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朱元璋的氣魄:打碎重來!劍指江南士紳!朱棣亮劍!
字數:7245 加入書籤
“太祖爺,成祖爺真的能安穩的,把左良玉給拿下嗎?要不……要不咱們這邊,再派一些兵馬前去援助一下成祖爺?”崇禎望著朱元璋,顯得有些擔憂的說道。對於左良玉,他印象還是挺深刻的。這家夥絕對是一個老滑頭。老滾刀肉。不好相處。關鍵是他手裏麵,握著的兵馬也多。這一次成祖爺帶著聖旨而去,那可是要拿掉左良玉的兵馬指揮之權。要把左良玉麾下的那些兵馬,收歸朝廷所有。由成祖爺和鐵鉉兩個人統領。這樣的事兒,對於左良玉而言,那可當真是要了他的老命。軍權就是武將的命根子。尤其是現在,大明陷入到了混亂之中。很多秩序都已經亂了,兵馬就越發顯得的重要。太祖爺派成祖爺和鐵鉉,隻帶著少量兵馬前去做這事兒,是真危險。左良玉那家夥雖然滑頭,卻也有著一股子狠辣勁兒。現在又是奔著他的命根去的,他焉能不奮起反抗?那家夥手裏麵的兵馬是真多,足足好幾萬人。成祖爺,以及鐵鉉所帶領的兵馬,才不過兩千來人。而且,有很多還都是從京師當中,所弄出來的雜牌兵。有的是一些勳貴武將的家丁,有的則是一些臨時招募出來的人。還有一些是北平那邊的兵馬……雙方之間的懸殊是真大。雖然那些兵馬,經過了這一路的錘煉,還有成祖爺對於他們的訓練。他們已經和之前有一些不同。成祖爺本身,也是個驍勇善戰之人。很是能打,有勇有謀。可是……現在畢竟不是永樂朝。他所帶領的兵馬也太少了。隻憑借著這麽點人,就要前去拿下左良玉,著實有些過於兒戲了。他自然擔憂。左良玉那邊很是重要,容不得出現半分的差錯。若是成祖爺那裏,能順利的將左良玉給拿下了。那麽大明這邊,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裏,將兵馬進行整合。有太祖爺坐鎮,這些軍頭都會被解決掉。大明的這些兵馬,都將緊緊的握在朝廷手裏。有利於後麵做出各種事情來。可如果是成祖爺那裏,出現了什麽意外。局麵就會變得艱難。如今的局麵,本身對於大明而言就很不好。成祖爺對付左良玉,再出現了差錯,那麽大明這邊,一個弄不好就會陷入到內戰之中。需要動用大量的兵馬糧草,對著自己人開戰。如此一來,消耗的東西可就太多了!而且,此番前去做這項極其危險任務的人,還是成祖爺。是他正兒八經的祖宗。崇禎也不太想看到自己祖宗遭遇不測。朱元璋聞言,看著崇禎道:“這上麵不用擔心。有老四出馬,絕對沒問題。左良玉雖然不好對付,但那也隻是相對而言。老四如今持著聖旨,代表朝廷而去。拿下區區左良玉,還是不在話下了。若他連這事兒都做不了,那他也就不是老四了。更不可能在今後造反成功,奪了朱允炆的江山,開創永樂朝……”朱元璋的這話一出口,就令的崇禎身子忍不住顫抖了一下。雖然這事,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可是別管怎麽說,他們這一支,多少都是有些得位不正。這個時候聽太祖爺說出這樣的話,對於他而言,這種感覺著實有些怪異。也有些讓人心驚膽顫。“太祖爺,那個要不……要不咱們這邊還是多派一些兵吧。快點兒朝武昌那邊趕去,策應成祖爺。相信相信有了這些兵馬,在外麵遙相呼應,進行威懾。左良玉那邊,肯定不敢對成祖爺他們胡來……”崇禎又一次,忍不住對著朱元璋說出了這些話。一方麵他是真這麽想的,另外一方麵,則是想要轉移一下話題,不讓太祖爺繼續在成祖爺取朱允炆江山這件事兒上多說。這事兒有些掰扯不清。聽著就讓人頭皮發麻。朱元璋聽了崇禎的話,不由暗歎口氣。真想對崇禎說,不該你操心的就別操心了。看著就好。這時候,是派遣大軍過去的時候嗎?麵對崇禎,朱元璋多少覺得有些心累。不過想了想還是開口解釋。一方麵是說給崇禎聽的,另外一方麵也是給邊上的太子朱慈烺聽的。有些事兒,他這個太祖爺的,還是要多給他們說一說,對他們言傳身教。