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猛將擒虎(求月票,求打賞)
字數:5602 加入書籤
並州。
漢王楊諒軍營。
毗鄰趙郡之地,殺氣陡生。
“殿下,臣持重金麵見了那單雄信,他不願率領兵馬歸降……”
中軍帳內。
裴文安微微躬身,向楊諒稟報最近拉攏綠林好漢,以及江湖豪傑的相關事宜。
“這單雄信好大的膽子,竟敢違逆殿下之令!末將願意率領一支兵馬,蕩平那所謂的二賢莊!”
聽了裴文安之言。
一旁的大將曹湛拱手說道。
“先不急,孤王目前最大的對手乃是楊廣,這些江湖人,翻不起什麽大浪。”
楊諒搖了搖頭,旋即說道。
正說至此處。
隻見大帳之外走進了一名親兵。
“殿下,餘公理將軍、餘公良將軍、餘公佑將軍、喬鍾馗將軍四支兵馬的軍報到了。”
親兵微微躬身,將手裏的四份軍報遞給了楊諒。
“你且退下吧!”
接過了軍報之後。
楊諒擺擺手,讓親兵退下。
隨後。
他打開軍報,細細查看。
不多時。
楊諒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絲欣喜之色。
原來。
自楊諒起兵之後。
那餘公理、餘公良、餘公佑、喬鍾馗四路進軍,分別攻打河陽、黎陽、雁門、蒲津關諸多地區。
這餘公理、餘公良、餘公佑乃是兄弟三人,各個身懷武藝。
餘公理掌中一柄鳳翅大環刀,運轉如飛,有萬夫不當之勇。
餘公良善使一柄混鐵竹節槍,形如鬼魅,招數刁鑽古怪。
餘公佑手持一雙倒海分水劍,劍術精深,馬步上下都十分了得。
他們三個得了楊諒之令,輕輕鬆鬆就打下了河陽、黎陽兩地,當他們打到雁門關時,負責鎮守雁門關的鷹揚府將軍劉武周率領兵馬前來抵擋。
這劉武周也是一位能用兵之人,和餘家三兄弟混戰多次,各有勝負,相持於對峙階段。
不過。
由於漢王兵馬糧草充足。
由長遠看來。
劉武周的雁門失守,不過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再說另一麵,喬鍾馗這支兵馬。
且說這喬鍾馗,天生神力,武藝高強,掌中一雙短柄狼牙棒,揮揮灑灑,難以抵擋。
除此之外。
這喬鍾馗還有秘術在身。
凡是與喬鍾馗爭鬥之人,稍不注意,便會被喬鍾馗口中吐出黑煙,煙塵裏閃出一頭惡鬼專門撲人麵目,中了這招之後,喬鍾馗再趁機一棒打下,定叫人身死當場。
如今。
喬鍾馗仗著秘術,率領大軍一路推進,略至蒲津關附近,就準備打通路徑,與盤踞在蒲州的呼單貴、茹茹天保匯合了。
看完這四份軍報。
楊諒心情大好。
他將軍報遞給高雅賢,問道“軍師,你看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高雅賢看了看軍報,目光在喬鍾馗的信件上停留了幾分。
略加思索之後。
他微微拱手,向楊諒說道“殿下,臣有三策,可取天下,不知願意聽否?”
楊諒聞言,心裏高興,說道“我道軍師隻想出一條妙計,不料竟有三策,不知是哪三策?”
高雅賢拱了拱手,接著說道
“第一,取雁門,略五原、上穀諸地,聯結突厥,請求騎兵入塞,與之共取天下,此乃上策也!
第二,奪蒲津關,和蒲州連成一片,在攻克洛陽,召令中原諸鎮,將逆賊困死於大興城中,此乃中策也!
第三,取蒲津關,反奪虎牢關、虹霓關諸地,攻克洛陽,以為根基,然後經略河北,和大興對峙,以待日後之變,此乃下策也!”
“上策太險,異族不可信,司馬氏禍亂天下之事,猶在眼前;下策太緩,孤王既然已經奪取了洛陽,為何不能再下大興?孤王選擇中策!”
楊諒略一思索之後,立刻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高雅賢似乎早就有所準備,
他點點頭,繼續說道“既然如此的話,那麽殿下應該派出兵馬監視虎牢關、虹霓關、潼關三地的重兵,不要讓他們斷了後路。”
“嗯……監視這三路兵馬,軍師可有合適人選?”
楊諒轉過頭,看著高雅賢,問道。
“前些天來投奔殿下的夏州梁師都兄弟兩人,可以擔任大將。”
高雅賢想了半天,終於拱手說道。
且說這梁師都,乃是夏州豪族出身,素來做些皮貨生意,因為他仗義疏財,身邊收攏了諸多的本郡遊俠。
後來,隨著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影響力也超出了夏州一州之地。
前些日子。
他接到了楊諒的招攬文書。
一心想要掌握兵權的梁師都當即拍板同意,率領親弟弟梁師泰,以及堂兄弟梁彥光、梁玄栗、梁洛仁等,並三千兵馬前來投奔。
楊諒見狀大喜,立刻冊封梁師都為鷹揚將軍,節製五千兵馬,單獨成軍。
如今,他聽了高雅賢的意見,也不由微微點頭,說道“言之有理,就讓梁師都拖住魏文通、尚師徒、新文禮三路兵馬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片刻之後。
楊諒定下決策。
他親率大軍,支援喬鍾馗,準備和呼單貴匯合。
而餘公理、餘公良、餘公佑三路兵馬,從並州掃蕩各郡,慢慢南下,呈兩麵夾擊之勢,逼近大興城。
至於周羅睺那邊,還是繼續招撫河北、山東之地,穩定局麵。
……
大興城。
皇宮當中。
看著手裏的軍報。
楊廣的眉頭深深皺起。
“這些城池守將究竟是幹什麽吃的?如此不堪一擊!”
看了一會兒。
楊廣心裏有些煩悶,隨手將軍報扔在地下,口中罵道。
“殿下,各城守將各自為戰,是因為朝廷未曾有主將都督軍事,若是以朝廷名義,設立一位大將,則事情即可平息。”
下方的楊素微微拱手,語氣淡然的說道。
“那麽,越公以為,誰作為朝廷的主將合適呢?”
楊廣抬起頭,問道。
“朝中猛將如雲,若是選拔一位總督兵馬的統帥,臣推薦上柱國韓擒虎。”
楊素不假思索,開口道。
“韓擒虎……倒是個不錯的人選,就是他吧!”
楊廣以前擔任伐陳主帥之職,韓擒虎就是他麾下先鋒。
如今。
他聽聞楊素提及此人,略加思索,立刻就想起了韓擒虎的能力,於是點點頭,口中說道。
“韓擒虎可為西麵戰局之主帥,東麵戰局的主將,還是需要靠山王為主。”
楊素手撫長須,微微點頭,又對楊廣說道。
“皇叔擔任主將,孤王十分放心……不過,東麵河北之地的戰局頗為複雜,不知可否需要朝廷派兵支援。”
楊廣眉頭微皺,隨口問道。
“河北之地,殿下不必擔心。前些日子,已經有人向我提出了良策,若用這條計策,河北之地翻手便可收複。”
楊素臉上帶著笑容,對楊廣說道。
“哦?還有這等事?到底是什麽計策?”
聽了楊素這話。
楊廣頓時大感興趣。
他連忙開口問道。
“殿下請看。”
楊素也不多做解釋。
他伸出手,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書信,遞給了楊廣。
“這是什麽?”
楊廣心中疑惑,不覺接過書信,一看封麵,隻見上麵寫著四個字——薊州王恪。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