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如法齋僧
字數:3355 加入書籤
八戒不以為意地說:“不瞞師父您,老豬自從做了您的徒弟之後,已經好看多要是像以前在耆闍崛山那樣,把嘴朝前一撅,把兩隻耳朵一擺,能嚇暈二三十個人呢!”
行者笑道:“呆子,不要胡說,把嘴臉收拾起來點就是”
唐僧沒好氣地說:“悟空,你這是什麽話呀,相貌是天生的,你叫八戒怎麽收拾?”
八戒坦率地道:“使個法術,變好看一點,倒也不是什麽難隻是消耗大了,會餓得更”
悟空:“那就把你的耙子嘴,揣在懷裏,別拿出來;把你的蒲扇耳朵,貼在後麵,別總亂這不收拾起來了嗎?”
八戒一聽,真的就把嘴巴揣上,把耳朵貼好,耷拉著腦袋,站到唐僧的旁悟空則將紅鬃馬拴在了樁
見麵如冠玉的年輕法師訓斥完了徒弟,卷發老人帶著一個小孫子,端著一個茶盤兒,送來了三碗奶唐僧師徒喝完,卷發老人又吩咐家人去準備齋四個長睫毛、大眼睛的小孩兒則手腳麻利地搬出一張有窟窿無漆水的舊桌子,幾條破破爛爛的矮凳子,一起找了個涼快地方,請唐僧師徒坐下說
唐僧隨和地問:“老施主,貴姓啊?”
卷發老人:“免貴,姓喬普”
唐僧:“有幾個孩子?”
老喬普拉:“有兩個兒子,四個小孫”
唐僧:“三代同堂,恭喜,恭喜!”
老喬普拉合十道:“多虧佛祖保佑!”
唐僧:“老施主,今年高壽?”
老喬普拉:“老頭子我稀裏糊塗地活到六十一歲”
悟空:“好!好!好!六十花甲,算得上是高壽了!”
老喬普拉歎道:“腰長骨刺,什麽都做不了,不中用囉!”
悟空隨手從身邊的小女孩頭上拔了根烏發,打了個黑線結,遞給老喬普拉,微笑著說:“老頭兒,看你是個善信,把這個黑線結收好,我教你個專治腰骨刺的咒語,仔細聽好了啊,‘呼盧兜波吒囉,呼盧兜毘摩囉,呼盧兜彌黎耆,梨卑呼盧兜莎哈’,你念念,試試”
反正不要錢,試試就試老喬普拉收好黑線結,閉上眼睛默默地念誦了幾遍咒語後,雙手拄著腰,竟然嚐試著把背給挺直老人眼中滿是喜色,難以置信地道:“我的腰沒那麽僵硬了!小和尚,你還真有些本事啊!”
悟空滿不在乎地揮了揮
唐僧卻還記著之前的話題,麵帶憂色地問:“老施主,你為什麽會覺得去東土很難呢?”
老喬普拉:“從我們這裏繼續往東,出了山後,再往北走個百來裏路,就到了竹林精竹林精舍北邊的強伽河真不是一般人能渡得過去的!”
唐僧:“竹林精舍前的強伽河,應該就是阿難陀寂滅分身的地方吧?”
悟空譏諷地道:“人都已經寂滅了,還要分身,老頭兒,你們天竺就是這樣‘好’的嗎?”
老喬普拉一臉崇敬地說:“小和尚,這你就不知道當時的天竺,正處於五濁惡世,摩揭陀國在強伽河的南邊,跋闍聯邦在強伽河的北方,兩國正劍拔弩張的時候,阿難陀的大限臨近可不管阿難陀留在哪一國涅槃,為了爭奪他的舍利,戰爭勢必一觸即阿難陀思來想去,最後孤身上了一條小船,劃到強伽河的正中兩國得知消息後,果然互不相讓,迅速派出大軍奔赴強伽河邊,兩軍隔河對壘,軍旗遮天蔽日,殺聲震阿難陀不願生靈塗炭,當著兩岸萬眾的麵,從小船中騰身而起,於虛空中跏趺而坐,入火光三昧,現大神變後,聖體結成無數五彩舍利,墮地之前一分為二,兩國各得一”
八戒好奇地問:“老頭兒,照你這麽說,竹林精舍前的那段強伽河,簡直就是聖地,怎麽會渡不過去呢?”
老喬普拉:“聽說以前是能夠擺渡的,也不知道究竟從什麽時候起,那段河中便突然開始有妖精興風作浪了,而且那妖精似乎跟你們和尚有仇,我們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東去弘法的沒少見,但能夠活著回來的,還沒有見過一”
悟空:“無妨!無妨!有老孫和我這師弟在,管他是什麽妖怪,都不敢惹我”
正說著話,老喬普拉的兩個兒媳婦端著幾盤與菜糊拌在一起的米飯,走了過來,擺在桌上後,客氣地說了聲:“請用齋!”
唐僧見齋飯來了,照例先合掌念誦齋
八戒沒有那麽多講究,端起齋飯,“呼”的一聲,一盤已經下了肚結果,唐僧幾句齋經才念完,八戒便吃掉了四
悟空望著八戒,頗為鬱悶地說:“你這個飯桶,就像個餓死鬼一樣!”
老喬普拉倒也知趣,見八戒吃得快,趕緊吩咐兒媳婦道:“這位胖和尚看來真的是餓了,快點添飯,快點添飯!”
八戒胃口大,也不抬頭,一口氣就吃了十幾唐僧和悟空剛吃完一盤,再看桌上,就沒有第二盤可吃呆子見沒了齋飯,嘴裏嘟嘟囔囔的,無疑是還想要
老喬普拉一臉尷尬地道:“倉促之間,實在沒什麽準備,真是不好意思,要不再來一點?”
唐僧和悟空都連連擺手,不好意思地說:“夠了!夠了!”
八戒卻道:“老頭兒,你也是個實誠人,說那麽多客氣話幹什麽,有飯隻管添上來就是”
佛國的百姓,大多數樂意齋但讓喬普拉一家子目瞪口呆的是,八戒這一頓,將他們全家的晚飯吃了個幹幹淨淨,卻還說隻吃了個半
見主人家實在是端不出來了,八戒這才沒有再叫上而老喬普拉趕緊吩咐家人收拾盤子,又在院子裏幫唐僧師徒安排好了竹床板鋪,讓他們休
第二天早上起來後,悟空去備馬,八戒則整理擔子,老喬普拉讓妻子和兒媳婦熬了一鍋熱湯,做了一些“恰巴提”麵餅,招待唐僧師師徒三個感激地吃完早齋,便起身跟喬普拉一家子告別,準備上路東
老喬普拉:“法師,你們這次東去,如果路上實在危險難行,回來的時候,一定記得,再到寒舍來坐坐!”
悟空一聽,毫不遲疑地道:“老頭兒,別說這樣的我們出家人,不走回頭路”
說完,師徒三個策馬挑擔,出門繼續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