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高壯來送黃鱔

字數:7509   加入書籤

A+A-


    水裏挺涼快的,高嶽幹脆喊幾個男生一起下水來遊泳,不過有兩個男生並不會遊泳,就拒絕了。

    林燁會遊泳,被高嶽一喊,就準備脫衣服下水,但他還沒有來得及下水,就被趙靜和阻止了。

    趙靜和是學醫的,她很嚴謹的說道:“不能下水遊泳!現在太陽大,水又冷,身體一冷一熱,容易感冒生病!”

    “高嶽,你也快上來吧!就算村裏的人在池塘洗澡,那也是在傍晚,不會在大白天的。”

    被趙靜和這麽一說,高嶽也沒了繼續遊泳的興致了,其實他也知道,夏天時,中午左右是不能下水遊泳的,容易中暑氣。

    池塘的水並不深,邊上就更淺了,高嶽拿著一顆新鮮的鴨蛋,踩了兩下水,就感覺能踩到底了,於是一路走上岸。

    雖然衣服濕了,但天氣炎熱,過不了多久,也就幹的差不多了。

    高嶽問大家要不要去撿雞蛋,發現大家的熱情不高,於是又問要不要去摘點楊梅。

    “楊梅樹那邊可以躲蔭,舒服些,這天氣,吃點酸酸甜甜的楊梅,也好開胃!”在高嶽的描述下,大家咕嚕咕嚕的吞咽著口水。

    望梅止渴,估計就是這麽回事了。

    “走!摘楊梅去!”

    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隻是有人問之前摘的桃子梨子怎麽辦。

    高嶽說道:“就放在這棚子底下唄,等下我去開明程的車過來,直接裝車走!”

    從高明程的家,到棚子這裏,是修了路的,就是為了方便直接把車開進來裝貨。

    他們每個人摘的水果,少說也有二三十斤,一共得有兩三百斤去了,讓他們全部用手提著回去,那有點為難人了。

    於是他們把之前摘的水果留在棚子這裏,又拿了一個小點的竹筐過去。

    高嶽知道路,在前麵領路。

    楊梅喜歡生長在陰涼些的地方,因此一路走過去時,偶爾能躲蔭,人就覺得涼快多了。

    山路難走,一行人步行了七八分鍾,才走到楊梅林,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棵最大的楊梅樹。

    這棵楊梅樹被精心管理過,長勢很好,一些樹枝,還被人為的塑形過,因此樹形不高,伸手可摘果,即使有摘不到的,爬上樹,或者踩在簡易手腳架上,就能摘到了。

    此時樹上掛著不少楊梅,有些是紅色的,有些已經成了深紅色,這是東魁楊梅的品種,因此每顆楊梅的個頭都不小。

    高嶽摘了一顆深紅色的楊梅,直接放進嘴裏吃了起來,入口後,酸酸甜甜的滋味就在口腔中爆開,令他口齒生津。

    現在的楊梅已經成熟了,口感那是相當的不錯。

    高嶽又摘了一顆成熟的楊梅,對林燁他們說道:“要摘這種顏色的,那種鮮紅的,先不要摘,味道還比較酸。”

