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開門,查生態的
字數:16035 加入書籤
“就將之命名為虎鯤吧,更大的那個,就叫座頭鯤。”
劉恪見到岸邊和將士們玩到一起的虎鯨,便直接定下了命名。
放在別人眼裏,毫無疑問是祥瑞,沒必要把鯤這種頗有盛名的傳奇生物,改成其他名字。
稍微分類一些就行。
【生態調查】的天命,不僅僅是讓劉恪對生態研究,有了一些心得。
基本上,隻要在一個區域,走上一陣轉悠一圈,好好探查一番,就能理清該區域的動植物生態。
要是在交趾的時候,就有這個天命,估摸著也不用嚐百草。
而劉恪待在置壁港的幾個月裏,開著驢頭船到處遛彎兒,就是在做生態調查。
將附近海域基本摸了個遍,順便做了海圖和生態圖冊。
“虎鯤?座頭鯤??”
沈光總覺得,漢帝在內涵自己。
普六茹部祖上是柔然部落。
而當時的漢帝,認為柔然部落的人腦子不好使,所以嘲諷他們是不會思考的蟲子。
並下令全民,對柔然侮辱性的改稱為“蠕蠕”。
隨著時間推移,“蠕蠕”漸漸就變成了茹茹。
而後便有了普六茹。
虎,也就是大蟲。
分明就是在暗示普六茹部!
“這虎鯤,和將士們倒是挺親近的。”
傅玄策在一旁,看了眼沈光,道:
“這頭虎鯤,還領著將士們,去捕殺座頭鯤。”
“若非一次拖回來兩條座頭鯤,不太好處理,這一次出海,就能捕到兩隻鯤!”
沈光又是一陣愣神。
沒想到這虎鯤,竟是真的猶如普六茹部一般。
甚至當起了內鬼?!
可
眼見著這虎鯤,小日子過得還真不錯。
有吃的有喝的,還有人陪玩。
要是誰欺負它,還能招呼著漢軍去揍人。
這不比東胡八部之間,勾心鬥角,時時刻刻耽驚受怕,要好得多??
“咳咳——”
傅玄策輕咳了一聲,圍著魚屍足足轉了一圈,道:
“這座頭鯤味道不錯,遠來即是客,沈將軍不如與我等一同分食?”
“不不不。”
沈光拱手,趕忙搖頭:
“臣不敢,不敢!”
哪還當客人,他就是大漢的臣子,是虎鯤!
“太客氣了。”
劉恪還有用得著沈光的時候,便客氣了一番,又讓傅玄策去料理魚肉。
他自己則是割了一些鯤鯤,帶著油脂的肥肉。
將肥肉架上鐵鍋,燒起來熬油。
劉恪也不懂太多煉油的辦法,隻能用這種比較原始的煉油的方法。
“大宋的皇帝其實也沒那麽一無是處。”
“現在要用了,倒是有些懷念起來。”
“宋徽宗的煉油天命,肯定好使。”
至於這鯤肉,則是就地開賣。
劉恪也不管,這屬於水師們的戰利品,售價由他們自己定。
不用吆喝,就已是無比緊俏。
普通老百姓們,也就是買上少許,嚐嚐鮮。
大戶還得是聞著何坤的味兒,湊過來的世家大族。
這群好奢華喜攀比的世家大族,倒還真想嚐一嚐這鯤肉。
直接論車買。
何坤以何氏的名義,都買了不少。
海岸港口的魚,本就便宜。
再加上鯤肉的噱頭。
到了別處一轉手,總是有利可圖。
一時之間,這港口處,除了圍看的吃瓜群眾,竟還有不少車駕。
人如車水馬如龍。
不止是肉。
何坤還收購了鯤血。
鯤身上的東西,那能有差的嗎?
