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咱這是給下通知,不是和你們商量!
字數:6661 加入書籤
“怎麽樣?你覺得咱做的這個媒如何?”朱元璋望著吳襄出聲詢問。吳襄拜倒於地道:“太祖高皇帝,您願意讓小女為太子妃,這著實是天大的恩典。也是小女之幸。隻是……小女生性粗魯,沒有得到過多好的教導。隻是粗通文墨,更多的是喜歡舞蹈弄槍。妥妥的野丫頭。隻怕……隻怕有些配不上太子殿下……”吳襄說的是真心話。他在此之前是絕對沒有想過,自己的女兒有朝一日,居然能成為太子妃。也從來沒有想過把自己的女兒,往太子妃這上麵進行培養。畢竟在如今的大明,憑借著他們的家世地位,想要女兒嫁入皇家,根本是想都不要想。沒有人會同意。就算是皇帝會生起這樣的心思,也絕對會被那些官員們,給各種的彈劾。朝中的很多官員,在成事上或許不行。但是在敗事上麵,絕對有一手。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上,比如國本之爭。那當真是很多人,都前赴後繼。縱然對手是皇帝,也一樣能和皇帝爭上一爭,毫不退縮。像他這種高官的女兒,尤其是身份地位還如此特殊的官員之女,想要入宮為妃,嚴重程度雖然比不上國本之爭。當然那也同樣是很多人,絕對不樂意見到的事。也要是因此,吳襄的閨女不說是放養的,可和那些文人士大夫的女兒比起來,也差的太遠。他的女兒,那是真的能是在馬上開弓射箭,舞刀弄槍的存在。體格也比較大,很能打。看了一下邊上的朱慈烺,他覺得今後二人,真放手一搏的話。三四個太子殿下都不夠他女兒揍的。他女兒的這性格,是真那不適合入宮為太子妃。朱元璋毫不在意的搖搖頭道:“喜歡舞刀弄槍才好。咱大明現在,就是通文墨的人太多了。能戰,敢戰的人太少。文風昌盛,武風不舉!如今找一個會舞刀弄棒的做太子妃,也能改一改風氣。咱就覺得你家女兒挺好的,適合做太子妃。”在這上麵,朱元璋是真的不在乎。畢竟他家的大兒媳婦兒,那可是他老兄弟的女兒,同樣是個喜歡舞刀弄棒的人。朱元璋這個太祖高皇帝,都開了口,說出了這樣的話來,吳襄還能說什麽?當下便再度拜倒於地。“太祖高皇帝您不嫌棄小女粗鄙,臣自然是樂意將小女送入宮中服侍太子。不過……小女性格多少有些不好,不適合做太子妃,隻求做一個使喚丫頭就成。對於讓自己的女兒成為太子妃,吳襄自然而然是非常樂意的。對於他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雖然如今的大明,看起來風雨飄搖。但畢竟存在了兩百多年,很多事情還是深入人心的。再加上吳襄根本不知道,按照原本的曆史,要不要多長時間北平城會破,崇禎這個當皇帝的會身死。宣告著這大明的滅亡。他這個時候,覺得就算是情況有些壞,也不一定能壞到那種程度。依照他們吳家的身份地位,尤其是他兒子所帶的那些兵馬。再加上太子妃這樣的一個關鍵性的身份。必然能讓他們家飛黃騰達!這等亂世時候,那些文官的力量必然會有所削減。誰手裏有大量的兵馬,說的才算。他們家剛好就符合這麽一點兒。再有一個做太子妃的女兒在,那當真是強強聯合,他們吳家一下子就翻身了。不過,有些時候該謙虛一下,還是要謙虛的。一口就將這太子妃給應下,顯得他有些不夠懂事。而崇禎在聽了吳襄所說的話後,也覺得吳襄說的很有道理。他家女兒做太子妃確實不合適,隻做一個宮女,在自己兒子身邊服侍就挺不錯了。“哈哈,你同意便好。咱覺得這是一種好姻緣。不過咱說了讓你家女兒做太子妃,那就讓她做太子妃。