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自信的李大團長

字數:3562   加入書籤

A+A-




    養殖基地的事情,並不是黃河臨時起意,這段時間他看到了太多骨瘦嶙峋營養不良的同誌。
    之前我們說過,鬼子的白刃戰很是厲害。
    對付一個小鬼子往往需要兩名以上的士兵,結成陣型才能與之對抗。
    但這不代表什麽狗屁武士道很厲害,而是反應出我們戰士的身體素質不如小鬼子。
    沒有肉吃,不能攝入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即使再厲害的戰士與鬼子角力時都會落入下風。
    作為後勤部的一員,黃河立誌於讓同誌們過得更好,他不可能不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有著後世經驗的他也知道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麽。
    那就是引進外國的豬,提前把豬肉的一鍵美顏。
    中國人的餐桌是離不開豬肉的,就像紅色戰神不能沒有冰鎬。
    各個省份對豬肉都有獨特的做法。
    肉夾饃,把子肉,紅燒肉,水煮肉,鍋包肉代表著豬肉的可塑性。
    對於八路軍戰士來說,豬肉是難得的好玩意,一頭豬往往隻有全團大比拚中的佼佼者才能吃到。
    逢年過節但凡可以吃上一口豬肉,那就是戰士們回味一年的味道。
    現在祖國大地上的豬,跟後世的豬有著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問一個現代人,豬是什麽顏色的,那他給你的答案肯定是粉白色。
    但現在這個時期,我們本土的豬是黑色的,就連那個年代的豬八戒也是黑臉短毛的形象。
    古籍裏對於豬的稱呼要麽是烏鬼要麽是黑麵郎。
    在現代的畜牧學裏,評判一塊豬肉品質的因素有很多,與豬肉口感相關的那就要看肌內脂肪了。
    這個詞是指豬肉肌束和肌肉纖維間的細微脂肪,我們肉眼看不到,它決定了一塊豬肉好不好吃,香不香。
    對於根據地老百姓養的土豬來說,它們的肌內脂肪含量最適合中國人的胃。
    說白了就是好吃,讓人愉悅。
    老板姓的家豬往往都是他們的命根子,即使真的有老鄉要把豬送給部隊,愛民如子的八路軍也會婉拒。
    國內的豬肉供應緊缺,現在更是處於戰爭年代,沒有任何渠道進行貿易。
    因為豬既不能騎著征戰,也不能幫助農戶耕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們的地位甚至不如隻因。
    再加上因為分散飼養,即使到了20世紀早期,國內的生豬數量也不超過四千萬。
    清朝末期時,我們有四億人口,平均十個人才分到一頭豬。
    這怎麽可能夠吃,塞牙縫都不夠。
    而且土豬的生長周期很長,即使養殖經驗豐富的農戶最多也就保持四百克一天的生長速度。
    這麽算下來忙活一年也就二百斤肉。
    況且這種經驗豐富的人,一個村子能有一位都很不容易。
    用土豬建立養殖基地,數量沒上去之前。根本不夠全軍全師吃,連一周一次都不能保障。
    外國豬跟中國土豬比起來,有一個非常勞模的優點。那就是吃得少,長得快。
    從料肉比來看,外國豬更是遠遠完爆中國土豬。
    洋豬三大惡霸分別是,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豬。
    他們的生長速度甚至可以達到七百至九百克一天,從出生到下鍋隻需要六個月,對比土豬真的是碾壓。
    而且土豬在產崽率上也沒有什麽優勢。
    在沒有引進外國豬前,農戶們看中土豬的原因是一胎可以生十隻豬仔。
    但是經過代代培育改良的洋豬,在產仔率上直接碾壓了土豬,達到了一胎十八隻的恐怖數據。
    現代的養殖場裏,豬與豬之間往往是沒有什麽恩愛生活的。
    哪怕是號稱時間管理大師的公豬,一次最多也就對線二十五頭母豬。
    但是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一頭公豬直接可以以一敵百,配種率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500。
    那麽為了追求生產效率,人工授精肯定是最優選項。
    可新的問題就出來了,我們土豬的小蝌蚪戰鬥力沒有洋豬的戰鬥力強啊。
    而且大部分人吃豬肉還是更喜歡瘦肉,洋豬的平均瘦肉率也比土豬高。
    「黑豬毛也很難處理的,弄不好就是髒兮兮的黑斑點。」
    考慮到綜上各個優劣勢,培育一頭土豬需要的成本甚至是洋豬的兩倍。
    如果你是一個養豬戶你會怎麽選,從經濟效率來看當然是洋豬了,這也是消費者篩選的結果。
    土豬跟洋豬比起來最大的優點就是好吃,但是根據地現在最需要的不是精致而是量大管飽。
    我們的部隊需要大量的肉來給戰士們補充能量的消耗,讓戰士們的身體素質大規模的提高。
    黃河現在手上一共擁有兩個民工和一個軍工,目前軍工需要源源不斷地給部隊供給子彈,這是部隊的基石萬萬不能動。
    「化工廠是係統承認的軍工,除了現實裏可以提供原料,係統裏也可以直接提供武器。但是現在沒有科研什麽,所以隻能給子彈。」
    民工已經足足貿易了兩個月的銅,這批原料需要根據地消化一段時間。
    所以黃河打算用這些民工廠換一些豬仔,等豬仔長大以後一部分跟老百姓換一些土豬用於雜交培育新的豬種,一部分用於部隊的日常消耗。
    一個民工廠的月產能可以換二千頭豬仔,這個數量倒是有些出乎黃河的意料。
    ————
    邢家村新一團駐地。
    在李雲龍的火炕上,他正在與三個營長邊喝酒邊做戰後總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