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敵寇動向(求月票)

字數:6117   加入書籤

A+A-


    瓜州縣內。
    行軍元帥府邸當中。
    韓擒虎穩坐主位之上,隨軍參謀李靖立在左側。
    而座位之下。
    依次排列的,便是魚俱羅、魚讚、北宮國昌、陰世師、樊子蓋等等邊關大將。
    “元帥,隴西刺史薛舉、武威刺史李軌兩位將軍,率領一萬六千兵馬,前來助戰!”
    正當此時。
    府邸之外,一名親兵快步行來,雙手抱拳,向韓擒虎稟報。
    “不料二位將軍來得如此之快!諸位,我等一起出去迎接兩位將軍到來!”
    韓擒虎聞言,哈哈大笑,左手一揮,口中對諸將說道。
    “是!”
    眾將齊齊拱手,跟隨在韓擒虎身後,魚貫而出,迎接薛舉、李軌兩路人馬。
    府邸之外。
    薛舉與李軌甲胄在身。
    他們看到韓擒虎到來,隻是微微躬身,拱手行禮。
    韓擒虎乃是豁達之人,自然不會計較這些。
    當即。
    他一手拉住薛舉,一手拉住李軌,大踏步,走進了府邸之內。
    進入府中。
    諸將按照官職坐定。
    韓擒虎說起出兵收複失地的相關事宜。
    李軌拱手道“元帥容稟!末將在武威時,已經繪製好了敦煌、玉門關諸地地形圖,元帥可持此圖,派出斥候查看,摸清敵軍兵馬布置,而後一一拔除,便可反敗為勝!”
    “好!李將軍心思縝密,的確為將才也!”
    聽了李軌這話。
    韓擒虎猛然一拍手,笑著說道。
    “元帥!”
    韓擒虎話音未落。
    隴西刺史薛舉也是長身而起。
    他拱手說道“若是日後發起總攻,末將願為先鋒!”
    此言一出。
    魚俱羅和魚讚等人臉色微變。
    這正是他們最擔心的事。
    玉門關,為魚讚轄地。
    敦煌城,為魚俱羅統領之所。
    若是這兩處被別人收複。
    那麽他魚俱羅和魚讚這兩個沙場宿將的臉,該往哪裏放呢?
    一想到這裏。
    魚讚再也按捺不住,拱手請命道“元帥,末將不才!願意擔任收複玉門關與敦煌城的先鋒!”
    “誒!誰為先鋒之事,暫且不談……如今最為重要的乃是兩件事,第一,摸清楚敵軍動向;第二,確定我們其他的幾路盟友何時出兵……”
    韓擒虎一見魚讚這般做派。
    頓時就知道了此人內心想法。
    於是。
    他微微擺手,按下了薛舉和魚讚兩人,口中說道。
    “末將等遵命!”
    看到韓擒虎如此說。
    “好!”
    韓擒虎微微頷首。
    隨後。
    他目光一轉,看向薛舉身後的薛仁杲、薛仁越二人。
    “這兩位,可是貴公子?”
    韓擒虎笑著問薛舉道。
    “正是犬子。”
    薛舉點點頭,回答說。
    “聽聞貴公子武藝高強,每戰必為先鋒,我這裏有一軍務想要交給貴公子去做,不知將軍可願領受?”
    韓擒虎緩緩問道。
    “元帥看得起犬子,末將萬分榮幸!請元帥下令吧!”
    薛舉雙手抱拳,口中說道。
    韓擒虎微微一笑,口中說“那敦煌城內,敵軍勢力頗大,我準備派遣一支兵馬,持李將軍所畫地圖,查看敵軍的虛實情況……此事,貴公子可能勝任?”
    “元帥,末將願往!”
    一聽韓擒虎這話。
    薛仁杲當即邁步而出,拱手接令。
    “哈哈哈哈!如此甚好!我與你一千鐵騎,可敢前去?”
