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僧為福田
字數:3049 加入書籤
對於佛門信眾來說,僧寶是他們修行的無上福田,齋僧功德無聖僧可遇不可求,寇洪誠懇地說:“近來家中上下忙著做佛事,多有怠慢,聖僧千萬別放在心上,還請再住些日子!”
唐僧:“老施主太客氣了,貴府招待得十分周到,貧僧無以為報,深感慚愧!隻是當年離開長安,聖君送貧僧出城時,問多久能夠回貧僧不知西方情況,信口答了個三年的時來的時候,途中承蒙接引佛祖相送,到現在都已經一年有餘回去的路上,還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得用去多少時間呢?貧僧如今一想起聖君的囑托,便深感不安,隻盼著能早些返回故土,真心不敢在貴府繼續盤桓下去了!”
八戒忍不住抱怨道:“師傅,你真是既不從人願!也不近人情呀!老員外家資巨萬,許下齋供萬名和尚的宏願,如今他功德圓滿了,誠心誠意留我們師徒多住些日子,我們就算在這裏住上個一年半載的,也不礙事,為什麽你非要急著走呢?放著眼前現成的好齋不吃,卻讓我們每天辛辛苦苦地去化齋,你外公、外婆的家又沒在前麵,你這不是缺心眼嗎?”
唐僧聞言,很不高興地說:“你真是個蠢貨,整天就隻知道吃,也不想一想,觀音菩薩讓你護送為師取經回去,究竟是為了什麽?餓了就吃,吃飽就睡,什麽都不用幹,那跟畜生又有什麽區別?既然你們貪圖享受,明天我一個人走就是”
悟空見唐僧變了臉色,上前揪住八戒,裝模作樣地敲了一個栗殼,罵道:“你這個呆子,真是不知道好歹,惹得師傅連我們都怪罪了!”
沙僧也趕緊幫腔說:“大師兄教訓得好!像我們這個鬼樣子的徒弟,不說話都惹人嫌,竟然還敢插嘴?”
師兄、師弟全都向著師傅,八戒氣呼呼的站在一邊,低頭生著悶氣,不再吭
寇洪見唐僧師徒鬧得不是很愉快,隻得滿麵賠笑道:“聖僧別焦躁,硬是要走的話,弟子也不敢強明天就明天吧,弟子辦些旗鼓,請上鄉裏鄉親,熱熱鬧鬧地送你們啟”
寇老夫人也想為自己種些福田,不滿地掃了丈夫一眼,殷切地說:“如果不是有些業緣,大家也就不會相見了,聖僧這才住了多久,怎麽就急著要走呢?”
唐僧合掌道:“貧僧師徒已經在貴府打擾半個月”
寇老夫人:“這半個月,是我家老爺的功德;老身也有些零用錢,希望能齋供聖僧半個月!”
話音剛落,寇武從門外走進經堂,一片熱忱地道:“四位老爺,家父齋了二十多年的僧,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你們這樣知足的好你們大駕光臨,家父功德圓滿,寒舍蓬蓽生輝,真是三生有幸啊!弟子雖然愚昧,不明白因果業緣,卻也聽說過‘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這句老家父、家母一再挽留,隻不過是想種些福田,積些功德,就是弟子夫妻,也攢了一點私房錢,打算齋供四位老爺半個聖僧,佛陀‘結雨安居’的時候,接受信眾供養,遠遠超過一個月,你又何必苦苦推辭呢?”
唐僧:“令堂的盛情,貧僧都隻能心領了,又怎麽敢接受賢伉儷的厚愛呢?在貴府叨擾了這麽久,卻無法滿足你們的心願,實在是過意不去,但貧僧隻是過客而已,要是耽於享樂,而違了欽限,那就罪不容誅了!”
寇老夫人見唐僧執意要走,不是很高興地對兒子說:“一番好意相留,他卻鐵了心要算了,算了,讓他們去吧,沒必要再囉嗦了!”
見寇家母子一拂袖,轉身就走,八戒忍不住勸解道:“師傅呀,聽弟子一句勸,別擺架子擺過了老話說得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何況我們接受了人家的齋供,回向人家也是應該好歹再住半個月吧,等滿足了他們母子的心願,我們立馬就”
唐僧惱怒地說:“還敢多嘴?欠打!”
八戒警惕地看著猴哥,連忙左右開弓,輕輕地扇了自己兩巴掌,嘴裏嘟囔著道:“啐!啐!啐!不長記性,又多嘴了!”
悟空和沙僧見狀,忍不住笑了起
唐僧以為徒弟們是在笑自己,瞪著悟空道:“你笑什麽?想讓為師念緊箍咒了是吧?”
悟空趕緊上前,苦著臉說:“師傅,我沒有笑你,是在笑八戒千萬別念,千萬別念!”
見唐僧動了真火,不是在做做樣子,寇洪溫言相勸道:“法師們,以和為尚啊,不必再吵了,明天就為你們送”
說完,寇洪走出經堂,叫來家中書辦,吩咐說:“你給我寫上百來封簡帖,邀請一下親朋好友、鄉裏鄉親,明天為唐朝的法師們送”
“好的,老爺!”書辦立即領命而
接著,寇洪交代夥夫們準備明天餞行的筵宴;又安排管家去置辦二十對彩旗,聘請一班吹鼓手和樂人,並通知本地兩所伽藍裏麵的比丘前來送寇洪嚴詞強調,所有的準備工作,必須在明天巳時之前完眾執事人不敢怠慢,領命之後,趕緊各辦各事去
眼見天色漸晚,寇洪吩咐安排晚齋,款待唐僧師吃完晚飯,月已東升,大家各自歸寢,正是:
幾點歸鴉過別村,樓頭鍾鼓遠相
六街三市人煙靜,萬戶千門燈火
月皎風清花弄影,銀河慘淡映星
子規啼處更深矣,天籟無聲大地
寇府裏的下人們睡到三、四更時分,就全部都起了床,各自忙活起辦筵席的廚房鼓搗,置彩旗的堂前吵鬧,請比丘的兩腳奔波,催鼓樂的雙唇鼓噪,備轎馬的上呼下應,送簡帖的東走西從夜裏,直忙到巳時前後,各項事宜才終於全部安排妥當了,有錢確實好辦
唐僧師徒也早早地起了床,寇府家童照例前來侍洗漱完畢,唐僧吩咐八戒收拾行李,沙僧整鞍備
八戒見真的要走了,雖然努嘴胖唇,唧唧噥噥的,但也隻得慢吞吞地將衣缽收拾好,放進擔子裏麵去;沙僧疾步而出,將白龍馬牽到天井裏,把鞍轡套好,靜待師傅出來;悟空把九環錫杖遞到唐僧手裏,拿起裝著通關文牒的引袋兒,放進隨身背著的包袱裏麵,隨時準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