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港島人最有感觸

字數:12425   加入書籤

A+A-




    2012年6月15號就是星期五,這一天上映的電影除了《寄生蟲》,還有《查無此人》,《喜上加喜》,《半夜不要照鏡子》,《擒愛記》,《黑暗中救贖》。
    這幾部電影聽名字就知道是撲街片。
    六月上旬上映的電影,隻有《馬達加斯加3》,以及《饑餓遊戲》能打,不過已經上映一個星期,目前處於票房下降期。
    因此《寄生蟲》上映的時候,猶如鶴立雞群,排片挺高的,足足有百分之四十六。
    李聲耀一直說《寄生蟲》票房不會太高,兩億就心滿意足了。
    舉辦看片會後,一眾院線經理也認可李聲耀的說法。
    電影的確是好電影,但這樣的劇情片,沒有大場麵,又不搞笑,很難拿高票房。
    不過其他片子更垃圾,還不如把排片給《寄生蟲》。
    所以《寄生蟲》首日拿到了將近一半的排片。
    風華影視公司的員工們和往日一樣,非常關注李聲耀新電影的數據。
    風華院線的高層同樣如此,特地在影城內擺放了廣告牌。
    李聲耀卻沒有這麽重視,他甚至都懶得宣傳了,讓劉德樺,梁家徽他們去跑宣傳,他自己回燕京,陪幾個女人了。
    《寄生蟲》上映這一天,李聲耀正在顏丹辰的家裏。
    “你不擔心新電影票房嗎?”
    顏丹辰生育過後,更有女人味了,原本的小包子現在變成了大橙子,穿貼身的睡衣,還挺明顯的。
    李聲耀又想喝橙汁了。
    他笑了笑,“不抱期望,也就不會有負擔,《寄生蟲》內地票房隻要不是三四千萬,我都可以接受。”
    顏丹辰眨了眨眼,“你不在乎票房了?你以前不是說不會製作純粹的文藝片嗎?”
    “在乎票房的,《寄生蟲》不是文藝片,不過我預測內地票房不會太高,頂多兩億吧,沒啥期待。”
    “哦,如果超過兩億呢?”
    “超出的部分送給你。”
    顏丹辰大喜,嘴角壓不住笑,在李聲耀旁邊坐了下來,“我不要,給你女兒辦張存折,給她留著吧。”
    “行。”
    “那你覺得哪個地方票房會高?”
    李聲耀想了想,隨後伸手捏了捏橙子,“港島,彎彎,漂亮國,法蘭西,德蟈,大毛,帶英,墨西哥,這幾個地方會比較高。”
    在李聲耀前世,因為《寄生蟲》全球票房比《藏龍臥虎》和《英雄》更高,破了不少記錄,新聞非常多,所以他記得很清楚。
    《寄生蟲》在北美的票房隻有四千五百萬美刀,不如《藏龍臥虎》和《英雄》,不過在歐洲遠超這兩部華夏大片。
    當時有新聞報道,《寄生蟲》在法蘭西,大毛,帶英等地,都破了本地片之外的非英語片票房記錄,由此可見,這部電影在歐洲的風靡程度。
    除了歐洲,有兩個地方特別值得說道說道,這兩個地方就是港島和彎彎。
    《寄生蟲》在港島拿到了3100萬票房,僅次於《葉問4》和《廉政風雲》,排在2019年港島年度第十五名。
    《寄生蟲》在彎彎拿到了一點四一億票房,僅次於《葉問4》,排在2019彎彎第19名。
    別看排名不是特別靠前,除了《葉問四》和《廉政風雲》,前麵的電影都是外片,要麽是好萊塢電影,要麽是島國動畫電影,《寄生蟲》能排這個名次,已經超過了一大批的本土電影。
    《寄生蟲》在港島還創造了一個記錄,這個記錄叫非英語片前麵兩日最高票房。
    這部電影在港島前麵兩天就拿到了八百五十萬。
    這個成績僅次於《阿凡達12》,《複仇者聯盟234》,以及《蜘蛛俠:英雄無歸》。
    周星星的《少林足球》和《功夫》前麵兩天都沒有八百五十萬。
    由此可見,港島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喜愛之情。
    後來《寄生蟲》拿到了奧斯卡,在港島再次公映,此時網絡上已經有片源了,首日依舊拿到了七十六萬,位列單日第四名,表現超過了一眾本地片,也就弱於好萊塢大片。
    現在李聲耀將《寄生蟲》背景放在港島,還請來了劉德樺和梁家徽,他相信他製作的《寄生蟲》,在港島彎彎的成績會比前世更好。
    顏丹晨聞言,不解問道:“港島和彎彎會喜歡《寄生蟲》嗎?”
