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再苦一苦士紳!朱元璋:慈烺,你登基為帝吧!

字數:6274   加入書籤

A+A-


    常州,一處宅院之內,一個身穿儒袍之人,情緒激動的與另外一人說著話。說到神情激動處,一把就將頭上的帽子給扯了下來了。“什麽?你說的這是真的?!”而那位被稱作吳兄的人,這個時候猛然聽到這炸裂般的消息,一下子就大驚失色。整個人都變得不淡定了。“吳兄,就是真的!狗皇帝不給咱們活路了!不僅要攤丁入畝,還要把火耗歸公,在今後還要讓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些都推行出來了,咱們這些人還怎麽活?咱們費盡心思往上爬,求這一身功名,為的是什麽?為的就是升官發財,就是能夠高人一等,出人頭地!就是為了能夠獲得該有的榮耀,遠超常人一頭。咱們為什麽在這鄉裏之間,這般受人尊重?是因為咱們身上的功名嗎?確實是因為如此。但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咱們考取了功名之後,就有著諸多的特權。很多人都要求到咱們頭上,想要得到咱們的庇佑。所以咱們才能夠得到這麽多人的尊敬。結果現在,這狗皇帝一下子就把咱們的,諸多權利都給弄沒了。這是在拿著刀子我從咱們身上瘋狂的割肉,要咱們的命啊!今後,咱們這麽多人都需要交糧納稅。家裏麵的土地這麽多,一年得給朝廷交多少啊?這都是咱們的錢!想想都讓人心疼!還有,那眾多的泥腿子,卑賤之人,為什麽要求著把田地掛到咱們名下?願意到咱們這邊為奴為婢?不就是因為咱們有權利,讓他們交比交給官府更少的錢糧。甚至於還能夠讓他們不當差。現在朝廷那邊,直接來了這樣一手。等於是那些卑賤的泥腿子們,要和咱們平起平坐了。當差納糧這些,都不需要再通過咱們。不用再向咱們尋求庇護。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泥腿子們,自然會對咱們大大的不尊敬。很多都要一哄而散了。這事兒,若真的讓朝廷弄成,那咱們這些人的臉麵可就都掉在地上!根基都必然會被動搖!狗皇帝這是不給咱們活路了!”這人越說情緒越激動,一張臉都有些紅。提及皇帝之時出口就罵,要多忿怒就有多憤怒。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話果然是對的。雖然他們的財路,本身就是不正經的財路。是從朝廷身上獲取的利益。可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天經地義的。這個時候朝廷要是動了,那就是在要他們的命!“張賢弟,這事到底真不真?皇帝不可能這般愚蠢吧?”這位被稱為吳兄的人,雖然極度震驚。但是在震驚之後,卻眉頭提出了質疑。不是說他不相信這位的話,實在是這事兒過於重大,也過於離譜。“這當皇帝的,不知道現在是一個什麽情況嗎?天下都已經丟了一多半了,沒有出現大亂的隻有咱們江南這邊。皇帝可全靠著咱們這邊撐著呢!如果江南也亂了,整個大明就徹底都完了!現在這事兒可與之前皇帝那邊,殺朝廷大員,不怎麽尊重士人,有著天差地別。之前那些,朝廷強勢,天下諸多士人,或許還能夠忍一忍,不和他們魚死網破。可是現在,如果真的敢弄出這三條,並實施。那是動了無數人的利益,往咱們的命根子上來砍!眾人都要給他拚命的!他這個皇帝,怕是嫌命長了吧?眼下最應該做的,不是應該集合力量,打韃子嗎?我看那些被朝廷蠱惑了的愚蠢之人,不停宣傳的就是團結各方。要救亡圖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怎麽現在,這當皇帝的卻要這樣做了?朱元璋不是個傻子吧?他是個開國皇帝,做出了諸多事情來,自然能夠認清形勢,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這種事兒,肯定不會亂來。”聽了這吳兄的話,這位姓張的人歎口氣道:“吳兄,你這麽想很正常。我在此之前也是這麽想的。總覺得這種事兒,絕對不可能發生。隻要當皇帝的,但凡有些腦子,還想要這個大明江山,就絕對不敢如此作。如今天下都亂成這樣了。當皇帝的再這般亂來,那大明是真的沒救了!可是……可是這種消息就是真的。消息來源絕對可靠……”他說著,就壓低聲音說了幾句,似乎是涉及到了什麽地位比較高的人。聽到此人壓低聲音所說的這話後,這位吳兄的麵色,頓時就變了!神色顯得很難看。