    韓擒虎哈哈大笑,看著這位年輕大將,越發的順眼,口中說。
    “漫說是一千鐵騎,便是一百騎兵,我也敢去!”
    薛仁杲拍了拍胸脯,大聲道。
    之後。
    這位年輕將軍便接了韓擒虎手中令箭,拱手又行了一禮,旋即轉身離去。
    至於其他眾人,則在瓜州縣內休整,一來,等候薛仁杲探查敵情;二來,隻待四方盟軍出動,便可發起總攻。
    與此同時。
    就在那茫茫北地。
    王恪也集結兵馬,向著瓜州緩緩進軍。
    ……
    話分兩頭。
    再說敦煌城內。
    藥羅葛菩薩麵沉似水。
    前些日子。
    他用兵玄奇,以計謀連續奪下玉門關與敦煌城兩處。
    但是冷靜下來之後。
    藥羅葛菩薩心頭不覺後怕。
    他深知自己吐穀渾國力虛實。
    如今。
    吐穀渾兵馬敢打敢拚,無非是依仗著自己的武力與統帥。
    若是自家吃了敗仗。
    恐怕國內各個勢力,立刻就會人心思變,從而倒向周圍的敵國。
    “所以,我萬萬不能輸!”
    想到此節。
    藥羅葛菩薩緊緊握住雙拳,心頭暗暗發誓說道。
    “可汗!”
    正在此時。
    拓跋木彌快步走了進來。
    “何事?”
    藥羅葛菩薩微微側身,問道。
    “瓜州縣內囤積了大量隋軍兵馬,想來那隋朝皇帝派遣的主力軍到了!”
    拓跋木彌低聲對藥羅葛菩薩說。
    “果然來了……”
    藥羅葛菩薩微微頷首。
    隨後。
    他龍行虎步一般,行至大廳之內,目光落在了牆上懸掛的巨幅地圖上。
    “瓜州縣內有多少隋軍?”
    藥羅葛菩薩問道。
    “目下卻還不知。”
    拓跋木彌回答說。
    “需得派一員大將,前去探聽探聽敵人的虛實。”
    藥羅葛菩薩緩緩說道。
    說到這裏。
    他輕輕揮手,令親兵將麾下大將蕭律迪,以及吐穀渾貴族安氏子弟——安元壽、安神感召來。
    不一時。
    三員大將來到藥羅葛菩薩麵前。
    “如今瓜州縣內聚集了大量隋軍,然而具體人數,我等卻不太知曉……你們三人,率領三千鐵騎,分做三個方向,前往打探情況!若是遇到敵軍,不可戀戰,立刻回來,明白了嗎?”
    藥羅葛菩薩掃視三人,口中緩緩說道。
    “是!”
    蕭律迪與安元壽、安神感齊齊拱手,遵令而去。
    隨後。
    三將頂盔摜甲,率領兵馬,出了敦煌城,望瓜州方向而去。
    單說這吐穀渾安氏一族的子弟安神感。
    此人嚴格來說,祖上與李軌乃是同鄉,都為武威姑臧人。
    他們安氏是粟特族出身,後歸屬於吐穀渾國,一步步成為了國中貴族。
    而安神感,乃是安氏一族嫡派子孫,自幼修行弓馬,精通騎射,善使一條長槍,槍法精妙,難逢敵手。
    這一次。
    他跟隨藥羅葛菩薩東征。
    為的就是立下戰功,奪得一官半職。
    如今。
    他得了藥羅葛菩薩將令,引一千兵馬,沿著敦煌北麵道路,向瓜州縣城行去。
    出了城門。
    兵馬行不多時。
    眾人剛剛來到一片雜亂的灌木叢時,隻聽得其中一陣馬蹄聲緊,須臾之間,便湧出了一支兵馬。
    這支兵馬,盡打著隋軍旗幟——正是薛仁杲率領的一千鐵騎。
    當下。
    兩軍驟然相逢。
    安神感與薛仁杲都始料未及,不免齊齊一愣,大吃一驚。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