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為什麽不向朕陳奏!
字數:7964 加入書籤
見到眾人不解,樸俊大接著說道:“隻要讓皇帝下旨,判孫紹祖死罪就行!”
“如何能讓皇帝下旨?”有人問出了蠢問題,但也問出了其他人的心聲。
樸俊大麵露微笑,平靜道:“我沒那麽大本事讓皇帝下旨,但隻要孫紹祖有不可饒恕之罪,皇帝必然就會殺他!”
“此前他故意放跑咱們,這算不算是大罪?”
樸俊大答道:“雖是故意,可隻有咱們知道,沒有實據焉能讓朝廷相信!”
“這廝橫征暴斂,害死了不少人,這總能找到實據!”
樸俊大又道:“他完全可以推給下麵人,何況孫紹祖深受皇帝信重,即便真坐實來了這些事,皇帝恐怕也隻會重拿輕放!”
“皇帝至公至明,難道不秉公處置?”
瞥了說話那人,樸俊大笑道:“你不是沒讀過書麽,為何也信這些鬼話!”
“可是……”
可是做了大明幾百年藩屬,朝鮮官方一直尊重上國,對皇帝德行更是無盡褒讚。
當然,王室和士大夫把皇帝捧上神位,為的是加強自己統治和合法性,畢竟他們得到了神的冊封授權。
“大哥,那你說……咱們該怎麽辦?”有人問道。
“做事要抓準關鍵,你們各自想想看,皇帝無法原諒什麽東西?”
眾人紛紛麵露思索,然後又各自提出諸如貪腐、害民、亂政、損兵折將等理由,對此樸俊大皆是微笑以對。
知他不以為然,於是有人問道:“大哥你來說,皇帝忍不了什麽?”
“對皇帝來說,下麵人最要緊的是忠心,其他罪過都可以赦免,但不忠是不可赦之罪!”
這是樸俊大的看法,其他人聽了不以為意,他們不覺得這有多靠譜,主要是他們理解不了這其中的意義。
雖然不理解,但樸俊大確實是位好大哥,所以他的判斷無人質疑。
“可如何才能證明他不忠?”
這是個好問題,樸俊大答道:“你們可知道,這孫紹祖現掌何事?”
“他不是安東行都司的同知嗎?當然是管軍務了!”
聽到手下人的回話,樸俊大糾正道:“那是他的官職,他當前最重要的差遣,是管著日本那一攤事,說得更詳細些……皇帝讓孫紹祖在日本給他撈銀子!”
這話眾人全都認同,日本駐屯軍就在幾個銀礦附近,這已經算不得什麽秘密。
“可我卻打聽到,那孫紹祖在銀礦上動過手腳,一年少說也撈好幾萬兩銀子!”
樸俊大確實不是普通人,此前朝鮮兵敗之後他就流亡,期間做了不少的行當,日本那邊他不但親自去過還有了朋友,這讓他的消息來源很豐厚。
安東行都司的高級將領,他幾乎每個人都在重點關注,而孫紹祖是破綻最大的那個,其在幾處銀礦撈錢的事他才了解。
“幾萬兩銀子,那可真是不少!”
聽到手下人感慨,樸俊大冷笑道:“當然不少,去年銀礦產量降低,日本方麵上交了四十萬,而這廝卻拿了六七萬!”
眾人盡皆咋舌,但樸俊大的話還沒完,隻聽他接著說道:“隻憑這還不夠,我們得說他貪了十萬二十萬!”
“誣陷他?”有人問道。
“沒錯,否則隻是貪幾萬兩銀子,皇帝不一定會殺了他!”
摸著胡須,樸俊大麵露思索,接著說道:“而且隻貪銀子也還不夠,畢竟當今這位皇帝,也未必會太在意這些小節!”
“還有什麽事?”
樸俊大接著說道:“得說他撈這麽多銀子要謀反,想要在日本裂土封王,畢竟他如今在日本有妻妾,而且還給他生了兒子!”
一個妄圖謀反的巨貪,再加上其他各種罪行,在他看來差不多可以弄死孫紹祖。
“可是,這都是咱們自說自話,如何讓皇帝知道還相信這些?”
樸俊大笑了笑,答道:“你放心,有人會幫咱們去做!”
這裏麵既有巧合,也有樸俊大提前布局的功勞,反正就是日本銀礦那邊一處礦主,被孫紹祖已逼得家破人亡了。
那人被追殺在日本無人敢留,於是跨海來到了朝鮮躲避,輾轉幾個月落到了樸俊大手裏。
本來這就是個普通故事,現在樸俊大便有了利用的地方。
“大哥,我不明白,為何我們必須要歸屬朝廷,一直和他們周旋下去不也可以?”
現場支持這個想法的人不少,樸俊大知道這個問題必須解答,否則日後兄弟之間會生嫌隙。
“第一,繼續打下去還要死人,還要死很多的人!”
戰爭是殘酷的,雖然這幾年讓他們頂住了,但確實付出了極慘重的代價。
“第二,朝廷不隻有安東行都司的兵,還有京營的精銳,還有侍衛上直軍!”
作為曾經參與過真正大戰的人,樸俊大親眼見證過這些大明精銳,那縱橫天下摧枯拉朽的力量。
這幾年他們跟官軍打得有來有回,也隻是跟明庭三流軍隊交手,甚至於安東行都司都未盡全力,隻因全力打他們效費比太低。
但若反叛之事真正觸怒皇帝,讓其下定決心要摁死他們這些人,甚至都不需要出動京營精銳,隻需跟幾年前一樣取消邊界限製,放女真諸部南下即可。
僥幸得了幾次勝利,樸俊大沒有飄飄然,而是對時局有清醒判斷。
…………
乾盛元年就這樣過去,在乾盛二年的二月,迎春終於誕下一子,這是朱景洪第七個兒子,被其起名為朱慕橙。
而新選的秀女們,則已經分到了各宮居住,如今僅嬪以上有獨立寢宮。
這幾個月時間裏,東南數國都不太安定,甚至安南行都司駐紮的大城國,如今還生出了叛亂來。
作為東西角力的主戰場,這些地方確實很難太平,受苦的則是當地百姓。
當然,在越來越不安定的局麵下,當地那些權貴也很難受,已經有一些開始遷移,方向主要是往北進入大明。
樸俊大猜測得沒錯,當下朱景洪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東南,確實對東北的事情不太上心。
但在二月十八這天,遼東巡按都禦史的一份奏本,便把他的注意力拉到了北方。
遼東的奏報內容不複雜,就是一共有二十幾名日本人,漂洋過海到了巡按禦史衙門上告,揭發孫紹祖貪墨、逾製、拉攏日本豪強、意圖謀反。
奏報前麵,先是講了這些日本人的身份,然後說了他們被孫紹祖迫害後逃亡的經過,最後才綜述了其提告的內容,也就是上麵提到的幾項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