    “會,尤其是港島,觀眾一定深有感觸。”
    顏丹晨覺得不太可能,她記得華語片在港島票房不太行,這幾年經常前十就一兩部華語片,其他全部都是好萊塢大片。
    不過她沒有多說,反正就等著內地票房過兩億,到時候找李聲耀要錢。
    ……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很多圈內的明星開始打卡李聲耀的電影。
    每每有李大導的電影上映,都有人在微博曬票根,表示自己去看過。
    李聲耀自然不知道那些明星藝人們支持過他,實際上大家夥很清楚這一點。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打卡曬票根,這些人的粉絲並不覺得丟人,還會覺得自家偶像這是向李大導學習,屬於積極向上的行為。
    這樣的情況下,更多的明星藝人去打卡。
    這一次《寄生蟲》上映,李誌廷就買好了電影票,接著與助理一起去影院。
    助理除了陪他看電影,還要拍幾張“偶遇的路人照”,然後發到網上,寫幾個“普通手機拍的這麽帥,真人一定更加了不得”的評論。
    這樣的行為算不算欺詐呢?
    李誌廷不知道,所有的明星都這樣玩,他就是盲從。
    就像是跟風打卡看李聲耀的電影一樣,大家都這樣做,他便跟著做。
    作為一名苦孩子,他從小就學會察言觀色,知道想要讓人喜歡,就要表明態度,不要當特立獨行的人。
    他在網絡上營銷出來的人設是超級富二代,爸爸開了一家大型清潔公司,家裏在港島有豪華大別墅。
    實際上他爸就是一個普通工人,他們一家沒有所謂的大別墅,跟姑姑一家住在元朗的公屋裏。
    他雖然簽約了黎明的公司,還出了唱片,演了電影,看起來很受捧,實際上也就是現在港島娛樂圈沒有人,讓他撿了一些便宜。
    而且他“受捧”的力度跟謝霆鋒,雙胞胎組合沒得比,他隻是演了幾部沒有人看的電影而已。
    此時李誌廷戴著鴨舌帽,魔鏡,穿著增高鞋,頗有氣勢的坐了下來。
    助理叫劉明,是一個身高一米六的小矮子,現代社會要找一個一米六的年輕男生,其實不容易。
    不過誰讓李誌廷個子不高,而且雙腿內八,比例感人。
    為了襯托他的高大,經紀公司在港島幾所大學找了好幾圈,才找到了這位矮矮的樣貌普通的劉明。
    港島年輕人不好找工資,能當李誌廷的助理,還能看到很多明星。
    劉明非常滿足目前的工作。
    他見李誌廷坐下來,便拿出手機,想要“偷拍”幾張照片。
    “不要現在拍,晚一點拍,現在光線不對,不要給粉絲看出破綻。”
    李誌廷除了長的像王曆宏,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畢業生,還是牛逼哄哄的帝國理工大學。
    他的智商不用懷疑,絕對不是英語三十幾分,高考兩百多分的學霸。
    劉明覺得有道理,“好,誌哥,電影開始後,我再來拍照。”
    李誌廷點點頭,他對劉明還是很滿意的。
    “到時候不用美顏,正常拍就行。”
    劉明比了個ok的手勢。
    就在此時,李誌廷旁邊坐在了幾個年輕人,可惜這幾個人並不認識李誌廷,坐下來就在談論《寄生蟲》。
    這部電影是在港島拍攝,去年新聞很多。
    加上李聲耀是tvb最大股東,現在的tvb掌權人,tvb方麵最近不斷宣傳《寄生蟲》,很多港島老百姓都知道這部電影要上映。
    電影宣傳噱頭是劉德樺和梁家徽的雙雄戲,以及《寄生蟲》拿到了戛納金棕櫚。
    港島人對於拿到金棕櫚的電影,還是比較欣賞的。