同時還有著諸多的震驚。“朱元璋居然來真的!正在準備實行這三條?這……他到底是怎麽想的?真的不想要這江山了?!”“我看他確實是不想要了!不過朱元璋能做出這種事情來,也能讓人理解。畢竟這狗東西,曆史之上就不善待士人。而且,還覺得他是什麽太祖高皇帝,大明的締造者。所以就不將咱們放在眼裏,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覺得當初他能夠做出一些事情來,來到了咱們這邊,還能做出來。他是在想屁吃!當時的情況,和現在沒有什麽可比性。咱們這些人可不會任由他拿捏!所以說,咱們必須要反!之前狗皇帝,做出那些不尊重士人的事兒,咱們還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多做計較。可是現在,這狗皇帝越來越過分。連這等事情都做出來了,那絕對不能忍!要是再有所忍讓,這些狗東西絕對會把咱們看扁了!把咱們敲骨吸髓!”聽到他如此說,這位吳兄,也同樣是顯得有些憤慨。“對,咱們這次絕對不能再讓!必須要反它娘的!不反不行,得給這朱元璋一些顏色看看,讓他明白如今大明之天下,不是他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的!咱們這些人,也不是什麽軟柿子,可以隨意的拿捏!”“對!吳兄!你說的對!我就是這個意思!”聽到這吳兄,終於變得硬氣起來了。這位姓張的人,情緒變得更為激動。猛的一把,將被他扯在手中的帽子,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出聲道:“哪些人不是說,豈讓儒冠誤此生嗎?咱們就拋下這儒冠,多聯合一些忠臣義士,反它娘的!來個遍地烽煙!讓朱元璋看看,現在到底是誰說了算!見識了咱們的能量之後,這狗皇帝就沒那麽猖狂了!接下來,還得恭恭敬敬的順著咱們。不僅要順著咱們,還要再給咱們多一些優待才行!江南不亂,可全靠著咱們這些人撐著!現在天下間風起雲湧,豪傑並起。咱們也並不是說,一定要做大明的人。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當皇帝的不在乎咱們這些人,那咱們這些人也並非需要一直心向大明!憑借咱們這些人的能力,別管是張獻忠,還是李自成,亦或者是那建奴,今後都得恭敬的對著咱們。就比如那元韃子,是不是很殘忍?可是咱們這些廣大的士紳日子,在元朝時,過得可都挺好!遠比在大明過得更好。如今這外麵的建奴人數,和當年的元韃子有的一拚。他們這些人想要坐穩江山,牢牢的控製住,沒有咱們這些人幫忙是不行的。今後就算取得了江山,也同樣要重用咱們這些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清那裏才是咱們這些人最好的選擇。那些建奴,在奪去了江山後,肯定要好好的待咱們。得指望咱們給他們統治天下呢!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說的就是咱們這些人之心。這天下,誰離開了咱們都玩不轉!不管是朱元璋,亦或者是外麵的建奴,都沒有任何的例外。“對!這事就該這麽幹!”吳兄聲音,顯得有些激昂的說道。“不過,這事兒先等一等,別著急。這段時間咱們也可以多打聽一些情況,看看這皇帝究竟,會不會真的將這極其愚蠢的,將這極其要命的三條給推出來。這三條幹係重大,朝廷當中肯定也會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說不定這事兒,到了後麵就不了了之了。真這樣的話,那咱們這邊倒也沒必要拚個魚死網破。隻靜靜的看著風起雲湧就行。今後誰勝利,咱們跟誰才是最為穩妥的。若那朱元璋真愚蠢的無可救藥,自大自狂,不將咱們放在眼裏。那在接下來,再給他一些教訓也不遲。這事,隻靠三兩個人是沒用的。需要這皇帝將這幾條正式頒布,並正式推行。令的廣大江南地區,民怨沸騰。我等眾多忠臣義士一起出手,方才能形成,江南處處烽煙的局麵。才能讓這皇帝,認識到他的錯誤!”“吳兄說的在理,確實需要再等一等。希望那朱元璋是個識相的,不然,接下來誰都別體麵了!他這個太祖高皇帝,來到了這邊也一樣不成。需要給咱們足夠的尊重。”這位吳兄點了點頭,而後又道:“不過有些事,咱們卻可以提前謀劃一下。我看這朱元璋現在手裏麵的兵不少,為人也還是挺凶殘。他若真的推行這等事,接下來我等進行反抗之時,一開始必然會遭受到這狗東西的殘酷打壓。僅靠咱們的力量還不行。