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敦煌戍主

字數:6922   加入書籤

A+A-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第四日。
    玉門關下。
    戰鼓聲滾滾如雷。
    耶律得海擔斧策馬,在關外來回馳騁,大罵挑戰。
    守城的士卒見狀,忙不迭的飛奔到魚讚府中,向這位主將稟報此事。
    這時。
    魚讚腿傷已經漸漸愈合。
    他問道“今日在城下挑戰之人,可是那日使長矛的賊將?”
    “今日在城下挑戰者,乃是一個手持大斧的賊人,並非那天的賊將。”
    守城士卒躬身回答道。
    “哼!我正待報著一矛之仇,他卻不來挑戰?罷了罷了!今日先殺他一個偏將出氣!”
    一聽士卒此言。
    魚讚心頭一動。
    原來。
    那日他與王不超一戰,差不多摸清楚了對麵的底細。
    若是平日裏,他興許能和王不超打個平手,可現下他腿上有傷,雖然漸漸痊愈,可終究行動不便,與敵人廝殺起來,還是要受些阻礙。
    如今。
    他聽聞外麵挑戰之人,並非是那日的王不超,心中的忐忑頓時消散大半,於是口中說道。
    說罷。
    魚讚當即起身,吩咐親兵準備披掛,然後提了兵刃,縱馬出關,來會戰耶律得海。
    反正。
    依著魚讚的想法——吐穀渾蕞爾小國,怎會有多位王不超一般的猛將呢?
    以此等想法為基礎。
    魚讚手持烈焰鬼頭叉,引五千兵馬出關,來到陣前,與耶律得海、耶律奇尚二將遙遙相對。
    他一擺掌中兵刃,大聲喝道“快回去換那使長矛的賊將來!爾等這些番邦下將,不是我的對手!”
    一聽此言。
    耶律得海勃然大怒,手裏車輪大斧一橫,高聲答道“你這般手下敗將,竟敢誇下如此海口?不要走,且吃我一斧!”
    說罷。
    他虎吼一聲,策馬提斧,飛掠而出,徑往魚讚麵前殺來。
    魚讚見此情形,嗬嗬冷笑一聲,當下也是把手裏的鋼叉擺動,叉頭卷起勁風,望著耶律得海劈麵刺殺而去。
    這一招,宛如電光火石。
    迫得耶律得海隻能掄開大斧,格擋招架。
    刹那之間。
    二將殺作一團。
    但見得——
    雙馬飛騰,兵刃並舉。
    車輪斧,卷起滾滾殺氣。
    鬼頭叉,帶出點點寒星。
    端的是——征雲慘淡遮紅日,海沸江翻神鬼愁。
    兩頭猛虎,陣前相搏,直殺到三四十合,依舊是不分高下。
    那耶律奇尚在軍陣見了,心癢難耐,當下爆喝一聲“大哥!我來助你!”言未畢,飛馬而出,掌中兵刃翻飛,徑取魚讚殺來。
    魚讚正與耶律得海殺得難分難解,突聽得耶律奇尚大吼,心裏一驚,下意識側頭向耶律奇尚看去。
    但見好一個凶惡猛將!
    怎生模樣?正是——
    戴一頂象鼻紫金盔,
    穿一件大葉虎皮甲,
    係一條獅蠻獸吞帶,
    蹬一雙牛皮尖頭靴,
    掌中持烈焰三股叉,
    座下是高頭混紅馬。
    一見此人,魚讚心裏一突。
    隨後。
    耶律奇尚已然衝到麵前。
    掌中的烈焰三股叉抖開,宛如赤龍探爪,徑取魚讚前胸。
    在這等攻勢之下。
    饒是魚讚武藝驚人,又怎是這兩員驍將的對手?
    他以一敵二,戰了約摸二十幾個回合,終究是氣力不加,隻能虛晃一招,向後敗走。
    耶律兄弟見狀,當即策馬引軍直追,一戰之下,殺得隋軍丟盔棄甲,四下奔逃。
    魚讚倒拖著鬼頭叉,飛也似逃回了玉門關下,緊緊關了城門,高高拽起吊橋,再也不出城接戰了。
    那吐穀渾兵馬,見隋軍大敗,便緊跟著猛攻城池。
    可是。
    玉門關終究是西部屏障。
    吐穀渾兵馬連續攻打了整整一日,始終不能進取半分。
    與此同時。
    魚讚龜縮城中,借助堅固城防把守,一麵抵禦敵軍,一麵等待著敦煌城,以及朝廷大軍的支援。
    ……
    “報……!稟報可汗,狄古力將軍回來了!”
    當夜。
    吐穀渾大營當中。
    一名斥候匆匆奔至,向可汗藥羅葛菩薩稟報。
    原來。
    在臨行之際。
    藥羅葛菩薩已經派出驍將狄古力,率領一支輕騎,繞過玉門關,抵達敦煌城附近,打探隋軍動向。
    如今。
    他突然派斥候送信,想來是得到了什麽重要的情報。
    “把斥候帶上來!”
