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州王氏(補1,求月票!!!)

字數:5294   加入書籤

A+A-


    王恪看著單雄信,說完一段話後,旋即轉身離去。
    聽了此言。
    單雄信愣在原地,久久無語。
    不多時。
    又是一陣馬蹄聲緊。
    從北麵奔出兩匹快馬來。
    快馬一黑一白。
    馬匹鞍韉之上,也穩坐著兩位英雄。
    白色戰馬上的一位,身形挺拔,銀盔素甲,目光如炬,手持金背七星刀,腰懸牛筋鐵胎弓,正是曾經在大興城禦前比武的“拚命三郎”王勇王伯當。
    而黑色戰馬上的一位,體若猿猴,雙臂修長,一身黑盔黑甲,掌中金烏槍,腰懸淩月弓,卻是綠林中極其善射的高手,人稱“神箭將軍”的謝科謝映登便是。
    此時此刻。
    兩人聯袂而來。
    同時。
    那盛彥師麵如死灰,赫然趴在王伯當的馬鞍上。
    快馬奔至近前。
    王伯當和謝映登飛身躍下。
    他們將盛彥師扔在地上,旋即團團向單雄信和王恪行禮。
    王伯當說“單二哥,王將軍所言不差,你的心眼忒好,義氣又十分深重,恐怕為人利用,樹敵太多。”
    說到這裏。
    他指了指盛彥師,接著道“這廝乃是西北薛舉薛大哥不要的敗類,二哥也要收留嗎?”
    薛舉,綽號“西秦猛虎”,與其子“西秦霸王”薛仁杲盤踞西北,麾下坐擁馬幫數萬之眾,聲勢頗大。
    前番史萬歲與沙陀國作戰,便多有倚仗薛舉父子。
    如今,薛舉與薛仁杲都已經擔任官吏,這綠林道上的身份便慢慢的剝離了出來。
    其中一些義氣深重,頗有俠名的綠林好漢,便被薛舉引入自己的幕中。
    至於盛彥師這般積年老賊,也就隨意放棄,不再聯係了。
    也正因如此。
    盛彥師才從西北之地,一路來到潞州府,想要拜會單雄信,在綠林盟中,得一個安身之所。
    “伯當兄所言不錯……單二哥,想我天下綠林盟中兄弟,皆是鐵骨錚錚,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好漢,這盛彥師雖然是綠林中人,可終究非我一類,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二哥也不必因為他,得罪了天下英雄!”
    待王伯當話音剛落。
    謝映登拱手說道。
    說至此處。
    王伯當脾氣火爆,指著盛彥師說道“因為此人,險些壞了我天下綠林的規矩!”
    說罷。
    他一步踏出,掌中金背七星刀宛如匹練,直把盛彥師人頭斬落。
    “唉……”
    看著盛彥師人頭落地。
    單雄信長歎一聲,搖頭不語。
    隨後。
    他向王恪微微拱手,口中道“王將軍,你遠征漠北,在下十分佩服,原本想要與你相交,可今日之事,在下甚是慚愧……還請受我一禮!”
    說罷。
    他微微躬身,向王恪行禮。
    同時,與單雄信一般,屬於綠林道上的王伯當、謝映登、黃成虎、李成龍幾人,也向王恪鞠躬行禮。
    王恪拱手說“單莊主不必多禮,二賢莊在綠林久有盛名,想來的確是多行俠義之舉,我出鎮北方,以後方方麵麵,可能也會仰仗莊主。”
    說完。
    王恪雙手抱拳,也與單雄信回了一禮。
    江湖行走,麵子最重。
    單雄信給了王恪麵子。
    王恪自然也要給足單雄信顏麵。
    恩威並施之下。
    兩人矛盾暫時化解。
    隨後。
    王恪辭別單雄信,拒絕了他邀請王恪進入二賢莊休息的提議。
    旋即,一百多人馬,繼續向著北麵而行。
    ……
    並州。
    祁縣左近。
    一片茂密樹林當中。
    王恪麾下兵馬安營紮寨,等待著主將歸來。
    時間後退半個時辰。
    當這一百多兵馬來到祁縣附近時,王恪對麾下眾人道“此地乃是我的祖地,家族族老皆在此間,應當前往拜見!”
    之後。
    他便帶著紅拂女並十名騎兵,往並州王氏祖地而去。
    並州王氏。
    興起於兩漢之際。
    東漢末年,聲名赫赫的王允,魏晉時期的重臣王淩,皆是王氏家族所出。
    然而。
    經曆了南北朝二百多年的亂局。
    王氏家族漸漸衰微,到了現在,幸得出了一個王恪,隱隱有了再興的機會。
    話休絮煩。
    不多時。
    王恪來到了祖地附近。
    早就聽聞王恪到來的家族族老們紛紛出來迎接。
    其實。
    在征討南陳之後。
    王恪便與祖地有了聯係。
    他擔任襄州刺史期間,將父親王烈的靈柩送往祖地安葬,同時修書族老,說自己深受天子隆恩,沒有辦法十分跟前,懇請恕罪。
    族老們當然知道王恪乃是如今的大腿,必然抱得緊緊,不肯撒手。
    後來。
    王恪在大興城遇到了王君可,使得他與王氏家族的聯係,又深了一層。
    如今。
    王恪抵達祖地。
    諸多族老紛紛前來相見,安排酒宴,熱情款待。
    正值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的時候。
    隻見從座位末席,突然有人長身而起,來到王恪麵前,拱手行禮,口中說道“將軍在上,小侄王天佑有禮了。”
    “王天佑?”
    王恪微微一愣,轉頭看向旁邊的一位族老。
    那位族老笑著說道“彥忠,這位王天佑,乃是伱族兄之子,自幼父母雙亡,目前正在縣中擔任縣吏。”
    “原來如此,不知天佑有何貴幹?”
    王恪聞言,點點頭,轉而看向王天佑,口中問道。
    王天佑拱手說道“叔父!小侄久仰大名,一心想要追隨叔父,征戰沙場,建立功勳,還請叔父收留!”
    “你有此誌,可否修行武藝?”
    王恪笑著問道。
    那王天佑點點頭,回答說道“小侄自幼修行武藝,平常善使一條長槍,運用虎眼鐵鞭。”
    “哦?可否演示看看?”
    王恪微微點頭,當即問道。
    “好!請叔父稍待,小侄換了披掛,這就回來演武!”
    王天佑微微拱手,對王恪說道。
    說罷。
    他快步離開大廳,往外麵走去。
    見王天佑要演練武藝,諸多王氏族人簇擁著王恪,來到外麵的大空地上,等候王天佑回來。
    不多時。
    隻聽得一陣急促馬蹄聲響。
    從空地右側一座小門外,飛奔來一匹快馬,馬上之人頂盔摜甲,十分威武。
    但見得——淡黃麵皮,雙眉斜飛,八尺以上身材,射得硬弓,騎得劣馬,掌一柄長槍,腕上懸一條虎眼竹節鋼鞭,交角鐵襆頭,大紅羅抹額,百花點翠皂羅袍,烏油戧金甲,端的是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那披掛整齊的王天佑。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