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醫生,您不是人啊?新產品上市,仿生機器研究員!

字數:10533   加入書籤

A+A-


    8月27日,未來科技趕在夏末,上線了三款新產品。

    &noss&n遊戲艙第二代gae cabin 2.0)和微電極腦機芯片2.0。

    莫斯ai眼鏡不僅對攝像頭、屏幕和非侵入式的腦電波傳感器進行了升級,還調整了操作係統和ai語音助手功能。

    譬如,在眼鏡正前方、鏡腿外側和尾部的位置,一共安裝了五枚毫米級微型攝像頭,形成360度的全方位視角。

    鏡框的聯接處是一枚直徑1.9毫米的1080p攝像頭,兩側共有四枚直徑1毫米的720p攝像頭,用來擴展視野範圍。

    使用者可以通過攝像頭反饋回來的畫麵,觀察周圍環境的風吹草動。

    左邊的鏡片上安裝了一塊柔性顯示屏,方便瀏覽文字、圖片和視頻信息,顯示效果如同在2.2米外的位置,觀看40英寸的高清影像。

    內置一套微型電磁波接收器,提供無線充電服務,這一次改版,連充電接口和數據線的開支都節省了下來。

    對於戶外工作者來說,絕對是個超級實用的功能。

    語言不同的遊客、旅行博主、配送騎手和快遞員,再也無需擔心電量耗盡後,會失去溝通能力。

    它的重量僅僅隻有103克,內存容量為4g5.1,骨導傳感器的音響係統,存儲總量為128gb。

    網絡連接方麵,支持藍牙和ifi模式;增加了全球定位係統和直播功能,以及拍照、音樂、視頻播放、接打網絡電話、處理郵件和搜索之類的基礎功能。

    一句話總結,性能更加出色,重量更加輕便。

    尤其在‘永生虛擬世界’誕生後,利用高清攝像頭記錄生活,成為了大多數人的日常。

    要知道,第一代的微電極陣列芯片,在上載意識的應用領域,依舊存在極大缺陷。

    而大量高清的視頻文件,便能協助莫斯智能製造一個更加契合本體的‘數字人’。

    一比一還原!

    盡管人生之路極為漫長,但誰都無法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麽事,有備無患,萬一有天不在了。

    自己還能在雲端世界裏,繼續活下去。

    大華區售價14999華幣,一口氣提高了5000華幣!

    海外市場售價4999美刀,再次拔高2000美刀,足足是穀勾智能眼鏡定價的三倍。

    畢竟多了無限續航功能、柔性屏幕、高清攝像頭和128gb的內存空間,生產成本跟著水漲船高,自然需要漲價。

    &n遊戲艙同樣加入了無線充電技術,並對顯卡、處理器和閃存芯片進行優化,從而呈現出更真實的虛擬世界,提高圖形處理能力和幀率,保證遊戲運行的流暢度、穩定性。

    售價仍然是國內28999華幣,海外6999美刀,淨利率高達60以上,妥妥的吸金獸。

    2017年,全球遊戲市場的規模達到了1460億美元,同比增長34.7,而2018年的第一和第二季度,行業總產值就突破到了985億美刀。

    專業評估機構nezou宣稱,在2018年,遊戲業或將衝突2000億美刀的市場規模。

    蓬勃發展的背後,一方麵離不開顯卡、存儲和網絡環境的進步,另一方麵是未來科技將vr遊戲帶到了巔峰。

    改變了遊戲行業的生態格局!

    &n遊戲艙的終端用戶已達2.1億,占到人類總人口的3。

    千萬別認為這個比例低,剔除掉互聯網暫未覆蓋的區域、經濟水平落後的窪地,舍得花錢購買drea遊戲艙,又具備網絡條件的用戶群體,頂多隻有5億。

    從不斷放緩的銷售成績上,就能窺探一二。

    最後是2.0版本的微電極腦機芯片,尺寸更小,鏈接神經元的導電矽針更加精密,捕捉到的生物信息量,要比第一代產品,提升了220的量級。

    排異反應更小,收集信息的能力更強,搭配‘永虛擬世界’,就能把意識上載這一步,變得更加完美。

    價格方麵,經過一係列的降價動作,第一代微電極陣列芯片的售價已經漸漸趨於合理,國際市場的采購價一度降到了10萬美刀枚。

    和一年前相比,差了兩百倍,堪稱史上跳水最嚴重的芯片商品。

    但銷量卻不降反增,全世界行動不便的人口大約是兩億,十萬美刀一枚的定價,雖然仍舊昂貴,但能承擔這筆費用的家庭卻越來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山海醫院針對腦機芯片的植入手術費用,居然也從起初的8000萬美刀降到了如今的5萬美刀。

    華國病人,則僅需10萬華幣,相較於一年前,一舉減免了30的收費。

    脊髓損傷、中風、肌萎縮和自閉症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極大緩解,無數人因此重新獲得行動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然而,令人心生詭異的是,廬城、燕城和滬城的外科醫生,壓根不知疲倦,24小時連軸轉,連飯都不吃。

    一天居然能完成2030台高難度的開顱手術!