使喚丫頭,太委屈她了。”朱元璋樂嗬嗬的把吳襄攙扶起來。又一次重複了讓吳襄的女兒,作為太子正妃的這件事兒。既然他這邊想要通過吳襄,以及吳三妹來拉攏住吳三桂。那麽在這個時候,自然而然的就需要舍得下本錢。說了是太子妃,那就必須是太子妃。隻有這樣,在接下來才能盡可能的把吳三桂給拉攏過來。吳襄聞言激動不已,又一次的進行謝恩。心中高興之餘,再看看那邊上,顯得似乎有些深深震動的崇禎。吳襄忍不住在心裏麵感慨起來。以往的時候,自己還隻以為崇禎剛愎自用,不懂變通,死守教條。這個時候看來,自己還真的是誤會崇禎了。他竟然能想到找一個人,假扮太祖高皇帝。從而做出一些違背祖宗的事。有了這所謂的,顯靈的太祖高皇帝,那麽他這個時候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都是理所應當。畢竟太祖高皇帝都活了過來,親自在做這些事,誰還敢說不符合祖製?很多的條條框框,這個時候等於是迎刃而解了。再看看崇禎皇帝,這個時候那恰到好處的不解,和懵圈的反應。吳襄就變得更加的敬佩了。對於崇禎,他今日當真是刮目相看了!以往的時候他怎麽沒有發現,這崇禎皇帝的演技竟然如此好。這事明明就是他安排出來的。眼前的這個太祖高皇帝,就是一個用來做事情的幌子。可是崇禎皇帝此時,卻能裝的像是真的一樣。仿佛把自己女兒給定為太子妃的事,他完全不知情,全是這位所謂的、他所安排的太祖高皇帝一意孤行。這崇禎,還當真是不簡單!莫非之前的十七年,這位陛下都是在扮豬吃虎,有意隱藏實力?這個時候發現風雨飄搖了,終於不再裝了嗎?還是說在這等危急的情況之下,大大的激發了他的潛力?短短的時間,崇禎在吳三輔,吳襄心裏的地位,已經在飛速的提升了。覺得崇禎的手腕,還是蠻可以的。若是崇禎能一直保持這種水平,或許這一次大明還真的有救!就是不知道,等到今後吳襄還有吳三輔他們發現,根本不是崇禎在做決定。這位他們所認為的,假扮的太祖高皇帝,是真正的太祖高皇帝後,會是一個什麽反應。想來一定異常的精彩。“由檢,快點兒去下聖旨,把這件事給定下來。兒女婚姻之事,事關重大,可不能兒戲。”把這事定下後,朱元璋望著崇禎出聲交代。邊上的太子朱慈烺,嘴角忍不住微微抽動了一下。什麽叫做兒女婚姻之事,不能兒戲?您這三言兩語,直接就把這事定下了。自己憑空就多出來一個太子妃,這還不叫兒戲?至於吳襄,也同樣是心頭猛的一顫。望向元璋的目光都變了。真不知道這位扮演太祖高皇帝的人,是陛下從哪裏找來的。這演的可真像!稱呼上麵也是真大膽。喊當今陛下,竟是直接呼喊為由檢。這……他就不怕今後,被皇帝秋後算賬嗎?畢竟崇禎皇帝,最擅長的就是這個。有些時候真的算起帳來,連秋後都不用等。“是,太祖爺。”在吳襄等人滿是震動之中,所等來的,並不是崇禎皇帝的勃然色變。而是他畢恭畢敬的將這事應下。看起來,竟是對這位太祖高皇帝直呼其名,以老祖宗的身份對待他的態度,沒有絲毫的反感,相反對此甚至於還有些享受。這讓吳襄等人顯得驚嚇震動的同時,對於這崇禎皇帝的評價,也變得更高了。當真不能再以之前的眼光,去看他了!誰能想到,他竟是隱藏的如此之深!在這件事情上,做的各種方麵的反應,都是那麽的恰到好處。這……真的還是那個剛愎自用,喜歡胡來的崇禎嗎?平心而論,就算是他們在如今這種情況之下,找一個人來扮做自己的祖宗。那也絕對做不到如同崇禎這樣,毫無破綻。這一刻,崇禎在吳襄等人心中的地位,那是蹭蹭的上漲。而崇禎在聽了朱元璋的話後,應了一聲,馬上就返回禦案前,提筆親自寫下,令吳襄之女吳三妹為太子妃的聖旨。並用了印。