畢竟明末時空,他也不能多待,一年之後還要離去。今後這裏還要交到他們手上。不把他們給培養起來,這個時候自己等人再辛苦,那隻怕在今後,也容易被他們把打起來的大好局麵,弄得一塌糊塗。朱元璋想了一下,便開口道:“不能派大軍前去。這個事兒,要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要搶在北平城內所發生的事,以及咱們這裏所做的事沒有傳開之前。打那左良玉一個措手不及。在他沒有警惕的情況下,將其給快速拿下,斬刀亂麻。越快越好。這個時候,咱們這裏派兵馬前去有什麽用?一來大軍行動,要有各種的事情要做。最起碼需要三天時間準備,才能讓大軍開拔,前去支援。二來則是,大軍想要產生威懾的作用,人數少了還不行,最起碼得兩萬往上。這兩萬往上的大軍行軍,和老四那邊帶著少量的人行軍,完全是兩個概念。速度上麵,沒有可比性。等到這邊派遣的兵馬前去,黃花菜都涼了。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也不可能讓老四停下來,等著後續的大軍。老四帶著後續的這麽多兵馬前去,左良玉那邊必然會警覺。那家夥能混到這種程度,也是個老奸巨猾之輩。又擁有這麽多兵馬,一旦心生警覺,做出一些準備來,再想要輕易的將其給拿下,那是不可能的。免不了便會一場大戰!別管怎麽操作,對於咱們大明而言都不好。而且,真按照這種速度行軍,隻怕還不等老四見到那左良玉,左良玉那裏就已經先一步,得知了北平城那裏的消息。以及高傑,劉澤清,劉良佐等人的下場。在這種情況下,那事情才是真糟糕!”聽了朱元璋的這番話後,崇禎這才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居然是這樣的!而原本就對於太祖爺,派遣成祖爺前去收拾左良玉,有一些自己看法的皇太子朱慈烺,在聽到了朱元璋的這一番解釋之後。也明白了很多。暗自將其記下,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跟在太祖高皇帝身邊,隻要用心,時時刻刻都能學到新東西!……朱元璋帶著人朝著南京城而去。耿炳文,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這三人,以及他們所帶領的兵馬,並沒有跟著朱元璋行動。他們帶著兵馬,按照朱元璋之前作出的部署,在徐州等地進行布防。一來收攏百姓,安穩人心。二來則是在那裏建立起堅固的方向,防止今後韃子南下。也為今後他這邊帶兵出擊,再殺回北平城去做準備。原本朱元璋的考慮,是讓藍玉也帶著兵馬在這裏防禦的。但是經過了一番思索後,還是決定讓耿炳文接替藍玉,在那裏布防。主要是耿炳文,論起衝鋒陷陣,或許沒有那麽出彩,可打起防禦戰來,那可當真是一套一套的。他這樣的人材,自然是要用到刀刃上。讓他在前方構建防線,再合適不過而。藍玉驍勇善戰,是員殺傷力十足的大將!最為關鍵的是,藍玉為人張狂,心狠手辣,對待敵人手段酷烈。如今的江南地區,看起來是歌舞升平,可實際上並非如此。歌舞升平的表麵之下,隱藏著的是各項稅收,諸多利益都被士紳所瓜分!各方利益盤根錯節!自己帶人南下,那必然是要和這些人碰上一碰的。不和他們碰一碰,接下來朝廷的錢糧,以及兵員從哪裏來?不和他們碰一碰,這些人依舊高高在上,掌握著大量的財富和權力。宛若吸血蟲一樣趴在大明身上,源源不斷的吸血。既然是碰一碰,那必然是要流血了!在一些時候,甚至於要殺的血流成河,人頭滾滾!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把藍玉這樣的一個存在,調往南方去再合適不過!讓耿秉文做一些事兒,他或許還會心有不忍。可藍玉,那絕對不用擔心!殺再多一些藍玉都無所謂。今後出現這種碰撞是一定的。等到朱元璋帶著崇禎來到南京,暫時穩住局麵後,不少事情都會開始。這些事兒必須要做,不做根本不行。