    ——————

    埔東,山海醫院,神經外科部。

    走廊和候症區擠滿了烏泱泱的病人和家屬,手裏拿著號碼牌,等待醫生的叫號。

    “1078號,楊俊明!”

    問診室門前的揚聲器,機械播報著。

    隻見一對年輕的夫妻,推著輪椅上的中年人,緩緩走進房間。

    楊俊明差不多四五十歲的年紀,年輕時烏亮的黑發早已斑白,臉上寫滿了忐忑和焦慮。

    整整十八年,他在病榻和輪椅上,度過了一個男人,最為重要的黃金時期,起因卻是一個極具嘲諷意味的玩笑。

    2000年的那個夏天傍晚,他從江城汽車廠下班回家的路上,路過南湖江岸時,聽到有人在呼救。

    楊俊明騎著自行車趕到江邊,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在不遠處撲騰,眼見湖水即將漫過他的頭頂,岸邊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

    楊俊明來不及多想,丟下自行車,連衣服都沒脫,一頭紮進了湖水裏。

    當即腦袋一嗡,仿佛撞到了什麽東西!

    他強忍著身體不適,把孩子送到了岸上,自己也昏倒在了路邊。

    當他再次醒來時,人卻出現在了醫院。

    頸部壓縮性骨折,中樞神經受創,腰部以下的肢體功能徹底喪失,終身癱瘓了!

    楊俊明聽到這個消息時,猶如驚天霹靂,渾渾噩噩在床上躺了幾十天。

    期間,他為了不拖累家人,甚至動過絕食的念頭,但被父母勸慰道:“孫女還小,你要是撒手走了,他就是一個沒爹的孩子,將來誰都可以欺負他。”

    是的,楊俊明還有一個五歲的女兒!

    隻是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他救人的行為,讓外人看來,完全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被他‘救’上岸的孩子,壓根就沒有溺水,對方是為了哄妹妹開心,躲在一米深的湖堤旁,嘴裏大喊著“救命”。

    楊俊明之所以受傷,也是因為湖水太淺,岩石過多,下水的那一刻,就撞到了堅硬的石塊。

    一個玩笑,輕易毀了他的一生!

    身體癱瘓後,雖然工廠給他弄了一個因公致殘的名額,但每個月一千出頭的補貼對他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

    妻子堅持了大半年,終於熬不下去,偷偷撇下他和女兒,從此杳無音訊。

    而始作俑者,在挨了父親一頓皮帶炒肉絲後,也慢慢淡忘了這件事。

    隻剩下痛苦的楊俊明!

    “爸,您放心吧,我在官網幫你申請了見義勇為的補貼名額,原本十萬的手術費,現在隻要五萬塊,別瞎操心,我和李輝能負擔得起。”

    女兒輕聲安慰道。

    “是啊,爸,我找人打聽過,像你這個情況,手術一個月後,就能恢複行動能力。”

    女婿笑了笑,開口附和道。

    哪怕家裏不同意,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娶了楊新雪。

    嶽父的為人,值得敬佩。

    “那就看看唄。”

    楊俊明不想掃了女兒和女婿的麵子,勉強笑著道。

    出事那年,他正值壯年,風華正茂,是工廠裏的優秀員工;此時風燭殘年,依靠輪椅才能活動。

    他當然想重新站起來,至少,不用再給女兒產生負擔。

    女婿目前看著還好,若是等他年齡再大一些,指不定就會心生厭惡。

    久病床前無孝子,妻子怎麽跑的,他比誰都清楚。

    自己的人生已經毀了,但萬萬不能再害了孩子。

    三人走進接待室,禮貌問候道:“醫生您好!”

    “這是我父親之前的就醫材料和ct片子,中間在江城做了一次手術,並沒有起色……”

    楊新雪主動解釋道。

    醫生點點頭,接過材料,三五秒翻一頁,‘唰唰’作響,跟玩鬧一樣。

    楊新雪愣了一下,和丈夫麵麵相覷。

    楊俊明頓感不靠譜,心裏不由地“咯噔”一聲。

    他們第一次遇見如此‘不靠譜’的醫生,就差把漫不經心寫在臉上。

    一分鍾後。

    醫生放下材料,對楊俊明的病史進行詳細的詢問和了解,隨即說道:“先做一個全麵的身體檢查,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和手術風險,剛好第二代生物芯片上市,拿來治療你父親的病症極為合適。”

    “醫生,大概什麽時候能做手術?”

    楊新雪想了想問道。

    “稍等,我看下排期,應該兩個月後,也就是11月之前,就能安排手術。”

    醫生滑動鼠標,在電腦上翻找記錄,然後給出一個精準的回複。

    “謝謝醫生,那我們去做檢查。”

    楊新雪用胳膊肘頂了頂丈夫,對方立馬會意,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大紅包,悄悄塞到醫生手裏。

    看厚度,估計有一千元華幣!