當然,這個時候的聖旨,隻能稱之為中旨。想要成為真正的聖旨,還需要經內閣。這事在之前或許還不好辦。但現在有了朱元璋這個太祖高皇帝在,辦起來就容易多了。內閣首輔魏藻德已經被砍了。不過除了魏藻德之外,還有另外幾位極為閣臣。且不說能力如何,倒也並非都如魏藻德,李健泰那般的沒有節操。範景文,邱瑜,方嶽貢三人,就作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北平城破之時,他們這三位閣臣,都以身殉國。大明存在兩百多年,終究還是有著一些忠臣在的。雖然他這些人,平日裏的工作能力,並不見得有多強,隻最終一死報君王。但能有這份忠貞,這份大義,在很多人做爭當三姓家奴的時代,便已經非常的難能可貴了。不可再對他們求全責備。對於這個時候的一些流程,朱元璋已經是知道。所以很快就讓人把範景文,邱瑜,方嶽貢三人給帶了過來。這三人被帶到崇禎麵前的時候,多少是有些瑟瑟發抖的。畢竟崇禎皇帝這突然發瘋一般的殺伐,實在是太過於震撼人心了。崇禎此番瘋狂起來,那是真殺啊!連內閣首輔魏藻德,閣臣李健泰,都是說砍就砍。朱純臣這等與國同休的的國公,還有他自己的老丈人,都能說砍就砍了。這個時候又派人把他們給召集過來,若說他們心裏麵不忐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們是真怕這崇禎皇帝,也會突然間來了興致,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對他們進行抄家砍頭。好在崇禎並沒有怎麽做。在他們行了禮後,崇禎向他們引薦了太祖高皇帝。讓他們三人都向太祖高皇帝行了禮之後,崇禎這才對他們三人說出了,朱元璋準備把吳襄之女,定為太子妃的事兒。這三人一聽崇禎所說的話後,一個個都是為之一愣。反應都是不小。畢竟這事兒,可是一點都不符合祖製,太壞規矩了!尤其是在如今這等情況下,吳三桂那邊份特殊。倘若真的讓他的妹子,成為了太子妃。那今後憑借著吳三桂的身份,還有手中的的眾多兵馬,說不定就會出現一個,大明有史以來最強的外戚!而且,那好不容易才被壓製下去的武將,很有可能會接著抬頭。這自然是他們所不願看到的。當下便有人斟酌著言辭,出聲聲道:“陛下,這事情……有些不符合祖製……”其餘二人也準備開口附和。結果不等他把話說完,朱元璋的聲音就響了起來。“什麽不符合祖製?咱就在這裏站著,這事兒是咱做出來的決定,咱就是大明的老祖宗。咱說的話就是祖製!”一句話說出,就將這幾人給噎的有些說不出話來。崇禎心裏麵也是為之暗爽。這種被自己祖宗用這話,給噎說不出話的感覺,不光是自己體驗到了。也讓自己的幾個閣臣體驗到了。至於吳襄則覺得很爽快,這畫麵看著就讓人覺得挺爽。也不知道崇禎皇帝,怎麽想起來了讓人扮演太祖高皇帝的招式。還別說,這種讓人假扮祖宗,宣稱祖宗顯靈的招式。在這個時候用出來,還真的是能夠起到奇效。見到這三人還想說話,朱元璋聲音繼續響起。根本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咱讓由檢把你們召過來,不是說讓你們來商議這件事的,而是說給你們個通知。讓你們在這上麵進行票擬,同意這件事。這點兒,伱們需要看清楚!”朱元璋說這話時,雖然說不上是殺氣騰騰。但是屬於他大明開國皇帝的霸道,卻顯露無遺。雖然並沒有刻意的去做什麽,但是舉手投足之間,這種氣勢還是很震撼人心的。配合上他說出來的這話,令得範景文,邱瑜幾人都是忍不住心頭為之一顫。