我覺得,可以在今後派遣一些人秘密的前去大清那邊聯係大清。也可以派人聯係李自成,和張獻忠這些人。來個裏應外合,借助他們的力量共同施壓。用他們來牽製狗皇帝的力量,讓這朱元璋知道形勢有多危急。不過,在我看來,咱們最好的求助對象還是那大清。正如張賢弟你所說的那般,大清那邊缺人才,懂得治理天下的人不多。今後入主了中原,奪取了天下,最終還是要仰仗咱們這些人統治地方。比如那元朝,直接就弄了個包稅製……各方麵管理的稀爛。那個時候,我等士紳生活的是真美妙。哪一個不是土皇帝?咱們這些人,隻可惜錯過了那等好時候,晚生了兩三百年。不過現在,機會來了。沒生到那個時候,卻又一次迎來了異族入侵。蠻夷之輩打打殺殺還行,在其餘事情上麵可就差遠了。所以還得依照咱們。咱們這邊要多和大清那裏進行聯係,若是事情做得好了,也不是不可以,直接就趁此機會立下大功。和大清相互配合著,把腐朽不堪的大明給顛覆。推倒這昏暗腐朽的大明,立下功勞!到了那時,咱們這些人肯定會受到大清貴人的青睞。從而榮華富貴不絕。絕對要比現在更加的榮耀,富足!”“吳兄,你說的對!確實如此!管它韃子入主中原,還是我漢人在這裏坐江山,對於咱們來說沒什麽區別。誰坐穩了這天下,誰對咱們好,那咱們肯定是要聽誰的,要幫助誰!如今大明這做皇帝的人,不把咱們當人看,要把咱們往死裏整。在這種情況下,咱們肯定有幫著大清,不必聽那外麵的人唧唧歪歪,說什麽亡國亡天下之分,說什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是騙人的!這亡不亡的,與咱們也沒什麽關係。朱家人接著做皇帝,對咱們也沒有啥好處。反而處處都向咱們捅刀子。那咱們肯定要找一個待咱們好的。咱們這樣做,也不是咱們不懂什麽家國大義。都是朱元璋這幫狗賊,把咱們給逼的了!是他先不做人了。他做初一,就別怪咱們做十五!大明到時候亡了,責任在他不在咱們!”這兩個人在這裏,越說越起勁,越說越覺得他們受了很大的委屈。做這些事是天經地義。所以在接下來的談論之中,就越發的開始在暢想,今後大明滅亡,大清入主主宰天下之後,他們的美好日子。在他們看來,這種美好生活一定會到來。不會有任何的意外。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抱著他們這種心態的人也同樣很多。他們很多人都期待的大清,掌控了天下之後,對待他們手段可強硬的很。直接就是死要錢!所以很快,那些投降了大清的人,就發現的他們心目中的聖主明君並不是什麽好東西。不僅僅沒有尊重他們,還用盡一切辦法,侮辱他們。各種要他們的東西。而且,不僅僅要的多,還要命!殺起人來,那也是一批接著一批的殺。手段極其強硬。於是,無數人開始懷念當初大明還在時的逍遙日子。和他們之前所盼望的大清相比,被他們厭惡的大明才是最好的……但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現在這兩人,在這裏盤算的如此好。也不知道,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會是一個什麽反應。隻怕和那些在此之前喜迎闖王,然後被闖王李自成給來了一番拷餉的人的心態,沒差多少……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況且,關於推行這三項政策的事兒,朱元璋也沒有特別的進行嚴格保密。所以有不少人,都提前聽到了風聲。許多的人心裏麵,都升起了諸多的情緒。很多人都想要醞釀著一些什麽。如同一個平靜的湖麵,被投進了一顆萬斤巨石一樣,泛起巨大的漣漪!發生在常州這處宅院裏的,隻是這樣眾多漣漪當中的一個縮影。現在隻不過是有一些風聲傳出,就已經令得眾多的人,有了這等反應。可想而知,等到這些政策真的開始施行之時,又將會是何等的場景,江南這邊的眾多人,那肯定是要反了!這些人,這麽多年以來,早就已經被大明對他們的優待了給慣壞了。覺得朝廷給他們這些就是應該的。他們就該獲得這些特權。哪管大明是死是活?隻要他們的利益不受到侵犯就行。甚至於,在這等國家艱難的時刻,他們反而還上下其手,趁機獲得了更多。完全不顧國家生死。有不少人,甚至於都在盼望著越亂越好……對於這些變化,朱元璋都收入眼中,能夠察覺到。他不僅沒有任何的慌亂,相反還變的越發的興奮起來。看著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送來的,從各處得來的一些情報匯總,臉上的笑容變得很冷。“先不要理會他們,接著打探消息,爭取摸清更多人的底細。