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初出茅廬(求月票,求打賞)

字數:6588   加入書籤

A+A-


    且說這李靖,字藥師,乃是京兆府三原人也。
    其人本是隴西李氏之後,隻可惜家道中落,以四處遊學為生。
    前些年。
    李靖遊曆於霍山腳下時。
    山中一位喚作林瞻然的得道之士偶然路過,見其骨骼驚奇,靈光凸顯,便收下為徒,留在身邊傳授文武兵法、奇門遁甲、神通法術等等諸多業藝。
    修行了十年之後。
    李靖藝成下山。
    這一次。
    擁有一身本事的他,準備去投奔自己的舅舅韓擒虎,進而出仕為官,造福一方。
    不過。
    他剛剛下山,天色便已經暗淡了。
    沒奈何之下,他便在一處山村之中安歇下來,準備第二日一早,再往大興城去。
    然而。
    到了半夜。
    李靖被一陣沙沙聲驚醒。
    他睜眼一看,隻見前方不遠處,有一頭滿身瑩瑩發光的麋鹿正在樹下吃草。
    見到如此神獸。
    李靖哪裏還顧得上睡覺?
    他一躍而起,提著佩劍,就要去捕獵麋鹿。
    可是。
    這麋鹿甚是靈巧。
    李靖一路追進了村邊樹林當中,失去了麋鹿蹤跡。
    此時。
    林中陰晦不明,不僅麋鹿追丟,連他自己身處何方也不知道了。
    不過。
    就在他茫然不知所措之際。
    卻見樹林北方,隱隱約約有點點燈火閃動。
    李靖心裏高興,迎著燈火就趕了過去。
    待他到了近前時。
    隻見這散發出燈火光亮之處,乃是一座朱門大戶,圍牆峻挺。
    見此情形。
    李靖整了整衣服,邁開腳步,上前叩門。
    他敲了半天,才有一個家丁模樣的老者拉開一條門縫,露出頭來,詢問李靖來意。
    李靖拱了拱手,向這老者說道“小生乃迷路之人,萬望老丈予以借宿一晚。”
    這老者麵露猶豫之色,口中說道:“家中的男主人盡皆外出,隻有太夫人等女眷在家,恐怕不能允許。”
    李靖聞言,連忙再次躬身行禮,口中道:“萬望老人家試著通稟一下。”
    那老者沒奈何,隻得轉身進去稟報。
    很快,那老者一臉喜色出來,對李靖說道:“本來太夫人不太願意,可是看天色甚晚,公子又迷了路,最後還是同意讓公子借宿一宿。公子請隨我來。”
    李靖聽罷,心頭歡喜,連忙拱手稱謝,便跟著老者走進了宅院。
    進入豪門大院之後。
    李靖跟著那老者七拐八拐,進了一座會客廳堂。
    不一會兒。
    隻聽得一陣環佩響動。
    緊接著。
    便是兩個小丫環在前引路,引著一位年逾五十的婦人緩緩而來。
    隻見她青裙素襦,神氣清雅,一副士大夫大家風貌,想來就是這座宅院的太夫人了。
    李靖見到太夫人,急忙起身行禮,連連稱謝。
    這太夫人觀李靖氣度不凡,也不由得微微點頭,口中道“原本該盛情款待,隻是家中男丁有事外出,故而怠慢了貴客,還請恕罪。”
    聽了這話。
    李靖連忙口稱不敢。
    之後。
    太夫人便命家丁為李靖備晚餐並安排客房。
    同時,她還吩咐給客人送來床席茵褥,衾被香潔,十分講究。
    李靖心裏感激,對這位太夫人越發的敬重。
    不料。
    沒過多久。
    剛剛躺在榻上的李靖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他來到門邊向外看去。
    隻見剛才給他開門的老者,已經將一位身著絳紅色長袍的男子迎了進來。
    那男子對太夫人說道“天符在此。令你家大公子施雨,由此山七裏以內,需五更內完成,不可拖延,雨量不可過大。”
    太夫人連忙跪倒在地,領受了天符,然後恭送那男子離開。
    待那男子走後。
    太夫人臉上卻露出了愁容。
    她對身邊的丫環說道“我那兩個兒子現下都出門在外。行雨符到,乃是天規,無法推遲,若是違背了時間期限,還會受到懲罰,不免去剮龍台上吃一刀……即使現在趕去請兩個兒子回來,恐怕也會錯過時間,也於事無補了……我有意讓家仆代為降雨,可是家裏的仆人又沒有這個權力,這該如何是好?”
    兩個丫環之內,其中一人脆聲說道“今晚借宿的那位公子,儀表堂堂,看起來非尋常人物,可否請他幫幫忙?”