這位假扮太祖高皇帝的人,到底是陛下從哪裏找出來的?扮的還真像!一時之間都讓他們神情有些恍惚,以為眼前的這人,還真的是太祖高皇帝顯靈了。聽了朱元璋的話,再想想這個時候還正在進行的抄家砍頭。範景文,邱瑜幾人對視一眼,也不再多言。紛紛表示這是一樁好姻緣。並開始為這事兒補上程序。崇禎朝內閣閣臣們辦事的效率,還從來沒有這麽高過!這讓崇禎有些目瞪口呆的同時,心中也升起了濃濃的震動和明悟。原來,當皇帝還能這樣做!原來內閣的這些閣臣們,也可以這樣聽話。朱元璋見到幾人沒有再多說什麽廢話,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了事情後,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對嘛,這才像話。這些閣老們不用多說什麽,隻需要皇帝讓他幹什麽,他就幹什麽就行。需要擺正他們的位置。隻做一個皇帝的傳聲筒,負責蓋章就行。在朱元璋看來,紙糊三閣老,泥塑泥塑六尚書,用起來才是最舒服。也是他最想看到的內閣模式。“那這是聖旨,你收好。”朱元璋把新鮮出爐的聖旨,給了吳襄。吳襄這個時候,心裏麵要多吃驚,就有多吃驚。原本他以為,這件事兒最終隻能用中旨。想要讓這些內閣的人同意,還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今後必然會有諸多的波折。可哪能想到,在這位太祖高皇帝的操作之下,他最為擔心的一步,居然完成的如此之輕意。感慨的同時,又進一步的欽佩起崇禎皇帝,所使用的這太祖宗顯靈的這一招,簡直是絕妙!同時也禁不住在暢想,倘若這人真的是太祖高皇帝,那該有多好!讓範景文三人,弄了聖旨之後,朱元璋就讓這三個工具人又離開了。望著此時拿著聖旨,如同做夢一般的吳襄道:“如今的大明風雨飄搖,闖賊大軍頃刻就到。這北平城是沒辦法守了。接下來隻能放棄。但京師這邊人多,闖賊又距離京師太近。就算此時棄城而走,接下來也難免會被闖賊給趕上。所以咱便準備讓平西伯,帶領關寧鐵騎南下護送皇帝前去留都,不知你意下如何?”朱元璋望著吳襄開口說出了這話。話說,如果有可能的話,朱元璋也不願意離開北平城,把這廣大的北方地區再一次丟掉。畢竟當初這廣大地方,就被宋朝給丟了幾百年。一直等到他恢複中華,才將廣大的北方地區給再度收複。現在又一次丟掉,對於他這個親手完成統一的皇帝而言,心裏麵是真不好受。但就算是再不好受,到這個時候該放棄也得放棄。實在是他們過來的時間太晚了。隻來到了距離大明亡國隻有三四天的時候。北平城這邊,幾乎已經陷入到了死地。李自成大軍虎視眈眈,頃刻就至。也有許許多多的官員,百姓,認定了大明必敗。很多人都已經準備歡天喜地的迎闖王了。若隻是李自成的兵馬還好,他這邊還可以通過抄家滅族,弄出來的錢財糧食,外加他帶來的這些洪武朝的將領。憑借著北平城,和李自成拚上一拚。可是現在,除了李自成之外,還有關外的滿清達子。如今的大明的官兵,早就不是自己洪武朝時的兵馬。倘若是洪武朝的兵馬,別看城內隻有這麽點將士,他都敢憑借堅城和李自成硬拚,打韃子!可崇禎時北平城內的兵馬,隻能說讓人一言難盡。這些人早就已沒有了作戰的勇氣。平時充充門麵,打打順風仗還行。真的動起手來進行血戰,根本就不是李自成的對手。更不要說,比李自成還要更加強悍的關外韃子了。這個時候,大明的很多兵馬連李自成都害怕。對那關外的韃子,更是怕到不行。人還沒去打,便已經先畏懼了三分,怎麽可能進行死戰,死守北平城?倘若北直隸等地,還有著諸多的兵馬可以調動。