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賈元春品論眾人詩詞

字數:4636   加入書籤

A+A-


    因著之前的舊有的匾聯都是賈寶玉所題詞,賈元春心頭疼愛自己這個弟弟,又覺著並未有太大的不妥之處,也便是又命人止步,舊有的匾聯全部都不必摘去。
    隨後,賈元春就開始先入手提筆來:
    “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寫畢,向從旁的諸多姐妹們笑說道:
    “我素來缺乏敏捷的才思,而且也不擅長即興的吟詠詩詞。”
    “此事妹妹這一輩的人物素來就知道。”
    “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
    “異日少暇,必補撰《大觀園記》並《省親頌》等文,以記今日之事。”
    “妹輩亦各題一匾一詩,隨才之長短,亦暫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縛。”
    “且喜寶玉竟知題詠,是我意外之想。”
    “此中‘瀟湘館’,蘅蕪苑’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浣葛山莊’,此四大處,必得別有章句題詠方妙。”
    “前所題之聯雖佳,如今再各賦五言律一首,使我當麵試過,方不負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眾人聽到賈元春的話語,賈寶玉見到賈元春打算讓自己題詞作筆,也就隻得答應了下來,下到旁邊的屋子裏麵,隔著一個幕簾子和門扉,來去在屋子內走動徘徊,又有賈母老太太並王夫人等人坐在旁邊瞧看,腦海裏麵開始苦思冥想,構思起來。
    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三人之中,就屬賈探春的才學文采高於眾人姐妹之上。
    平日裏麵林黛玉跟賈探春同住一間屋子,更是加深了賈探春在才學上麵的造詣。
    若是論才學,榮國府內的姑娘們都比不得讀過四書,探花郎林如海親自教養出來的林黛玉。
    其次,才學就屬賈探春最高!
    為人甚是聰慧,又喜愛讀書,遂也成一番道行來。
    然今日之事,薛寶釵身孕未至,林黛玉亦是又有婚約在身,便是不必強出頭來。
    賈探春自忖隻要林黛玉偷偷地放水,薛寶釵未至的情況下,其他榮國府內的眾姐妹亦是很難與她爭鋒。
    賈探春心頭所思,卻也並不打算就此搪塞,或可趁此機會,一展自己的才學,獲得賈元春的好感度,從而有更進一步的可能性。
    隨意搪塞故意貶低,自然也可以。
    不過,如今林黛玉不成威脅,遲早都是賈芸的大夫人,已然是有夫之婦。看書溂
    薛寶釵懷孕未至。
    賈寶玉偏才怪才卻難登大雅之堂,唯賈探春舉世無雙而已。
    除了林黛玉和薛寶釵之外,試問這個榮國府內誰與爭鋒?
    李紈因著自己兒子賈蘭讀書進學,教養子嗣,也勉強能夠湊成一律。
    賈元春望著眾人,先是挨次看眾人呈送過來的詩詞歌賦,寫道是:
    賈迎春所作:
    “曠性怡情匾額迎春
    園成景備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
    誰信世間有此境,遊來寧不暢神思?”
    賈探春所作:
    “萬像爭輝匾額探春
    名園築出勢巍巍,奉命何慚學淺微。
    精妙一時言不出,果然萬物生光輝。”
    賈惜春所作:“文章造化匾額惜春
    山水橫拖千裏外,樓台高起五雲中。
    園修日月光輝裏,景奪文章造化功。”
    李紈所作:
    “文采風流匾額李紈
    秀水明山抱複回,風流文采勝蓬萊。
    綠裁歌扇迷芳草,紅襯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應傳盛世,神仙何幸下瑤台。
    名園一自邀遊賞,未許凡人到此來。”
    寶釵未至,沒有作為。
    林黛玉所作:
    “世外仙源匾額林黛玉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穀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待賈元春欣賞瀏覽完畢之後,亦是忍不住讚賞一番,說道:“好啊!這家裏麵的姐妹們都是靈秀慧敏之輩,才學情意,都是獨一品的。”
    賈元春又笑說道:“不過,這黛玉之作卻是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原來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不想賈元春隻命一匾一詠,倒不好違諭多作,隻胡亂作一首五言律應景罷了。
    即便是如此,黛玉的才學仍舊是高出賈探春太多了。
    以至於胡亂作為卻也是遠比眾人所作更為厲害。
    這個時候賈探春也是心頭歎息一口氣,“我這已經是完美發揮了,卻也沒有想到,不及黛玉姐姐三分靈慧。”
    詩詞最為看重靈慧。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一首詩詞是不是一首好的詩詞,首先就要去看這詩詞字裏行間裏透露出來的超凡脫俗的意境美。
    古人作畫,吟詩作詞等等俱是如此。
    靈慧才情,皆在這不落俗上麵去了!
    亦或者返璞歸真,靠著簡單質樸的詞句,便是可以打動人心來。
    對於榮國府的眾人來說,能夠做出這些詩詞來,已屬不易,倒也是不必苛責太多。
    不過,賈寶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苦思冥想,卻是寫不出來好的東西。
    尚未作完的賈寶玉,隻剛作了“瀟湘館”與“蘅蕪苑”二首,正作“怡紅院”一首,起草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
    賈探春提前交卷,得了空閑,轉眼過來匆匆瞥見賈寶玉的詩詞之後,便是趁著眾人不關注的空隙,急忙回過身子來。
    她悄悄地在賈寶玉的身後推了賈寶玉一下,壓低著自己的聲音說道:
    “貴妃娘娘,因不喜這‘紅香綠玉’四字,才將其改為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貴妃娘娘爭辯鬥氣了?”
    “況且這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字改了罷。”
    賈探春雖然年紀比賈寶玉要小,卻也是知道這裏麵的門道,可不敢眼睜睜地看著賈寶玉胡來,惹了賈元春的怒火,給今日的喜慶蒙上陰影來。
    賈寶玉聞言見賈探春如此一說,心頭已然是心驚肉跳。
    之前賈政才說這件事情,他從旁可是聽的一清二楚。
    怎麽今兒又犯了糊塗,全然不記得這般忌諱了呢?
    頓時間賈寶玉的額頭冷汗直流,便是連忙用自己的袖子擦拭額頭的汗珠,說道:“探春妹妹,你可得幫幫我,我這會子實在是想不起來什麽典故出處來了。”
    “你可不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我出醜丟臉啊!”
    賈探春聞言卻是微微一笑,說道:“寶玉哥哥莫要心急,我卻有一個法子。”
    “你想要改變卻也是一件極簡單的事情,你卻隻需要把這‘綠玉’二字當中的‘玉’字改作‘蠟’字就是了。”
    賈寶玉聞言心奇道:“這‘綠蠟’二字可有什麽出處,用了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