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軍令狀?廢紙一張!

字數:9664   加入書籤

A+A-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正文卷第274章:軍令狀?廢紙一張!“這就更不像了。”
    這番操作,連休屠弼這種嘴上沒把門的人,都不由得啞然失語。
    栽贓陷害,咋還當著被害人的麵啊?
    你是皇帝就能這麽囂張!?
    劉恪不動聲色,繼續道:
    “那將這根本不是你筆跡的密信,交於襄陽城中的大賀履,並約定時間投誠,他可會信?”
    “這”
    休屠弼躊躇一二,道:
    “這還真說不準,興許是半信半疑。”
    其實就目前襄陽城這個固若金湯的情況,他就算真的投誠了,大賀履也未必會全信。
    這封筆跡異常的密信,如果給到大賀履手中,大賀履說不準還會比看到那種單純的投誠信,多信幾分。
    畢竟有可能,是他休屠弼真有投誠的心思,但是怕信件被攔截,給人留下了話柄,才特意改了筆跡。
    又或者是,他休屠弼投誠的心思,被漢帝發現了,從而將計就計,想要勾引。
    對付有一定計謀,喜歡多想多思考的,還真挺管用。
    劉恪將紙上的墨跡吹幹,道:
    “總而言之,這樣你就安全得多。”
    “啊?”
    休屠弼愣了愣。
    安全得多?
    這意思是,今天被投石砲轟的找不著北還沒完,等明兒繼續帶著一千人去送?
    今天這一連串的泥彈,都快給他嚇著了,還來啊?
    就這規模,就這氣勢,別說一千人,就是一萬人,在彈雨之下,也跟送沒區別!
    能跨過護城河就算成功!
    心裏有數,休屠弼也不遮掩,平靜道:
    “若是陛下覺得末將怯戰,大可不必如此!”
    “末將也是從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於末將而已,生死算不得什麽,想那什麽張淮陽、乞顏構、乞顏思烈,一個個活著的時候擁兵數萬,不可一世,死後不也就是一堆爛肉嗎!”
    “末將是東胡人,在軍中不討人喜歡,但末將也不會棄了東胡人的身份,以漢人自居。”
    “東胡人不懂得什麽叫怯戰,莫說陛下今日僅讓末將帶著千人攻城,便是百人、十人,乃至於單槍匹馬,末將也是甘之如飴!”
    “但末將也有一句話要說,今日確實被襄陽城中的投石砲嚇得有些失神,城中投石砲數量絕不在四十門之下!”
    “襄陽城,破不了!”
    劉恪沉默了片刻,萬萬沒想到,休屠弼心裏,居然是這麽想的。
    不得不說,東胡人之中,確實有可用之才,這休屠弼絕對能算國家棟梁。
    至於休屠弼所說,襄陽城破不了的話,劉恪就當他在放屁了。
    “朕知道。”
    “倘若真讓伱以千人攻城,確實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可這成敗,依然在你身上。”
    休屠弼抿著豁嘴,直言道:
    “但不管怎樣,不隻是末將見到了襄陽城中投石砲的凶狠,末將或許不懼,可見了這副場麵,將士卻是有些懼的。”
    “隻希望陛下能懂得,末將便是有心,也難為無米之炊。”
    這休屠弼老喜歡教人做事,劉恪放下剛寫好的書信,耐著性子道:
    “好一個無米之炊,朕就是要用這炊具,來破敵!”
    休屠弼一愣,道:
    “陛下是說,攻城器械?”
    “負責駐守江陵鎮守後方的馬括與李將軍,確實營造了不少攻城器械。”
    “但大多攻城器械,射程都比不上襄陽城中的投石砲,還未搭建起來,便被城中的投石砲給毀了。”
    “所以啊,朕說這破城之機,還是在你身上。”
    劉恪側身而過,在休屠弼身邊,悄聲道:
    “今日朕隻給你虛實二字,這封書信也予你,你應當知曉如何行事。”
    休屠弼張口欲言,道:
    “陛下是要行虛虛實實之計,讓襄陽城中的大賀履,分不清敵我,分不清虛實,從而製造機會?”
    “可襄陽城固若金湯,事到如今,陛下手中兵馬不過兩千之數,大賀履又有了警惕,即使是虛實難分,也就是固守城中,再不貿然行事,又有何.”
    休屠弼陡然一驚,猛地抬頭。
    “陛下想借著大賀履驚疑不定之際,搭建好攻城器械?”