就算沒啥用,隻要說是能夠滋陰補陽,也不愁銷路。
劉恪這邊,鯤油也燒了個七七八八。
待到油脂燒熱冷卻凝固之後,竟是出了近十萬斤的油。
“折損比之上一頭,要更少,將士們也都熟練了。”
這樣的話,就有了近二十萬金鯤油的儲備了。
“傅愛卿,讓何卿見識見識這鯤油。”
傅玄策拱手,取了幾勺油,插上燈芯點燃。
何坤一愣。
原以為,到了傅玄策手裏的東西,都是用來吃的。
他看著那白白膩膩的鯤油,甚至還有點嘴饞。
沒想到,竟還能直接當燭火來用?
隻見傅玄策手中燈芯燃起,發出亮光。
即使是大白天,也能看見。
竟是比尋常的燭火,要亮許多。
“還有股淡淡的香味”
傅玄策啪一下,將一隻烤好的雞,給掰斷了脖子。
頭給耿三吉研究新船,他們用身子研究新式食譜,很公平。
“先讓它點著,咱們吃點,喝幾杯。”
又有雞,又有魚,即使是以何坤的身家,也是一頓難得的饕餮盛宴。
沈光更是饞的不行。
不僅僅有鯤肉吃,甚至還有雞!
要知道,現在整個普六茹部上下,聞雞色變。
普六茹阿摩本人,更是親自頒布了禁雞令。
隻能養著供著,部族有補貼。
但不能殺。
別說是民間了,就連本部貴族,想吃點雞肉,也是難於登天。
吃了好一陣,何坤抹了抹嘴巴。
忽而一側頭,卻見得,那鯤油,竟是還在燃著。
“鯤油點了這麽久,居然幾乎看不到損耗?!”
要知道,尋常的蠟燭,燒不了多久。
質量好一些的,也就一兩個時辰,劣質一點的,半個時辰就沒了。
而且對於尋常人家而言,根本買不起蠟燭。
匡衡早年,甚至還得鑿壁偷光來苦讀。
雖然挺假,但也足以說明蠟燭的珍貴。
“將這鯤燭,給朝中文武送上一些去,這樣入了夜,他們也能處理公務了。”
劉恪頓了頓,望向何坤:
“你覺得,這鯤燭如何?”
何坤一陣眉飛色舞,渾身上下的肥肉都在抖動,估摸著把他點了,也能燒挺久的:
“此乃寶物啊!”
“鯤燭耐燒,且伴有異香,一條座頭鯤,隻怕可以製作出近百萬鯤燭!”
“如果用來買賣,是否奇貨可居?”
“奇貨可居?!”
何坤心裏震撼。
這等寶物,皇帝竟然願意售賣?
他立即拱手,道:
“隻怕是供不應求!”
這可不是鯤肉、鯤皮這些,可以有替代的東西。
蠟燭,夜晚照明。
對讀書人至關重要,而以鯤燭的質量,幾乎沒有替代品。
劉恪將一個自製鯤燭,放到了何坤手中,道:
“海上絲綢之路,這第一站,就是呂宋。”
“何卿,你與世家貴族,以及水師,共同商議一番。”
“看看如何將這鯤燭,賣到呂宋,將士們又該如何,為商船保駕護航。”
“這”
何坤怔了怔,隻覺得手中的鯤燭,重逾千斤。
“陛下允許世家大族,出海經商,甚至還可以用大漢水師,進行護航?”
出海經商倒是沒什麽,如果真有利可圖,就算朝廷明令禁止,他們也能搞搞走私。
但讓水師配合,就不得了了。
能夠出海捕鯤的水師,戰鬥力不言而喻。
而且和他國貿易時,背後有大漢水師撐腰,腰板也更硬一些。
“自然。”
劉恪點頭,極為認真道:
“海上絲綢之路,必有重利。”
“朝廷可以取利,卻也不能擋了民間的道。”
朝廷做壟斷海貿生意,固然能掙大錢,但吃獨食,難免遭到口誅筆伐。
鄭和下西洋,其實沒少賺。
但錢都到國庫裏去了。
隻有將海貿生意做大,讓人人都參與進去,這海上絲綢之路,才能經久不衰。
而且劉恪心裏也清楚,雖然有【自由貿易】的天命在,但朝廷如今,並沒有太多值得貿易的東西。
無法將這個天命利益最大化。
所以他才會特意捕鯨,拿鯤鯤當做貿易商品。
而有了世家大族參與,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才能拿到台麵上來。
同時,水師將士們,也能一定程度上,對世家大族進行監督。
“陛下聖明!!”
