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五章 前塵舊緣

字數:6138   加入書籤

A+A-


    數日之前。
    並州。
    九穀山。
    念齊莊內。
    一位身著白袍的老者手持弓箭,筆挺站立。
    片刻之後。
    他左手握住弓身,右手拉開弓弦,搭在弓上的箭矢則對準了一百步之外的三座箭靶。
    嗖!
    一道清脆破空聲驟起。
    箭矢宛如閃電般射出。
    眨眼之間。
    箭頭狠狠刺進了三個箭靶當中,最中間的靶心之上。
    這個靶心中央,赫然刻著“楊堅”兩個大字。
    至於一左一右兩個箭靶——左邊的靶心上刻著的,乃是“魚俱羅”三個字;右邊的靶心上刻著的,卻是“楊林”二字。
    “義父!後院有信鴿回來了。”
    正在此時。
    一位年不過弱冠,身高頂丈,腰大十圍的猛士快步走來,微微躬身,向那老者說道。
    “信鴿回來就回來了,何必如此大驚小怪?”
    那老者擺了擺手,似乎並不在意。
    “義父,並非是尋常的信鴿,乃是那隻花斑信鴿。”
    猛士皺著眉頭,低聲說道。
    “嗯?”
    一聽這話。
    老者臉色肅然。
    他抬抬手,示意猛士將信鴿上的書信拿給他看。
    不多時。
    老者看罷書信。
    他長歎一聲,轉而對猛士道“慕爵,你嚴守門戶,不要出山,老朽下去辦些事情,很快回來!”
    “義父,正所謂,師有命,弟子服其勞……不知此事是否危險,可否讓孩兒代勞?”
    那猛士聽到這話,神色微變,連忙問道。
    “不急不急,此事乃是老朽早就答應了旁人的,與你無關……你在山中好生習武,莫要胡思亂想。”
    老者擺了擺手,對那猛士說道。
    說罷。
    他回轉自己的居所當中,收拾了衣甲、槍戟,騎了戰馬,徑直往山下行去。
    ……
    回到現在。
    雁雲隘口之外。
    老將軍神威赫赫,一槍崩開張須陀,救下了梁師泰。
    此時此刻。
    正駐馬而立的王恪,通過腦海中的模擬器已然知曉了此人的身份。
    【姓名薛英字紹玄),
    年齡七十二歲,
    武器八尺紫楞青龍戟一百八十斤),四尺綠沉雙槍一百六十斤),
    坐騎超雲追月銀龍馬,
    武藝青龍戟法大成),盤肘回身雙槍法大成),
    術法教化威靈,
    將星西鬥巨威星君。】
    “原來是他!”
    看著薛英的名字。
    王恪既感覺在意料之外,又感覺處於情理之中。
    他在前世熟知諸多版本的隋唐評書演義故事。
    自然是知道,在某些藝術家的評書設定當中,薛英是一位如同神仙一般的存在。
    在王恪的記憶裏。
    薛英,號稱“白袍雙槍將”,乃是“雙槍老將”定彥平的師弟。
    此人在隋唐亂世之中姓名未顯,一直處於隱居的狀態。
    不過。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適逢羅通掃北之際。
    薛英僅有一次正麵出手的記錄。
    也就是在這次交手當中,薛英以雙槍破單槍之法,陣斬了給唐軍造成極大麻煩的北國上將袁慕爵。
    使得羅通的兵馬得以長驅直入,最終取得掃北勝利。
    然而。
    這隻是評書當中的家言。
    在此方世界當中。
    薛英的身世卻更加的複雜。
    在這方世界裏,薛英字紹玄,乃是北魏名將薛安都的嫡派子孫,自幼修行家傳的青龍戟法。
    他長大之後,與無數的祖輩一樣,進入軍伍,跟隨大將南征北戰。
    隻可惜,他初出茅廬之際,已經是南北亂世末期。
    那時節,北周楊忠氣勢正盛。