並提前在他們身邊做出一些布置。這江南,確實要亂一亂。他們不亂,咱這邊還不好光明正大的對他們出手。不好獲得眾多的錢財。讓他們亂吧!越亂越好!等他們亂了之後,就該咱重拳出擊之時!”朱元璋對毛驤出聲交代。毛驤聞言對朱元璋行禮,將之應下,便出去安排工作了。毛驤對於朱元璋,那是無比的恭敬。這可不僅僅是因為朱元璋是開國皇帝,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則是毛驤其實可以說,算是朱元璋和馬皇後給養大的。打天下之時,朱元璋手下的很多人都戰死了。毛驤的父母也一樣如此。在他少年時,就已經成為了孤兒。朱元璋把很多孤兒們,給撫養成人。在這種情況下,毛驤對於朱元璋這個皇帝,肯定有著一些特殊的感情和尊敬。這同樣也是毛驤,能夠成為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並且一直幹到現在,朱元璋來到明末,都要帶著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今隨著毛驤執掌錦衣衛,以及朱元璋給予錦衣衛足夠的重視,還舍得往裏麵投錢。到了這個時候,錦衣衛已經蓬勃的發展起來。和之前崇禎時相比,那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隱隱之間,又有了監聽天下的趨勢。如今,朱元璋人雖然是在武英殿內坐著。可是江南地區的很多動向,都被盡數收入他的眼中。不僅是這裏,就連北方多爾袞那邊,也同樣有很多的消息,在不斷的傳來。甚至於就連大西王張獻忠,以及李自成那邊,也都有著一些消息傳來。隻不過因為他們距離這邊太遠,毛驤向那邊安插的錦衣衛之人還不夠多,得到的消息還太少。不過這些,都隻是時間問題。隨著時間的發展,在毛驤的努力之下,在他這邊的大力支持下。那邊的錦衣衛之人,也必然會越發展越多。等到他這邊整頓了江南之後,就要好好的和張獻忠這些人聊一聊了!把他們的腦袋都給砍了!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朱元璋其實已經不慌了。他知道,最艱難的時刻,早就已經被他挺過來了。現在的這些事兒,看起來挺危險。可是卻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不會出現什麽太多的亂子。隻要在接下來,能忍住陣痛,清掃了江南這邊的眾多蛀蟲。大明這裏,就能夠經曆一次脫胎換骨般的變化。隻要讓他完成了這次的事兒,別管是建奴,還是張獻忠,李自成之流。都必然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在他麵前,宛若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坐在這裏看了一陣兒後,朱元璋讓人把太子朱慈烺給喊了過來……“拜見太祖爺,問聖躬安。”朱慈烺對著朱元璋恭敬行禮。朱元璋臉上露出笑容來:“慈烺,你來了?坐。”朱慈烺聞言,就來到了朱元璋的身邊不遠處,坐在了錦墩上。望向朱元璋的目光裏,滿滿的恭敬。“慈烺,有個事兒咱想要問一問你。”聽到朱元璋開頭說話,朱慈烺連忙坐得更端正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朱元璋道:“咱問一下你,有一天咱大明遇到了天大的困難。天災人禍不斷,諸多災民需要救濟。而外麵又有這異族作亂,侵擾我大明。不論是賑濟百姓,開始派兵抵禦在外麵作亂的賊寇。那都需要大量的錢財作為支撐。可偏偏這個時候,國庫裏卻沒有錢。在那等時候,你該怎麽辦?”聽到了朱元璋的話,朱慈烺便知道,這是太祖爺又考教自己。向自己傳授治國的經驗了。而且,太祖爺所說的這種情況,其實和之前大明的經曆很像。而大明的做法,是各種的征收額外的餉銀,對那些本需要賑濟的百姓收取更多的東西。去對付外麵的賊寇。以至於民不聊生,烽煙四起,最終發展到了現在的這種局麵……這等舉措絕對不行,已經被證明了是錯誤的。所以朱慈烺想了一會兒後,便望著朱元璋道:太祖爺,國庫裏雖然沒錢了,但是我大明這麽多年,來卻養了無數的肥豬,無數吃的臃腫的蛀蟲。所以……在這個時候,要再苦一苦這些士紳了!”“哈哈哈……”聽了朱慈烺的回答後,朱元璋發出了一陣暢快淋漓的笑聲。“好!慈烺,你說的很好既如此,那你準備登基為皇帝吧!”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