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價4500美刀,堅決不玩價格戰!

字數:7042   加入書籤

A+A-


    “老餘,這一趟去滬城,可以先把一部分kirin 620生產訂單交給山海微電,比例定在30。
    至於價格層麵,隻要對方的報價不過分,你自行決定。”
    華耀老總鮑建柏叮囑道。
    “老板,要不然還是讓梁總去吧,我對這一塊不熟悉啊。”
    餘東推脫道。
    他是無線產品端的總裁,這項工作本來應該由嗨思半導體的梁燁負責,現在落到自己頭上,自是百般不願。
    “體諒一下,老梁去了灣積電洽談明年的代加工合作,我再三考慮,覺得你和陳河宇接觸次數最多,所以才把任務派給你。”
    鮑建柏解釋道,更屬意餘東親自帶隊,他才能放心。
    “老板,你對陳河宇這個人不太了解,攀交情可以,但想還價,門都沒有。”
    餘東苦笑道。
    在莫斯第二代智能語音係統的談判中,一開始他還想以華耀的體量、人脈作為籌碼,逼迫陳河宇降低授權費。
    誰想人家壓根不鳥他,要麽按未來科技製定的價格來,要麽出門右轉滾蛋。
    憋屈的心情,讓他記憶猶新!
    “沒關係,隻要不超出灣積電15的費用,你直接拍板。”
    鮑建柏笑著道。
    “難道?”
    餘東腦子一轉,瞬間想到背後的原因,小聲求證道。
    “沒錯,上麵的大佬發了話,要給一些訂單,支持國產芯片代工廠發展。”
    鮑建柏點點頭,言簡意賅道。
    “我知道該怎麽做了,老板,您放心。”
    餘東微微一笑,轉身告辭,打算拉上嗨思供應鏈管理部的經理,如此一來,梁燁也不會說閑話。
    ……
    “陳總,華耀、漣想、中鑫都表達了合作意向,想把一部分芯片加工訂單,移交給山海微電,但價格我們該怎麽定?
    我跟何總有點拿不準,到底是用成本定價法還是市場錨定法則?”
    會議室裏,王茂鬆一臉糾結地問道。
    “何總怎麽看?有沒有詳細的定價策略?”
    陳河宇沒有正麵回複,而是把問題拋給了何婷波。
    “老板,目前每片8英寸晶圓的生產成本為6000元華幣,考慮到矽片、設備折舊、人力、工廠基施建折損、水電等成本因素。
    公司還需保留50以上的毛利率,所以應該把代加工價格定在每片24000以上,方能符合要求。”
    何婷波不緊不慢道,這是依從了成本定價法。
    “王總的意見呢?”
    陳河宇繼續追問道。
    “關於8英寸晶圓的代加工價格,蓮華科技報價5200美刀,灣積電的價格是5100美刀,格羅方德報價5600美刀。
    我認為應該綜合考量這些競品公司的價格,把良品率納入浮動影響值,定價為4100美刀,整體比灣積電優惠300美刀左右。”
    王茂鬆想了想說道。
    山海微電的設備陳舊,良品率隻有80,灣積電的良品率在90左右。
    而加工費用是按每片晶圓計算,這是因為在芯片製造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損耗率。
    代工廠商考慮到各種成本因素,為了加快投資成本回收進度,就會強勢要求按晶圓數量計算。
    但山海微電的良品率隻有灣積電的88,不考慮其他影響值,定價在44004500美刀最為合理。
    然而,王茂鬆的方案明顯想用低價搶市場,但這不是陳河宇想要的。
    一個是24000華幣,一個是4100美刀,相差無幾!
    “為什麽要做低價?28納米的市場飽和了嗎?已經是成熟邏輯技術了嗎?”
    陳河宇見兩人的想法和他大相徑庭,於是沉聲問道。
    “老板,打價格戰是爭奪市場份額最有效的手段,山海微電畢竟……”
    王茂鬆連忙解釋。
    “降價隻能吸引那些對價格敏感的企業,培養不來忠實用戶,卷到最後,大家都沒有利潤空間怎麽辦?”
    陳河宇直接打斷他,繼而反問道。
    隨著工藝製程的進步,掌握28納米的廠商越來越多,可以賺取的加工費隻會越來越少。
    他重生之前,28納米芯片的代加工費用隻要2000美刀,腰斬一半有餘。
    “那定在4300美刀?”
    王茂鬆試探道。
    心裏則打著小99,他是銷售和市場業務負責人,價格具備優勢,他才好拓展業績。
    “28納米不是山海微電的終點,我們有更重要的任務,拿下14納米的工藝製程,才有資格定價。”
    “4500美刀吧,考慮到良品率差異,簽訂合同時要注意聲明,等山海微電提升良品率後,有權對價格進行調整。”
    陳河宇說道。
    走在前麵吃肉,跟在後麵喝湯,誰先搶占尖端高精密的芯片市場,才能輕鬆賺錢。
    盡管在2015年,28納米放眼全球,還算是中端芯片工藝,屬於先進的邏輯技術。
    但此後不到五年時間裏,製程工藝就會越來越先進,甚至邁入5納米領域,到時候28納米的市場空間也會急劇縮水,從300億美刀跌至100億美刀以內。