    劉恪點頭。
    他特意調休屠弼來襄陽,不是看中休屠弼東胡人的身份,也不是說不信任,而是想充分利用休屠弼的能力。
    【虛實】、【聲勢】,這兩個特性,說明休屠弼是個擅長虛張聲勢的將領。
    現在手中兩千人,除去對二五仔寶具呂奉父,以及肉盾元福之外,可堪一用的將領,隻有休屠弼一人。
    這已經很虛了,隻怕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樣的陣容來攻打襄陽城,就是出來郊遊的。
    說實話,就算真的是皇帝出行郊遊的排場,都要比這大得多。
    不過劉恪也沒轍,以他的攻城方式,隻能這麽做。
    戰機稍縱即逝,關鍵就是休屠弼怎麽虛張聲勢虛實結合,成功在東胡人的眼皮子底下,搭建好攻城器械。
    隻要抓準那一瞬間的戰機,即便隻是這麽一點人,也足夠攻破襄陽城。
    至於要是沒抓住,劉恪也有一定心理準備,肯定會厚葬休屠弼。
    休屠弼立在那裏,沉默許久,不解、擔憂、無,種種情緒交織不下,但過了許久後,看著劉恪,終是五體投地,心中一橫,連連叩首:
    “末將願立下軍令狀!”
    嗯?
    這回輪到劉恪呆逼了,完全沒想到,休屠弼竟然敢在這種情況下,立下軍令狀。
    當即,他也有些動容,眼中一動,深呼吸了一口氣,聲音堅定而鏗鏘,仿佛蘊含著山川河流般堅毅:
    “休屠將軍,朕願與你共同立下軍令狀,不破襄陽,絕不回還!“
    休屠弼不說話了,隻是虎目含淚。
    不得不說,大漢能再興,確實是有原因。
    單單隻是皇帝這份以帝王之身立下軍令狀的氣魄,這份對異族將領同樣禮賢下士的寬容。
    東胡八部之中,就沒幾個汗王能做到。
    “誓死.盡忠!”
    休屠弼隻是咬著牙,擠出磕磕巴巴幾個字,就出了大帳下去準備了。
    他很直腸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皇帝信任他待他好,甚至委以重任,乃至於一同立下軍令狀,保證要攻下襄陽城,那他也就誓死盡忠。
    當然,如果換個人來,休屠弼肯定是不信的。
    這個僅限於大漢天子,也唯有當今陛下,才有可能用各種花裏胡哨的方式,打贏不可能的仗。
    休屠弼走後,方才還眼中晶瑩的劉恪,轉頭就把兩人一同簽下的軍令狀給揉成一團,扔了。
    “笑話,我會輸?”
    對於必勝之仗,軍令狀不過是廢紙一張。
    ——
    淅淅瀝瀝的小雨依然在浸刷著襄陽城。
    被雨水清洗後的牆麵,無比平滑,好似水珠落在上麵,都能彈兩下再滾落。
    既然知道城外有漢軍,雖說兵少,像是來遛彎的,但大賀履也沒有任何懈怠。
    直接將城防轉交給大賀木材,還特意重點強調了守城要訣之後,就回去睡覺了。
    下頭的將校不敢忽視備戰守城,皆在各自能力範圍內,進一步做足了準備。
    大賀木材守城也有一套,主要是他擅長的器械營造。
    除卻那四十多門偷工減料的山寨投石砲,他還特意營造了一批守城器械。
    什麽檑木滾石留客樁,有啥弄啥。
    數量倒是駭人,就是質量不咋地,按照大賀木材的估計,如果按照以往的標準來看,隻怕起碼三成以上的,都是不合格產品。
    但問題不大。
    就說數量嚇不嚇人吧!
    大賀木材放下手中的冊子,這是他自己做的圖冊,上麵標注了襄陽城中,各個守備要地,以及戰略節點。
    聽說乞顏部有個叫乞顏雍的貴族,在這一方麵稱得上大匠,大賀木材還挺想和他交流交流,隻是這乞顏雍在支援汝南之後,人就沒消息了。
    也不知道是戰死了,還是被人特意掩藏了行蹤,以掩飾什麽新式器械。
    校場上傳來陣陣口號,是將士們在訓練。
    大賀木材雖然更擅長匠造,但他也知道老父親大賀履年事已高,城中能夠絕對信任,又能依靠的,隻有他自己。
    他正盯著將士們訓練,忽然傳來一陣馬蹄聲。
    一員哨騎急急過來,道:
    “我們抓著了一個漢軍的細作,但他說他是來替休屠弼送信的!”
    大賀木材心頭一驚,忙不迭的站起來:
    “人在哪裏?”
    “就在馬上。”
    大賀木材夠著腦袋往馬上看了一樣,綁的還挺結實。
    他趕忙讓哨騎將俘虜放下來,問詢道:
    “你是幫休屠弼送信的?”
    “信呢?”
    那俘虜連忙拿出信件。
    大賀木材看了兩眼,便皺緊了眉頭:
    “不對啊”
    他見過休屠弼的筆跡,這特麽也太對不上了吧?
