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朱元璋:弄清楚,現在咱這個當太祖的,才是光腳的!
字數:6276 加入書籤
“諸君,神州動蕩!建奴逞凶!闖逆肆虐!我大明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天子南幸,丟了都城,大明已失去二分之天下!此等時刻,本該上下一心,共同出力,眾誌成城,抵禦賊寇,安定天下,再複河山!可怎奈當今陛下身邊,出了奸邪小人,蒙蔽聖聽,蠱惑君上!以至於當今聖上,誤殺忠良之士!多少忠良,多少大明的肱骨之臣,慘遭屠戮!被抄家斬首!思之令人痛心!此等舉動,當真是親者痛,仇者快!而今,陛下身邊奸邪小人猶在,假借祖宗顯靈之名,來行此等殘暴之事!我輩讀書人,不能坐視不管!必須要討個說法!以正視聽!否則這大明,隻怕要毀於奸佞之手……”南京城內一處院落之中,匯集著幾十人。有人站在一處稍微高一點的台階上,慷慨陳詞,神情激動。“對!對!林兄說的對!這等時刻,正是吾輩讀書人站出來之時!必須要請陛下,誅除了身邊的奸邪小人!不可再如此亂來!”有人出聲應和。但也有人為之擔憂,怕真鬧出什麽事情來。畢竟多少官員,都被抄家斬首弄沒了腦袋。變得摸不著頭腦。他們這些人再鬧,真的會有一個好結果?“諸君!我知諸君心中之憂慮,無外乎就是擔心奸邪小人殘暴,假借太祖高皇帝,以及當今聖上之名。來屠戮忠義之士!這等事兒諸君還請放心,之前那是人太少。朝中大臣,又被打了措手不及。所以才會如此。現在我等匯集上千人,乃至匯集數千人,一起聲討賊人,聲勢浩大。就算是那些奸邪小人,也不敢真的對我等讀書人如何!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此等時刻,自當吾輩讀書人站出來,為了大明,為了這江山社稷,盡一份力之時!聖賢書不能白讀,更不能令聖人蒙羞!我等今日之舉,完全是正義的,也完全符合聖人之道!符合至聖先師之教導!我輩皆是讀書人,非同尋常,這麽多讀書人匯集在一起,稟承浩然之氣!多凶殘的宵小之輩,也自當退避三舍!”一番鼓動後,那些原本還有一些擔心的人,很快就不太擔心了。不少也變得慷慨激昂起來……相似的事情,在南京城以及南京城外的諸多地方上演。這些人有的隻有三五人,有的則有幾十人。多的有上百人。所說的話,大致也都相同。都是皇帝身邊出現了小人,蒙蔽聖聽,假借太祖高皇帝之名,行殘暴之事,屠戮忠良。他們這些讀書人,自當這江山社稷出一份力!如今大明風雨飄搖,局勢動蕩,很多人心裏本就不安穩。而皇帝南幸之後,別的事情沒有做,就先大肆屠戮一番朝臣。多少人都因此而丟掉了性命!其中不乏那些位高權重之人!有些人坐不住了,就想要通過這些讀書人,來對朝廷進行壓製。並順便試探一下,朝廷的態度。如此做的這些人,大多都是有恃無恐。一來這事不是他們親自做的。隻是這些讀書人在鬧。二來則是這些讀書人裏,那很多人也同樣是有恃無恐。讀書人的地位高,影響力大。而且很多關係還盤根錯節的。若是隻幾十個,甚至於上百個在鬧騰,朝廷那邊或許還能夠動用一些手段,強行鎮壓。可是,這讀書人若匯集到上千,乃至是數千,上萬呢?崇禎皇帝,還有那假借著太祖高皇帝顯靈而胡作非為的人,還敢不敢如同之前那般強硬?肯定是不敢的!真這麽鬧下去,朝廷必然大失人心!江南各地都要亂了!朝廷但凡還有點腦子,就絕對不敢真的對這些讀書人,采取過於強硬的手段。而隻要朝廷不采用強力的手段,那麽就必須要給這些讀書人們一些交代,滿足他們的一些訴求。如此一來,朝廷的囂張氣焰,也就被打了下來。不敢在如同之前那般肆無忌憚的行事。同時,也能讓他們這裏,成功的試探出朝廷的底子。那麽今後,在做事情時心裏麵就有譜了。一朝鮮吃遍天下。隻要朝廷在這件事上露了怯,今後朝廷再弄出一些事情時,還可以把這幫子讀書人給匯集起來。接著用他們做事兒!這些讀書人裏,好多看似精明,其實很多都讀書讀傻了。他們這邊隻需要提供一些錢財,給一些地位比較高的人,讓他們一番的運作,說一些慷慨激昂的話。就能夠將很多的人都給吸引過去。裹挾著他們做事。