    想到這裏。
    藥羅葛菩薩輕輕擺手,對麵前的親兵吩咐道。
    親兵領命而去,不多時,一名斥候便被帶到了藥羅葛菩薩的眼前。
    “小人見過可汗!”
    斥候跪倒在地,恭敬磕頭。
    “說吧!狄古力派你來,是有何要事?”
    藥羅葛菩薩開口問道。
    那斥候說道“我家將軍在玉門關東麵。截獲了兩封隋軍軍報,打開查看之下,發現是送往敦煌與大興城的求援信!因此,我家將軍特派小人前來,將書信送到可汗麵前,請可汗決斷。”
    “求援信?”
    藥羅葛菩薩微微一愣。
    隨即,他接過那斥候雙手捧上的兩封書信,展開之後,仔細查看。
    不一時。
    藥羅葛菩薩對身側親兵道“好酒好菜,款待這個斥候,然後讓拓跋木彌過來一趟!”
    “是!”
    親兵聞言,連忙躬身領命,帶著那斥候走了下去。
    沒過一會兒。
    謀士拓跋木彌來到了帳中。
    “可汗,不知發生了何事?”
    拓跋木彌來到帳中,當即詢問藥羅葛菩薩道。
    藥羅葛菩薩說道“我軍截獲了隋軍軍報,乃是玉門關往敦煌、大興城的求援信……看了書信之後,我準備以此定計,不知伱可有什麽良策嗎?”
    “這個麽……”
    拓跋木彌微微沉吟。
    他手撫長須思索了片刻,然後對藥羅葛菩薩道“臣方才想到了三條計策——第一,乃是圍城打援之法,包圍玉門關,吸引敦煌與大興城主力到來,然後一舉破之;第二,乃是隻圍不攻之法,阻斷隋軍玉門關四麵通道,待其城中糧食耗盡,自然可破;第三,則是按兵不動,引隋軍主力殺到,將戰場布置在玉門關外,與其硬戰……這等三策,還請可汗決斷。”
    “圍城打援太險,引敵出關太緩,若是圍困玉門關,不急不緩,倒也合適。”
    聽完了拓跋木彌的計策。
    藥羅葛菩薩腦海中開始不住地思索起來,片刻之後,已經做出了決定。
    隨即。
    他召集麾下王不超、耶律得海、耶律奇尚、蕭律迪、沙裏赤圖、安興貴、安修仁等大將到此,並且說起了玉門關求援之事。
    “我準備分派四路兵馬,緊逼四門,圍困玉門關,不知哪四位將軍願往?”
    藥羅葛菩薩看著眾人,問道。
    此言一出。
    麾下諸將紛紛請戰。
    爭了一會兒。
    藥羅葛菩薩擺了擺手,將帳中喧嘩壓了下來,然後說道“王不超、蕭律迪、沙裏赤圖,你們三人,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圍困玉門關北門、東門、南門三處,我自引剩下的大軍,圍困西門……爭取在隋朝大軍反應過來之前,困死玉門關兵馬!”
    “末將領命!”
    藥羅葛菩薩此言一出。
    麾下諸將一個個昂首挺胸,拱手聽令,而後各自離去。
    ……
    從此時開始。
    吐穀渾兵馬對於玉門關壓迫更重,攻勢也越發的緊迫。
    魚讚在城中整整守了五天,始終不見敦煌城與大興主力的到來。
    他的心裏,也越發的焦急。
    這一日。
    魚讚一如既往登城觀戰。
    他遠遠望去,隻見城外旌旗密布,戰馬翻騰,殺氣滾滾,聲勢極其浩大,心裏倍感煩悶。
    然而。
    就在這時。
    突然間東門之外,那吐穀渾大將蕭律迪的陣中一片大亂。
    魚讚精神一振,舉目望去。
    隻見一員大將,手持混鐵獅頭槊,躍馬從背後直撞入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一直到的城下,口中朗聲大叫“快開城門!”
    魚讚見此人高鼻深目,須發如銀,卻不認得,故而不敢開門。
    與此同時。
    蕭律迪麾下數十名騎兵各持兵刃,飛縱戰馬,已經殺到了那大將身後。
    那大將猛然轉身,手裏獅頭槊翻飛,一連砸死了數人,其餘敵軍見了,連忙倒退而歸。
    到了這時。
    魚讚才吩咐士兵開門,將那員大將迎了進來。
    那人提著長槊,快步來到魚讚麵前。點點頭,拱手行禮。
    魚讚問其姓名。
    那人道“我名叫北宮國昌,乃是敦煌本地人士,曾經擔任敦煌戍主……”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