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信任

字數:5043   加入書籤

A+A-




    嘉靖帝說的是大實話,大明王朝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不是從大清開始的那君權至高無上,臣子皆是聽嗬的奴
    就比如根據明朝體製,對於國家政令的頒布,他的程序是先由內閣票擬,也就是內閣先給出處理意見,然後上報到皇帝那如果皇帝同意內閣的處理意見,就批紅表示同意,再發還內閣去執
    而如果不經內閣的票擬,是皇帝自己發出去的那些聖旨,這叫中旨,也叫皇帝的個人意根據明朝的體製,這些中旨岀了紫禁城後,就會被送到六科給事中那那接下來這道中旨,它就可能有三種結
    一:六科給事中經過審核,認為皇帝的這道旨意沒有什麽問題,那他們就會將皇帝的這道旨意下發給有關部門去執行;
    二:六科給事中經過審核,認為皇帝的這道旨意有問題,但問題不大,那他們就會寫上份專門的“科參”,指出這道旨意裏的問題,並根據這些問題,給出自己的處理意然後再將皇帝的這道旨意和自己寫的“科參”,一起下發到有關部門去執行,而接到這道聖旨和“科參”的有關部門,必須要嚴格按“科參”的指示精神
    三:六科給事中經過審核,認為皇帝的這道中旨,純粹就是特麽的瞎胡鬧,那接下來他們就是行使封駁權
    所謂的“封駁”,意為封還皇帝失宜的詔令,駁正臣下奏章的違唐製規定,凡皇帝的詔敕須經門下省,如門下省認為有失宜的詔敕,可封還給皇宋元時也有同封駁類似的覆奏舉措,而到了明代,明代罷三省,設六科給事中,詔旨至六科給事中處,如果六科給事中認為皇帝的旨意不對,那他們就可以將皇帝的旨意退回
    說白了,朝廷授於文官“封駁”權,這就是對聖旨的一道審核程序,省的皇帝腦子一熱,就亂發聖旨,結果鬧出笑
    也正因為有這些審核的機製,所以在大明王朝的十六位皇帝中,除了太祖老朱同誌和成祖朱老四,這兩個人殺人不眨眼,而且能力非凡,沒有文臣,他們自己就能獨立處理朝
    因此文官們實在是惹不起這對父子,不敢封駁這倆父子的聖旨,於是老朱父子的聖旨是可以任性而其他的大明十四帝,他們想聖旨任性,嗬嗬!沒有文官集團的點頭,大明皇帝的聖旨,就是出不了紫禁城的廢
    嘉靖帝這個人小心眼很多,一眼就能看穿別人的心思,是搞政治鬥爭的高但他沒有老朱和朱老四的那股子狠勁,更沒有自己獨立處理全部朝政的能力和勤
    嘉靖二十五年,雖然此時的嘉靖帝才四十一歲,但皇帝的年齡,和咱們小老百姓的是不一樣至高無上的地位,使嘉靖帝他的生活失去了上進的誘於是他對世俗感到了厭倦,再由厭倦發展至衰
    從嘉靖十八年起,嘉靖帝他就不上早朝了,壬寅宮變後更是一直住在西苑萬壽宮,連紫禁城也不回去年少時的那些壯誌淩雲,也都在這些因循和頹廢中,慢慢的消磨
    至於國家權力嗎,他仍然把持著,如果有人威脅到他的皇權,他就會像隻發怒的老虎,猛虎下山撲過去咬死那些獐貓鹿一旦威脅解除,他就又回他的老虎洞,繼續去過他那優裕懶散的生
    正因為嘉靖帝本人的這又想掌至高無上的皇權,又不想承擔那些繁重的國家政所以嘉靖帝他需要文官集團幫他幹活,不願意與文官集團徹底翻於是他就得守文官集團製定的規矩,與文官集團湊合著
    而且大明王朝的士林風氣很正,文人中認死理的硬骨頭多的是,他們那些人就根本不怕皇可不是後來大清的文字獄、留發不留頭,殺的上億漢人僅剩下千把萬,殺的漢族文人們,從此以後都變成了哈士奇,隻會搖尾巴獻媚主