    一棵樹上,楊梅也分先後成熟,需要人為的挑選,等樹大果多時,一棵樹,就能分批采摘半個月去。

    “好,我們知道了。”林燁等人紛紛點頭,表示知道了。

    於是大家散開,開始摘起楊梅。

    這裏的楊梅樹並不大,但每棵樹之間的距離卻不短,因此大家散開後,也夠忙累的。

    高明程之所以留這麽多的間距,就是為了以後。

    楊梅樹是壽命很高的果樹,並且盛果期很長,種植了二三十年後的楊梅樹,每年照樣能夠結很多果子。

    所以需要事先把距離留出來。

    在他們采摘楊梅時,高明程早就摘了八個西瓜和二十來個香瓜了,他拿出一個大盆,往裏麵倒剛提出來的井水,然後把兩個西瓜和十幾個香瓜都丟進井水裏泡著。

    以前古人沒有冰箱,在夏天時,喜歡把西瓜吊在井裏涼著,但高家村的水井,都是敞口的,並沒有安裝轆轤,提水時,全靠人力,把係著繩子的小水桶丟進井裏,打滿水後再提上來。

    因此這泡西瓜,也不能丟井裏去泡著,而是隻能用盆子裝井水泡了。

    他把西瓜香瓜泡上後,就又去了小富山。

    高嶽他們此時並不在棚子這兒了,不過他們摘的水果還留在這裏,其中一個籃子上,還擺著一顆兒童拳頭大的鴨蛋。

    高明程沒急著去找他們,而是先把留在這裏的水果提回家去,放在陰涼的堂屋裏存放。

    來回兩趟,就把水果都搬回家了,他又去雞舍撿雞蛋。

    隻是在早上時,就已經被陳大鬆撿過一回了,因此並不多,他才撿到十來個雞蛋,路過池塘邊上的草叢時,他倒是撿到兩個鴨蛋。

    鴨蛋比雞蛋的個頭大,蛋殼呈青色,所以有種顏料的名稱就叫做鴨蛋青。由於鴨子經常吃小魚小蝦,它們的蛋殼也比雞蛋殼要硬一些。

    說起來,雞如果攝取的鈣元素不夠的話,就會下軟殼蛋,所以想要雞長得好,下蛋多,還是得適當喂點飼料,還要有碎石供雞啄食。

    碎石不用擔心,小富山這麽大的山,夠它們啄個幾百年了。

    高明程把雞蛋鴨蛋撿了,又順便采摘了一批時蔬,等下高嶽他們回來後,就可以準備動手煮中午飯了。

    正這麽想著,就遠遠看到高壯騎著自行車過來了。

    “明程哥!”大老遠,高壯就歡快的朝他打招呼了。

    高明程抬頭看到他,提起裝滿蔬菜的籃子,朝高壯走去。

    高壯雖然是騎著自行車,但一隻手扶著把手,另外一隻手卻是提著一個小木桶。

    等高明程走了過去,高壯也在一棵樟樹的底下停了車。

    他把手裏的木桶朝高明程遞過去,笑著說道:“明程哥,我看到你帶了朋友過來,所以特意給你送些菜吃。這五條黃鱔,是我前幾天在田裏捉到的,已經養了幾天,吐幹淨沙子了。明程哥你看——每條黃鱔都好大,一條起碼有一斤多!我還撿了一些田螺,不過田螺有些少,不夠你們吃的。”

    雖然大家都在村裏,但從老村走到牛尾嶺,還是有段距離的,再加上天氣熱,一路走過來也累,因此在細奶奶喊高壯給高明程送黃鱔時,高壯幹脆騎著自行車過來。

    他騎著車,戴著草帽,一路過來,並不覺得熱,反而有種年輕人的蕭灑。

    高明程接過裝黃鱔的木桶,低頭看了一眼,心中十分高興,這種大黃鱔,是很滋補的。

    他們這邊的人,認為黃鱔很補身體,一般來說,小點的黃鱔會用來爆炒辣椒,而大點的黃鱔,則會拿來和肉一起燉,這樣連湯帶肉的吃,更滋補身體。

    高明程先是道了一聲謝,然後說道:“今天喊了高嶽的幾個朋友過來摘水果,他們這會兒應該在摘楊梅。”

    兄弟兩個並肩朝屋子裏走去,然後高明程招呼高壯坐在躺椅上。

    躺椅擺在屋簷下,這會兒太陽還沒有曬到,因此一屁股坐上去,冰冰涼涼的。高壯挺喜歡的,一躺下,感覺整個人都放鬆了。

    “這個躺椅好,我以後也要買幾把!”高壯笑著說道。

    高明程說道:“可以啊,偶爾坐坐挺好的,不過也不能久坐,容易傷腰。對了,幼兒園是九月開學,但在八月時,就要提前做準備,要把整個幼兒園進行一次大掃除,再把零零碎碎的東西布置好,還得提前招生,所以八月時,我就會來村裏接你們。”

    “高壯,你等下回去跟細奶奶說一聲,要提前做好準備!還有秀曼,秀曼去年培訓過,但時間過去這麽久了,估計還得緊急培訓幾天。”

    高壯點點頭,對於去縣裏,他們是早有準備的。

    高壯說道:“八月也還行,剛好過了雙搶,到時候地裏的活也沒有那麽多了,能帶走的菜,我們也一起帶走。”

    七月中旬左右,就是雙搶的時候,到時候村裏的人會忙的團團轉,人們要去地裏割稻子、打穀子、曬穀子,還要趕緊犁田,插秧。

    提起這個,高明程就說道:“我的拖拉機和犁田的工具都放在這裏,到時候你跟陳叔他們商量一下,大家輪流用。”