    ‘王智誠’搖了搖頭,拿起紅包還了回去,正色道:“在山海醫院,沒有收患者紅包的惡習,手術我會盡力的。”

    它一個仿生機器人,除了電能,其他一概不需要。

    鈔票對他來說,無非不過是一遝廢紙而已。

    楊新雪啞然,望著醫生怔怔出神,一時間不知道收回來。

    倒是楊俊明看了出來,人家醫生壓根就沒那個意思,於是拍了拍女兒,示意她取回紅包。

    目送著三人離去,‘王智誠’輕輕一笑,他的名字是新的,長相是新的,身體也是全新的。

    大腦裏混合了七名神經外科醫生的手術經驗和人生經曆,看似雜亂,卻又井然有序。

    接下來的幾天,楊俊明先後做了頭部掃描、血液檢查和心電圖檢查,並被‘王智誠’囑托道:“手術前的一個月,血液稀釋劑和抗凝藥物,最好不要吃,以免手術中造成出血或者凝血問題。”

    “另外,你們申請的補貼名額,隻能用於仿生機器人手術,若是更換成正常的醫生,需要額外追加2.5萬華幣的費用。”

    仿生機器人手術?

    正常的醫生?

    楊俊明、楊新學和女婿三人,聞言發愣,有些摸不著頭腦。

    “醫生,您說的話,我們有點不明白。”

    楊俊明疑惑問道。

    “在滬城山海醫院,一共有70名仿生機器人,擔當外科、骨科和內科等部門的醫生,你們來之前,沒注意大門口和官網的通知嗎?”

    ‘王智誠’反問道。

    仿生機器人醫生?

    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山海集團的仿生技術竟然能達到這種程度嗎?

    “醫生,仿生機器人和正常的人類醫生有什麽區別?”

    楊新雪小心翼翼問道。

    “我們仿生機器人的手術實操水平更高,失誤率更低。”

    ‘王智誠’實話實話道。

    人有七情六欲,心思繁雜,而仿生機器人不會,他們拿到的手更穩當,每一分下手的力量,都能精準入微。

    安全,穩定,迅速,手術效率高!

    我們?

    三人很快意識到,他們此前接觸了半個月的醫生,竟然是一台仿生機器人。

    “醫生,您不是人啊?”

    楊新雪驚訝地問道。

    “你是碳基生命,我是矽基生命,在我看來,分別並不大。何況,我曾經也是一名人類。”

    ‘王智誠’不以為意道。

    “醫生,我們回去商量後,再給您答複,您看可以嗎?”

    楊新雪沉吟片刻後,凝聲回複道。

    “沒問題,建議你去前台查詢仿生機器人的手術記錄,成功率100。”

    ‘王智誠’提醒道。

    “謝謝醫生。”

    楊新雪拉著丈夫,把父親推了出去。

    ——————

    隨著仿生機器人在醫療領域大放異彩,網上關於仿生機器人的討論聲,開始甚囂塵上。

    “機器人做手術?聽起來就不靠譜。”

    “我知道山海集團的貢獻很大,但這群仿生機器人有行醫資格嗎?”

    “萬一出事,誰來負責?”

    “機器人有先天優勢,任何細微抖動都沒有,天呐,以後醫療資源還會緊張嗎?”

    “和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相比,山海集團的仿生機器人,顯然具備更強的優勢。”

    當網友熱議時,大量做過電極植入手術的人,紛紛在評論區留言,力證仿生機器人的靠譜性。

    直到山海醫院曬出了上麵頒布的行醫文件,才讓噴子和競品醫院閉嘴。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接受仿生機器人的醫療服務。

    與此同時,山海機器人公司的第二批技術型仿生人,被送入琴島的慧泉灣研究基地。

    核能仿生機器人:負責設計、開發核反應堆係統,轉化核能原理、反應堆物理和熱力學技術;

    機械仿生機器人:負責冷核反應堆的機械結構,包括容器、冷卻係統、泵站等輔助設備。

    電氣仿生機器人:負責反應堆的電氣係統,包括電力輸送、控製係統、保護係統等。

    控製仿生機器人:負責反應堆的自動控製係統,確保反應堆在穩定和安全的狀態下運行。

    化學仿生機器人:負責處理反應堆中涉及的化學物質、廢物管理和處理等方麵的工作。

    輻射防護仿生機器人:負責反應堆的輻射防護措施,確保工作人員和周圍環境的安全。

    這些仿生機器人,全部載入了頂尖核能工程師的意識複製體,在‘永生虛擬世界’無法完成的試驗,借著鋼鐵之軀重生。

    加上陳河宇和莫斯智能程序的輔助,冷核反應堆的研發時間大大縮短。

    山海集團的核心研發部門,一時間,陸陸續續吸納了數千名仿生機器人。

    ai智能、半導體、精密加工、光刻機和光學儀器等領域的迭代速度,超乎常人想象。

    並購了灣積電的英特電子,剛剛宣布實現7納米芯片量產,便被山海微電狠狠打臉。

    9月21日,和英特電子的官網通告隻差一天,何婷波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正式提供5納米芯片的代工服務。

    巧合的安排,讓人不得不懷疑,山海微電肯定早就掌握了5納米芯片的生產工藝。

    大洋彼岸的拉裏聞訊後,再也坐不穩了,原先籌備的計劃,悄然行動起來!(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