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氣運法寶(求月票)

字數:5467   加入書籤

A+A-


    “定北侯王恪……”
    聽到這個名字。
    韓擒虎心念微動。
    在他的眼裏,王恪乃是越公楊素一步步提拔上來的嫡係。
    而楊廣嚴格來說,算是目前楊素的靠山。
    所以。
    楊廣拉攏王恪,也是在情理之中。
    “定北侯多次與突厥人有所交集,與那啟民可汗也有交情,若是以他為使,前往突厥,的確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韓擒虎點了點頭,說道。
    “那好,如此的話,三位出使的人選已經定下,卿且回去準備,朕寫好聖旨之後,卿便可以引軍起行了。”
    楊廣微微頷首,對韓擒虎道。
    “臣遵旨!”
    韓擒虎聞言,當即雙手抱拳,向楊廣行禮離去。
    “去吧!”
    楊廣輕輕擺手,口中道。
    待韓擒虎走後。
    楊廣望著其人遠去的背影,眼眸之中微微閃爍著光芒。
    這書中暗表。
    楊廣為何要選擇王恪出使突厥?
    除了韓擒虎推測的原因之外。
    還有一個頗為重要的原因,卻是他的臨時起意。
    一開始。
    楊廣任用人才,更傾向於自己在晉王府時代,親自提拔的俊傑。
    而陰世師、馮孝慈、樊子蓋這三位他自己選拔之人,在於吐穀渾作戰期間,著著實實打了楊廣的臉。
    再加上如今韓擒虎的侃侃而談。
    楊廣在心頭突然做了一個決定——若是在朝中勾心鬥角,運籌帷幄,自己提拔的人物綽綽有餘;可是,要衝鋒陷陣,決勝千裏,還是要使用一些沙場宿將才是。
    故而。
    想到此節。
    楊廣便決意提拔一位邊將。
    而出身於越公楊素府中的王恪。則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自此。
    隨著楊廣做出決斷。
    大興城內的各個官員,開始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
    如此這般,又過了三日。
    關於西北戰事的諸般詔書已然擬定完成。
    拜韓擒虎為涼州行軍總管,都督涼州內外軍事,負責討伐吐穀渾的相關事宜。
    陰世師、樊子蓋二人,為朝廷大將,卻慢軍無禮,導致損兵折將,本該治罪,但目下正值用人之際,故而留在帳前聽用,將功補過。
    魚俱羅、魚讚二人,身為邊將,統兵無方,導致西北門戶洞開,玉門關、敦煌城落入敵手,亦是應當治罪,但念及二人熟悉邊務,則留在軍前聽用,將功折罪。
    至於北宮國昌,雖然時運不濟,遭逢大敗,但因為他是白身助戰,為國為民,故而不曾受罰,反倒拜為帳前校尉,等候韓擒虎到來。
    除此之外。
    曲伯雅持節,出使西涼國、沙陀國,請求兩家出兵,配合大隋,擊破吐穀渾。
    裴矩持節,出使吐蕃國,請求吐蕃讚普集結兵馬,等候大隋出兵,便從西南、東南兩側進擊,截斷吐穀渾退路,並且分割吐穀渾南麵土地。
    王恪持節,出使突厥國,聯合突厥啟民可汗,準備合兵一處,會獵西北,一起攻打吐穀渾,若大事可成,便與突厥共同瓜分吐穀渾疆土。
    而韓擒虎等人離開之後。
    南麵伍雲召、李子通、楊通之事,則以懷柔為主。
    楊廣令楊素、楊玄感父子統領大軍,沿著長江布防,同時將宇文成都留在南麵聽用,為的就是威懾南方叛逆。
    如此。
    天下各地事宜安置完畢。
    諸多使者分批行動,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
    北境。
    幽州城。
    定北侯府。
    呼!
    呼!
    呼!
    一條長槍破空。
    槍鋒撕裂空氣,帶起陣陣輕嘯嘶鳴。
    緊接著。
    王恪一步踏出,陰陽手輕輕一抖,長槍宛如靈蛇,卷起點點青芒,呼吸之間,便在空中綻放出七朵槍花。
    “主公,好槍法!”
    這一槍揮出。
    王恪隻覺得渾身毛孔張開。
    他不由自主一聲呐喊,旋即收槍而立,目光微微一轉,向旁邊聲音傳來之處望去。
    但見庭院之側,一隊親衛緩緩行來。
    為首有三員大將,正是跟隨袁天罡前來投效,目下正在擔任王恪護衛的袁通、金無鑄、戴天行。
    而方才出聲叫好之人。
    正是袁通!
    “哈哈哈哈!三位兄弟此來,可有什麽事情嗎?”
    看到三人。
    王恪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隨口便問道。
    “主公!我等三人從城外白雲觀而來,那座九陽鍾已然安置完畢,請主公移步查看。”
    袁通雙手抱拳,口中說道。
    “哦?袁天罡先生果然道法通玄,竟然不到一年時間,便將九陽鍾煉製為鎮壓氣運的法寶了。”
    聽到袁通之言。
    王恪心裏微微一喜,語氣頗為高興的對幾人說道。
    原來。
    自那日結束了《水滸全傳》的模擬推演之後。
    王恪便得到了那陳希真的至寶“九陽鍾”。
    不過,不同於陳希真用來克敵製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恪還有一個想法,便是把九陽鍾煉化為鎮壓氣運的法寶。
    有了這個想法。
    他便寶貝展示給自己麾下頭號法師袁天罡查看。
    袁天罡對王恪道“此寶暗合雷部正神之威,的確可以加持鎮壓氣運的符文,若將軍信任貧道,可讓貧道在城外白雲觀內日夜打磨,一年之後,便可將此物凝練為氣運重寶。”
    一聽這話。
    王恪眉頭微微一挑,看向袁天罡的眼神中充滿了懷疑。
    “道長此言當真?”
    他開口問道。
    袁天罡手撫長須,微微一笑,說道“貧道以一年時間為期,一年之後,將軍可看成效!”
    “好!既然道長這麽說,那就以一年為限,一言為定!”
    王恪笑著對袁天罡說道。
    “一言為定!”
    袁天罡微微頷首,語氣頗為鄭重說道。
    ……
    回到現在。
    想起那日與袁天罡的約定。
    王恪不由得微微發笑。
    隨後。
    他看向袁通、金無鑄、戴天行三人,口中道“既然是道長相邀,那我就往白雲觀一行便了!”
    說罷。
    王恪喚來王天佑,吩咐了一些定北侯府中的相關事宜,而後就率領一百親衛,與三將一起,直奔城外白雲觀而去。
    與此同時。
    幽州城外,專門為袁天罡修築的白雲觀中。
    一片清幽典雅的桃林之內。
    一襲白衣,仙風道骨的袁天罡正坐在花木掩映的涼亭當中。
    突然。
    他心念一動,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左手猛然一翻,一道金光電射而出,飛至空中,化作一尊滴溜溜旋轉的巨大銅鍾。
    銅鍾之上,一麵刻日月星辰,一麵刻山川草木,一麵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麵書四海一統之策,通體散發著煌煌大氣,向四麵擴散開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