    “好啊。”高壯笑著點頭,對此頗為期待。

    去年時,他就學會如何開拖拉機犁田了,隻是當時高明程並不經常回村,拖拉機一般在縣裏用,所以很多時候,還得靠老辦法,那就是借牛犁田。

    今年可以用拖拉機犁田,那麽人就會輕鬆很多。

    高明程有陣子沒跟高壯聊天了,於是兄弟兩個聊了一會兒,直到聽到高嶽他們回來的聲音了,高壯才站起身,準備告辭離開了。

    高明程留他在這裏吃飯,但高壯拒絕了。

    他跟高嶽都不太熟,更別說跟高嶽的朋友們了。

    留在這裏吃飯,他覺得不自在,還不如回家去,於是借口小圓圓還等著他回家去吃中午飯,就婉拒了。

    “明程,你把水果拿回來了?我還打算等下開車去拉回來呢。”高嶽一進院門,就笑著說話,看到高壯時,立即跟高壯打了聲招呼。

    高壯也跟他打了招呼,說道:“我來給你們送黃鱔的,家裏還有事,就不留了。我先走了。”

    “哎,你別急著走。帶點水果回去吃吧。”高明程喊住高壯,他把小木桶裏的黃鱔倒進自己家的水桶裏,然後把小木桶裝滿了桃子梨子和香瓜,再遞給高壯。

    “我再給你拿個小點的西瓜,好放在車籃裏。”高明程進屋選了一個小點的西瓜,大約七八斤左右,不過瓜皮已經有些泛黃,瓜紋散開,顯然已經熟了。

    自行車前麵安裝了一個鐵絲網的車籃,剛好可以放一個小西瓜進去。

    高壯看到高明程給自己準備了這麽多東西,一時間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時高嶽忙說道:“還有楊梅,我們剛剛摘的!”於是他抓起幾把楊梅,放在水桶的最上麵,好吧,這樣一來,整個水桶都算是滿滿當當了。

    “這也太多了,哪裏吃的完!”高壯傻眼,覺得用不著這麽多。

    大熱天的,水果也不經放,再加上他家人口少,還真吃不了這麽多。

    他想拿出來一些,但高明程沒讓,而是說道:“要是真吃不完,就給我奶奶送一些去吃。”

    高壯明白了,他點點頭,高高興興的答應了:“好!”

    於是他跟來時一樣,一隻手提著沉甸甸的木桶,一隻手扶著自行車把手,一路騎著車,往老村而去。

    等回到家裏,他先把自家需要吃的水果留下,多餘的,就送到高奶奶的手裏,並且說明白了是高明程送的。

    高奶奶已經有些小糊塗了,思維沒有以前那麽清晰,高壯需要大聲的說好幾遍,她才能夠反應過來。

    但高壯也不嫌煩,說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高奶奶弄明白這些水果是她的二孫子高明程送的,高壯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去了。

    這送人東西,怎麽也得讓接收的人知道是誰送的人情呀,高壯如此想著。

    牛尾嶺這邊,等高壯走後,高明程也招呼高嶽他們進屋坐。

    村裏沒有風扇,但把堂屋的前後兩扇門都打開後,自有自來風,能吹得人涼快。

    高明程從井水裏撈出一個大西瓜,說道:“渴了吧?先切個西瓜解渴!”

    他手裏拿著的西瓜,都是老品種,個頭特別大,有十多斤重,都是皮厚、囊紅的那種。

    一刀下去,西瓜汁水順著刀口滴落下來,一股西瓜的清香,瞬間彌漫開來。

    高嶽他們在摘楊梅時,就沒少吃楊梅,但現在看到皮綠囊紅的西瓜,頓時有種想吃的衝動。

    高明程用來切西瓜的刀子,正是拿來切蜜脾的刀,刀身很長,切起大西瓜來,很是輕鬆方便。

    刷刷的幾刀下去,一個大西瓜就分成十幾片小西瓜了。

    西瓜囊的最中間,有些化沙,這種老品種的西瓜,吃起來又甜又沙,很美味。

    高明程招呼高嶽他們來吃西瓜,但自己也饞的很,拿起一片西瓜,就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完後,他把西瓜丟進一個桶裏,並且對其他人說道:“西瓜皮別亂扔,都扔這桶裏,等下拿去喂雞吃。”

    西瓜皮的作用可多了,可以做成醃菜吃,也可以喂雞喂豬,還可以製成西瓜霜!

    自製西瓜霜的工藝不算很複雜,主要材料是西瓜和芒硝。

    把一層西瓜和一層芒硝,放進一個無釉的瓦罐內,密封後,懸掛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幾天後,瓦罐的外壁,就會析出白色粉末狀晶體,這玩意,就是中藥西瓜霜了,是治療口腔潰瘍的好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