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薑鬆威風(求月票)
字數:6143 加入書籤
隆隆隆!
隆隆隆!
隆隆隆!
四隻馬蹄翻騰。
帶起了滾滾煙塵。
薑鬆左手拉著韁繩,右手倒提長槍,恍如一道閃電,須臾之間,便越過了密密層層的突厥陣型,奔到了兩軍陣前。
“來者止步!”
剛剛衝到陣前。
那突利可汗身側突然衝出了兩員大將。
這二人,步戰武器,一個手持雙錘,一個晃動雙斧,橫在了薑鬆的麵前。
“我乃勸戰之人,快快閃開!”
薑鬆一聲大喝,口中說道。
一麵說著,他座下戰馬一麵已經衝到了兩人跟前。
這兩個大將,正是突利可汗帳下的拔野專魔犴、拔野妖魔呼。
他兩個與突利可汗一起,前來觀看步迦可汗和頡利可汗交兵。
此時。
那乙弗龍都正和左車輪、鐵雷銀牙交手,鐵雷金牙見狀,也策馬加入戰團。
三個人丁字形,圍住乙弗龍都廝殺,好不厲害。
拔野專魔犴與拔野妖魔呼正看的目眩神馳之際,突見薑鬆縱馬挺槍而來。
自然而然的。
他兩個各持兵刃,一左一右飛步邁出,擋在薑鬆麵前。
那拔野專魔犴更是掄開掌中雙錘,就著薑鬆座下戰馬,狠狠橫掃而去。
“閃開!”
方才薑鬆招呼了一聲。
兩員番將卻無動於衷。
於是。
薑鬆雙手緊握長槍,隻把槍頭向下一頂,白森森槍杆重重撞在拔野專魔犴的鐵錘錘頭之上。
頓時之間。
巨大的力量從槍杆上宣泄而出。
瞬間震得拔野專魔犴往後連退幾步,最終收勢不及,一個屁股蹲,坐在了地上。
拔野妖魔呼見狀,心中驚駭。
他知道自家兄弟擁有一身怪力,在茫茫風雪的遼東叢林之中,甚至能夠與熊羆、猛虎搏殺。
而此時。
這位看起來清清秀秀的小將,隻一槍,便將之崩倒在地,足見力量何等厲害。
想到此節。
拔野妖魔呼也後退了幾步,讓過薑鬆,使他能夠直往交戰之處奔去。
薑鬆見拔野妖魔呼很識時務,微微點頭,旋即一帶戰馬,電射而出。
與此同時。
陣前沙場之中。
四員大將交戰正酣。
乙弗龍都將手中長杆降魔杵舞得如同紡車相似,呼呼呼惡風陣陣,籠罩住眼前的三個敵人。
起初。
乍與三人交手。
乙弗龍都還有一些壓力。
不過。
隨著他與三人鬥到五十個回合往上之時。
他一身武藝漸漸融會貫通,實力竟然在戰鬥之間更上一層樓。
漸漸的。
在他的一杆降魔杵覆蓋之下。
三個人竟然被逼得隻有招架之功,再無還手之力,隻能采取守勢,與乙弗龍都周旋。
一旁的頡利可汗看到這裏,不由得對身旁執失武歎息道“可惜鐵雷金牙、鐵雷銀牙的兄弟鐵雷八寶不在,若他在此,何懼這乙弗龍都!”
這書中暗表。
原來。
鐵雷金牙與鐵雷銀牙還有一個嫡親的三弟,名喚鐵雷八寶。
這孩子如今年不過十三歲上下,但一身怪力驚人,更勝乙弗龍都。
也是因為他天賦過人。
所以,鐵雷八寶也得到了仙人青睞,被一位喚作智容法師的僧人帶走,修行武藝去了。
不料。
這頡利可汗正歎息之際。
突然間。
隻見突利可汗陣中飛出一人,宛如電光火石一般,須臾之間衝到了陣前。
那人掌中一條五鉤蟠龍亮銀槍,座下一匹超雲掣電嘯霜馬,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口中卻大聲喝道“四位將軍且罷鬥!商議大事要緊!”
