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三百萬一期

字數:4606   加入書籤

A+A-


    “美食紀錄片?”
    王恬有些遲疑,猶豫了下,她才問:“你怎麽突然想拍紀錄片了?”
    “有點想法,想發揮一下長處。”
    李逸笑道:“你應該比較了解這裏麵的成本控製,所以我就想跟你打聽一下。”
    王恬思索片刻,才沉吟:“紀錄片其實和電影差不多,成本有高有低,主要看你怎麽拍。
    要想省錢,找個大學生導演,抗個攝影機也能拍,幾萬塊就能搞定一部。
    但要是想拍高級的,那幾千萬幾個億也是它,看你想要的是哪個等級的質量了。”
    聽著她的解釋,李逸笑道:“我要求也不是太高,能有國家地理的水平就可以了。”
    “……”
    王恬沉默了。
    雖然隔著手機,但李逸卻仿佛能看到她翻起的白眼。
    《國家地理》是一份著名的雜誌,由非盈利性質的科學教育組織——國家地理協會所創辦,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
    雜誌的內容都是一些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曆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和照片。
    給雜誌投稿的是來自全世界的無數優秀撰稿人和攝影師,每期內容都是優中選優。
    它也衍生出了一部上百集的紀錄片,記錄著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從某種角度而言,《國家地理》就是一座記載著全人類文化結晶的寶藏,它的紀錄片也擁有著崇高的地位,被無數觀眾推崇。
    而李逸居然開口就要《國家地理》那種水平的質量,他是覺得這種頂級紀錄片很好拍是吧?
    深吸了口氣,王恬開口說道:“國家地理你就別想了,那不是一朝一夕能拍出來的,需要大量的資源和人力。
    你要拍的是美食類的紀錄片,那肯定是要走街串巷,基本上都是在城市裏。
    在城市裏拍攝,成本其實是最低的,因為有方便的基礎設施。
    按照五十分鍾的時長來算,一部紀錄片的成本差不多可以控製在十萬到二十萬左右。”
    李逸聞言,略一思索,就追問:“那我要是拍山野,拍鄉村,拍食材原產地,而且拍一個係列,7到10集的標準,成本需要多少?”
    “你要玩這麽大?”
    王恬犯了難:“那要你這麽算,一集十萬可打不住,最起碼也得一集五十萬。
    你要是拍十集,那就是五百萬,這還是往少了算的。”
    “那也差不多。”
    李逸笑道:“我的片酬,差不多剛好能覆蓋。”
    “你要拿你的片酬去拍紀錄片?”
    王恬吃了一驚,隨即趕忙勸道:“李逸,我得勸你一句,你雖然也算半隻腳踏入娛樂圈了,但你對這個行業還很缺乏了解。
    紀錄片雖然很高大上,但是百分之一百虧錢的,和拿錢打水漂差不多。
    我知道你想提升人氣,但拍紀錄片是最差的選擇了。
    你掙點錢也不容易,沒必要白白扔進水裏,聽姐一句勸,真的,我也是為你考慮。”
    “嗯,恬姐,我知道的。”
    李逸正色說道:“我也知道,紀錄片的市場幾乎等於空白,基本上不可能收回來成本。
    不過我還是想拍,因為我不靠它掙錢,而且它一旦成功,對我的裨益是很大的。
    我相當於花這幾百萬來博一個可能,如果這部紀錄片成功了,那我可能就能邁上一個新台階了,你能懂我意思嗎?”
    他這話說得已經很明白了,王恬聽他說完,沉默思索了良久,才歎了口氣說道:“好吧,雖然聽起來有點荒唐,但你說得還真有點道理。
    你有這麽好的廚藝,又能做景泰藍,能做竹編,的確沒必要靠紀錄片掙錢…”
    說著,她略一沉吟,隨即問:“那你是想讓我幫你拍這部紀錄片嗎?”
    “我希望能雇個比較好的攝影團隊。”
    李逸問得直接:“恬姐你在圈裏人脈比較廣,能不能幫忙介紹一下?”
    “這都好說。”
    王恬仔細解釋:“但紀錄片也不是說拍就拍的,除了攝製組以外,你還需要一個靠譜的導演,還有編劇。
    紀錄片畢竟不是監控錄像,也是要編劇的,要有人寫分鏡,腳本,台詞。
    這個工作一般都是導演搞定的,但你沒拍過紀錄片,最好還是請專業的人來操作比較好。”
    “那就麻煩恬姐你幫我把把關吧!”
    李逸開玩笑:“反正我預算就那麽多,你就按照那些錢的標準來幫我攢個劇組好了。”
    “你這是把我當壯勞力使喚啊?”
    王恬笑著打趣。
    “這不是尊重專業人士的意見嘛!”
    李逸笑道:“辛苦恬姐了,等《中餐廳》殺青了,我請你吃飯,你想吃什麽我給你做什麽。”
    “請我吃頓飯就想把我打發了?”
    王恬開著玩笑,但口中卻忍不住分泌出了口水。
    李逸的廚藝水平,她還是很清楚的。
    拍攝過程中,她得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吃到李逸菜的次數是最少的。
    就連攝製組的攝影師,吃的次數都比她多。
    而少有的嚐到的那幾次,也讓她至今難忘,每每回憶,依舊回味無窮。
    這個誘惑,對她還是很大的。
    “那行吧!我幫你聯係一下。”
    咽了口口水,王恬才笑道:“我在圈裏這麽多年,朋友還是認識不少的,肯定幫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中餐廳》能火成現在這樣,靠的就是李逸,這種小忙,她自然不會推脫。
    “謝謝恬姐,那就拜托你了。”
    李逸連聲道謝。
    “但我得跟你說清楚。”
    王恬提醒:“攢劇組這事兒我可以幫你辦好,但那也得是《中餐廳》殺青以後了。
    最後幾期節目,你得好好給我拍完。”
    “那沒問題。”
    李逸笑了笑,隨即感歎:“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就剩下三期了。”
    “嚴格算應該是四期,還有一期收官。”
    王恬也頗為唏噓:“我是還想再拍個十幾期的,但台裏不允許,我也沒辦法。
    後麵還有十幾檔節目要播,也不能為了咱們,讓其他節目連湯都喝不著。
    不過我已經開始準備下一季了,明年繼續拍,我給你開三百萬一期,你還來當主廚吧!
    下一季咱們去國外拍,好好讓那些老外長長見識。”
    “再說吧!先把手頭的事兒幹完。”
    李逸笑著說了句,沒有答應。
    明年是什麽情況誰都說不好,而且以他現在的身價,三百萬一期的價格也低了。
    但這些都好談,王恬也是個爽快人,肯定不會坑他。
    隻是他還是想先把紀錄片的事搞定再說。
    畢竟自己當老板,永遠比給別人打工有前途。
    1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