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雷霆攻勢(求月票)
字數:6160 加入書籤
“軍神李靖!”
目光望向這位青年。
王恪腦海裏浮現出了此人的基本信息。
他不覺倒吸一口涼氣,心裏不由得驚訝萬分。
“元帥身側之人,乃是何人?”
王恪目光微微閃爍,明知故問道。
“這是我的外甥,名喚李靖,目下在我身邊做個參謀。”
韓擒虎微微一笑,指了指李靖,向王恪介紹道。
“京兆三原李靖,見過定北侯。”
隨著韓擒虎的介紹。
李靖一步邁出,微微拱手,向王恪行禮說道。
不過。
此時此刻。
兩人乍一相逢。
那李靖隻覺得王恪此人,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頗為奇特的氣質。
這等氣質,與自己頗為相似。
但是,又與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仿佛是天生的敵手一樣。
“原來是獻策破漢王的李藥師,失敬失敬!”
王恪點點頭,抬手與李靖回禮,口中笑著說道。
“定北侯謬讚了……在下不過一介草民,哪裏比得上侯爺牧守一方,造福百姓。”
李靖聽到王恪之言,強行壓住了心頭奇怪的感覺,連忙拱手,口中說道。
列位看官。
你道這李靖為何如此?
原來。
此人乃是北方多聞毗沙門天王轉世。
這尊天王,據須彌山天北方世界,手持慧傘,用以降伏魔眾,護持眾生,更是主持戰爭,保佑財貨之神。
他的權柄,與著勾陳大帝頗有重合之處。
故而。
兩神相斥。
自然就要生出嫌隙來。
另外。
李靖不知道的是——
這王恪納了紅拂女,早就與自己結下了因果。
所以。
此番兩人乍一相見。
除了兩神相斥之外。
冥冥之中的因果糾纏,也使得李靖心頭感覺不快。
閑話少敘。
回到現在。
且說王恪與眾人相見,有定下了次日的先鋒官。
大家便各自回去,調集兵馬,吃飽睡足,準備停當,隻等天光大亮,便要廝殺。
……
很快。
第二日。
正是清晨時分。
隻聽得瓜州縣內“嗵嗵嗵”三聲炮響。
那城門開處。
湧出了大隊隋朝兵馬,烏烏泱泱,向著敦煌城殺去。
這支兵馬盡是打著五色幡幢,真若盔山甲海,威勢如彪,英雄似虎。
大軍直驅敦煌城下,列開陣勢,為首一將,容貌清雅,銀盔素鎧,身騎白馬,手持鐵棍,擔在鞍鞽,英雄凜凜,正是王恪新收的親衛大將——袁通。
當下。
袁通縱馬馳騁,手舞鐵棍,口中大聲搦戰不提。
話分兩頭。
且說那敦煌城內。
藥羅葛菩薩在薛仁杲之處吃了敗仗,又聽得吐蕃國、西涼國大舉進兵而來,心裏甚是驚慌。
如今。
那城下又有隋將討戰。
這位吐穀渾國主無奈,隻能將謀士拓跋木彌請來,商議對策。
不一時。
拓跋木彌來到藥羅葛菩薩身側。
藥羅葛菩薩連忙問計“如今隋軍兵馬強盛,我等該如何應敵?”
拓跋木彌說道“隋軍初來,鋒芒正盛,更何況前番已然勝了我們一陣,我們不能直麵其銳,當堅守為主。”
藥羅葛菩薩又問道“若如此諸將不忿,該當如何?”
拓跋木彌說道“可汗威望盛大,可以以力服之……而後,待得隋軍氣勢鬆懈,我等再率軍突圍,便可取勝也!”
藥羅葛菩薩聞言,微微頷首。
拓跋木彌見自家可汗聽從自己的建議,也拱手離去。
自此。
無論城外袁通如何討戰。
敦煌城內的藥羅葛菩薩依舊是閉門不出。
就這樣。
一連過了三四日。
如耶律得海、耶律奇尚、蕭律迪、王不超之類的舊將倒也安分。
可是安興貴、安修仁、安陀羅這班吐穀渾貴族,心頭卻產生了一絲絲芥蒂。
因為這些人,其根本利益並非藥羅葛菩薩。
他們久在吐穀渾國內,其中掌握著大把大把的資源、土地。
如今。
藥羅葛菩薩困守敦煌。
那吐蕃國與西涼國卻漸漸進兵,幾乎抵達了吐穀渾國內。
見到自己家族的領地被敵軍逐步蠶食。
安氏一族的眾人甚是驚慌。
他們屢次求助於藥羅葛菩薩,而藥羅葛菩薩隻說讓他們稍安勿躁,隻待時機一到,再行突圍之事。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若是等到所謂的時機,吐穀渾國內,哪裏還有安氏一族的存在!”
敦煌城中。
一座偏僻的營寨當中。
安興貴須發皆張,看著身側的安陀羅、安修仁,大聲說道。
“噤聲!不要命了?”
一聽安興貴如此一說。
安陀羅大驚失色。
他長身而起,一把按住了安興貴,口中說道。
“若無家族存留,我活著有何意義?”
安興貴歎了口氣,頹然坐在了坐榻之上。
“若要保護家族周全,倒也簡單……”
不料。
就在這時。
一旁的安修仁突然說道。
“你有什麽良策?”
安陀羅目光一轉,問道。
“我等安氏一族,自藥羅葛菩薩未來之時,便已經在吐穀渾國內居住,換句話說,他在與不在,我安氏一族和他並無關係。”
安修仁壓低聲音,緩緩說道。
“話雖如此說……可這藥羅葛菩薩終究是我們的主公……這……”
安陀羅年齡漸長,心中的決絕之意被消磨殆盡。
他隻想著安穩度日,所以遇到事情,盡是躊躇。
“若他以我等為重,我等自然認他為主……可是現在,他要我們留在此處堅守,我等何必陪他送死?”
安修仁看著安陀羅,反問道。
“修仁說的不錯!我們不如連夜收拾兵馬,悄悄出城,回到吐穀渾國內,再做打算!”
聽罷安修仁之言。
安興貴一拍手,低聲說道。
“此事萬萬不可!”
見安興貴這麽說。
安修仁連忙擺手,口中道。
“那我等要如何做?”
安興貴一頭霧水,看著安修仁,繼續問道。
“吐蕃國與西涼國,與我吐穀渾素來有舊怨,我等回去,情況不明……這大隋朝乃是天下各國之長,其國中天子,更有聖人可汗之稱,我等不如就此投奔大隋,待得塵埃落定,再回吐穀渾不遲。”
安修仁摸著胡子,壓低嗓音,對安陀羅和安興貴說道。
“我們雖然有意投降大隋,但是哪裏去尋進身之階呢?”
安陀羅咬咬牙,旋即盯著安修仁,接著問道。
“誰說我們沒有進身之階?”
安修仁微微一笑。
他輕輕拍手,召喚一位親兵進來,而在其人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那親兵領會,旋即快步離去。
不一時。
隻聽得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隨後。
帳簾拉開。
從外麵走進了一位身著粗布衣袍的青年。
此人虎背熊腰,目光灼灼,若是魚俱羅在此,必定認得——
原來。
此人不是別人。
正是魚俱羅麾下的副將——宋老生。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