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大可汗(求月票)

字數:5829   加入書籤

A+A-


    且說突厥國內。
    自那日阿史那雍虞閭之亂後。
    啟民可汗阿史那染幹徹底抓住了國中大權,並且慢慢開始推行治國之道。
    對內,他學習南麵隋朝製度,重新啟用虎師、鷹師、豹師,訓練軍隊,選拔人才,國力漸漸恢複。
    對外,阿史那染幹則緊緊鎖定了之前趁虛而入的北遼國。
    這北遼國被隋軍重創,國力一直不曾恢複。
    阿史那染幹看準機會,派出自己頗為信任的侍衛阿史那咄苾為帥,引虎師、豹師出征,掃蕩北遼,迫使其俯首稱臣。
    而阿史那咄苾也因為這般功勞,被阿史那染幹封為了小可汗——即頡利可汗。
    至於東麵的奚族和契丹等弱小部落,以及西麵的鐵勒、薛延陀等弱小部族。
    阿史那染幹也派出麾下親族——阿史那咄吉與阿史那玷厥分別管理。
    其中。
    阿史那咄吉被阿史那染幹封為突利可汗,統領奚族、契丹族等,鎮守東麵。
    而阿史那玷厥,則統領鐵勒、薛延陀等西麵九部,被阿史那染幹封為步迦可汗,麾下鐵騎數萬,盡是鷹師精銳。
    自此。
    突厥國再度複興,威震北疆,割據一方。
    不過。
    突厥對於大隋,還是保持著必要的尊重,與大隋的通商,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也就是,為何史大奈、史大義兄弟,能夠得知這麽多突厥國國事格局的原因。
    說到此處。
    徐茂公指著桌案上的地圖,接著道“想那南北亂世之際,北方以柔然為長,突厥可汗阿史那土門厲兵秣馬,勵精圖治,最終蕩平柔然,執掌北方大權……那時,突厥國東抵遼東,西接大漠,宛如一個巨大覆碗,籠罩在我中原華夏的頭頂……”
    一邊說著,徐茂公一邊輕輕用手,劃出了一大塊地界——正是突厥最強盛時,所擁有的疆域。
    “而阿史那染幹頗為明智,如今已經將國內統一,其必然準備恢複祖上榮光,若主公北上,可以此事,來遊說突厥可汗。”
    接著,徐茂公看向王恪,口中緩緩說道。
    “嗯……此言不錯!詔書當中,天子也曾答應,割讓吐穀渾北麵交給突厥管理……不過,此事若成,突厥國力將再度強盛。”
    王恪微微頷首,口中說道。
    可是。
    他說到後麵,語氣卻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所以,主公此番北上,除了聯盟突厥之外,還要查看突厥軍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也!”
    徐茂公笑著說道。
    “怎麽?世績以為,這突厥會成為我等的敵人?”
    王恪微微一笑,旋即問徐茂公道。
    “非是我如此認為,而是天下之事,自古便是如此。”
    徐茂公回答說。
    “也罷!此事我記下了!”
    王恪微微頷首,對徐茂公說。
    隨後。
    他頓了頓,目光自魏征、房玄齡、徐茂公三人臉上略過,旋即開口說道“這次北上,世績與我同行,玄成與玄齡在家中處理政務,莫要鬆懈。”
    “屬下等遵命!”
    一聽王恪此言。
    魏征與房玄齡微微拱手。
    徐茂公摸了摸胡子,臉上露出了一絲絲笑容。
    待到次日。
    王恪召集麾下諸將議事。
    他說起了北上與突厥聯盟的任務,同時望向了下方群英。
    “諸將在家,各司其職,訓練兵馬,蕩平賊寇,不要鬆懈……此番與我一同北上者,袁通、金無鑄、戴天行、王天佑四人!”
    掃視了眾人一番。
    王恪還是決定,讓部下依舊留下關內,默默發展自己的勢力。
    而跟隨他北上之人,皆為身邊的親衛統領。
    王天佑、袁通、金無鑄、戴天行幾個,見王恪讓他們一同北上,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自此。
    文武官員安頓完畢。
    王恪讓王天佑點三千鐵騎隨時聽用,在幽州城內集結,待得三天之後,一起出了城,向北而去。
    ……
    茫茫朔風。
    卷動漫天枯草。
    幾點寒鴉。
    震碎空寂蒼穹。
    幽州城往北。
    王恪騎著渾身黑氣包裹的四不像,望著周圍空寂的環境,不由得感慨萬分。
    “此等地界,雖然荒涼,但乃是北麵異族與華夏之地的分界要衝……不知這等土地之上,究竟長眠著多少英雄骨……當真是可敬可歎!”
    想到此處。
    王恪極目遠眺,
    前方,乃是刀刻斧鑿,歲月斑駁的古長城。
    “主公,出了長城,便是塞外了,今日是在此處休息,還是出塞再說?”
    此時此刻。
    本來在前方打探情況的王天佑回馬而至,拱手詢問道。
    “先出塞吧!”
    王恪擺擺手,口中道。
    “是!”
    王天佑聞言,拱手領命而去。
    隨後。
    大軍繼續前行。
    不一時。
    兵馬出了長城,直入草原。
    然而。
    時間到了傍晚。
    兵馬正繞過一處草坡時。
    隻聽得前方馬蹄聲起。
    緊接著。
    滾滾煙塵翻騰。
    一支兵馬由遠及近,飛馳而來。
    王天佑心頭一驚,急忙綽槍在手,率領三百騎兵向前查看。
    不過。
    當那支兵馬行到近前。
    王天佑望向為首大將,不由得喜出望外。
    原來。
    這員大將不是別人,正是坐鎮塞外,替王恪打理草場的驍將——薑鬆。
    “薑兄弟,你如何在此?”
    看到薑鬆到來。
    王天佑驚喜交加,連忙問道。
    “不知主公何在?此處離草場頗近,主公為何不在草場中去休整呢?”
    薑鬆看向王天佑,口中詢問。
    “主公就在後麵!此地離草場很近?我記得大部分草場都在薊州方麵啊?”
    王天佑頗為奇怪的問道。
    “前些日子,此處來了一夥馬賊,企圖霸占周圍的草場,我聽聞之後,便親來與之交涉,那馬賊首領甚是無禮,被我一槍刺死,其他馬賊便紛紛歸順……我見他們頗有勇力,就收下為兵,日夜訓練,此處草場,也順理成章,成了為我們的領地。”
    薑鬆微微一笑,向王天佑解釋道。
    “原來如此!看來薑兄弟在塞外,做下了好大事業!”
    王天佑哈哈大笑,口中打趣兒。
    一麵說著,他一麵引著薑鬆來見王恪。
    王恪看到薑鬆,心裏甚是高興。又聽聞薑鬆近日收服了馬賊,越發的歡喜。
    故而。
    大軍整頓完畢,便前往草場之內休息。
    一夜無話。
    直到第二日。
    王恪正要啟程。
    薑鬆的副將魏辟疆星夜趕來。
    與他同來的,還有史大奈、史大義兄弟。
    這幾個自言熟悉塞外地形,想要和王恪同往突厥,尋常還能互相照顧。
    王恪微微頷首,當即同意。
    自此。
    魏辟疆、史大奈、史大義加入隊伍,引兩千兵馬相隨。
    這王恪便帶著五千兵馬與八員健將,一起向突厥行去。
    在路上。
    走了約摸四五天。
    這一日。
    人馬正渡過一片河灘。
    前方密林之內,驟然殺出一支兵馬,在河灘對岸列陣,一張張弓箭頓時抬起,對準了王恪等人。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