    可以說我泱泱中華,滿朝皆是無節操的馬屁精這種模式,就是從滿清開始我中華的千年士林,也是被滿清所消滅的,至清以後我中華再無士
    中國士林的覆滅在滿清,而在此時的大明王朝,那些文官確實是骨頭很硬,惹不起、惹不起於是嘉靖帝把這事的門道一點,陸炳也是反應過來了,自己想調王道秋這樣的學霸來錦衣衛當差,這的確不能太直接,得玩套路,得繞一些彎
    於是明白過來的陸炳,裝著一副傻樣,衝嘉靖帝豎了個大拇而此時的嘉靖帝看自己的小夥伴高興,他也受到感染,心情好了很多,也就和陸炳打鬧在了一起,就像他們孩童時那
    不說陸炳和嘉靖帝的那些不可描述的基情,翌日一早,王道秋又是睡到自然醒,去井邊洗漱時,今天沒看見秋嫂帶著小丫頭三娘在那兒洗衣服,倒是看見院裏的繩上曬滿了被
    抬頭望望天,今天這日頭確實不錯,於是王道秋在洗漱完,就回去把自己的被褥也拿出來曬
    曬好被子,拿上漁具他準備今天再去昆明湖釣可當他剛走出院門,就有一個精壯的漢子站到了他的麵前,拱手抱拳道:“標上騰蛇,見過大”
    騰蛇!這名號牛逼,昨天聽過,是陸炳的一個護可陸炳的護衛怎麽會大清早的出現在自己的家門口?尼瑪,陸炳這孫子,他把勞紙給監控了!
    想到自己被人家給監控了,王道秋心裏是一百個“草泥馬”,但麵上他也不敢說呀!於是他擠出一絲笑容,裝著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問道:“是你家陸大人找我嗎?”
    “是,大人,我家陸都督,就在前麵內宮監的鐵匠工妨裏等大”
    陸炳這家夥,大清早的居然就在內宮監裏辦事了,這家夥倒比自己勤快呃!想著這些,王道秋也不說話,先回院子把自己手上的漁具給放回去,然後出來衝騰蛇作了個“請”的手勢,讓騰蛇在前麵帶
    騰蛇帶著王道秋來到內宮監的鐵匠坊,在門口就聽到這裏麵“釘釘鐺鐺”的打鐵聲吵的要命,進到工坊裏麵,更是得捂耳朵
    看著王道秋捂著耳朵進來,陸炳笑著搖了搖然後他就過來,領著王道秋穿過一個院子,來到了這裏辦公的地
    進到屋子裏麵,陸炳手下在外麵把門帶上,讓陸炳和王道秋兩人在裏麵單
    陸炳先請王道秋坐下,然後不好意思的說道:“解元郎,怠慢了怠慢了,這麽早讓解元郎過來,卻連口茶水都沒有,實在是太怠慢”
    連口茶也沒有,可以理解,畢竟這兒不是陸炳的地而且這裏是力巴們幹活的地方,這兒能有什麽好茶?
    於是王道秋也不在茶水這事上,挑陸炳的理,而是平靜的問道:“陸大人,這內宮監是宮裏管的吧,你一個錦衣衛指揮使,怎麽會大清早的在這兒啊?”
    “噢,事情是這樣的,解元昨日我將蜂窩煤的事,報於皇上之後,皇上非常重當晚就讓司禮監掌印呂公公,和我一起去宴請京裏的那些勳貴,講明白以後我們按著塊煤的價格,收購他們名下煤礦所有的煤同時他們保證不仿造蜂窩煤和蜂球爐跟那些勳貴談好之後,皇上又吩咐內宮監以後配合咱們的蜂窩煤生意,內宮監鐵匠工坊幫著打煤球爐子,泥瓦匠幫著去人家家裏造煙”
    嗨,這嘉靖帝對賺錢這事還真是上心噢,不但讓司禮監掌印呂方代表他和陸炳,一起去跟京城的那些地頭蛇們,談好蜂窩煤這生意是他的地盤,還讓宮裏的工匠,幫著他賺
    心裏感慨著嘉靖帝的死要錢,王道秋又問道:“這事既然陸大人和皇上都安排好了,那陸大人您這麽早把我叫過來,又是為何啊!”