    《霸王別姬》在港島就拿到了九百一十五萬票房,這是上世紀內地電影在港島的最高票房,直到《英雄》上映,這才打破了這個記錄。
    李誌廷旁邊幾個年輕人就滿心期待,語氣雀躍。
    劉明聞言,忍不住撇撇嘴。
    他曾經對電影非常向往,不過成為了李誌廷的助理,看到了太多電影製作的場景,他的童年濾鏡碎了一地。
    跟他想象中的嚴謹,專注,科學完全不一樣。
    李誌廷演的幾部電影完全就是草台班子。
    他跟著李誌廷去內地拍戲,那就更加隨意了,導演坐在監視器後邊打呼嚕,副導演滿身酒氣,“哢,過,哢,過,”很多時候是哢是過真的就是隨緣。
    他曾經很無語,後來發現絕大多數電影電視劇都是這樣,都是圈錢的作品。
    李聲耀是大導演,《寄生蟲》拿到了金棕櫚。
    不過劉明覺得這部電影沒啥意思,看這樣的電影,還不如看好萊塢大片,至少人家特效牛逼。
    李誌廷看到了劉明不屑的表情,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
    他的想法和劉明差不多。
    他其實不喜歡看華語電影,就喜歡看一些好萊塢無腦爽片。
    當然以他謹慎的性格,他不會表現出來,相反他看著大屏幕,看起來非常認真。
    實際上他已經放空思維,心緒早就飄到九霄雲外了。
    “開始了。”
    旁邊的小青年說了一句。
    李誌廷稍稍回神,一陣沉重的音樂響起,他抬眼看了過去,看到了一些港島地下室,鴿子樓,公屋的畫麵。
    他下意識的生出了一絲反感之情。
    作為窮孩子,他可不想回憶在公屋居住的場景。
    他現在當了明星,已經在豪華社區租了一套大平層,他已經脫離了原先的居住環境。
    “寄生蟲”三個字出現在大屏幕上,電影正式開始。
    入眼就是一個壓抑的地下室,男主角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吃飯,男主角在吹牛,看起來很威風。
    就在此時,有人在地下室外邊的窗口撒尿。
    房屋裏飄散著一股尿騷味。
    男主角一家尷尬片刻,隨後繼續吹牛。
    這就是一群麻木的人,別看他們吹噓的多麽厲害,但別人在他家窗戶前撒尿,他們都不敢上前製止。
    為啥呢?
    自然是沒錢,沒底氣,腰杆不直。
    李誌廷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想起了小時候,一家人擠在公屋裏,環境混亂,經常半夜三更有人大喊大叫。
    他們不敢喝止,自我安慰,自我治療,然後接著睡。
    媽的,這電影真討厭,幹嘛拍這樣的情節。
    李誌廷偷偷掃了眼劉明,見其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表情,這才鬆了一口氣。
    劉明偷偷瞄了眼李誌廷,見其沒有注意到自己握緊的拳頭,亦是鬆了一口氣。
    他們家就住在東區的鴿子籠裏,非常混亂。
    他記得小時候有酒鬼在走廊拉屎撒尿,家裏人不敢出去製止,等酒鬼離開,這才大聲叫罵。
    何其相似啊。
    電影繼續,男主角家沒有安裝ifi,女兒和兒子拿著手機轉來轉去,最後在洗手間,蹲在馬桶旁邊玩手機。
    這……這不就是我家嗎?
    李誌廷已經搬出來了,不過姑姑家還住在公屋裏,他聽說那邊信號很差,經常手機無緣無故沒信號,家裏沒有裝ifi,就蹭鄰居的。
    他媽的,李聲耀有病吧,為什麽要拍這樣的電影,這不是揭人傷疤嗎?
