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四麵合圍(求月票)

字數:5280   加入書籤

A+A-


    “外國君主達布聶西,見過天朝上國之臣!”
    見到裴矩不俗的容貌。
    達布聶西微微頷首。
    他一帶戰馬,行至使團麵前,雙手抱拳,以漢人禮節向裴矩行禮說道。
    “久聞吐蕃讚普文韜武略甚是厲害,今日一見,果然風采不同凡響!”
    裴矩見達布聶西龍行虎步,頗有人主氣象,不覺微微頷首,旋即拱手行禮說道。
    “哈哈哈哈!貴使客氣了!我國地處苦寒,貴使千裏迢迢來此,想必十分辛苦,不如隨我進入都城,暫作休息,然後再議軍國大事,如何?”
    達布聶西大手一揮,對裴矩說道。
    裴矩拱手說:“既然是讚普相邀,外臣不敢違背,有勞讚普多多費心了!”
    “無妨!無妨!”
    達布聶西擺了擺手,豁達說道。
    一邊說著,他一邊命令麾下最為精銳的靈鷲鐵騎在前開路。
    在吐蕃國內。
    鷲鳥乃是一等一的神物。
    論其原因,乃是吐蕃國中的貴族,十分崇信佛教。
    他們相信靈魂不滅和輪回往複,認為以自身“皮囊”來喂食靈鷲,乃是最尊貴的布施,即為“舍身布施”是也。
    故而。
    作為生與死的媒介。
    靈鷲便成為了吐蕃國中,十分尊貴、神異的生靈。
    達布聶西麾下的這支靈鷲鐵騎,共有兵馬一萬五千之眾。
    其中士卒,皆是身著精致鐵甲,外罩黑色羽衣,頭戴赤金兜鍪,騎乘黑色駿馬,各佩彎刀硬弓,縱馬奔馳之際,宛如滾滾颶風一樣,令人不可抵擋。
    裴矩久在大興城。
    他見多了中原一帶的諸般精兵強將,如今在吐蕃國這樣的苦寒之地,看到靈鷲鐵騎這樣的雄兵,也不覺微微點頭。
    閑話少敘。
    且說達布聶西率領兵馬,簇擁著隋朝使團一路向布達拉城前進。
    這行進的路線。
    乃是由達布聶西精心挑選,皆是吐蕃國最為繁榮的地段。
    原來。
    除了對外戰略。
    達布聶西對內的手段,也是十分了得。
    他即為二十多年,陸續征服了吐蕃國國內的諸多小部落。
    在恩威並施之下。
    東巴岱王、昌格王、森巴王、香雄王等,紛紛前來投奔。
    國中的娘、貝、嫩等大族部亦被其收服,成為屬民。
    而後。
    達布聶西采取措施,發展經濟,開始確定物價,牧業亦獲得發展,雜養犏牛與騾,儲存幹草,終於把吐蕃國打造成了高原之上的一座雄國。
    也正因如此。
    達布聶西才能夠屢次出兵,對外進行攻略。
    閑話少敘。
    不一時。
    眾人來到布達拉城內落座。
    且說這座布達拉城,本名為“吉雪沃塘”,意為“吉曲河下遊的肥沃之地”。
    後來。
    在達布聶西的統治之下。
    吉雪沃塘漸漸壯大,最終成為了雪域高原之上最大的城池,
    故而。
    改名為布達拉城。
    ……
    此時此刻。
    眾人聚集在城裏宮殿之內。
    達布聶西輕輕拍手,一旁的侍從們紛紛送來青稞酒。
    裴矩與這位吐蕃國主共飲三杯,然後說起了自己的來意。
    達布聶西聞言,眉頭微微皺起,說道:“之前我吐蕃兵馬,敗給了吐穀渾大軍……此事,我自然是耿耿於懷……不過,目下我軍尚在休整,恐怕想要發兵相助,也無能為力啊!”
    “讚普麾下的靈鷲鐵騎何等精銳,為何說無能為力呢?”
    聽了達布聶西之言。
    裴矩不置可否,微微一笑,口中慢悠悠說道。
    達布聶西說:“貴使容稟……我麾下靈鷲鐵騎的確是精銳,但人數不過萬餘,又怎能全力直奔吐穀渾戰場之上呢?”
    “那麽,讚普的意思是?”
    裴矩微微一笑,開口問道。
    “我等吐蕃國兵馬,的確與吐穀渾有著世仇,可是國中兵力不足……若隋天子願意出兵協助,我必定為隋朝撕下吐穀渾一塊肉來!”
    達布聶西雙眸閃爍光芒,浮現出一絲絲狡黠的神色,語氣低沉,對裴矩說道。
    “好個吐蕃讚普……既想奪取吐穀渾土地,又想讓我大隋出兵……端的是好算計!”
    裴矩聽了達布聶西之言,心裏不由得冷笑,暗暗想道。
    不過。
    心頭雖然這般想。
    但是裴矩的臉上則露出了頗為感興趣的神色,
    他看著達布聶西,口中問道:“不知讚普準備向我家天子請哪支兵馬相助呢?”
    “聽聞渭西王焦本忠武藝高強,兵馬眾多,可否請他相助我吐蕃攻打吐穀渾呢?”
    達布聶西似笑非笑,回答道。
    “渭西王坐鎮西南,乃是國之亭柱,此事事關重大,外臣不敢擅專,還要修書一封,回稟陛下才是。”
    裴矩聽了達布聶西之言,暗罵這吐蕃讚普不知好歹,口中卻說道。
    “哈哈哈!貴使請便,我在此靜候佳音便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達布聶西微微拱手,口中道。
    裴矩見這達布聶西老神在在,假裝憨直質樸,心裏不由得一陣腹謗。
    隨後。
    他隻得修書一封,向楊廣說明了吐蕃國主的要求。
    不過十幾日。
    楊廣接到了裴矩的書信。
    他與裴矩的想法倒也不同——身為天朝皇帝,得知藩屬小國請兵助戰,豈有不答應之理?
    於是。
    楊廣大手一揮。
    他令焦本忠親率大軍三萬,出渭西之地,直往吐蕃國內,來助達布聶西。
    沒過多久。
    這等調兵的消息也傳到了吐蕃國內的達布聶西耳朵裏。
    達布聶西野心勃勃,本就想要一探隋朝兵馬虛實,此番得了焦本忠這員虎將相助,自然是十分高興。
    於是。
    在得知此事之後。
    他立刻把麾下文武召集在一起,調動了國內兩萬普通兵馬,以及五千靈鷲鐵騎,協同渭西王焦本忠,向吐穀渾方向開進。
    至於此番吐蕃國派遣的大將,乃是達布聶西獨子——朗日論讚。
    以及國中大相噶爾布讚與吞彌桑步紮、支塞汝貢敦、琅西桑揚敦三員猛將。
    ……
    回到現在。
    瓜州縣城之內。
    韓擒虎將薛仁杲接回營中。
    那數十名吐穀渾將校士卒盡被推到後帳,嚴刑拷打審問。
    不一時。
    敦煌城左近。
    吐穀渾兵馬的布置兵力圖冊,便已經放在了韓擒虎的案頭。
    韓擒虎心情極好,捧著圖冊仔細查看。
    而就在此時。
    外麵的親兵快步進來稟報:“元帥!定北侯率領本部兵馬,正在營外候命!”
    “哦?彥忠來此,我無憂也!”
    一聽這話。
    韓擒虎不覺撫掌大笑,環顧四周,對眾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