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班師回京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A+A-


    秦寬之前還擔憂,如果這朱由崧得知山海關得勝的消息,一旦不稱帝怎麽
    畢竟滿清的攻勢超乎預料,為了鼓勵軍心民心,秦寬迫不得已才讓朱由檢提前出
    好在古時通訊不發達,山海關的消息完全沒有傳到南京,甚至可以說南京方麵完全沒有關注過北方動
    不過細想也是,高傑與黃得功、劉良佐等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其部下更是各懷心
    現在朝廷新立,此時不忙著爭權奪勢又要等到什麽時候?
    況且明朝遺留的政治班底,甚至能讓早起滿清都被傳染、逐步開始內鬥,何況南京這種原汁原味?
    朱由檢屏退這名士兵後,立刻轉過頭來對著秦寬說道:“愛卿,我們何時起行?”
    秦寬當即道:“陛下,朱由崧已然稱帝,這對我們自然是一個好消”
    “一來,隻要您重新入主京城,他們此舉必然是造反謀逆之舉,如果想對其動手,大義也站在我們這”
    “如果朱由崧負隅頑抗,那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將南方頑疾連根拔”
    “二來,南京那邊擁躉朱由崧的大多是些投機之輩,一旦得知北京的消息,他們內部必然產生動亂,說不定還會促使投”
    “這些人投降之人大可放心的利用,因為隨時可以利用借口將其拿下,隻需要給他們扣上朱由崧殘黨之名即”
    聽到秦寬的設計,朱由檢當即心花怒
    “陛下毋需擔憂,回京之事臣早已安排妥當,明日便可起”
    “或者說,今日亦無不”
    朱由檢雖然心急,卻也不急這一日,知曉山海關中尚有事項需要安排,當即開口說
    “辛苦愛卿了,那便按照卿的安排,明日啟程吧,朕就不打擾”
    看著按捺不住笑意的朱由檢逐漸離去,秦寬隻能是無奈的笑了笑,心中雖然能理解他的激動,但還是有些想象不
    山海關距北京大約六百裏,大軍日行也不過六十至八十裏左
    大約五天之後方才到達玉田,十天左右終於到了京城的郊外,距離城下也不過一日的路
    起初的時候,朱由檢十分興奮,臉上的笑意與激動的心情溢於言
    幾乎每個人都能看出來,他們的陛下十分興奮,但不知情的士兵大多數都把原因歸咎於大勝凱
    但如今的朱由檢坐在車中,臉上的笑意全無,反而是一股愁容難以消散,哪怕京城已經近在眼
    經過開始的亢奮後,擺在他眼前的一個問題讓其苦思冥想許久,甚至還開始逐漸擔憂起
    “如何安排秦寬”這六個字在其心中始終縈繞不
    雖說秦寬手下的士兵明麵上是大明的將士,可實際上跟他的私軍差不了多
    這些人原先都是遵從李自成的大順軍,隨後才進入秦寬的帳
    李承遠、張舒陽、劉宗敏等等等等,這群人隻不過是表麵上服從自己的命令罷
    更別提李自成這個最大號的反
    如今若是安排不好秦寬,不能讓其底下之人滿意,那恐怕自己的好日子也過不了多
    朱由檢曾在秦寬與吳三桂之間搖擺不定,但在山海關的這些日子,更是看出來吳三桂的不靠
    這家夥野心極大,內心十分的貪婪,相信他還不如相信秦寬,畢竟他是真心想為了大
    雖然稱呼秦寬為愛卿,但實際上自己並沒有給他封什麽官職,而中央機構之內又不曉得封些什
    “難不成給他封個丞相?”
    想到此處,朱由檢連連搖頭:“不可不可!太祖廢丞相,自己又怎麽能做出如此叛逆之”
    可封兵部尚書又覺得十分怪異,思來想去隻有內閣大學士方
    可問題又在這,從來沒有內閣大學士掌握兵權的,自己又不可能把他軍權奪
    反複猶豫之間,竟忘了過了多久的時間,隻聽得外麵的太監忽然低聲稟
    “陛下,太子率百官前來迎接”
    朱由檢被其從思緒中打斷,緊接著一愣:“迎接?這麽快就到京城了?不應該是明天才到?”
    心中好奇之時,帳外的聲音也緩緩而
    “恭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掀開車簾,見到那些熟悉的麵孔後,竟然忍不住心中一
    “眾臣平身吧,烺兒你怎會在此地?”
    朱慈烺此時穿著太子蟒袍,當即翻身下馬,恭敬回稟道:“回父皇,百官們聽聞陛下率領大軍回京,心中均是興奮無”
    “這才步行三十裏路前來迎”
    朱由檢一聽,當即大笑:“好,諸位辛苦了,明日且隨朕一同進京”
    眾臣子抬起頭,見那副麵容果然是朱由檢無疑,當即臉上喜笑顏開,緩步退
    入夜當晚,這群京城舊臣們紛紛根據自己的門路,不謀而合聚在一起,嘴上更是討論個不
    “陛下身邊那個年輕人是誰?怎麽這麽麵生?”
    “年輕人?你是說那名叫秦寬的?”
    “他姓秦?這附近哪家大族是秦姓??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
    “這我也沒聽說過,不過看來陛下對他十分器重,怕不是大明又要出一個魏忠賢”
    一夜的時間裏,幾乎所有話題都圍繞在秦寬與吳三桂身
    對於秦寬大多數的態度都是抵觸、觀望,畢竟不知根不知底,也不曉得其喜好如
    對於其手中的兵權,基本是感到一些恐懼
    而對吳三桂的態度恰好相反,甚至還一度以為他即將把持朝政、做萬人之
    甚至有人趁夜親至吳三桂營帳前往巴結,在得知其封王之後更是恭敬有
    平西王三個字也如狂風驟雨一般傳到每個官吏耳中,趁夜送禮之人絡繹不
    然而他們的行動與對話,早就被秦寬安插的探子得到消息,並且送到了朱由檢的耳
    朱由檢與朱慈烺聽聞,登時父子俱怒,口中更是對這些舊臣心生不
    而正因為此事,朱由檢心中對於如何安排秦寬當即下了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