    李誌廷有些坐不住了。
    他雙手抱胸,盡量給自己更多的能量。
    電影繼續,兒子的同學來了,介紹兒子去富豪家當英語家教,還送了一塊幸運石。
    兒子成為了富豪家的英語家教,然後依次把女兒,爸爸,媽媽都搞進去了。
    不過他們是窮人,有一股窮人氣,給富豪兒子聞出來了。
    回到了地下室,男主一家人打算用不同品牌的洗衣液,以此區分自己身上的味道。
    李誌廷看到這裏,忍不住想到了大學時期的一個下雨天,他跟一個女生表白,結果女生直接說道:“你家太窮了,我們不適合,我每天都要喝咖啡,每周都要吃西餐,每個月都要去迪士尼,你能做到嗎?
    你看,這是最低標準了,你都做不到,窮學生就不要出來表白啦。”
    太窮了,以至於有了窮人氣,有錢人一看就知道是窮鬼,想要裝高大上都裝的不像。
    李誌廷看到這裏,整個人都沉默了。
    電影繼續,富豪一家外出旅遊,男主角一家乘機在別墅裏玩,他們感覺自己變成了富豪。
    李誌廷看到這裏,一張長臉火辣辣的。
    他當了明星,租了大平層,但他其實還沒有自己的大房子,他現在的處境不一定就比男主角一家更好。
    忽然下起了大雨,富豪一家提前回來,男主角一家人狼狽逃離。
    等他們回到了地下室,雨水已經浸泡了整個地下室,洗手間的馬桶都在往外噴糞。
    女兒蹲在馬桶上,悲傷哭泣。
    李誌廷怔怔的看著電影,一股悠久的幾乎被遺忘的記憶湧入心頭。
    在他很小的時候,有一天家裏長輩都出去了。
    就隻有他和姑姑家的表哥表姐在家,他們看了一天電視,然後回房間睡覺,不知道什麽時候,大雨傾盆而下,晾在外邊的衣服全部濕透了。
    港島的公屋,鴿子籠是沒有陽台的,窮人沒有錢買洗烘一體的洗衣機,他們不能安裝外飄的防盜窗,衣服就是直接掛在外邊。
    以往幾個小孩都會自覺收衣服,那天忘記了。
    長輩們回到家裏後,大罵他們三個小孩,表姐當時就哭了。
    他奶奶的,李聲耀有大病吧,為什麽要拍這樣真實的電影?
    他是想要我哭嗎?
    我哭了,你就好受了嗎?
    不久後,電影結束,觀眾們沉默了片刻,這才鼓掌。
    “難怪《寄生蟲》要放在港島拍,這不就是我家的生活嗎?”
    李誌廷聽到旁邊年輕人的話,心中難受,他隨後望向劉明,卻見劉明正在抹眼淚。
    衰仔,原來你家也在鴿子籠。
    “走了,出去了。”
    兩個人離開了影廳,李誌廷笑道“看這部電影是不是很有感觸,很像你小時候的故事?”
    劉明點點頭,“你沒有嗎?”
