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三路大捷(2/7,除夕爆更,求月票!!!)
字數:6482 加入書籤
“融合?”
聽到模擬器這個提示。
王恪微微一愣。
旋即。
他的臉上顯出一抹喜色。
意念中立刻回答道“好!立刻進行融合!”
隨著他的回答。
模擬器沉寂了下去。
三秒鍾後。
一道信息再度浮現而出——
【融合成功!】
而王恪自己的個人屬性麵板。
原來的熊虎鍛身法大成)與金剛鍛體術大成)已然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
則是一個“未知鍛體術精通)”的名字。
“果然融合成功了!”
見此情形。
王恪心裏一喜。
隨後。
他暗暗用意念聯係模擬器。
查看這未知鍛體術的相關信息。
隨著他仔細觀看,這套功法比之最開始的兩門功法,更加的精妙,且更加的通俗易懂,更好掌握。
正所謂係統出品,必屬精品,是也!
如此。
一路無話。
兵馬越過長城。
一路向長安行進。
大約走了半個月的路程。
諸多兵馬,抵達了長安城下。
……
長安城。
皇家禁苑。
大興宮之中。
楊堅身著龍袍,穩坐高台。
他的身側,兩個仙鶴狀的香爐,氤氤氳氳燃著檀香。
而他的身前。
三份奏折,靜靜躺在龍書案上。
看著這三份奏折。
楊堅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
原來。
這三份奏折,分別是靠山王楊林、渭西王焦本忠、長城大都督史萬歲送來的戰況捷報。
楊林的戰報,自不必說。
其他兩路,卻也是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楊堅眼中閃過精光。
他緩緩伸手,取過最麵上的一份奏折,這份奏折,乃是史萬歲親筆手書。
輕輕翻開,映入楊堅眼簾的,乃是史萬歲略顯潦草的字體。
看到這般“草書”,楊堅啞然失笑,隨後,他目光微凝,看向奏折中的內容。
原來。
就在史萬歲護送楊林等人出塞之後,他便把重心放在了抵禦沙陀國的方向上。
果然。
隨著楊林節節勝利。
北遼國終於坐不住了。
他屢次修書,請求沙陀國出兵相助。
於是。
沙陀國王呼羅大王親率兵馬十五萬,引慕容羅睺、洪海、赫連騰龍三員虎將,前往支援北遼國。
他們的計劃是,襲擾隋朝邊界,以圍魏救趙之法,迫使隋軍退兵。
可是。
計劃很完美。
第一步就失敗了。
因為,隋朝並非戰國時期的魏國。
呼羅國王率領兵馬剛剛抵達隋朝邊界,還未來得及發動進攻,那史萬歲已然率軍出擊。
他自幼就在邊塞之地長大。
對於異族的進攻方式了如指掌。
一輪衝鋒之下。
呼羅國王遠道而來,喘息未定,立刻被打得大敗,向後撤退了五裏麵這才安定了下來。
反應過來的呼羅國王不再冒進。
他吩咐手下九部鐵騎分散開來,仿佛狼群一樣襲擾隋軍。
果然。
在這等戰法之下。
隋軍不敢深入關外,隻能依托城池進行防禦守備。
漸漸的。
呼羅國王步步逼近。
和史萬歲在紫門關相持。
大約五六天後。
也許是按捺不住心中怒火。
史萬歲率領五千輕騎出塞,趁夜奇襲呼羅國王的大營。
不料。
這等動作,已經被呼羅國王那如同群狼一樣的騎兵探知。
於是。
他們將計就計,引史萬歲殺進大營,然後重兵圍困。
史萬歲仗著武藝高強,衝開重圍,向紫門關逃去。
殊不知。
那紫門關外,已經有沙陀國兵馬等候了。
此時此刻。
呼羅國王信心滿滿。
他統領大軍,一路尾隨史萬歲,正走間,突然聽得陣陣炮聲響起。
四麵八方殺出了無數的隋軍。
原來,這也是史萬歲的計策。
他坐鎮紫門關的這段時間內,已經以長城大都督的印信,召集諸多當地世家前來助戰。
這些人常年居住此地,生性剽悍好殺,在史萬歲許以官職和金銀財寶之下,紛紛拱手領命。
旋即。
一個勾引呼羅國王攻城的計劃便誕生了。
呼羅國王自詡智謀過人,一時不察果然中計。
如今。
在諸多世家的私兵,加上史萬歲的精銳隋軍攻勢之下,沙陀國兵敗如山倒。
那位引軍埋伏在側,準備奇襲紫門關的沙陀國大將慕容羅睺,更是被隋軍生擒,繼而歸降。
至於其他諸將。
洪海失蹤,赫連騰龍戰死,呼羅國王灰溜溜,率領五萬兵馬逃回國中,閉門不出,再不敢和隋軍爭鋒了。
看罷史萬歲的戰報。
楊堅心情大好。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史萬歲提到的當地世家幾個代表人物的名字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薛舉、薛仁杲、李軌、梁師都、梁師泰……
“這些驍勇之將,皆是我大隋的忠義之臣也!”
楊堅記住這些人的名字,心裏感歎道。
一邊想著,他一邊將奏折輕輕放在一旁,旋即看向了渭西王焦本忠送來的戰報。
渭西王焦本忠。
此人曾經是南梁益州大將。
北周攻略益州之際,他被楊忠設計生擒,三捉三放,感念其恩德,終於歸順了楊門。
後來,他仗著掌中大刀,屢立戰功,為北周,以及新建立的大隋,多次擊潰西涼國的兵馬。
因此,對於西涼國。
焦本忠是十分熟悉的。
這一次。
受到北遼國邀約。
西涼國起大軍十萬,由大元帥楊行世率領,襲擾隋朝邊界。
這位西涼國大元帥楊行世,相傳乃是超長待機的仇池國皇族後裔,修行祖上楊大眼的武藝,掌中鐵槍無敵。
他率軍前來,不待安營紮寨,選擇積極出擊,日不移影,連斬隋軍五員大將。
焦本忠聞言,勃然大怒,親自統兵,與新招募的魏文通、魏文升兄弟,一起出戰楊行世。
兩軍對圓之後。
連續三天。
焦本忠親自出馬,和楊行世鬥將。
兩人每次都戰至三百回合,皆不分勝負。
直到第四日。
焦本忠心生一計。
他使魏文通、魏文升兄弟,引一彪軍馬,悄悄繞道敵軍陣後。
趁楊行世出戰之際,突然殺出,放火焚燒敵軍糧草。
兩位小將領命,各自引軍而去。
果然。
到了第二日。
楊行世再次和焦本忠大戰。
戰到下午之時。
楊行世後隊突然大亂。
他心中一驚,急忙引軍回撤。
而魏文通、魏文升兩人,焚燒了敵軍糧草之後,早就埋伏好了兵馬,等楊行世人馬鬆動,他們立刻殺出,直把楊行世擊退三十裏。
收攏了殘兵後。
楊行世還想再戰。
可此時。
西涼國主派小將王不超送來旨意,說沙陀國、北遼國相繼兵敗,不宜再戰。
楊行世聞言,長歎一聲,旋即率軍撤退。
而就在楊行世撤退時。
焦本忠趁機出擊,攻略數座城池,把大隋邊界往西推進了三百裏。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