何坤發自內心的拱手一拜。
能掙錢的皇帝,古往今來都不少。
但能帶著所有人一起掙錢的皇帝,卻是絕無僅有。
何坤越發感到,自己站隊的成功。
雖說瓊州的世家大族,在皇帝手中,被噶了一批又一批。
但存活下來的,日子過得不錯。
不僅能入朝為官,甚至還能參與到朝廷的“海上絲綢之路”之中。
如果真能像當年的西域絲綢之路一般,其中利益,可想而知!
何坤立即和甘文禁、傅玄策,開始商討如何出海,如何去往呂宋。
但凡出海晚了一日,那就是多了一日虧損啊!
於是乎,這“海上絲綢之路”與“自由貿易”,也漸漸步入正軌。
——
劉恪回到了久違的瓊州城中。
他一回朝,就急著將化成雨、滿懷英、蕭元常幾人召來,開了個小會。
化成雨見著開小會的另外兩人,覺得自己有點格格不入。
他這腦子,並沒有那兩人好使啊!
劉恪卻火急火燎道:
“瓊州經過叛亂,別有異心的世家豪族,所剩無幾。”
“且空出了大片土地。”
“不如趁著機會,對州中土地,進行清丈。”
這是應該的。
不僅僅是瓊州,時隔數百年,再度歸入大漢治下的交州,以及新近收複的高州,都需要土地清丈。
隻有查清楚了田畝,才能收上稅賦。
不至於民間,有偷稅漏稅的情況。
蕭元常三人聽得這話,心中俱是心中一緊。
清丈土地不是一個新詞,卻是一件緊要之事。
不清丈土地,就會出現土地兼並。
進而導致貧富懸殊,平民無田可種,豪門大戶,則隱瞞財產刻意逃稅。
朝廷的財政稅收,就會急劇減少。
孝武皇帝之時,董仲舒就提出“限民名田,以贍不足,塞並兼之路”的思想。
要求朝廷以清丈土地、查明戶籍,限製個人田數以抑製兼並。
孝武皇帝也是敢做,但凡有隱田,想要偷稅漏稅的,就扔去邊關。
但沒啥效果,還被黑了好些年。
光武皇帝也幹過這事,登基之後,就立即派遣官員,清丈全國的土地。
結果地方官報上來的奏折裏,竟然說“南陽地區的土地,是不能查的。”
簡直離譜。
有前車之鑒,化成雨咳嗽幾聲,白著臉道:
“清丈土地,非是一件小事,有些人未必願意。”
蕭元常也是頷首,道:
“距離人頭滾滾,不過才幾個月。”
“世家大族,本就驚慌,這個時候,再對土地下手,隻怕容易激化朝廷與世家豪族之間的矛盾。”
“正是修生養息之時,若是如此,必然不利於治理。”
滿懷英皺了皺眉,道:
“這修生養息的基本,難道不就是土地嗎?”
“眼見著要秋收,難道就任由那些隱田、隱戶,透漏了稅賦?”
以他的能耐,自然看得出清丈土地,最大的阻礙是世家大族。
凡是牽扯到世家大族,就會變得麻煩起來。
但他仍舊不像化成雨、蕭元常那麽,瞻前顧後。
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滿懷英對清丈土地的態度,倒是沒讓劉恪意外。
滿胖胖為人剛直,又是從行伍之中殺出來的,並非世家大族出身。
自然不會對世家大族,留幾分情麵。
就是能長成這個體型,著實有點意外,難不成是虛胖?
劉恪手指輕敲著桌案,語氣深沉:
“朕知道,這土地,是已經被世家大族,給吞入嘴裏的東西。”
“再想讓他們掏出來,容易激化雙方矛盾。”
“可咱們是朝廷,朝廷,就得錙銖必較。”
“窮苦農人們,勒緊了褲頭,交上來一點稅賦。”
“才讓朝廷能給官員發放俸祿,給將士們發放犒賞。”
“怎麽能有人置身事外,以隱田隱戶,來偷漏稅賦呢?”