朱元璋也一樣不會做出放棄北平城,南遷的決定。可是現在,這些根本就沒有。北直隸等地,早就已經被打爛了!現在附近唯一能夠動用,且比較強勢的兵馬,就是吳三桂及吳三桂的關寧軍。可關寧鐵騎以及吳三桂的態度,又是那般曖昧。哪怕朱元璋準備動用一些手段,他也不敢確定,今後他這邊真的帶人和李自成進行死磕,吳三桂就會盡心盡力的救援,而不是倒向韃子。既然這樣,那還有什麽好說的?隻能是先進行戰略性的撤退了。把北方的這片地方,丟給李自成和韃子,讓他們先去爭搶吧。他這邊帶著人前去南京城。依靠廣大的江南地區,來積蓄力量。今後進行反撲。若是不走,留在這裏死守北平,很快北平這裏就會被徹底圍住。李自成這個一路衝殺而來的人,肯定會拚死血戰北平城。不惜一切代價,把北平城給拿下來的。硬拚根本就拚不過!而且,他這次前來,所需要做的,也並不是說打那麽一兩場勝仗。他想要做的,是把大明重新給安定下來,掃除內憂外患。解決大明風雨飄搖的現狀。那麽需要戰略性撤退的時候,就必須撤退。雖然這個決定,做起來讓人有些難受。可如今大明的情況太壞了,哪怕是他這個太祖高皇帝,也不得不先從北平這邊撤走。朱元璋說出這話後,一下子就令的吳襄吳三輔,崇禎朱慈烺等人都驚呆了。這位太祖高皇帝,每一次做事,都是那麽的出人意料!之前帶人抄家砍頭時如此。把吳三把吳襄喊來,把他女兒給弄成太子妃時如此。這個時候,直接說出要放棄京師南遷更是如此!吳襄愣神之後,心中升起了無限的欣喜。太好了!太好了!皇帝終於是開竅了!終於想要走了!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北平城這邊早就不能呆了,不能死守了。死守下去,結局肯定不會好。隻是因為崇禎的各種操作,導致沒有人敢說南遷。現在借著這太祖高皇帝之口說出來,倒是顯得合情合理了。今後就算是有人因為這事進行非議,那自然也有太祖高皇帝,這個老祖宗出來擔著。這讓吳襄,又一次對崇禎這個皇帝敬佩不已。原來,這崇禎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別的不說,隻這一招請老祖宗顯靈,那是玩的真妙。這一招,直接是一力降十會,快刀斬亂麻。把很多的條條框框都給斬沒了。最為關鍵的是,崇禎這個當皇帝的,今後還能夠非常合理的進行甩鍋。不得不說,這時刻想著不擔責任的行為做事風格,真的很崇禎。也真的能讓他想出來,這麽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而吳襄在此之前,別看那麽歡天喜地的接下了聖旨,要把自己的女兒弄成太子妃。其實心裏麵,一直都是有所擔憂的。主要就是擔心皇帝,還在京師這裏,死守著不退。真那樣的話,就算是自己的女兒,成為了太子妃。就算是這邊自己這邊傳去書信,讓自己兒子帶兵進行救援。可在這樣的劣勢下,也很難保證能護住皇帝,護住太子。今後他女兒,能不能成為真正的太子妃,都是兩說。現在……那如果是南遷的話,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起來。自己女兒的太子妃之位,還真的能變得穩當。吳襄心中高興,但是崇禎皇帝朱由儉,這個時候卻是如遭雷擊。腦瓜子嗡嗡響。“太……太祖爺,這怎麽就要南遷了?太祖爺您下令後,短短時間內就弄了這麽多的銀子,也弄了很多的糧食。現在在北平城內有兵有糧,還有錢。完全可以留在這裏,和闖賊硬拚上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