“你是什麽人,快快躲開!”
這個時候。
四員大將殺得正急。
哪裏能聽得薑鬆之言?
而薑鬆,正好行到了鐵雷銀牙身側。
鐵雷銀牙見狀,下意識的掄開右手踹牌,準備把薑鬆往旁邊趕開。
呼!
這一招,既快且猛!
踹牌尖刺劃過空氣,發出了嗚嗚嗚的呼嘯之聲。
鐺!
不料。
鐵雷銀牙原以為能夠逼退薑鬆的一擊,卻被薑鬆穩穩接住。
緊接著。
薑鬆大槍一攪。
槍杆上五個鉤子頓時勾住了踹牌上的鐵釘。
而後。
薑鬆單臂持槍,重重一扯。
那鐵雷銀牙一個收勢不及,頓時就被薑鬆生生扯下馬來,
這一下突然變故。
乙弗龍都、左車輪、鐵雷金牙幾人,都是大吃一驚。
那鐵雷金牙見著自家兄弟摔倒在地,大喝一聲,掄開大刀,向薑鬆頂門斬落。
薑鬆微微側身,躲開了鐵雷金牙大刀,隨後出槍如電,兜胸前刺進來。
鐵雷金牙心頭驚駭,隻想道“我命休矣!”
不料。
那薑鬆長槍刺到鐵雷金牙胸前時,隻甩了個槍花,反手一下,拍在其人肩上,也把鐵雷金牙拍落馬下。
“閣下……莫非是薑鬆將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到薑鬆幹淨利落的手段。
剩下的兩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那左車輪沉吟片刻,旋即拱手詢問道。
“正是在下!”
薑鬆微微拱手,回答道。
“果然是薑鬆將軍當麵!之前聽聞您武藝高強,槍法神出鬼沒,曾經助我突厥國平定叛亂,如今一見,才知所言不虛也!”
左車輪雙手抱拳,口中說道。
“哪裏哪裏!在下武藝還不到神出鬼沒之境,單說這位乙弗龍都將軍,恐怕就能將我擊敗。”
薑鬆擺了擺手,說道。
“末將不敢!”
乙弗龍都臉色微紅,回答說。
“哈哈哈哈!大家都是突厥勇士,何來自相殘殺?今夜不如各自回去,明天一早,商議進軍討伐吐穀渾之事,如何?”
正在此時。
王恪在徐茂公等人的簇擁之下,也緩緩來到了兩軍陣前。
他雙手抱拳,向周圍諸多的突厥貴族拱手致意,口中說道。
“不錯!定北侯所言極是!我等現下各自回營休息,明日一早,再行商議軍事!”
看到王恪出頭。
啟民可汗自然不會藏著掖著。
他隻能來到王恪身側,向諸多突厥貴族下令。
突厥貴族們聽到了大可汗的命令,自然是紛紛拱手行禮,收攏兵馬,各自告辭離去,暫且不提。
待到第二日。
突厥方麵,關於討伐吐穀渾的進軍兵馬分配之事,開始了討論。
最終。
在王恪的斡旋之下。
突厥國諸多兵馬分成了三路。
第一路,由步迦可汗率領,擔任討伐吐穀渾的先鋒。
第二路,由啟民可汗與頡利可汗率領,擔任中軍主力,收複鞏固打下的土地。
第三路,則是突利可汗的偏師,在統籌行軍輜重糧草之外,還需要派出遊騎,四下偵查掃蕩,清除吐穀渾殘餘的勢力。
這等行軍布置定下。
突厥貴族們並無異議。
隨後。
啟民可汗又請來德高望重的部落薩滿,進行占卜,選定了進攻時間之後,各個部落回到自家領地,調集兵馬,隨時準備出兵。
很快。
又過了五六日。
王恪向啟民可汗辭別,正要啟程,往幽州而去。
不料。
就在這時。
一封來自大興城的聖旨,卻送到了他的麵前。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