    “我……我沒有,我沒什麽感覺。”
    李誌廷當然不會說自己一樣被觸動,他還是要麵子的。
    劉明此時雙手一拍,“糟了,我剛剛光想著看電影,忘記你給拍照了。”
    李誌廷愣住了,他也忘記了。
    剛剛還說沒感覺,現在卻被打臉了。
    他苦笑拍拍手,“行,這是好電影,我們再看一遍,曬兩次票根。”
    他奶奶的,這一次不能忘記了。
    ……
    有一些明星是去打卡,有一些明星是真的陪家人去看電影。
    陳曉春就是這樣的人,他陪老婆應彩兒一起看《寄生蟲》。
    他個人其實不太喜歡看《寄生蟲》,他的審美還留在上世紀,喜歡看槍戰片,或者是功夫片。
    不過這個檔期電影太爛了,沒有功夫片,槍戰片,他就隻能選《寄生蟲》。
    應彩兒倒是明確指出要看《寄生蟲》,她不少朋友都去看《寄生蟲》了,她不想與朋友們沒有話題。
    於是這對夫妻就一起去看《寄生蟲》。
    昏暗的影廳,應彩兒一手可樂,一手爆米花,看起來非常享受。
    陳曉春百無聊賴,東張西望。
    不久後,電影正式開始,男主角一家在地下室生活,不久後,兒子的同學來訪,還給兒子介紹了一份家教的工作,送了幸運石。
    兒子捧著幸運石,非常期待,緊張,認真準備著。
    不久後,兒子成為了富豪家裏的英文家教,接著將女兒介紹去當美術老師。
    陳曉春看到這裏,認真許多,他看到努力往上爬的男主角一家人,忍不住想到了自己。
    他是粵省惠洲人,小時候家裏窮,吃不飽飯,他個子小小的。
    他初一就輟學回家了,跟著父親去港島找事做。
    他太瘦小了,以至於工廠不要他。
    他隻能跟在父親旁邊當雜工,遞個磚,點個火。
    等到他十六歲的時候,才進入一家飯店當服務員,結果經常被人欺負,他後來受不了,工資不要,直接走人了。
    他接著在理發店當學徒,做了兩年,然後通過麵試,進入了tvb舞蹈班。
    直到他正式出道前,他一直都在努力往上爬,就像是《寄生蟲》男主角一家人一樣。
    這讓他很有感觸。
    電影繼續,男主角夫妻跟著進入了富豪家裏,他們為了實現階級跳躍,不僅僅絞盡腦汁的欺詐,還殺了原來的女管家。
    他們已經完全瘋癲了。
    傾盆大雨之後,瘋魔的兒子帶著幸運石,想要用幸運石砸死女管家的丈夫。
    應彩兒嘖嘖幾聲,很是不屑。
    陳曉春卻是對角色生出了憐憫之情,他年齡更大,他看過這樣的例子,他很清楚,有些時候,絕望的人會做出任何事。
    並不是他們瘋魔了,而是不瘋魔,沒辦法生存。
    電影繼續,男主角最後殺死富豪,不僅僅是對富豪憤怒,其實還有對自己的無能,對這個世界的怨恨。
    他看透了,自己沒辦法提升階級,他們家不管怎麽做,都是最弱勢的底層。
    應彩兒看到這裏,皺起眉頭,低聲說道:“富豪一家挺善良的,男主角真是瘋子,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陳曉春看了眼應彩兒,並沒有糾正應彩兒的說法。
    沒有真正的經曆過苦難,沒有為了生活,耗盡一切往上爬的人,無法理解男主角的怨恨。
    他當年的tvb舞蹈班,都是一群苦孩子,除了他和謝天樺火了,其他人都轉行了。
    這些人可能在某個茶餐廳的後廚洗碗,可能在港口的某輛大卡車搬貨,可能在海外的某個陌生城市當擦鞋工。
    如果他當年不是多了幾分運氣,他沒辦法擁有現在這樣的生活,他說不定在港島當理發師。
    在理發店做事,埋頭幹一輩子,都買不起港島的房子。
    港島的房價太高了,房子成為了階級的象征。
    沒有希望,什麽事都幹的出來。
    片刻後,兩人離開了影廳,應彩兒心情不錯,還想要逛街,陳曉春卻是沒有這樣的心情。
    “回家吧,我好累。”
    兩個人上了車,應彩兒見陳曉春狀態不好,就主動開車。
    陳曉春坐在副駕駛,取出手機,翻看一些照片,他看到了一些年輕時候的朋友。
    這些人還在為生活奔波,跟他比起來,蒼老許多。
    “老公,怎麽了?”
    陳曉春回過神來,歎了一口氣,“看了《寄生蟲》,我覺得我好幸運,如果當年在tvb沒有出頭,我可能一輩子當理發師了,住鴿子籠,我的孩子就算很聰明,也沒辦法出人頭地,在港島,想要出頭太難了。”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