    打價格戰消耗彼此的資源,完全沒必要。
    “是,老板,我們明白。”
    何婷波做出表態,壓力給到了王茂鬆,相同的銷售價格,如何拿到更多的訂單,就要考驗銷售部門的水平了。
    ……
    滬城半島酒店。
    金碧輝煌的大門前,不斷有豪車停下,王茂鬆帶著市場部總監,站前一樓大廳笑臉相迎,接待著一位位大佬。
    鎬通大華區總裁!
    英特大華區執行董事!
    華耀無線業務總裁!
    三興大華區半導體董事長!
    hoc芯片研發中心采購主任!
    埔東電子港周秘書!
    這其中,既有分管經濟的實權大秘,又有海內外的芯片巨頭們。
    通常來說,芯片賽道一共隻有四種類型的企業。
    第一種、fabess模式:fabrication (製造)+ess無),意思是從事芯片設計與銷售,而不涉及製造、封裝和測試環節的產業運作,蘋菓、鎬通、嗨思就是這一種。
    第二種、foundry模式:專門負責芯片生產、製造,但是沒有芯片設計能力的廠商,也就是代工廠,像山海微電、灣積電、格羅方德歸屬於這一陣營。
    &n模式:結合前兩種運營模式,能全程掌控芯片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和銷售等多個環節,優點多,缺點更多,譬如投資成本高、回本周期慢,這一類主要都是英特、三興、德州儀器這種真正的跨國集團。
    第四種、osat模式;隻負責芯片封測業務,利潤鏈條最底層,妥妥的打工仔,華國隻有這類公司比較多,因為相對於設計製造來說,芯片封測的難度和複雜度低了一大截。
    所以,不難看出,今天參加交流會的公司和代表,大多數隻是想了解山海微電芯片工藝是否成熟,能否大規模量產。
    至於下代工訂單,並不著急,隻是持觀望態度。
    “餘總,歡迎歡迎,8樓宴會廳,您乘坐電梯上去可以直達。”
    何婷波和餘東握手寒暄道。
    “陳總在樓上?”
    餘東問道。
    “老板在和鎬通的徐總商談合作事宜,估計還有一段時間才能下來。”
    何婷波笑著回道。
    “那我先上去,何總你忙。”
    餘東說完,昂首闊步前行。
    心裏則有些遺憾,何婷波這種人才,華耀竟然錯過了,讓陳河宇撿了便宜!
    徑直向宴會廳走去,一路上碰到不少行業大咖,看來對山海微電感興趣的人不在少數。
    “徐總,多謝支持,以山海的實力,一定可以保質保量交貨。”
    陳河宇說道,兩人一同走出包間。
    這個畫麵被記者敏銳撲捉到,一個是山海微電大老板,一個是鎬通大華區總裁,談笑風生之際,必然是有大生意。
    “哢擦!”
    記者興奮按下快門鍵。
    “驍龍810和驍龍652的代加工業務,從明天起,正式交給山海微電,陳總多費心。”
    徐浩笑吟吟說道。
    “沒問題,聽說貴公司使用horae設計出了10納米的芯片?這樣的天才芯片設計師,我都想見上一麵,下次去漂亮國出差,一定要拜訪貴公司”
    陳河宇略帶深意道。
    “會有機會的。”
    徐浩不以為意,雖然陳河宇在圈內有“挖牆王”的稱號,但他並不認為,對方有實力挖走一名土生土長的漂亮國工程師。
    “陳總!徐總!”
    餘東剛走出電梯,就看見了兩人,沉思幾秒後,立即走了過去打了一聲招呼。
    “抱歉,先失陪片刻。”
    陳河宇轉過身瞥見餘東,隻好先和徐浩致歉,上前接待餘東。
    “恭喜恭喜,看陳總的樣子,鎬通的合作應該是敲定了吧?”
    餘東打探道。
    “沒錯。”
    陳河宇輕輕一笑,肯定了對方的猜測,這些消息明天就會登上新聞頭條,掩飾毫無意義。
    “噢?那我這次來,也要送上一份大單,為陳總道喜。”
    餘東眼前一亮,心中的大石頓時放了下去,要知道鎬通的中低端芯片就是灣積電負責生產,和華耀同屬一個代加工廠商,鎬通能接受的價格,當然不會超出華耀的預期。
    “是kirin 620吧?”
    陳河宇問道。
    “陳總的消息真快,這塊自研芯片還未真正上世,鮑總想把它放在華耀麥芒4上,替換驍龍616八核處理器。”
    餘東回道。
    “那就提前預祝華耀手機大賣!”
    陳河宇笑笑,抬了對方一句。
    華耀的這顆kirin 620處理器,內置8個rtexa53處理器核心,最高主頻為1.2 ghz,算是一款中端移動處理器。
    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先做代加工,積累技術底蘊,再走設計研發的道路。
    盡管鎬通、華耀的設計專利,他無法仿照、商用,但可以作為學習的範本,不然從0開始,對山海微電來說,費時又費力。
    待各方代表坐下後,上千平方米的宴會廳坐滿了幾十家的代表團,最後幾排是商業、科技領域的媒體。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