    “呃,解元公,事情是這樣昨日我派去宣府那邊的親衛,他們騎快馬是午夜時分,到的我錦衣衛宣府百戶那兒的百戶跟我派去的親衛說,宣府龍關附近的確是有座紅石山,而且那種紅石頭比一般普通石頭,確實要重的得到這個確切消息,我的親衛馬上就飛鴿傳書了回”
    “解元郎,這個事情我是這麽想的,既然那兒確有紅石山,而且那種紅石頭確實比普通石頭要重的多,我想那種紅石頭,應該就跟解元郎你說的一樣,確是鐵礦不瞞解元郎,這事我已經報給皇上了,皇上對此事異常重視,言明要親眼見見那種紅石頭,到底能不能煉出鐵解元郎大才,所以陸某就想解元郎能不能幫著,改進一下我們的煉鐵爐子,好讓皇上到時看了高”
    改造煉鐵爐子,這個可以有,這可是個露臉裝叉的好機瑪德,這次必須得把嘉靖帝給震懾到,讓這十六世紀的土老冒好好見識一下,什麽叫工業的震
    不過想歸想,到底該怎麽著,還得看人家陸炳的意於是王道秋就試探著問道:“改進煉鐵爐子這沒問題,隻是不知道陸大人想讓皇上看到什麽樣是那些個一次隻能煉個幾十斤的小玩意呢,還是一爐能煉幾十萬斤的大家夥?”
    “什麽,一爐能煉幾十萬斤?解元郎莫不是開玩笑?我大明現在最好的爐子,一爐也隻能煉六千斤,幾十萬斤,這怎麽可能?”
    “陸大人,你剛才已經言明,改進的爐子是給陛下看您認為王某敢當麵欺君嗎?”
    是啊!改進後的爐子可是要給皇帝看的,王道秋他就算膽再大,也不敢欺君吧!想到這兒,陸炳他有些相信王道秋的話了,而且他自己也想看看,那一次能煉幾十萬斤鐵水的爐
    想明白這些,陸炳對王道秋說道:“解元郎,陸炳視解元郎為朋友,解元郎的話,陸某自是信那好吧,那陸某就陪解元郎瘋一解元郎大膽放手去試,如事不成,陸某自當在陛下麵前為解元郎求”
    陸炳同意了,十六世紀的大鋼鐵廠啊!快出來吧!想到這爽處,王道秋笑著跟陸炳說道:“既然陸大人你相信王某,相信那些紅石頭確是鐵礦石,相信王某可以造出那一爐可以煉幾十萬斤的煉鐵那有些事王某就知無不言了,就比如未來的這煉鐵”
    “煉鐵需要大量的鐵礦石、焦炭、石炭石,這些都需要水路運輸,煉鐵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冷卻這些都注定了煉鐵廠,必須得建在大的河流我們京城通往宣府那邊的大河,也就是永定河了,而且咱們京西的采煤區,也挨著永定河……”
    接下來王道秋就詳細的跟陸炳闡述了煉鐵廠的選址問題,這方麵他引用了當年首鋼的選址理由,比如這一地區地質穩定,挨著水源交通方便,挨著京西優質煉焦煤產區,以及附近的將軍山,就有豐富的煉鐵輔料石灰石資
    王道秋滔滔不絕的講了小半個時辰,陸炳非常認真的聽著,他越聽越靠譜,越聽越興奮,聽到最後,他在屋裏實在是坐不住了,拉著王道秋就往城外去實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