    而薛英所在的北齊,則是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
    不過。
    這薛英並非普通人。
    他憑借著自己的武藝與兵法,一步步坐上了將軍之位,並且在當時的北齊第一員上將——斛律光麾下,擔任副將。
    斛律光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曾經多次打退北周進攻,乃是北齊的鎮國柱石。
    可是,北齊國主高緯昏庸無道,中了北周名將韋孝寬的離間之計,因此冤殺斛律光。
    得知此事之後。
    薛英又驚又怒。
    他既恨高緯昏庸,又恨北周諸將詭計多端。
    於是,薛英準備收攏斛律光的兵馬部眾,與北周展開決戰。
    不料。
    就在這時。
    斛律光的另一位極其信任的副將——魚俱羅憤而歸降北周楊林麾下,並且率領兵馬反攻北齊,試圖為斛律光複仇。
    這魚俱羅目生重瞳,有霸王之威,薛英麾下兵馬不多,且士氣渙散,自知不是對手,便隻能解散兵馬,棄官而去。
    後來。
    薛英流落江湖。
    他得到了隱士高人——智容禪師的真傳,成了禪師的關門弟子,學成了雙槍之法和一手極其精妙的弓術。
    自此。
    薛英便在山中隱居。
    他除了每日修行武藝之外,還收了徒弟袁慕爵,同時往北國經商,販賣馬匹、藥材等物。
    誰曾想到,就是這等尋常的買賣,卻險些給薛英造成了滅頂之災。
    那是某次薛英北上販馬,偶然遇到了之前同在斛律光麾下的幾名將校。
    這些人,皆深恨斛律光之死。
    此時,離間計的主謀韋孝寬已經病故,可是當時的先鋒楊林、叛徒魚俱羅、統帥楊忠之子楊堅仍在人間。
    所以,這些人決定,在北方起兵,拉攏河北之地的人口,與大隋對立。
    但是,他們謀事不密,為巡視天下的高熲發覺。
    高熲順藤摸瓜,將眾人一網打盡,在收集線索的時候,他也發現了薛英為眾人提供戰馬、兵器、衣甲的往來書信。
    得到這些證據。
    按理來說,薛英必然被楊堅抓住,然後開刀問斬。
    可是。
    就在這個時候。
    漢王楊諒來到並州。
    他見薛英武藝高強,容貌不凡,心裏十分喜愛,於是以仁德招撫河北之心為借口,請求楊堅放薛英一條生路。
    此時的楊堅,剛剛統一北方,的確需要拉攏人心,所以就同意了楊諒的請求。
    也正因如此。
    薛英對楊諒十分感激。
    他雖然不願意做隋朝的官,可是也答應了楊諒,日後若有要事相求,他必然全力以赴。
    聽到薛英這等承諾。
    楊諒起初並沒有放在心上。
    隻不過,這次他在蒲津關受挫,那王恪又親率大軍來到並州……這等危急之時,也才終於想起有薛英這麽個人物。
    ……
    回到現在。
    鐺!
    一聲巨響。
    薛英掌中青龍戟陡起,將張須陀生生震開後退。
    張須陀神色嚴肅,一雙虎目緊緊盯著麵前的矍鑠老人,冷冷問道“便是伱斬殺了雁門郡三十六員大將麽?”
    “然也!”
    薛英微微點頭,一雙眼眸也是上下打量著張須陀。
    這段時間。
    他掌中青龍戟縱橫並州,所戰之人,不過三十回合以下便分出了勝負。
    直到此時。
    他見張須陀膂力過人,狼牙棒法精妙,這才覺得遇上了對手。
    “好!早就聽說你的名頭,今日在此相逢,正好領教一番!”
    張須陀看著薛英,眼中戰意滾滾而起,口中大喝道。
    話音剛落。
    他雙腿猛踢座下黑風馬。
    戰馬咆哮一聲,四隻鐵蹄奔騰,朝著薛英,衝擊而去。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