很多人甚至於還會自帶幹糧,他們連飯都不用花錢管……使用起來簡直不要太爽利!而在南京城,以及南京城周圍的這些事情,在相繼發生著的時候。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也匆匆的前來見朱元璋。“上位,出現了一些情況。應天府城這裏以及周圍,有眾多的讀書人匯集。說是要向朝廷討個說法。要求朝廷這邊誅除一些奸邪小人。如今已經匯集起來了不少人,且正在朝著應天府城這裏匯集……”毛驤將所得來的這些消息,告知了朱元璋。毛驤是從洪武年間來的,所以在說起南京城時,還是習慣性的以應天府城進行稱呼。不得不說,毛驤這個第一代的錦衣衛指揮使,能力還是挺強的。朱元璋讓他擔任崇禎時空這邊的錦衣衛指揮使。他迅速的便在原有的基礎上,打造出來了一支可堪一用的錦衣衛。雖然因為時間短,論起規模以及好用程度。和洪武朝時相比,要相差的遠。但現在,多少是能用了。在向上位稟告這件事後,毛驤就等著上位給他指示。在他想來,接下來上位很有可能就會下令,讓他這邊出動錦衣衛將這些讀書人給抓起來。或者是將其驅散。反正是要想辦法,不讓他們真的匯集起來。這次他們人可不少。長明末時期的讀書人數量,可比洪武時期要多得多。這麽多的讀書人匯集起來,開始鬧騰,聲勢指定不小。還很麻煩。最好的應對辦法,自然是趁著他們還沒有鬧起來之前,就把他們給壓下去!朱元璋聞言思索了一陣兒後,卻給出了令毛驤為意外的答複。朱元璋道:“讓他們鬧騰吧,不要理會他們。讓他們都朝著南京城這裏匯集。來了之後,咱再把他們一並給解決了。來個一勞永逸!這個時候動用力量,對他們進行壓製,驅散,還不知道要發生多少衝突,不知道多出多少麻煩。你越這樣做,那些人就越是得意。而那眾多讀書人,也真的會把他們自己當盤菜,自視甚高。既然這樣,那不如讓他們都匯集起來。來到了這裏以後,咱再一並解決!”聽了朱元璋的話後,毛驤頓時就有些呆愣上位所給的指示,怎麽和自己所想的竟完全不同?吃驚過後,便又一次深刻的體驗到了,自己和上位之間的巨大差距。麵對這種情形,上位想的是讓他們鬧大,再一勞永逸的將之解決。而自己所想的,則是趕緊把他們給壓下去,不讓鬧出大事來。如此這麽一對比,差距立刻就出來了。自己和上位,差的當真不是一星半點兒。上位的這種氣魄和格局,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學會的。“對了,你讓人多多留意,看看他們那裏麵的各個領頭之人,背後都和什麽人進行接觸。把他們幕後的指使之人,都給咱一一挖掘出來。他們背後的那些人,才是關鍵。這些讀書人,大多不過是被人推出來的棋子而已。”朱元璋又望著毛驤出聲交代。根本不用做調查,朱元璋就知道這件事兒,背後必定會有人在暗中推動。想要給朝廷添堵。隻對這些鬧事的讀書人們動手是不行的。還要順藤摸瓜,把後麵那些膽大包天之人,給一並撈出來才能。這才是一勞永逸,能夠真正的打蛇打七寸。“是。”毛驤鄭重應下。隨後又出聲應道:“上位,已經基本上摸到了一個人。”朱元璋道不要:“先不要聲張,免得其餘人受到了驚嚇,縮回爪子。先裝作不知,暗中打量。盡可能多的掌握更多人的動向,挖出更多的人。爭取做到,把所有敢在這個時候出手的人,一個不落的都給拿下!這些人的膽子,大的很嘛!看來,咱在留都這裏斬的那些貪官汙吏還不夠多,還沒嚇著他們。如此也好,那就再挖掘出一批出來,殺雞儆猴。”朱元璋說這話時聲音顯得平靜。可是這平靜的話裏,卻隱隱有著血腥味在彌漫。他這種一路殺出來的人,最不怕這些。更何況,這個時候他可是光腳的。情況再壞,也壞不過崇禎吊死在歪脖子樹上這等結局。既如此,他可以隨意的動手去幹,大開大合,不必在乎太多。如今穿鞋的人,反而是江南這邊的眾多士紳官員等大戶。曆來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更不要說是他這種人了。哪有怎麽可能會被這些人的那些手段給嚇到?在毛驤領命而去之後,朱元璋這裏繼續思索一些事情,為接下來在江南這邊收上稅而做準備。“那鄭芝龍聯係上了嗎?”朱元璋詢問。