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趙侯親征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蒲陽之戰暫時結束
魏章投秦,其麾下三萬多魏軍士卒被解散回公孫衍帶著五萬餘殘兵敗將一路向南逃
短時間內魏國是不可能再征集十萬人以上的大軍與秦軍作戰
嬴華率八萬秦軍駐守在這裏,扼守著魏國進入上郡的通張儀、司馬錯回了鹹陽,白亮回了函穀
魏國,南屈,魏軍大
公孫衍與趙將韓舉相對而坐,二人臉上陰雲密
韓舉拱拱手,“公孫將軍,蒲陽已失,而你我聯軍損失太大,短時間內怕是無法再起重兵奪回蒲唉,在下明日便回國向我王複命了!”
公孫衍聞言苦笑不已,臉上露出猶豫和無奈,“蒲陽之戰失敗罪責在我謀劃不周,但能與秦軍周旋至斯,趙軍功勞不小,在下會如實向魏王稟報,向趙王澄”
公孫衍將罪責全然攬過,韓舉內心鬆了一口
“未知將軍如何打算?”韓舉問道,他擔心公孫衍不甘心失敗,再次起兵攻打蒲
“此次我征集了十五萬大軍,寸功未建,反而損兵折消息傳回大梁之日,便是魏王召我回去之時,我哪還有機會再重奪蒲陽?”公孫衍一臉的淒涼,這次蒲陽大敗,魏王勢必屈服於秦國,加之朝堂政敵的詆毀,魏王也不會再信任自己
想到這裏,公孫衍長歎一口氣,眼神迷
“若非最後時刻司馬錯出奇兵,此戰勝負猶未可知!”
公孫衍搖搖頭,“曆來戰事隻問勝負,更何況我此番丟了蒲陽,折兵近十萬,魏王不拿我問罪便是得天之幸了!”
“若是魏王不用將軍,在下可在我王麵前保舉將軍,以公孫將軍之才可為我趙國上”
公孫衍聞言,微微一笑,心生感激,“多謝韓將軍好意!我個人之事便放在以後再說,累及趙軍損失近三萬人,公孫衍慚愧至及!”
“戰場之事豈能盡如人意,將軍切勿自”韓舉頓了頓說道,“明日一早在下便回趙國了,他日再與將軍聯手和秦軍打過!”
“韓將軍一路順風!”
趙國邯鄲,午後王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
太子趙雍背誦完孫子兵法·勢篇,目光炯炯地望著父親趙
趙語閉著眼睛背負雙手,“知其言易,知其意說說你對這一篇的理解!”
趙雍緊抿著嘴唇,黑亮的眸子微微閃趙語平靜地看著他的兒子,嘴角微微上
半晌功夫,趙雍朗聲說道,“君父,而臣以為,勢篇核心要旨是戰以勢勝,勢因人而故,善戰者求之於勢,欲王者求之於人!”
趙語驚詫地看著趙雍,“此你所思所得,亦或別人所授?”
“乃兒臣研讀孫子兵法所得!”
“哈哈!好一個善戰者求之於勢,欲王者求之於人!你小小年紀能有此心得,寡人甚慰!”說罷拍了拍趙雍肩頭,“不過為父還是有一點補擇人而任勢,還須量才而授俗語有雲駿馬能曆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謂之用人之長,避其這些你可懂了?”
“兒臣謹記!”
就在此時,大臣肥義腳步匆匆、滿頭大汗地衝進來,大喊“君侯,齊軍連破我東武、陽狐,清河之陰已盡入齊手!”
所謂清河,其實是黃河的一條支流,與其對應的是黃河主幹被稱為濁濁河在齊國境內,而清河在濁河之北,算是齊、趙邊兩國在清河兩側的土地犬牙交
這一次齊軍破東武、陽狐,算是將清河之陰全部拿下
“什麽?!”趙語驚怒,“何時收到的消息?”
“剛收到,陽狐潰兵清晨渡河報與棘溝令,棘溝令當即派人送信邯鄲!”
趙語麵色通紅氣喘如牛,雙拳緊握咯咯作響,“田因齊欺人太甚!”
“君侯,齊人必是想趁我援魏,注意力都在蒲陽之際,奪我土東武、陽狐是我邊境重鎮,這一次齊王胃口有些大了!”
“哼!本侯戎馬半生,與齊、魏連年征戰,何曾後退過一步!你奪我一尺,我便占你一這一次本侯決意親征,不攻入齊國決不罷休!”
“親征?”肥義驚訝地看向趙語,“軍侯,你的身體?”
“本侯的身體不礙事!”趙語說著,拍拍胸膛,“不把齊軍趕出去,不把田因齊打疼了,我咽不下這口氣!”
“齊軍接下來動向如何?”趙語繼續問
“齊軍占領東武、陽狐之後便沒有再動作,但是也沒有要撤軍的跡臣以為,齊軍是打算將東武、陽狐據為己有”
“做夢!”趙語怒道,“肥卿,十天內集結十萬馬步軍,隨我渡河破齊!”
肥卿沉默了一會兒,深吸了一口氣,最終決定服從趙語的命
“君父,兒臣也想跟隨君父破齊賊,請君父準許!”趙雍拱手
“你要上陣殺敵?”趙語出驚詫,眼中卻閃爍著笑
“是!兒臣雖年輕,卻非手無縛雞之力之人,兒臣希望像君父一樣上陣殺敵,為我大趙開疆拓土!”趙雍語氣異常堅
趙語滿意地點點頭,“好!這才是我大趙好兒郎!準了!”
“君侯,不可!”肥義大驚,“哪有一國之主君與太子同上戰場的道理?”
但趙語卻不以為意,“如何便不能?雍兒若不敢上戰場,日後如何掌控趙國,如何敢麵對狼秦、惡齊、強楚?再者我父子一同上陣,更能彰顯我決戰之心,如此軍心士氣才堪用!”
“那國內由誰輔政?”肥義歎了口氣,不再與趙語爭執,他清楚趙語的脾性,隻要他認準了的事情,任憑十頭牛也拉不回
“安平君”
可還是太凶險了!
“君上,臣如何也放心不下!既然有安平君替君上處理政務,臣便隨駕出征!”
趙語思量片刻,點了點頭,“也好,你不在我身邊,我還不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