“這邊少繳一些,那邊少納一下,整個朝廷的稅賦就要虧空一片。”
“何況這也不是什麽蠅頭小利。”
“一畝土地的稅賦,是個小數目,可是乘以一萬兩萬呢?”
“哪個世家大族,不是動輒幾萬畝的土地?!”
幾人一陣沉默。
就算是交州那種世家大族勢力不太明顯的地方,一個豪族家裏,都能抄出一兩萬的土地呢!
蕭元常清楚這一點,但清丈土地,著實不容易:
“陛下,牽一發而動全身。”
“朝廷知道清丈土地能收到大量稅賦,那些世家大族,自然也知道肉疼。”
“而且他們自視甚高。”
世家大族就是這樣,總覺得自己的身份,和地裏的泥腿子不一樣。
憑什麽讓他們和小老百姓們,一樣交稅呢?
劉恪望著三人,目光如炬:
“秦孝公之後,秦已是四代亂政。”
“財富土地空前流失,連年征戰,庫府消耗一空,河西盡失,函關異手,列國卑秦,不與會盟。”
“秦孝公之後,四綱之下各有法令,舉國同法,令行禁止,官吏無貪,庶民無私。”
“秦國,大出天下,業武安邦。”
“弱秦,如何變為強秦?”
幾人一愣。
化成雨是單純的愣著,沒反應過來。
蕭元常與滿懷英,卻是立即明悟。
提到秦孝公,就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
商鞅。
商鞅變法,瘋狂打擊貴族,極大損害了貴族的利益。
同時,秦國一掃貴族頑疾,讓偷稅漏稅成風,半死不活的秦國,活了過來。
最終,秦始皇才能奮六世之餘烈,打敗了依舊受到貴族政治牽扯的其餘六國,最終統一了天下。
“朕認為”
劉恪還要開嘴炮。
卻被滿懷英打斷。
滿胖胖臉上和何坤一樣,兩頰都有贅肉。
但這贅肉,竟是顯得格外堅毅。
“陛下無須多言。”
“天下之道,不在空談。”
“滿懷英請命,替朝廷清丈大漢土地!”
見滿懷英此舉,劉恪立即起身,深深一拜:
“公如青山,我如鬆柏。”
“此事非滿卿不可!”
其實滿懷英就是他最屬意的人選。
本來賈無忌沒死,這事兒是他的活兒。
劉恪還準備讓滿懷英跟著賈無忌,學上一陣子,再予以重用。
可惜老頭死了。
隻能先讓滿懷英頂上,趕鴨子上架。
滿懷英聽完皇帝之言,深深回了一禮:
“陛下言重了,為人臣子,為君分憂,乃是本分,臣雖死未悔!”
幹是敢幹,但滿懷英知道,這麽做,下場多半不好。
先不說被事後清算,五馬分屍的商鞅吧,就上一個大肆得罪世家大族,臨死還拉了一票世家大族下水的賈無忌,結局就挺慘。
八十歲的老頭兒,活活淩遲!
不過滿懷英不太在乎。
商鞅就商鞅,賈無忌就賈無忌。
在高州詐降的時候,他就已經死過一次了。
而且,他也有他自己的理由。
化成雨摸不著頭腦,但看著,這是件大事,他這種無腦死忠,自然也是行禮,連連拜道:
“臣願殞身於國事!”
蕭元常不是個激進的人,覺得一切,都可以再緩緩。
比如等到登基,天下大定,朝廷沒有外敵之後,再慢慢清算。
但氣氛已經到這兒了,他便也拱手道:
“臣,雖死無悔。”
見一個兩個都甘心赴死,劉恪笑道:
“朕非秦孝公,諸卿亦非商鞅。”
“朕豈會是那種,讓臣子死在麵前的君王?”
