怎樣?
    這送信的機構可是朝廷。
    就算信件丟了又怎樣?
    怎麽?這些人難道還敢埋怨朝廷不成?
    那真的就變成那個段子: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呐?
    算了,直接拉出去砍了吧。
    當然,說是這般說,服務質量肯定不能太差。
    要是經常出現丟件壞件,以後誰還寄信?
    所以,最起碼要等到別人都適應了,再來擺爛嘛。
    互聯網割韭菜不都是如此?
    先培養用戶習慣。
    然後再割韭菜。
    李斯覺得趙高說的很有道理,百姓收到家書的喜悅,根本不會在意送信的時間。
    見李斯不再詢問,趙高繼續道:
    “還比如將各個城池設置一個編碼,如此可以提高郵件投遞效率、降低郵件丟失率。”
    趙高回想著以前的郵編,舉例道:
    “就像是北京,呃,薊縣的編碼是”。
    北京在秦朝時期叫做薊縣。
    “而鹹陽的編碼則是。”
    還是那句話,大秦識字率不高。
    將城池與數字關聯在一起,即便不識字的人,看到數字後也就知道對應的是那座城池了。
    不過,大秦現在還沒有阿拉伯數字。
    所以應該寫作一零零零零零。
    趙高正欲提郵票一事,秦始皇的聲音忽然響了起來。
    喜歡大秦:穿越趙高,遇到重生秦始皇請大家收藏:(.)大秦:穿越趙高,遇到重生秦始皇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