江南,或者說是整個大明的利益,都被士紳給瓜分了個七七八八。根本就沒有給朝廷留下什麽湯水。而朝廷做的很多事,都需要有錢才能行。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和他們之間發生衝突。這種事情不可避免。沒有人願意從他們自己身上割肉。所以就隻能讓朱元璋,這個大明的開創者按著他們的脖子,替他們下這個狠手了!而朱元璋,也從韓成講述之中,知道了高傲而又自私的江南眾多士紳們,在滿清的統治下所經曆的事兒。麵對這些人,韃子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殺!隻有殺的多了,才能將很多人給嚇住。才能把很多,被他們所占據,所奪取的利益,給再度收歸朝廷。若是不收歸朝廷,就算是朱元璋也沒有辦法挽救大明!朱元璋的心很大,他這次前來並不僅僅是想要挽救崇禎,把大明國內的那些流寇滅掉,將韃子給趕走滅掉。他更想要通過這一次的行動,把很多東西都給打破!來一次大清洗,大換血!打破很多已經腐朽的東西。為這個朝廷,這片大地,換上新的血液!重塑乾坤!既然這樣,那就不用太客氣了。有些時候該動手就要動手!對於朱元璋而言,他來上這麽一趟,若還隻是讓大明苟延殘喘,並沒有做出特別大的轉變,那就是失敗了!他既然來了,那自然而然就要弄些大的。要把很多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若是沒能為大明延續至少百年的國運,他這次就等於白來了!至於這樣做,會不會在大明引起動蕩。這其實已經無所謂了。畢竟本身大明就特別的亂。那現在再亂一點兒也無妨。至於會不會因為他接下來的那些行動,導致事情失敗,大明滅亡。那對於朱元璋而言,其實也無所謂了。畢竟按照原本的曆史,大明往後也隻有十八年。而且這十八年,還是丟盔棄甲,一路難逃。看著就讓人生氣的十八年。他這邊就算是做的再差,也差不過這個結果!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麽好擔憂的?隻管放手一搏也就是了!不成功,便成仁!朱元璋總是有這麽大的魄力。在很多事情上,他一直都敢掀桌子!隻能說,隨之朱元璋的到來,江南諸多的士紳要有福了!……“朝廷居然派使者前來了?還帶了兩千兵馬?”武昌城內,居住在高大豪華的府邸之中的左良玉,望著身前之人,顯得疑惑的出聲說道。帶著不可置信。這事情,實在是太令人意外了!這個時候的左良玉,在武昌這邊,簡直就是土皇帝!手裏麵有兵,有糧。更為重要的是,之前張獻忠奪下武昌後,把武昌這裏的地方官給殺了個七七八八。大明的楚王,也同樣被張獻忠給殺了。等到後麵李自成和張獻忠二人出現矛盾,張獻忠帶人從這裏退走之後。武昌城那裏,已經沒了什麽地方官。左良玉撿漏返回武昌,這裏就變成了他是最大的了。日子過得還是很爽的。不過現在,聽到這傳來的消息後,左良玉還是為之吃驚,滿心都是不解。總覺得這事太過於出人意料了。畢竟不久之前,崇禎還一個勁兒的,要讓自己趕快出兵,前去京師對其進行救援。而且,為了讓自己率人出動,一向摳門的崇禎皇帝,這次還破天荒的給,自己開出了南寧伯的爵位。同時還說,隻要能解了京師之危,便能讓自己家,世代在武昌這裏鎮守。等於說是,直接將這一片地方封給了自己家。有這樣待遇的,還有帶領關寧軍的吳三桂。吳三桂被封為了平西伯。麵對這樣一個天大的獎勵,自從李自成等人雄起之後,一向都是強於虐民,畏於作戰的左良玉。一下子就變得興奮起來了。崇禎這次給的獎勵是真不小!他這裏馬上就給了崇禎那邊答複,說必然會帶兵前去京師救援。然後,左良玉這邊也立刻就行動起來。他帶著人精心的研究作戰計劃,以及出兵路線。準備出兵救援京師。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一直到現在,左良玉的兵馬還在武昌城這邊打轉……按照原本的曆史,左良玉就是一直在磨磨蹭蹭。