“很多事情,看似凶險,但其內自有洞天。”
“循脈絡而行,一步一變,便可周全而製。”
“朕已讓何坤與甘文禁、傅玄策,議論出海之事。”
“允許世家大族出海貿易,水師可作為護衛。”
“這”
三人具是一驚。
化成雨還是摸不著頭腦。
滿懷英與蕭元常,則是明白過來,這是皇帝在讓利。
清丈土地,收取稅賦,固然會讓世家大族大出血。
但皇帝也給出了彌補的方式。
就比如這海貿。
海貿能掙多少,他們不清楚。
但有鯤燭這種硬通貨在,肯定虧不了。
世家大族在海貿上掙了錢,對清丈土地的抵觸,多少也會輕一些。
這就是劉恪的想法。
本質上,是打一個巴掌,給一個甜棗。
他在強迫世家大族轉型。
從兼並土地,變成跨海貿易。
願意接受清丈,老老實實交稅的,那就是大漢的好子民,讓你出海經商。
如果不願意的嘛
“朕欲恢複,孝武皇帝時的繡衣使製度。”
“化成雨,朕令你為繡衣指揮使,位同三品,監察天下。”
化成雨還沉浸在升官的喜悅之中。
滿懷英與蕭元常,則是暗自心驚。
皇帝的魄力,不可謂不大。
位同三品的繡衣指揮使,哪怕不像孝武皇帝之時的巔峰,其手下兵馬,也必然不少。
這等於是給了他們刀。
一手海貿轉移利益,一手繡衣使噶人頭。
滿懷英與蕭元常的辦法,就多了。
蕭元常立即諫策道:
“陛下,清丈土地,尚需從易到難。”
“先從軍中調集足夠人手,充足繡衣使編製。”
“再以郡縣為基礎,令繡衣使分別行動。”
“先動世家大族力量最薄弱的瓊州城附近縣城。”
“然後是北浦郡,再落到南浦、振浦二郡,而後再往交州,最後則是高州。”
“可以有所側重,著重針對豪強、商賈,加大清丈力度,至於世家大族,則手腕相對溫和一些。”
對於蕭元常的建議,劉恪很是同意。
一次弄成,很難。
講究一個循序漸進。
而且針對世家、豪族的區分對待,也能很好的令其自己內訌。
劉恪頷首,而後拿出一方小冊:
“不過清丈土地一詞,日後就不要再提了。”
“啊?”
眾人都是一愣。
為了清丈土地,他們研究半天。
甚至有了死誌。
結果突然就不提了?
“生態調查。”
劉恪道出一個對於眾人,極為陌生的名詞。
而後他打開小冊子,解釋道:
“這是朕在置壁港沿海,做的一些生態調查。”
“正是因此,朕才查清楚了,座頭鯤、虎鯤的分布。”
“才得以成功捕獲座頭鯤,博取巨利。”
“隻是調查一處海域,便能獲利頗豐,再查一查陸地呢?”
“興許,便能捕著什麽麒麟、龍鳳,這可是祥瑞吉兆啊!”
幾人仍舊不解。
不過看著小冊子,漸漸明白了。
生態調查的手冊之中,不僅僅有著海域的生態環境,其中動植物現況。
還有確切的土地、水文情況。
甚至還給丈量的每一塊土地,進行了編號。
每一塊土地的形狀、高低、土質,乃至所有者,都記載的一清二楚。
調查動物的棲息環境、族群分布、族群數量的時候,順便查了查了土地情況,這也很正常吧?
至於對土地所有者的記錄,更是合乎情理。
廢話,萬一你私藏祥瑞怎麽辦?
是不是想造反?
眾人對視一眼。
皇帝已經把能準備的,都替他們準備好了。
不僅有海貿轉移利益,還有繡衣使為刀,更是有著生態調查,對外打掩護,正名義。
如此,幾人便商議起,生態調查的具體操作方法。
可以說是雷厲風行。
幾乎就在繡衣使組建完畢的當日,生態調查就開始了。
蕭元常坐鎮中央,滿懷英、化成雨,各自帶隊,入駐瓊州城附近的縣城。
不過,很快,他們就遇到了麻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