    他又不是傻子,是個人都知道,這不可能是休屠弼所寫的吧?
    就算漢人真想玩詐降,或是要用休屠弼手書騙過他們,也不至於幹出這種蠢事來!
    大賀木材心中拿不出主意,隻好吩咐一聲,帶著信件,去找大賀履。
    大賀履還沒休息多久呢,見大賀木材找來,又是頂著雙眼血絲,看起了信件。
    看完之後,倆父子大眼瞪小眼。
    大賀履也給這信幹懵了。
    確實是休屠弼的口吻,裏麵說的,也是歸降的事情,和之前的來往書信,也對得上。
    但唯獨這筆跡,完完全全對不上。
    是休屠弼怕被漢帝發現,特意修改了筆跡,以求書信泄露後,用以自保?
    還是漢帝特意發覺休屠弼有回歸東胡的意思,從而將計就計,想以此為引誘?
    可.
    完全沒有意義啊!
    大賀履一時間分辨不清,隻得道:
    “休屠弼在信中說,他被皇帝逼著以一千人攻城,不願送死,所以下決心回歸東胡。”
    “這確實有些道理,畢竟這般薄情,任誰都不想為之效命。”
    “漢帝雖然善於用人,但大多都是漢人,對待東胡人,是血仇,這般刻薄,也算合乎情理。”
    大賀木材道:
    “這麽說,父親是想信了休屠弼?”
    大賀履搖頭:
    “這筆記著實不能讓我相信,不過信與不信,對襄陽城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若是休屠弼真的想要歸降,自然是極好的。”
    “那”
    “就按著休屠弼在信中的說法去做,待他再攻城的時候,稍微多按捺一陣子,看一看真假,也別急著傷人。”
    大賀木材猶豫道:
    “那這會不會給了漢人渡過護城河的機會?”
    大賀履哂笑道:
    “便是過了護城河,那千八百人的漢軍,就能攻破襄陽城嗎?”
    “況且你那投石砲,應當也不能使用太多次吧?”
    大賀木材點了點頭,道:
    “那孩兒便這麽吩咐下去了,待得下次休屠弼來攻時,先觀察一二,看看他到底要做什麽。”
    “不錯。”
    大賀履頷首,特意囑咐道:
    “這封信著實讓我琢磨不透,也不知道城外漢軍到底是個什麽想法,一切謹慎,切莫主動進攻。”
    ——
    且說襄陽城中萬事俱備,隻欠休屠弼開始送人頭。
    那麽休屠弼就開始送人頭了。
    手下仍是一千將士,他分出五百人,列陣在最前方,擺出一副要過護城河的模樣。
    休屠弼一邊看著那些將士,一邊緩緩道:
    “上次攻城,實屬意外,料那投石砲也不能連發,一旦躲過了第一波密集的彈丸,就能從第一波到第二波的間隙之間,穿越護城河,而後一步步逼近城門!”
    休屠弼也不知道自己在說啥,跟風寒腦熱似的,仿佛在說胡話。
    好幾個將士當即就頂不住了,兩隻手不自覺的連在一起,十分缺乏安全感。
    不過
    休屠弼與好幾個漢軍將士往城頭上遠望。
    好像進入攻擊範圍了,投石砲真沒發動?
    “那封信有用?”
    休屠弼也不知道皇帝讓他送的信件,是否起到了迷惑的作用。
    總而言之,他一邊提心吊膽,一邊幹起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虛張聲勢。
    五百人當五萬人用,一千人當十萬人使。
    除卻跟他一同在原地,開始搭建攻城器械的五百將士之外。
    餘下五百將士,開始擂鼓,撐旗。
    一時間,戰鼓如雷,戰旗蔽日。
    甚至還有人趕來獐子、野兔,數十將士沿護城河狩獵,人馬喧囂,鷹犬突擊。
    “.”
    城頭上的大賀木材和缺少睡眠的大賀履,著實被這番聲勢給震驚了。
    心中愈發琢磨不透。
    大賀木材聽得噪聲,都有點耳朵疼:
    “父親,不如用投石砲給他砸了吧?”
    大賀履搖頭:
    “不得輕動,以免被漢人看出投石砲的端倪。”
    “那這休屠弼”
    “休屠弼此人,不可輕信,也不可能不信。”
    “不急,再看看,一旦有所動作,想要過護城河,或是營造了太多攻城器械,就直接動用投石砲。”
    “是!”
    兩人與城上的守軍,就這麽一直等著。
    一直等到日薄西山,休屠弼鳴金收兵了。
    隻留下了一地造了還不到一半的攻城器械。
    以及又是大眼瞪小眼的大賀履父子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