“回稟父皇,暫時還沒有。來到這邊後,有著諸多的事要做,鄭芝龍,鄭成功父子距離這裏又比較遠。不過用不了太長時間,應該就有消息了。”朱標出聲說道。此時,朱標這個太子,又一次成為了常務副皇帝,協助朱元璋處理政務。之前在北平城那邊進行廝殺,以及南遷路上的種種殺伐,朱標確實不擅長。可是論起著處理政務,朱樉,藍玉等這些打仗猛的人,和他比起來就差得太遠了。而在朱元璋詢問朱標這些事情時,韓成也在盤算著事情。到了此時,北平城那裏李自成和多爾袞之間,隻怕已經決出了勝負。李自成隻怕很有可能,已經撤軍離了北平城。如同曆史上那樣,逃回了他起家的陝西一帶。也不知道這個時候的李自成,是一個什麽心情。有沒有後悔的想要吐血。李自成這一退可不要緊,可謂前功盡棄。之前的眾多積累全都沒了。沒有棄守北平之前,李自成作為一個漢人,帶兵打進北平城。那他就是呼聲最高的皇帝,繼承了皇位之後,其實也屬於名正言順了。至少在眾多人的心裏,就是如此認為的。王朝更替嘛,挺正常。可在他棄守北平,返回老家,讓關外的韃子占據了北平。這等消息傳出來後,短短時間裏,李自成的風評就會出現一個超大的反轉。將會由一個新興的帝王,變成一個喪權辱國的亡國之人!變成一個拋棄都城,拱手送於韃子的曆史罪人!那些在此之前,對於李自成有多期盼,多擁戴的人。這個時候,大多都會有多痛恨!李自成這一退,退的可不簡單。從今之後,他都別想再次翻起身!最關鍵的是,他還成功的將諸多的罵名,背負到了自己的身上。完美的替大明背了諸多的黑鍋。比如,將漢人河山葬送韃子之手這個鍋,就到不了大明的頭上。而是必須要由李自成來背!畢竟,他可是打下了都城,並建立了大順。還在北平城那裏舉行了登基儀式。那他就是華夏的正統了。韃子是從他手裏麵奪走的北平城等地。那這個鍋,他不背誰來背?他不挨罵誰挨罵?而在這等事情發生之後,對於大明的風評,也必然會有一個很大的逆轉。在如今這個時代的眾多人看來,由韃子取代江山,和由李自成這樣一個漢人政權取代大明。它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不僅僅是李自成,在那邊還有一個韓成很有興趣的人。這個人就是洪承疇。這是一個爭議很大,同時也是真有才能的人。也被崇禎坑的夠狠。按照韓成所知道的曆史,洪承疇投降之後,一直都被韃子那裏小心的防備著。沒有讓他掌握什麽權力,也沒讓他做什麽事。一直到這一次,多爾袞大舉向大明這邊進兵。才將洪承疇從類似於軟禁的狀態之中解除,被多爾袞帶著南下。洪承疇開始為韃子出力,建言獻策,是在北平城破,崇禎身死,大明宣告滅亡。而李自成又不敵韃子,棄守北平城而逃,北方大片疆域,落於韃子之手後才開始。這些事兒,朱元璋詢問過韓成。而朱元璋對此,也做出了一些相應的安排。看看能不能起到作用,把洪承疇給弄回來。朱元璋還是挺愛惜洪承疇的才華的。對於鬆錦之戰,也同樣感到惋惜。更為重要的是,朱元璋審時度勢,去看大明所剩的這些大臣。發現能夠真正挑起大梁的,基本沒有。大多都是蠅營狗苟之輩。或者一些空有一顆忠心,卻沒什麽可圈可點本事的人。平日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對於朱元璋而言,這樣的人……著實要之無用。腐儒而已。他需要真正能做事的人。一番思索觀看後,他發現如今的大明,好像還隻有洪承疇最適合挑大梁。所以他準備做出一些事情,來看看能不能把洪承疇給弄出來。畢竟,今後他們還是要離開這邊的。不能在這裏長時間停留。終究還是要將打下來的這片地方,交給這個時空的人來進行治理。不挑出來一個能力足夠強,可以擔當重任的人。他是真不放心。對於朱元璋的這個安排,韓成自然不會多說什麽。這些事兒朱元璋做主就好。對於這些事兒,他是真不擅長。此時,回想一下朱元璋做出來的那些安排。韓成心裏麵多少有些沒底兒。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成。畢竟他們走的還是比較匆忙的,且此時兵荒馬亂的,變數也大。不僅僅需要考慮這些,也需要考慮那洪承疇。