一直等到北平城破,崇禎這個當皇帝的在煤山自縊身亡的消息傳來時,他這邊的兵馬,還在武昌這邊踩螞蟻。不曾出動。而之前一直磨磨蹭蹭的左良玉,在得到了這個消息後,據說是嚎哭不已。乃至於哭到昏厥吐血。也不知道左良玉鬧這一出,到底是在演戲,還是說對於北平城破,崇禎這個當皇帝的身死,真的感到傷心難過。為大明哭,也為他自己的前途哭。或者是二者皆有……左良玉坐在這裏,眉頭微皺,在思索這到底是咋回事兒。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雖然他現在手下坐擁幾十萬的軍民,對外號稱有十萬大軍。實際上,這十萬大軍裏,比較能打的也就一萬多人。這些人才是自己的嫡係。剩下的那些,都是收攏的流民,以及收服的流寇。戰鬥力也那是。而這個時候的李自成,也早就已經成了氣候。不再是當年那個,可以被他帶著人攆的亂竄的李自成了。朱仙鎮一戰,李自成隻逮著率先在私自突圍,亂了大明官兵戰線的他一頓猛揍,往死裏打。沒有怎麽理會別的人。那一番廝殺,他左良玉被李自成這狗東西,打的是真慘。這麽多年來積攢下來的家當,被打了個幹淨。手底下的精銳兵馬,基本賠的不剩多少。就連他都差點沒命。現在,他這裏有所收攏的人馬雖然多。和之前在朱仙鎮與李自成對戰時相比,真實的力量要弱上很多。而李自成這家夥則不同。李自成此時實力更為強勁,隱隱間竟有時來天地協同力之感。此消彼長之下,左良玉心中自然是憂慮。雖然他對於崇禎終於在危機時刻,舍得出大價錢封自己為南寧伯,還讓自己家世代鎮守武昌而感到高興,心動不已。可對於此番前去帶兵攻打李自成,解北平之圍,還是心中忐忑。很怕又被李自成給狠狠的捶上一頓,把自己的命丟掉,或者是把自己的這些家底兒給丟了。這個時候丟了家底兒,那是真的要命!他為什麽能夠有如此特殊的地位?就是因為手裏麵有兵馬,就算是皇帝,也得敬著自己!而皇帝舍得給自己這些東西,也同樣是建立在,自己手中有兵馬的情況下。所以此番前去北平那邊營救皇帝,必須要多做打算。而是他的打算便是緩慢行軍,先做好充足的準備。等到各方兵馬,都到的差不多了他再出手。山海關那邊的吳三桂,距離京師比自己距離的更近。關寧軍也比自己麾下的人能打,自己這邊不必著急行動。慢慢來,先觀看一下情況,讓關寧軍等其餘各路兵馬先上。他這邊再在後麵出手不遲。而是很顯然,如今的大明,如同左良玉這般想的人是一點都不少。吳三桂也是如此想,磨磨蹭蹭。江北四鎮也同樣是如此……再然後,他們都想著讓別人先上,想著保存自己實力。想著北平城城高池深,難以攻克。作為大明的都城,又有皇帝在,那肯定能堅持上很長時間才會破。而真實的情況卻是,不過是短短的時間,北平城就破了,皇帝身死了。他們這些選擇觀望的人,一下子就被整懵了……原來,存在了兩百多年,這等宏偉的大明,崩塌隻在一瞬間!“伯爺,外麵的那人就是如此說的。而且……他那裏還說是奉皇帝之命,帶聖旨而來。而皇帝,此時已經棄了北平城,前去留都了……此番前來,除了傳聖旨外,還要伯爺您前去南京見皇帝……”“什麽?!”在聽到這話後,左良玉不由猛的站起了身!顯得很是吃驚。他確實吃驚。畢竟在他的想象裏,那崇禎是要死守北平城的。不然也不會召集自己的兵馬,前去保衛京師。可現在,這……這怎麽突然之間就南幸了?這是崇禎能幹出來的事?崇禎不是最怕擔責任的嗎?還是說……此時京師之中有哪位大臣挺身而出,力主南遷?是魏藻德?還是說大明的那些勳貴們?這些人,看起來好像哪個都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啊!“你說的這些可是真的?”他再次確認。“伯爺,外麵的那些人就是如此說的。”左良玉聞言,顯得有些驚疑不定了。如此看來,那還真就是朝中的哪位人,提起了南遷之事。皇帝南遷好不好?那自然是好的!但是讓左良玉為之震動的是,在如今這種時刻,居然還會有大明的臣子站出來力主南遷。