    太夫人聞言,略作沉吟,隨後便親自來到李靖的臥室外,輕聲叩門。
    李靖連忙把門打開,拱手道“太夫人有何吩咐?”
    那太夫人行了個萬福,口中說道“公子不必多禮,不瞞公子,這裏並非人宅,乃是龍宮。老身長子與次子皆在東海龍王處赴宴未歸,方才恰好接到天符,要我的大兒子前往施雨,這裏離東海甚遠,若要是去通知他,算一下一來一回的行程,恐怕有一萬多裏路,所以老身有個計較,想煩請公子你能幫忙代他施雨,不知可否答應?”
    李靖聞言,有些為難道:“我乃是一個凡夫俗子,雖然有些道術,卻又不能騰雲駕霧,如何能夠行雲布雨呢?不過,若太夫人這裏有騰雲、降雨之法,也許我可以一試。”
    一聽李靖這話。
    太夫人頓時喜上眉梢。
    她立刻吩咐家仆牽來一匹青鬃馬,又取出降雨法器——卻是一個托在手中的,形如寶塔的玉瓶。
    隨後。
    這太夫人指著馬匹與玉瓶,對李靖說道“公子乘馬,不要拉緊馬的銜勒,就讓馬自己行走,每次馬在行走間嘶鳴之時,即取瓶中水一滴,滴在馬鬃上,切忌不要過多。”
    李靖微微點頭,將太夫人之言盡數記在了心中。
    緊接著。
    太夫人又吩咐了幾句要緊之言,見李靖都記住了後,便把青鬃馬的韁繩交到了李靖手中。
    於是,李靖翻身上了馬,青鬃馬邁開四蹄,翻騰而行,其足越走越高,最後竟然騰翔於蒼穹之上!
    這時。
    風急如箭,雷霆起於步下。
    李靖隨著青鬃馬奔馳,在行走間的每次嘶鳴,就按照太夫人所教,取瓶中水一滴,滴在馬鬃上。
    不多時,電掣雲開。
    李靖低頭一看,竟然到了自己的家鄉之處。
    他心裏高興,暗暗想道“多年不曾歸家,今日到此,正好給家裏下場大雨,溫潤萬物!”
    想到此處。
    李靖便倒轉玉瓶,連灑了二十滴水滴下去。
    片刻之後。
    行雨完畢,他旋即騎著馬回歸到了龍宮當中。
    到了宅院門口。
    李靖翻身下馬。
    他大踏步走進廳中,卻見那太夫人坐在主位低聲抽泣。
    李靖急忙詢問原因。
    那太夫人說道“公子誤我呀!本來你我約定每次隻灑一滴,伱為什麽有一次私自連灑二十滴?你可知道,這一滴可是地上一尺的水!那座縣城在夜半變得平地水深二丈,哪裏還有人能活?我已受到天譴,被杖責八十,背上血痕淋漓!而且兒子回來後還要一並處罰,這可如何是好?”
    一聽這話。
    李靖目瞪口呆,心中大慚。
    隨後。
    太夫人頓了頓,接著說道“公子乃是凡塵之人,龍族奈何不得,不過若是天官到此,那就麻煩了……為今之計,公子還是快走為妙吧!”
    說到這裏。
    那太夫人躊躇片刻,繼續道“這次請公子幫助,還沒有報答。山野村居,也沒有什麽好東西……”
    說到這裏。
    太夫人指著身邊的兩個丫環,然後說道“這兩個奴鬟,公子任意帶走一個,日後生活起居,也有個幫襯。”
    李靖聽了這話,怎敢輕易接受?
    但這太夫人堅持贈送,並說乃是因果循環,若李靖不受,便會遭到天譴。
    聽了這些言語。
    李靖沒奈何,目光落在兩個丫環身上,隻見一個儀貌和悅,神情怡然,一個憤氣勃然,拗怒而立。
    打量了片刻之後。
    李靖心頭暗想“這個和藹可親的,必然是太夫人的心腹,如此的話,我還是選擇這位怒者吧。”
    想到這裏。
    李靖便向太夫人說明了自己的決定。
    太夫人聞言,微微點頭。
    之後。
    這太夫人便將李靖和那怒麵丫環送出宅院。
    待兩人剛一出門。
    這朱門大院頓時無影無蹤。
    而身側的那位怒麵丫環,也已經是淚流滿麵。
    停在原地良久。
    李靖長歎一聲。
    他詢問這怒麵丫環的姓名。
    丫環說道“奴名喚樊玥,乃是前漢舞陽候樊噲)之後,早年跌入水中溺死,承蒙太夫人相救,傳了一身本事,又煉得肉身,複轉陽間,在龍宮做了個丫環。”
    聽了這丫環如此身世。
    李靖好生敬重。
    自此。
    他便不把樊玥當做尋常丫環看待。
    兩人休息了片刻,就向著大興城的方向,慢慢行去。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