朱元璋的那些安排,是需要洪承疇配合,方才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洪承疇若還真的有意回歸大明,不在韃子那邊死心塌地。在他自己的全力配合之下,或許還能成。若是洪承疇自己已經是決心站在韃子那邊,那這安排自然也就無效。這是朱元璋對洪承疇的一次營救,同時也是對洪承疇的一次試探,一次考驗。他若是能經得住這次考驗,那麽接下來朱元璋這裏,在今後倒也能放心的讓他挑大梁。當然,前提是他能活著回來。若是經受不住,今後到了兵馬相戰之時,朱元璋這裏斬他沒商量。具體如何,全看洪承疇自己如何選…………“撤!快撤!不打了!我們不打了!北平這邊不要了!誰愛要誰要!”一片石,李自成下達撤退的命令。看著倒在這裏的老營兵馬的屍首,李自成是真的心疼!同時,也越發的覺得自己是頭蠢豬。竟然被朱元璋給坑成了這個樣子!簡直要虧出血來了!之前李自成聽了牛金星的話,為之猶豫不決。現在和建奴打了一場後,又損失了一些老營兵馬後,終於是讓李自成下定了撤退的決心。不能再打下去了!建奴實在太凶殘了!他這邊不是對手。最為關鍵的是,老營兵馬死傷太多,他是真心疼!之前追趕崇禎之時,就損失了將近八千人!現在和韃子作戰,又損失了將近四千。這種傷亡,他當真是扛不住了!這些老營兵馬,才是他的真正根基之所在。也是他立足的根本。真要全交代在這裏,今後他李自成還拿什麽立足?還怎麽呼風喚雨?他的這點家底,可不能都賠光了!牛金星聞言,連忙再次相勸,不想讓李自成離開。可李自成已經是下定決心要走,不聽牛金星所言。隨著他的下令,很快他這裏就開始,為撤退做準備了…………一天之後,李自成帶著一部分人向西撤退。回頭望去,獨眼裏滿是不甘心,還有一些恐懼,憋悶。這一次來北平,他獲得的體驗是真不好。一不留神,就將自己給坑進去了。北平這邊太複雜了!路太滑!朱元璋太狡詐了!韃子太凶殘。還是回自己的老地方吧。還是那裏待著安心。這輩子他都不打算,再往這邊打了……牛金星坐在馬上,回頭看看,暗自長歎一聲。李自成這一去,萬事皆休!這闖王,終究隻是一個流寇,成不了大事啊!他以為他此時棄守北平,跑回老家去,就能守住那一畝三分地了嗎?守不住的!他這一退,損失的東西可太多了!將會從之前天命所歸的天子,變成一個把大好河山拱手讓給韃子的罪人!之前那種時來天地協同力的氣勢,和運道,將會蕩然無存。人心所向,這事兒有些時候看起來挺虛,可又真真切切的影響著天下時局……可是,他這邊也沒有辦法。畢竟他隻是一個謀士,不是闖王。沒辦法替他做主…………幾日之後,多爾袞帶著兩萬八旗兵馬,逼近了北平城。北平城這邊,很快便又有人進行開城獻降。一番事情,做的倒是挺熟練。畢竟一個月前,他們這裏才獻了一次城,迎接了闖王。這個時候再迎接多爾袞等人,自是輕車熟路…………“哈哈哈哈……”紫禁城,皇極門這邊。多爾袞登上了崇禎處理政務的地方,站在了龍椅之前,看著氣勢恢宏的紫禁城。忍不住笑了起來,聲音暢快。誰能想到有朝一日,他居然能夠帶著人,如此大搖大擺,攜帶勝利之師,進入到這大明的都城。這精美的龍椅,這壯麗的紫禁城……這些在以往都是他們不敢抬頭仔細去看的地方。現在都成了他們的,為他們敞開,被他們踩在了腳下!立刻便有一些人出聲恭賀。先開口的是那些韃子之人。等到韃子開口後,範文程,孔有德等人這才開口。說他們大清是天命所歸,攝政王功德無量雲雲。他們這些人,那誇起來,詞兒就多了去了那叫一個天花亂墜,阿諛奉承。看著這一幕,洪承疇暗自歎息一聲,心情複雜難言…………而在這個時候,南京城這邊,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酵之後。情況越來越嚴重。這些讀書人鬧出來的聲勢更大了。足足有五千多人!今日,他們相約好了,眾人一起來到皇城之前。每人手裏都拿著一本書,在這裏討伐蒙蔽聖聽的間歇小人。一時之間,聲勢極為驚人。令很多人都為之色變!而在讀書人裏麵推動的那些領頭之人,也把腰背挺得更直。知道接下來,就到了他們揚名立萬之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