這是吃崇禎的虧,吃的還不夠多啊!這人今後隻怕要倒黴。崇禎不是那種能擔責任的人,今後必然會找機會,將其給收拾了……左良玉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這人是大明的忠臣,還是該說他是蠢蛋!“爹,現在怎麽辦?要不要……前去迎接朝廷的使者?”左良玉的兒子,在邊上忍不住望著左良玉出聲詢問。左良玉站在這裏思索了一陣道:“見肯定是要見的。這可是陛下派遣來的使者,我乃是大明的忠臣。陛下遣使而來,我豈能不見?不見,那像話嗎?”聽到左良玉的話後,左良玉的兒子,在邊上點頭:“爹,那既然如此,咱們就換衣服,做一些安排,前去迎接朝廷使者!”說著,便要起身做事兒。卻被左良玉伸手,將其攔下道:“別著急,讓朝廷的使者進武昌城,來府上見我。”左良玉這話一出口,頓時就把他兒子給整的有些不會了。顯然是沒有想到,自己爹居然如此的硬氣!這就是自己爹所說的,大明忠臣?“爹,這……這有些不好吧?這可是陛下的使者。聽說還是持著聖旨而來,這……這咱們,咱們這樣做是不是,是不是有些……”“有些囂張跋扈是吧?”左良玉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開口把他想要說的話,給說了出來。左夢庚聞言愣了一下,而後顯得有些艱難的點了點頭。神色有些異樣。左良玉聞言,笑著在他兒子肩膀上拍了拍道:“你爹我做出來的,囂張跋扈的事兒還少嗎?可是為什麽一直到現在,你爹我的官位不僅沒有降,反而一路升遷上來,成為了平賊將軍,還得了南寧伯的爵位?在此之前,崇禎這個皇帝,曾連三次往下撤我的職。讓我戴罪立功。看得出來,他其實早就想殺我了。可卻每次都不敢殺。每次隻是都讓我帶罪立功,這是因為啥?就是因為你爹我夠囂張跋扈!因為咱手裏麵有兵!這便是最大的依仗!皇帝南遷了,那接下來很多事都會變得不同。皇帝派人前來,那你爹我這裏也必須做出一些事情來,在今後才好把咱家的這位置,坐得更為安穩。所以,這次需要讓朝廷的使者進城見你爹,而非是你爹親自到城外去迎接使者……”聽了自己爹所說的話後,左夢庚一時間有些語塞,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自己爹這話,聽起來太囂張跋扈了!“爹,那朝廷的使者敢來嗎?而且,爹你做了這些事兒,今後朝廷那裏又怎麽看?”左良玉聞言,笑了笑道:“朝廷使者不敢來了再說。至於朝廷那裏怎麽看,這事兒都沒關係。反正朝廷看你爹不順眼,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就算是這次,又看我不順眼,又能如何?如今朝這皇帝,都丟了北平城跑到南京來了,這說明局勢變得更壞了。你爹我手裏有兵,地位更加重要。皇帝更加不敢動我!而我今日所做,也是一個試探。看看朝廷的底線在哪裏,今後再與朝廷做事,也好要更高的價錢來……”左夢庚聽了他爹的話後,總是覺得有些不妥,但見自己爹執意如此,便也不再相勸。他仔細想想,也覺得自己爹說的確實是有些道理。這個時候是朝廷求著自己爹,而非是自己的爹求著朝廷…………武昌城外,朱棣聽了從武昌城內出來的人,所說的話後。點了點頭道:“行,那我便到城裏去見南寧伯。”說著便打馬而行。鐵鉉見此,就催動兵馬,也要隨著朱棣一起進城。武昌城內出現的人,見此連忙阻攔,不讓他們入城。而與此同時,城池之上的那些兵馬,還有城門處的左良玉兵馬,都是劍拔弩張!朱棣見此,擺了擺手道:“你們都在這裏好好的呆著,我不過是前來宣旨的。南寧伯乃我朝廷忠良,絕對不會亂來。”說罷,便隻帶了百十親衛,前往了武昌城……鐵鉉,以及朱棣留在外麵的兵馬,很多都是暗自擔憂。這武昌城,看起來可是個龍潭虎穴啊!左良玉跋扈的很!燕王殿下此時進入,可千萬別出了什麽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