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再叉出去一個
字數:4633 加入書籤
休息一炷香時間之後,第二輪測驗開始,這次的測驗題目是曆
要求是針對大周立國以來的三次大事件進行分
這三次大事件分別是立國之戰、巫妖之禍以及遼王之
這三次大戰都決定了大周的生死,可以說家喻戶
但怎麽分析是個難
更何況這次的時間僅有半個時辰,太短
不少學子得知考核時間後都瞪大了雙眼,但由於之前有人抗議被直接除名,所以也沒有人敢有意
李唐拿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倒是感覺心裏踏實了不
因為原身在前麵十幾年的時間裏看得所有書幾乎都是野史誌怪,其中有不少篇幅都是對這三次大戰進行的分
隻是不知道那些民間學者的分析能不能對上考官的胃
和上一次考核一
短短一炷香之後,趙瑜便在所有人之前交上試
而李唐也在接近考核結束之前提交了自己的答
李唐選擇以遼王之亂進行分
因為這次大戰頗具傳奇色彩,引得不少民間學者分析,對它的解讀也多種多
四十年前,當今皇上的親弟弟,鎮守北方邊境並統領北部十餘座城池的頂級藩王,遼王造
這次造反用李唐看過的野史裏的話來說,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場密謀已久的篡權奪
大周北部的百姓多以肉食為主,所以北方的軍士都生的高大威
當年的遼王帶領著一群驍勇善戰的虎狼之師,僅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打敗了當時鎮守東部邊境的將領,成功拿下第一座城
打贏第一場勝仗之後,遼王不僅沒有坑害百姓,反而命令手下給百姓分發食
當時的百姓因為戰亂,家裏的糧食大多被征收,吃不飽飯是常有的
在受到遼王這樣的恩德之後,紛紛歌頌他的功
遼王此舉,俘獲了民就連其他沒有被攻陷的城池也開始盼望著遼王登
因為此事,大周軍隊的軍心也開始動
這使得反叛之戰格外艱
往後的三戰,大周皇帝都以失敗告
無奈之下,皇帝啟用了當時守衛南部邊境的大將軍,年僅二十三歲的蘇護,命他接替東部,鎮守東部其他城
誰知,大周軍隊內部出了內
在快要抵達目的地的時候,蘇護的妻子被內鬼偷偷劫走,神不知鬼不覺被送往遼王的軍
蘇護大
一月之內連破七城!
居然追上內鬼,奪回了自己妻
這一個月,也讓大周的軍威大
成了插進遼王心頭的一把尖
再往後的戰役,大周幾乎是摧枯拉朽般重新奪回了北部領
而這位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將領——蘇護,也被大周的百姓尊稱為“七城將軍”
……
隨著一聲鍾
第二輪的考核結
李唐坐在石凳上,等待著考核的結
忽
竹屋內傳來吼
“老子給嚴正送了五萬兩銀子,你們憑什麽把我除名!”
循著聲音望過去,隻看見一個衣著華貴的學子被兩個守衛叉著肩膀帶了出
那個學子雙腳離地,一直不停回頭辱罵門口站著的幾個考
簡直是將這幾個考官的九族罵了個遍,內容齷齪的難以入
一時間,李唐竟有些不知道這個學宮究竟是公正,還是太貪
說它貪吧,五萬兩銀子都買不來一個名
可要說公正,李唐眼前這個聲稱自己塞了錢的紈絝公子趙瑜,卻是每次都能“僥幸”考
著實令人費
竹屋門
將所有考卷都收上來之後,幾個考官便離開了這
按照規
驗明身份,有資格報名學宮的學子會經過為期六天的試學時
這六天裏,三位先生會輪流給他們講課,以考察這些學子是否真的有資格成為學宮的正式學
查閱完試卷之後,幾位考官都給出了自己心中的評
基本上已經確定了要留下
但其中有一個學子,他寫的文章比較有爭
這名學子從一個很少見的角度分析了“遼王之亂”
文章說的倒是挺有道理,就是有些不太符合主
所以幾位考官意見不是很統
其中負責教學策論的五柳先生黃書亭先開了口:
“這位名為李唐的學子,論點清晰,論據充分,而且文章的邏輯嚴謹,我覺得是個可塑之”
“黃公此言差矣!”
一旁的白胡子老頭反駁
“你看看他的文章,有些地方根本就不符合史實,還說遼王給百姓分食物的舉動符合民
不過是胡扯罷了”
白胡子老頭說完,反手就把李唐的試卷歸類為不合
“鄭公,你仔細看看,他後麵不也說了遼王企圖奪權,是大逆不道之舉
學問上的事,意見不統一很正常,隻要文章寫得好就”
說著,又把李唐的試卷拿了回
兩個考官意見相左,為此爭辯了好一會
可僅有一炷香的時間,兩個人一直爭下去也沒個定
學宮之所以規定三個考官共同判決,也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
可現在,第三個考官一直沒說話,從始至終都在看文章,沒有發表自己的看
眼看時間就要到了,黃書亭將問題拋了出去:
“左大詩人,你倒是給個意見啊”
聞言,那一直不說話的第三個考官——左道,拿著試卷坐了下
慢條斯理的說道:
“文章嗎,是需要精雕細琢
我大概看了一下,這個李唐的文章,語句倒是很通順,就是這用詞……不是很能打動我呀”
左道嘖了幾下,搖搖
“那你就是覺得他這次考核沒有通過,是這意思吧”
白胡子老頭看見有人支持他,斜眼望了一眼黃書亭,頗為得
“那也不是”
左道賣了一個關
“寫文章嘛,一個時辰哪兒夠,做出來的東西肯定比狗屎好不到哪兒去”
看了眼文章,左道接著說道:“但這個李唐的文章,也還是有些可取之處”
左道將試卷放到考核通過那一邊,說道:
“我們先看看他的詩詞作的如何,若果不是很突出的話……
就不用留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